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方法 以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口腔诊所接诊的口腔修复患者 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接诊顺序分为观察组 48例、对照组 48例,观察组行磁性附着修复法,对照组行传统残根设置附着修复法,观察两组修复情况。结果 修复前两组患者咀嚼功能、固定力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修复后观察组不管是咀嚼功能还是固定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对口腔修复患者通过磁性附着修复可以改善咀嚼功能,加强固定力,确保美观度,因此该种修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口腔修复 效果 磁性附着体
  • 简介:摘要口腔种植修复技术的发展为临床相关口腔问题的处理提供了有效方法。实现了对临床常见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等口腔问题的高效处理,当代口腔种植修复技术的发展克服了传统口腔修复技术存在的不足,保证了现代口腔修复效果。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就当代口腔种植修复技术新进展进行分析。

  • 标签: 口腔种植 修复技术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口腔修复中义齿种植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无牙颌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江门市口腔医院种植修复口腔无牙颌种植即刻修复病例,共28例患者合计182枚种植体植入后即刻修复,均于24小时内完成种植体支持式的临时义齿修复,3~6个月完成永久修复。对该种植修复方式下种植体存留率、种植体骨结合和边缘骨吸收情况、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状况、及患者使用的临床效果等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28例共182枚种植体行即刻修复,其中有4枚种植体失败,种植体存留率为97.8%。种植体负重后6个月、12个月边缘骨吸收量分别为(0.62mm±0.11mm)、(0.74mm±0.13mm)。上颌骨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大于下颌。终末修复体共有8例发生机械并发症,其中7例人工牙折断、脱落等,1例基台折裂。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色泽质地正常。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严格遵循临床操作程序,口腔无牙颌种植即刻修复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无牙颌 牙种植 即刻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修复中选用根膜技术的价值。方法选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区间接收86例口腔种植修复患者研究,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n=43,选用传统种植)、观察组(n=43,选用根膜技术),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口腔功能、协调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语言功能(85.61±4.25分)、咀嚼功能(91.52±3.94分)、咬合对应度(88.51±6.91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协调率(97.67%)高于对照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08,P<0.05)。结论根膜技术与传统种植相比可能出现根片暴露、根片吸收等生物并发症,因此在尚无更丰富的组织学证据和长期随访数据前,根膜技术在常规临床实践中应谨慎使用。

  • 标签: 口腔 种植修复 根膜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牙列缺损行修复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在磁性附着修复后的固定力与咀嚼效率情况,以及语音功能变化,义齿的外观和舒适度等方面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患者在磁性附着修复后固定力明显增大,咀嚼效率明显提高,修复前后固定力与咀嚼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舒适度、外观以及语言功能的评分较高,与修复之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后能有效增强固定力,提高患者咀嚼效率,患者满意度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口腔修复 固定力 咀嚼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观察组采用磁性附着修复,比较两组修复满意度、固定力及咀嚼效率。结果观察组义齿固定力及咀嚼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满意度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磁性附着体进行口腔修复,不但可以提高修复效果,而且可以明显改善义齿固定力及咀嚼效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口腔修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空腔修复患者中应用磁性附着体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应用覆盖义齿修复治疗牙列缺损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应用磁性附着体前后固定力、咀嚼效率变化情况,并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修复后,患者咀嚼效率与固定力分别为(0.74±0.33)%、(4.22±0.43)N,明显比修复前的(0.32±0.21)%、(1.34±0.36)N高,且修复后患者满意度明显比修复前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中应用磁性附着体,能够实现良好的临床疗效,不但能够对咀嚼效率与固定力进行有效提升,而且能够使患者满意度得以提升,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口腔修复 磁性附着体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观察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接受诊治需要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30例,实施磁性附着修复,并对修复后义齿固位(固定力)、咀嚼、咬[牙合]使用情况进行随访,对随访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修复术后1、2、3周的固位(固定力)、咀嚼效率好于修复前(P均<0.05);修复后2、3周的固位(固定力)、咀嚼效率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术后即刻、修复后1年总满意度均为100.00%,高于修复前的46.67%(P<0.05)。结论临床上磁性附着口腔修复后,义齿外形美观、固位好,患者咀嚼效率更高,保护基牙,取戴方便,患者治疗后义齿的稳固性、舒适性以及美观性都得到了广泛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修复 磁性附着体 义齿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修复中应用磁性附着体的效果。方法: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选取100例口腔修复患者为对象,按照抽签法分组,采用传统附着体的50例是对照组,采用磁性附着体的50例是观察组,获取两组修复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修复后的固定力、咀嚼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小于对照组18.00%,显示有差异(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中应用磁性附着体,可提升修复效果,减少并发症。

  • 标签: 口腔修复 磁性附着体 传统附着体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纽扣式附着体联合磁性附着体用于口腔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需要进行牙齿修复的患者80例,采用纽扣式附着体和磁性附着体相结合的方式对牙齿进行修复,对患者的牙齿修复效果评级,并于术后3个月和6个月随访,观察修复效果的稳定性。结果80例患者经过纽扣式附着体联合磁性附着体治疗后,所有患者评分均达到Ⅰ级,3个月和6个月随访,76例患者评分达Ⅰ级,4例患者评分达到Ⅱ级。结论根据患牙的情况,将纽扣式附着体放置在牙周条件较好的位置,将磁性附着体放置在亚洲条件相对较差的位置,两者相结合共同修复患牙,可以达到互为补充,完美修复牙齿的效果。

  • 标签: 纽扣式附着体 磁性附着体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在美学区的种植修复中,修复体的形态设计对美学效果有重要影响。缘以下修复体的形态,即穿形态对种植修复的软组织美学和健康均至关重要。前牙种植修复体的穿形态设计方案、适应证、影响因素等相关研究较少且观点不一。多数种植修复体形态设计的理论支持来源于天然牙修复,但种植体和天然牙的修复体设计并不完全相同。本文主要综述前牙种植修复后穿形态的设计,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 标签: 牙种植 美学,牙科 穿龈轮廓 穿龈角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74例行牙列缺损治疗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采取常规修复方式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观察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68.1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X2=9.45,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咀嚼功能、固位功能、舒适度、美观度及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牙列缺失患者,采取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相比于常规治疗,能够更好的满足患者需求,且更舒适、美观,有效率高。

  • 标签: 口腔种植修复 常规修复 牙列缺失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牙列缺失给予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本院收治的 98 例牙列缺失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样本选取时间在 2017 年 9 月 -2019 年 8 月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的依据是双色球法,每组患者 49 例,对照组治疗方法应用的是常规修复,干预组治疗方法应用的是口腔种植修复,对比的是两组口腔各项功能存在的差异。 结果:干预组语言功能、咀嚼功能、美观程度、固化程度等各项口腔功能指标评分均较对照组的各项评分高,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与常规修复治疗方法相比,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效果确切,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口腔功能,具有临床优先采纳和推广的价值。

  • 标签: 牙列缺失 常规修复 口腔种植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被修复术进行治疗,最后比较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根据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牙列缺损患者的治疗,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术进行治疗,能有效地增强患者的咀嚼功能,改善患者修复牙的美观程度,从而起到促进患者牙列缺损治疗效果的作用。

  • 标签: 口腔种植修复 牙列缺损 常规修复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效果。方法:以 86例牙列缺失患者为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 n=43)与种植组( n=43)。常规组以常规修复方式治疗,种植组以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有关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修复体稳定性及咀嚼功能评分明显小于种植组( 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效果较常规修复更佳。

  • 标签: 口腔种植修复 常规修复 牙列缺失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疗效。方法:将牙列缺失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选择电脑随机分组方式进行分组,共75例,对照组(35例)采取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40例)采取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并将两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以明确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NF-a(3.02±0.02)ug/L、IL-6(25.22±1.02)ug/L、IL-8(69.22±1.02)ug/L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牙列缺失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疗效对比中,前者更具有优势,值得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口腔种植修复 常规修复 治疗 牙列缺失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