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同时总结门静脉高压胃出血病人接受手术断流以及药物保守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门静脉高压胃出血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根据随机法对所选病人资料施行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药物保守治疗,给予研究组病人手术断流治疗,对比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的门静脉压力、血象变化、再次出血率以及死亡率,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以及门静脉压力水平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再次出血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死亡率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针对门静脉高压胃出血病人,为其提供药物保守治疗,能够快速止血,引发的不良反应比较少,更加容易被病人所接受,但是病人在停药之后产生再次出血几率相对比较高,为病人提供手术断流治疗,长期治疗效果更为理想,手术之后产生的再次出血率比较低,治疗安全性比较高,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胃出血 手术断流 药物保守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门静脉高压常引起脾功能亢进、上消化道出血及腹水,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死亡率高达63%,且首次出血后仍有40%的病例继发再出血.为治疗和预防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广泛采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因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不全及凝血功能障碍等不利因素,手术后护理极为重要。

  • 标签: 门脉性 护理
  • 简介:一、正常门静脉血流及门静脉门静脉是指脾静脉与肠系膜静脉汇合处起到肝门一段形成的总干,长约6~8cm。正常门静脉压力约0.8~1.33kPa,平均1.07kPa。门静脉压力虽然随着饮食或运动有一些差异,但都不超过1.33kPa。如果门静脉血流受阻,门脉压力升高到1.33kPa以上时,即成为门脉高压(portalhypertension,PH),门脉高压时压力可高达2.7~4.0kPa。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肝外门静脉 门静脉压力 门静脉血流 侧支循环 门脉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门静脉高压的临床医疗对策。方法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论门静脉高压是以门静脉系统血液动力学异常变化为特点的一种症侯群,对此的外科治疗有近1个世纪的历史,最初主要是针对腹水,以后逐渐转向针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为主的治疗。但近年来,随着对门静脉高压病理生理及血液动力学变化认识的深入,新技术、新疗法在临床的开展,门静脉高压的治疗也向着多元化发展,以科学的态度去选择施治手段,改变了唯手术而不可用的局面。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外科 药物 医疗
  • 简介:摘要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在全球均十分常见,严重危害患者生命。近三十余年来,药物、内镜、介入及肝移植等治疗方法的兴起与临床广泛应用,使传统的门静脉高压的外科治疗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尽管如此,在现今多学科协作(MDT)诊疗模式中,外科手术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腹腔镜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因具有手术损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发生率低、疗效确切等优点,得到了较好推广。应强调在MDT诊疗模式下重视新方法、新技术与新理念的开展与应用,充分发挥各学科优势,对门静脉高压患者实施规范化、个体化与精准化治疗,使患者的临床获益最大化。

  • 标签: 高血压,门静脉 外科手术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个体化治疗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3例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经过护理后康复率高,有41例患者完全康复出院,2例患者病情正在好转。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患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的治疗方法。方法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离断食管下端胃底部内、外的反常血流静脉血管,阻断门静脉系统胃脾区的反常血流,并保持了肠系膜区的门静脉的向肝血流,既可有效防止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又对肝功能影响较小,并且手术操作简便,已成为治疗门静脉高压及治疗曲张静脉出血的首选式。

  • 标签: 门静脉高压 药物 手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我科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36例,术后并发门静脉血栓形成7例,行保守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经过保守治疗,7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的形成发生率高,尽早诊断并及时治疗可以获得很好临床疗效。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脾切除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门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肠外营养(PN)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断流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断流治疗的患者30例,随机划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营养治疗,研究组给予PN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肝功能指标、机体营养指标均发生改善,其中研究组改善效果强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断流术后患者PN较安全有效,可改善营养状况及肝功能,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

  • 标签: 肠外营养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断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脾切除中行脾静脉近端结扎对脾静脉源性门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9年7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94例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和脾切除联合经脾静脉冠肾静脉分流的患者采取紧贴门静脉结扎脾静脉的方法,58例未行脾静脉结扎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均经胃网膜右静脉置入的导管滴注肝素,并于术后第7~14天行CT检查。结果脾静脉结扎组的36例患者均无门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发生门静脉血栓22例(38%),脾静脉血栓58例(100%),两组门静脉血栓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比38%,χ2=17.828, P<0.05)。结论在脾切除中结扎脾静脉近端可有效预防门静脉高压患者术后发生脾静脉源性门静脉血栓。

  • 标签: 高血压,门静脉 脾静脉 结扎术 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目的探讨再改良的Sugiura治疗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6年6月至2014年10月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9例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72例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治疗的患者设为Hassab组,47例采用再改良的Sugiura治疗的患者设为R-MSugiura组.两组患者均先切除脾脏.Hassab组采用传统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R-MSugiura组对改良Sugiura作以下改进:(1)斜形横断贲门.(2)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保留食管旁静脉.(3)带蒂大网膜覆盖吻合口前壁并固定于后腹壁.观察指标:(1)中及术后情况: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2)术后并发发生情况:胸腔积液、围期再出血、吞咽困难、门静脉血栓形成和胃动力障碍.(3)随访情况.采用电话和门诊方式进行随访,主要通过胃镜观察术后6个月、18个月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分级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1)中及术后情况:全组患者手术成功.Hassab组和R-MSugiura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01±27)min和(255±3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7,P<0.05).Hassab组和R-MSugiura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80±86)mL、(2.7±0.7)d、(14.2±2.4)d和(401±72)mL、(3.0±1.7)d、(15.1±2.7)d,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5,1.26,1.86,P>0.05).(2)术后并发发生情况:术后第10天出现吞咽困难情况Hassab组和R-MSugiura组分别为3、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86,P<0.05).术后第20天出现吞咽困难情况Hassab组和R-MSugiura组分别为1、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改良SUGIURA术 外科手术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合并门静脉高压式选择及疗效分析。方法收集胃癌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75例,采用标准的胃癌根治治疗或联合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发生的切口感染、腹水、吻合口瘘、急性肝功能衰竭、胸腔积液、膈下感染及术后死亡的发生情况,并在术后评估患者的肝功能Child-Pugh评分。结果43例术前Child-Pugh评分A级者中未有因并发而在住院期间死亡的病例。术前Child-Pugh评分A级与B级患者间的并发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1.972,P=0.18)。年龄在50岁以上、肿瘤分期、联合手术是引起术后肝功能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为6~50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11.7±2.8)个月;联合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明显短于单纯胃癌根治患者。结论对术前Child-Pugh评分为B级及以上的患者,行单纯胃癌根治是安全可行的,但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应尽可能小。对术前Child-Pugh评分为B级的患者,尽可能不用联合手术来解决门静脉高压的问题。

  • 标签: 胃癌 门静脉高压症 胃癌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门静脉高压断流术后出现消化道再出血的防治对策及效果评价。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2015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门静脉高压断流术后出现消化道再出血患者47例,回顾分析其临床相关资料。所有患者中共22例接受保守治疗,视为对照组;25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视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再出血情况、治疗效果、随访结果等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出血量均明显少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100%(22/22),高于观察组84.00%(21/25),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对照组总并发率为22.73%(5/22),明显少于观察组57.14%(12/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对照组的复发率和病变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对照组生存率为72.73%(16/22)少于观察组100%(21/21),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断流术后出现消化道再出血的门静脉高压患者的防治对策因根据具体诊断结果进行选择,力求在达到治疗效果的目的上减少患者痛苦及隐患,彻底治愈患者。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断流术 消化道再出血 防治对策 效果评价
  • 简介: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PVT)是指发生于门静脉系统,包括门静脉主干及分支、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和肠系膜下静脉的血栓,是门静脉高压外科手术后常见并发,最早于1895年报道,发生率为13.4%~35.4%,多由脾静脉血栓蔓延所致,脾静脉PVT发生率高达91%,PVT病死率约为4.8%,主要死因为肠绞窄坏死和合并致死性消化道大出血。

  • 标签: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门静脉高压症术 脾静脉血栓 诊治 肠系膜上静脉 肠系膜下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一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例进行外科治疗后的疗效分析,探讨外科治疗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进行外科手术的7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根据患者采用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实验组的36例患者进行分流,对照组的38例患者进行断流,术后的两年内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跟踪观察,分析不同的手术方式和进行手术的时间对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的36例患者中,再出血的发生率6.71%,有2例;死亡率5.56%,有2例。对照组的38例患者中,再出血的发生率6.23%,有2例;死亡率3.14%,有1例。两组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中急诊手术的45例,择期手术的29例。其中急诊手术无死亡,择期手术死亡率10.34%,共3例。两者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的方式对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无重要影响,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有利的手术方式。进行手术的时间是影响患者疗效的重要因素,患者在病情确定后,应积极配合治疗,确定治疗方案,及时进行外科手术。

  • 标签: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外科 治疗 手术
  • 简介:(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职工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1801)摘要目的研究断流到食管下段6cm处断流法切除手术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20例由于肝病等多因造成门静脉高压入院患者,对其施行外科手术治疗,主要采取断流到食管下段6cm处断流切除手术,分析临床手术资料,结果20例患者经治疗后均康复出院,术后无并发,预后良好,治疗后较治疗前评估值显著降低,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显著,经手术患者术后无伤口感染迹象,随访满意度高。结论通过断流切除手术,可有效根治患者门静脉高压症状,断流法协同脾切手术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肝功能,控制疾病恶化的可能,术后回访患者效果满意,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断流 手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