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阿帕替尼联合AIM方案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的近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既往治疗失败、疾病进展、复发或转移入住黄石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的晚期软组织肉瘤患者4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阿帕替尼联合AIM方案,对照组单用AIM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并对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共入组42例患者,均可以评价疗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疾病进展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腹泻、高血压、蛋白尿、口腔黏膜炎等,但多为Ⅰ-Ⅱ度,除蛋白尿以外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AIM方案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能够提高晚期软组织肉瘤的近期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可控。

  • 标签: 软组织肉瘤 阿帕替尼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臂外侧桡动脉穿支皮瓣在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足外科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采用前臂外侧桡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11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手部损伤情况,手术过程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11例患者手部缺损面积平均平均面积34.6±7.4cm2,一期修复8例,二期修复3例,均成功游离前臂外侧桡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术后皮片均存活,2例发生远端皮缘表面坏死,换药治疗后治愈,术后随访6个月,无皮瓣挛缩患者。结论前臂外侧桡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皮面存活率高,修复效果满意,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桡动脉穿支 皮瓣 手部软组织损伤 组织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负压封闭技术对患者完成严重软组织缺损断肢再植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3月~2018年02月收治的20例严重性软组织缺失型肢体离断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于所有患者于临床展开常规肢体再植手术治疗;手术后一期,选择负压封闭技术对再植创面进行覆盖;手术后二期,选择常规植皮方法对创面进行修复治疗;最终就严重性软组织缺失型肢体离断患者治疗结果加以观察记录。结果所有患者负压引流平均时间为(12.83±1.39)d;创面肉芽表现出良好生长状态的患者18例,成功完成断肢再植手术治疗;2例患者在疾病恢复期间,表现出感染现象,主要因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造成,临床对其施以抗菌治疗后,最终获得痊愈;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9.39±2.82)d。结论对于严重性软组织缺失型肢体离断患者选择负压封闭技术展开断肢再植治疗,最终可以获得显著效果,从而为二期植皮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负压封闭技术 严重软组织缺损断肢再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面部软组织创伤急诊运用整形外科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住院的84例面部软组织创伤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外科清创缝合技术治疗,观察组运用整形外科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创伤愈合优良率为73.8%,观察组为92.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以及创面愈合时间都少(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疤痕情况,观察组的色泽、厚度、柔软度、疤痕形成、总评分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面部软组织创伤急诊运用整形外科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出血量及创面愈合时间,美容效果理想,值得推行。

  • 标签: 面部软组织创伤 急诊 整形外科技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周围神经营养皮瓣修复在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中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诊的66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行皮瓣修复,实验组33例行周围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皮瓣成活率为100%(33/33);对照组皮瓣成活率为90.91%(30/33);成活皮瓣中质地较差的实验组仅1例,对照组有6例;成活率及质地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周围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大大提高了皮瓣成活率,且皮瓣质地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周围神经营养 皮瓣修复 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在骨关节创伤时软组织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桂林市灵川县大圩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80例骨关节创伤伴软组织改变且进行了X线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X线在骨关节创伤软组织改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80例研究对象中,肘关节损伤(42例)>踝关节损(19例)>腕关节损伤(11例)>膝关节损(8例)。所有患者均出现骨关节损伤,同时伴有软组织改变。骨关节损伤患者第一次X线检查软组织改变者58.37%,第二次检查软组织改变者为41.63%。临床资料显示,患者中肘关节损伤者占52.50%,第一次X线检查出现软组织改变者占85.71%,第二次检查出现软组织改变者为14.29%;踝关节损伤者占23.75%,第一次X线检查出现软组织损伤占84.21%,第二次检查出现软组织改变者为15.79%;腕关节损伤者占13.75%,第一次X线检查出现软组织损伤占72.72%,第二次检查出现软组织改变者为27.28%;膝关节损伤者占10.00%,第一次X线检查出现软组织损伤占75.00%,第二次检查出现软组织改变者为25.00%。结论对骨关节损伤患者软组织改变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临床医生进行病情分析和判断,可以为诊断和预后提供参考和重要依据,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骨关节创伤 软组织 X线 诊断价值
  • 简介:近年来,测序技术在肿瘤研究及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多,采用该方法可以对肿瘤进行分子特征分析,并试图通过这一过程寻找针对性更强,存在潜在治疗收益的药物,以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特别是对于常规治疗失败的肿瘤。这种方法在一些肿瘤如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在异质性很强的肉瘤治疗中,目前尚未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然而对于骨与软组织肿瘤,分子水平检测能否反映出肿瘤生物行为特性,判断预后,指导治疗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文献明确二代测序技术在骨与软组织肿瘤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现状。

  • 标签: 骨与软组织肿瘤 肉瘤 二代测序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对烧伤整形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于2017年4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烧伤行整形手术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对收治的烧伤行整形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烧伤行整形手术患者41例,男女比例20∶21,年龄均在16岁至52岁之间,平均年龄(36.23±2.09)岁,对照组烧伤行整形手术患者41例,男女比例1922,年龄均在17岁至53岁之间,平均年龄(36.31±2.06)岁,对比两组烧伤行整形手术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100.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5.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对于烧伤整形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术后恢复较好,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烧伤 整形 术后并发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在肘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90例患有肘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的病人,按照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地划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的病人均为45例。结果实验组的病人在经过B超检测之后,能够更好地确定患病的严重程度以及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其中效果显著的病人有36例,效果一般的病人有8例,无效的病人有1例;常规组患者在未使用B超的状态下进行治疗,其中效果显著的病人有20例,效果一般的病人10例,无效的病人有15例。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组的病人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组,而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在肘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中应用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提升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使患者能够及早地痊愈,而且可以降低医生的治疗难度,对于患者和医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B超 肘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将穿支皮瓣修复手术实行于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治疗中,分析临床疗效。方法本文开展研究的资料为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本院予以治疗的30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参考患者手术治疗方案差异性分组,一组收入15例,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术用于参照组,穿支皮瓣修复手术用于实验组,仔细计算2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统计率与术后并发症统计率。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统计率相比于实验组患者相关数值,P<0.05,有数据计算的统计学意义,参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统计率相比于实验组患者相关数值,P<0.05,有数据计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穿支皮瓣修复手术治疗得到较优临床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高频超声对肩关节功能障碍或疼痛的患者进行肩关节检查,分析其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高频超声图像,探讨高频超声成像技术在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43例肩关节功能障碍或疼痛患者43个肩关节扫查,观察肱二头肌长头腱、冈上肌肌腱、冈下肌肌腱、肩胛下肌肌腱、盂肱关节、肩锁关节、滑囊的情况,并对最大积液深度、肌腱厚度进行治疗前后对比。分析相关超声图像。结果43例患者其中肱二头肌长头腱病变39例占90.7%,冈上肌肌腱19例占44.2%,冈下肌肌腱14例32.6%,滑囊10例占23.3%,盂肱关节9例占20.9%,肩胛下肌肌腱9例占20.9%,肩锁关节7例占16.3%。治疗前后超声检查在积液最大深度与肌腱厚度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经磁共振成像证实。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或疼痛的患者,其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声像图明显显异常。结论高频超声成像技术对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变可以清晰地显示,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肩关节 软组织损伤 高频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皮瓣修复术应用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效果。方法按照就诊时间先后将2016.03月至2017.0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8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分成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分别实施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穿支皮瓣修复术。比较两组上肢功能恢复优良率,术后抗生素使用情况与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上肢功能恢复优良率(94.12%)更高,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5.26±1.23天)、愈合时间为(6.28±1.02天)更短(p值<0.05)。结论手外伤软组织缺损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术的效果较好。

  • 标签: 手外伤软组织缺损 皮瓣修复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腓浅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7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均采用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游离修复进行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7例患者,经治疗后除1例患者修复创面皮瓣远端周围出现部分组织坏死外,其余患者均愈合良好,患者修复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此外,对患者随访观察6个月至2年不等,显示患者皮瓣移植供区无明显的功能障碍,而足部缺损区经修复治疗后外形恢复较好,具有一定的触觉与痛觉,效果十分显著。结果腓浅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腓浅动脉 穿支游离皮瓣 修复治疗 足部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VSD负压引流治疗创伤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护理干预。方法在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创伤后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VSD负压引流术治疗方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VSD负压引流术针对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McGill疼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McGill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且其护理满意度(96.67%)显著大于对照组(73.33%),组间差异皆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负压引流术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创伤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VSD负压引流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VSD负压引流术 创伤后四肢软组织缺损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意金黄散和米醋外敷治疗外伤性软组织肿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外伤性软组织肿胀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红花油外敷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如意金黄散和米醋外敷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两组患者的肿胀评分均得到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伤性软组织肿胀患者接受如意金黄散和米醋外敷治疗,可以快速消除患者的肿胀症状,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外伤性软组织肿胀 如意金黄散 米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偏瘫肩痛软组织损伤中运用肌骨超声的价值。方法择本科室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患者肩痛状况实施分组肩痛组(n=30)、肩无痛组(n=30),对所有人员均进行肌骨超声检查,分析对比不同患者的软组织损伤检测结果。结果肩痛组患者中肱二头肌损伤、冈上肌损伤、肩胛下肌损伤检出率较肩无痛组明显升高(P<0.05),肩痛组患者中无异常患者检出率较肩无痛组明显降低(P<0.05)。肩痛组患者中冈下肌及小圆肌损伤、滑囊炎及积液、盂肱关节损伤、肩锁关节损伤检出率较肩无痛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肩痛软组织损伤中运用肌骨超声检查可及早明确患者实际软组织损伤类型。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肩痛 软组织损伤 肌骨超声
  • 简介:背景:随着对拇外翻认识的不断深入,有观点认为Chevron截骨术联合软组织松解术可通过重建籽骨的位置解决拇外翻畸形术后复发率高的问题,但尚无相关的临床研究。目的:评价外侧软组织松解术是否有助于提高第1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术对中度拇外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中度拇外翻患者40例(46足),年龄3-9-67岁,根据手术方式分为Chevron截骨术不联合软组织松解术组(A组)24例26足和Chevron截骨术联合软组织松解术组(B组)16例20足,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负重位X线片的第1、2跖间角(IMA)、拇外翻角(HVA),比较手术前、后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AOFAS),并进行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40例(46足)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9-31个月,平均(20.3±8.4)个月。A组和B组的术后HVA、IMA、PASA、DASA测量值均较术前获得明显提高(P〈0.05),但A、B两组术后的HVA、IMA、PASA、DASA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在内侧籽骨位置和患者满意度评分方面均优于A组。结论:采用第1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术联合软组织松解术对中度拇外翻畸形的矫正效果显著,同时可改善内侧籽骨位置,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软组织松解 Chevron截骨术 [足母]外翻
  • 简介:目的:利用CBCT测量老年人上颌前牙区唇侧软组织的厚度,获取其厚度值,建立老年人上颌前牙区唇侧软组织厚度数据库,分析其与性别的相关性,为临床中进行前牙区牙周治疗及种植修复等美学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和指导。方法:选取60例符合要求的老年人,进行CBCT扫描并三维方向重建,在牙体长轴矢状位剖面进行测量,在唇侧选取五个点进行软组织厚度测量(距离龈缘1mm、2mm,牙槽嵴顶,牙槽嵴顶根方1mm、2mm)。结果:受试者中切牙在五处软组织测量点的厚度分别为(0.90±0.04)mm、(1.23±0.12)mm、(1.48±0.09)mm、(0.60±0.10)mm、(0.67±0.04)mm,侧切牙分别为(0.78±0.03)mm、(1.02±0.10)mm、(1.29±0.04)mm、(0.51±0.09)mm、(0.59±0.04)mm,尖牙分别为(0.86±0.04)mm、(1.10±0.09)mm、(1.44±0.04)mm、(0.56±0.05)mm、(0.62±0.05)mm。结论:上颌前牙区唇侧软组织厚度在同一牙位不同位点处存在差异,表现为牙槽嵴顶处最厚,龈边缘到牙槽嵴顶处的软组织截面形态近似于三角形,不同牙位在同一位点处也存在显著性差别,表现为中切牙区﹥尖牙区﹥侧切牙区;侧切牙区唇侧软组织厚度男性均大于女性,但仅在龈缘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中切牙及尖牙区唇侧软组织厚度在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 标签: 锥形束CT 上颌前牙 软组织厚度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推拿按摩联合活血化瘀汤治疗骨伤软组织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120例骨伤后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中药汤剂活血化瘀汤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推拿按摩联合活血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分析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的肢肿胀改善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伤软组织肿胀患者采取推拿按摩联合活血化瘀汤的治疗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不仅能减轻患者的肢体软组织的肿胀程度,而且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因此,该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应推广应用。

  • 标签: 推拿按摩 活血化瘀汤 骨伤软组织肿胀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