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于患者伤口愈合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98例手术后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伤口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伤口换药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伤口感染率高于观察组,伤口愈合率低于观察组,干预优良率低于观察组,(P

  • 标签: 伤口换药护理 患者伤口愈合 伤口感染
  • 简介:摘要:伤口愈合是机体复原和修复受损组织的关键过程,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个体的康复和健康。然而,伤口愈合的速度和效果不仅受到外部伤害的影响,还受到个体的营养状况的调节。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脂肪,在伤口愈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为它们是细胞生长和修复所必需的元素,而缺乏或过剩这些营养成分可能会导致伤口愈合延迟或并发症。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伤口愈合与营养状况之间的密切联系,并深入了解不同营养元素对伤口愈合的影响。

  • 标签: 伤口愈合 营养状况 关联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益肾补复元汤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不愈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病例选取于2021.01-2022.06,共计7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不愈合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39例,PKP治疗)和B组(39例,联合益肾补复元汤),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B组VAS评分、Cobb角均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 益肾补复元汤应用在PKP术后,可促进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不愈合患者骨折愈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 胸腰椎骨折 益肾补骨复元汤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对12名多导睡眠图(PSG)诊断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的儿童与36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对照儿童的下颌皮质宽度(MCW)进行了回顾性横断面研究。结果:PSG诊断为OSA儿童与健康儿童(3.2±0.5mm;P=0.003)相比MCW较薄(2.7±0.4mm),MCW与OSA儿童的年龄呈正相关(β=0.74,P<0.01),MCW与OSA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结论:诊断为OSA的儿童下颌皮质宽度减小,这可能反映了SDB与稳态的改变相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膝关节性关节炎使用个性化截导板辅助胫骨高位截治疗的效果。方法:2020年12月-2022年12月,确定本院接收的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80例,抽签平分2组,对照组(n=40):胫骨高位截,观察组(n=40):个性化截导板辅助胫骨高位截,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膝关节恢复质量、术后应激反应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膝关节功能各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髋膝踝角、胫骨近端内侧角以及K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术后应激反应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S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膝关节性关节炎接受胫骨高位截治疗的患者,加入个性化截导板辅助技术可提升手术质量,改善膝关节功能,控制术后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截骨导板 胫骨高位截骨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效果
  • 简介:摘要:不同的骨折类型和程度可能需要不同的手术方法来促进骨折的愈合。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内固定术、外固定术和骨折复位术等。内固定术是通过植入金属板、螺钉或钢针等内部装置来保持骨折片的正确位置,从而促进愈合。它主要适用于稳定性较好的骨折,如闭合性骨折和不易移位的骨折。外固定术是通过在骨折附近植入金属外部装置来稳定骨折,并保持骨折片的正确位置。这种方法适用于开放性骨折、多发性骨折或软组织损伤较严重的情况。骨折复位术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将骨折片重新排列到正确的位置。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复杂的骨折,如关节骨折或骨折伴有神经血管损伤的情况。

  • 标签: 骨伤手术方法 骨折治疗 疗效对比研究 骨折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伤口换药护理干预对患者伤口愈合产生的影响。方法:我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42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伤口换药护理干预模式不同将其均分为对照组(21例:常规伤口换药护理)与实验组(21例:综合伤口换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以及换药时疼痛感均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伤口换药护理干预 综合护理 伤口愈合
  • 作者: 曹淼 崇杉 王明悦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3年第01期
  • 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护理部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市皮肤病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质量控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4,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 10019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臭氧、1∶8 000高锰酸钾和1∶5 000高锰酸钾浸浴方案对天疱疮患者皮损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住院治疗期间接受浸浴护理的天疱疮患者,比较采用臭氧、1∶8 000高锰酸钾和1∶5 000高锰酸钾浸浴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分类变量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法,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候选变量与患者出院恢复情况是否良好的关系。结果纳入74例天疱疮患者,年龄52(41,60)岁[M(Q1,Q3)],男45例(60.81%)、女29例(39.19%),原发皮疹面积占体表面积百分比中位数为40%。接受臭氧浸浴32例、1∶8 000高锰酸钾浸浴25例和1∶5 000高锰酸钾浸浴17例,3组的平均住院时长、平均病程(发病至入院时间)、性别、皮疹面积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接受的治疗包括使用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输注血浆、利妥昔单抗、免疫抑制剂、外用抗生素等,3组间使用以上治疗的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臭氧组系统使用抗生素比例低于两高锰酸钾组(均P < 0.01)。出院时,臭氧浸浴组1例好转,21例基本痊愈,10例痊愈;1∶8 000高锰酸钾浸浴组4例好转,13例基本痊愈,8例痊愈;1∶5 000高锰酸钾浸浴组5例好转,8例基本痊愈,4例痊愈。臭氧浸浴组恢复良好患者比例(31/32例)高于高锰酸钾浸浴组(33/4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36)。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臭氧浸浴对患者出院时"恢复良好"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是患者出院"恢复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HR = 8.455,95% CI:1.011 ~ 70.672,P = 0.049)。结论臭氧浸浴对天疱疮患者的皮疹恢复有益。

  • 标签: 天疱疮 护理 浸浴护理 臭氧 高锰酸钾 疗效
  • 简介:摘要:骨盆骨折大多是因为交通事故造成的,因此在交通事故中进行骨盆骨折的法医鉴定比较常见。骨盆骨折不但会导致行动受限,伤及周围神经,导致感觉和运动功能受损,还会损害尿道、膀胱和产道。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法医学中关于骨盆骨折畸形愈合的鉴定。通过详细研究真实案例,探讨骨盆骨折的类型、原因和愈合过程,以及法医学鉴定的重要性,希望为骨盆骨折案例的法医学鉴定提供更全面、准确的指导。

  • 标签: 法医学鉴定 骨盆骨折 畸形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压疮治疗应用湿性愈合理论的优势以及效果。方法  将我科在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之间接收的50例压疮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总计有80处压疮的风险。观察组有50处压疮,采用湿性愈合理论展开治疗,对照组有40处压疮,使用传统方法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伤口愈合的情况比较好,各方面的指标都要优于对照组,治愈的时间也要比对照组短,并且差异具备统计意义(P<0.05)。结论  通过使用湿性愈合理论进行压疮患者的治疗,有效的缩短治疗的时间,是目前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重要措施,提高治疗的效果,促进医疗活动顺利的开展。

  • 标签: []压疮 湿性愈合理论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影响因素。方法:将9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PFNA术治疗,在术后17例患者出现骨折不愈合情况。对不愈合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可能导致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影响因素。结果: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详细分析,愈合组、不愈合组患者在年龄、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螺钉位置不理想等方面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能导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影响因素较多,应重点针对各类影响因素给予防范。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折不愈合 影响因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困难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85例肛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于术后2周评估创面愈合情况,根据结果分为困难组与良好组,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详细统计患者基线资料并比较,重点分析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困难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评估,85例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困难20例,占比23.53%(20/85);困难组与良好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合并糖尿病、术后感染及大便性状不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术后感染及大便性状不佳均是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困难的危险因素(OR>1,P<0.05),BMI高是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困难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 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困难风险较高,BMI、合并糖尿病、术后感染及大便性状均是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困难的危险因素。

  • 标签: [] 肛瘘 创面愈合 糖尿病 体重指数 感染 大便性状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伤口换药护理对患者伤口愈合产生的影响价值。方法:样本收录时间段:2022.05-2023.05,研究样本包含60例外科治疗患者,盲选抽签法(n=30),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施行针对性伤口换药护理。对比纳入人员:(1)伤口愈合率;(2)伤口感染率。结果:施行针对性伤口换药护理后,实验组对比对照组患者,研究数据改善意义较为积极(P<0.05)。结论:针对性伤口换药护理对患者而言,可积极促进伤口愈合,避免感染事件发生,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积极性。

  • 标签: 伤口换药护理 伤口愈合 影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