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性血栓栓塞(APTE)患者中的心电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实施心电图检查的APTE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心电图异常类型,分析不同栓塞面积患者中心电图评分差异,且所有患者均接受对症支持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心电图异常类型的构成比差异。结果大面积栓塞患者心电图评分明显高于小面积栓塞患者(P<0.05),且治疗后Tv1~2倒置、Tv1~3倒置、Tv1~6倒置、房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ST段压低、SIQIIITIII型心电图构成比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对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TE患者心电图多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ST段压低、SIQIIITIII型,且心电图评分与血栓面积紧密相关,需要及时采取对症支持治疗措施以改善心电图表现。

  • 标签: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心电图 栓塞面积
  • 简介:血栓栓塞(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1].本研究是对自2008.5-2013.3本院收治的43例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PT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相关体会,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肺血栓栓塞症 抗凝治疗 华法林 病理生理特征 呼吸功能障碍 静脉系统
  • 简介:摘要:溶栓联合抗凝治疗急诊重症血栓栓塞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一年内收治的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仅使用抗凝)和研究组(50例,使用溶栓+抗凝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及对比两组治疗后血凝功能指标。结果:两组在治疗后均有一定好转,但研究组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诊重症血栓栓塞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溶栓+抗凝治疗的治疗方法效果更显著,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栓栓塞是猝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肺动脉内的栓子通常来源于深静脉血栓,静脉血栓的预防与诊治是目前临床管理的重点之一。血栓栓塞的不良预后不仅与心肺功能受损有关,也与炎症反应有关联。目前发现炎症反应在深静脉血栓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感染与非感染相关的炎症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患有炎症相关疾病的患者静脉血栓更易形成,控制炎症反应可能可预防并缓解血栓栓塞。本文探讨炎症在血栓栓塞发生、发展中的机制以及炎症指标在血栓栓塞的诊断、评估、治疗和预后中的价值。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 炎症 肺血栓栓塞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诊断等情况,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对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患者1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表现为呼吸困难14例(87.5%)、胸痛10例(62.5%)、咳嗽5例(31.3%)、咯血4例(25%)、心动过速3例(18.8%)。结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排除了其他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胸痛等表现后,应及早进行肺栓塞的相关检查,提高早期确诊率,以防误诊和漏诊。

  • 标签: 恶性肿瘤肺血栓栓塞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血栓栓塞溶栓及抗凝治疗的护理措施以及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被诊断为急性血栓栓塞患者58例,给予抗凝、溶栓等治疗,58例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回顾性分析,治疗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护理。结果患者经过临床治疗以及适当的护理,状况明显好转。结论急性血栓栓塞患者采用抗凝、溶栓治疗的同时,进行合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 标签: 急性肺血栓栓塞 溶栓 抗凝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阿替普酶治疗大面积血栓栓塞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收治的 46 例大面积血栓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 29 例,采用尿激酶进行治疗;治疗组 17 例,采用阿替普酶进行治疗,将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 82.35%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55.17%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治疗组 、 对照组 出血发生率分别为 5.88 %、 10.34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大面积 血栓栓塞 临床疗效较好。

  • 标签: 肺栓塞 阿替普酶 尿激酶 溶栓 疗效
  • 简介:摘要静脉血栓栓塞(VTE)是腺癌的常见并发腺癌的驱动基因状态与VTE发生风险有关,常见的驱动基因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间变性淋巴瘤激酶、c-ros原癌基因1酪氨酸激酶和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等。基于腺癌驱动基因与VTE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根据驱动基因状态筛选出发生VTE风险高的患者,最终将常规危险因素与驱动基因联合应用评估腺癌并发VTE的风险,对于临床早期预防腺癌患者发生VTE意义重大。

  • 标签: 肺肿瘤 腺癌 静脉血栓栓塞 驱动基因
  • 简介:血栓栓寒症(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是一种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的疾病,未经治疗的PTE患者死亡率为25%~30%,而得以及时诊治的PTE患者病死率可降至2%~8%。对于临床护士而言,提高对PTE的认识、观察和抢救能力至关重要。本调查研究旨在了解临床护士对PTE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合理安排培训,提高护士的PTE知识水平,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肺血栓栓塞症 临床护士 知识水平 掌握情况 PTE 抢救能力
  • 简介:溶栓抗凝是治疗急性血栓栓塞(PTE)的主要手段,临床验证其安全有效,正日渐普及和规范。通过对我科2003年7月-2005年2月收治的11例PTE患者进行溶栓抗凝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辅以护理配合,总结护理注意事项,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的发生,提高了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溶栓抗凝治疗 护理配合 临床验证 治疗过程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除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enousthromboembolism,VTE)的高危因素方法对1240例有完整临床随访资料的切除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静脉血管造影等确诊VTE。结果术后VTE的累积发生率为2.26%。男性有18例VTE,女性10例(P=0.385);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正常出现20例VTE,肥胖患者出现8例(P=0.797);有基础疾病出现16例VTE,无基础疾病出现12例(P=0.03);恶性肿瘤出现17例VTE,良性疾病出现11例VTE(P=0.048);肺叶切除及全切除发生VTE10例,局部切除发生8例(P=0.032);术前血浆D一二聚体水平正常有17例发生VTE,D一二聚体水平升高发生11例(P=0.016)。结论切除术后并发VTE与性别和BMI无关,VTE的发生与基础疾病、恶性肿瘤、手术方式、术前血浆D一二聚体水平有相关性。

  • 标签: 肺切除术 静脉血栓栓塞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急诊血栓栓塞患者临床观察及护理配合措施。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0例急诊肺栓塞栓塞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急诊血栓栓塞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相关凝血指标,降低患者的并发发生率,获取更加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诊肺血栓栓塞症 临床观察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肺栓塞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干预。[方法]分析1982年11月-2006年11月75例尸检诊断为血栓栓塞(PTE)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PTE原发疾病以心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最常见,其次为肺炎、慢性阻塞性疾病、糖尿病、手术和创伤等。PTE临床表现不典型,多为呼吸困难突发或加重、晕厥、猝死和低氧血等,误诊与临床医师对PTE的临床特点认识不足、警惕性低有关。[结论]应对可疑PTE的病人尽快行临床诊断评估,早期进行护理观察和干预。

  • 标签: 肺栓塞 病理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折后并发血栓栓塞的防治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32例骨折后并发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均为骨折术后卧床休息,且术后2周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咯血等症状,部分患者伴随呼吸频率和心率加速、口唇发绀、肺部湿罗音等症状。确诊为血栓栓塞后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骨折术后容易并发血栓栓塞,需要尽早进行治疗,才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骨折手术 肺血栓栓塞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血栓栓塞的风险较一般人群高,其临床症状隐匿,且诊断及治疗方法有异于非妊娠期,临床医生充分了解妊娠期血栓栓塞的特点可为优化妊娠结局提供帮助。本文就国内外关于妊娠期血栓栓塞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目的提高在基层医院诊治血栓栓塞(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的水平。方法通过6例PTE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在基层医院PTE的诊治方法。结果PTE最常见的症状为胸痛、气促、烦躁/恐惧感,体征为呼吸急促、肺部闻及湿啰音、心动过速、紫绀,胸部X线检查可有异常,高分辨螺旋CT(HRCT)造影是基层医院确诊PTE的最重要条件;治疗:确诊后尽早溶栓治疗。本组6例患者除溶栓外,加用血液平衡治疗,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重视对PTE的全面认识,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器械检查,尤其是HRCT,在基层医院可以提高PTE的诊治水平。

  • 标签: 肺血栓栓塞症 基层医院 诊治体会 HRCT 临床报告 溶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