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一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5)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55)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以及sas焦虑评分情况。结果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照料者SAS评分(43.29±4.08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4.19±4.54分)(t=4.071,P=0.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相比对照组有一定程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好,能有效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改善老年高血压焦虑行为,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高血压 s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宫外孕腹腔镜术前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39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9例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与腹腔镜手术前焦虑心理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入院时SAS评分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时与腹腔镜手术前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入院时与腹腔镜手术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腹腔镜手术前SAS评分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明显改善宫外孕腹腔镜术前的焦虑心理

  • 标签: 宫外孕 焦虑 腹腔镜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的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HAD量表中焦虑总评分、抑郁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焦虑、抑郁程度,改善心理状态。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脑卒中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文章针对心理护理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消极情绪的影响作用进行探讨,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根据患者各个阶段容易产生的焦虑情绪在治疗组中引入了心理干预内容,对照结果发现有明显的不同,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排遣焦虑心理

  • 标签: 心理护理 普通外科手术 手术患者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案给予治疗与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后观察两组老年患者的抑郁与焦虑情绪情况。结果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治疗后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所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等指数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纠正呼吸内科老年患者负性情绪,巩固并强化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呼吸内科 老年患者 抑郁 焦虑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心理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重点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评分进行对比评估。结果施护前,两组患者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施护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焦虑情绪得到有效改善,进而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依据。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髋关节置换术 焦虑情绪
  • 简介:[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咨询对青光眼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住院手术的青光眼病人6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药物治疗以及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团体心理咨询。用汉密尔顿焦虑及抑郁量表评价两组病人术前及术后焦虑、抑郁程度。[结果]两组青光眼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干预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青光眼病人术前、术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团体心理咨询可改善青光眼病人不良情绪。

  • 标签: 青光眼 团体心理咨询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在脑震荡患者焦虑抑郁综合征中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脑震荡焦虑抑郁综合征患者116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随机的分组观察组58例,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用一般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传统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记录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的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在护理后的SDS、SAS较护理前的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要显著改善,P<0.05。结论在脑震荡焦虑抑郁综合征患者中使用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能显著改善SDS、SAS评分,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积极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脑震荡 焦虑抑郁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损伤患儿在综合康复治疗过程中家长心理抑郁和焦虑心理干预方法。方法针对我康复科住院40例脑损伤患儿家长的心理特征,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心理护理方案。对患儿家长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通过心理干预的脑损伤患儿家长心理承受能力和接受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发生脑损伤患儿家长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和疏导,能够减少和消除脑损伤患儿家长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使其能积极配合康复治疗,提高综合康复配合程度。

  • 标签: 脑损伤儿 心理干预 焦虑 康复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焦虑心理状况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104位恶性肿瘤患者给予汉密顿焦虑量表进行心理状况评定。结果男女分组中精神因子分值,男性(4.36±3.20)分,女性(5.57±3.01)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段分组及文化程度分组分值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大于55岁(A组)与35~55岁(B组)组间比较,精神因子分值A组(4.22±3.04)分,B组(5.59±3.05)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文化程度分组,随文化程度增高总分值均值及各因子分值均值降低,差异性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焦虑心理状况存在性别差异、年龄差异,进行心理护理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可疏导其负性情绪,以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 标签: 肿瘤 焦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行神经介入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围术期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96例择期行神经介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施围术期全程心理护理干预的为干预组(48例),实施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48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生活质量评分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但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SDS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总体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神经介入治疗的患者实施围术期全程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围术期心理护理 神经介入治疗 负面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食道癌开胸术后拔管期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为食道癌开胸术后拔管期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2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食道癌开胸术后拔管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结果通过临床观察与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有显着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食道癌开胸术后拔管期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观察,在常规护理模式下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食道癌开胸术后拔管期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而且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食道癌;开胸术后拔管期;焦虑抑郁;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50-02

  • 标签:
  • 简介:曾经处理过这样一个案例:周璟(化名),我校某届某文科班女生,平时成绩排年级前五,临近高考成绩大幅滑落。该生找我谈心,自诉自己不是很在意威绩,却常被父母很在意她成绩波动的坏情绪传染,临近高考,有次偷听到母亲与朋友聊天说她“肯定考不上北大”,她也知道自己“现在这个名次是上不了好大学的”,所以心里不舒服,觉得这“对不起自己的疯狂读书状态”。

  • 标签: 焦虑 平时成绩 高考成绩 文科班 谈心 大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焦虑心理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88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为无焦虑、可能焦虑人数有33(75.00%)例,明显多于对照组18(40.91)例,且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舒张压、心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焦虑情绪,改善临床症状,具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风湿性心脏病 焦虑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影响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8.45±3.94)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2.61±3.11)分;对照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2.51±5.04)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8.86±4.25)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干预应用在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中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老年 大面积烧伤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希望理论干预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6月-2015年3月笔者医院肿瘤科住院的130例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65)和对照组(n=6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常规护理加希望理论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SAS和SD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干预后两组患者SAS和SD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后后SAS和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希望理论干预护理对缓解晚期肺癌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希望理论 晚期 肺癌 焦虑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