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分型与因子之间的相关。方法针对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归类,同时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炎症因子水平,并进行分析,研究者均收自我院2014年2月到2016年6月间。结果通过比较发现,其临床分类不同,C-蛋白反应以及白介素细胞-8的炎症因子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分型与因子相关研究发现,患者病情的中医分型不同其因子表达也存在不同,C-蛋白反应以及白介素细胞-8对于其可做出相应分析,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中医辨证分型 炎性因子 相关性
  • 简介:热性惊厥(FS)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之一,亦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之一。在FS的众多发病机制中,细胞因子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结果显示,白细胞介素(IL)-1,-6,-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细胞因子与小儿FS密切相关。笔者拟就细胞因子与小儿FS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FS的认识。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惊厥 发热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肥胖儿童血清内脂素(visfatin)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炎症标志物和糖脂代谢参数的相关。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2月在武汉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符合单纯肥胖诊断标准的肥胖儿童44例(男23例,女21例),同时选择门诊体检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体质量儿童50例(男23例,女27例)为健康对照组。指派专人进行完整的体格检查,包括人体测量参数(身高、体质量、腰围和血压),测定空腹血清visfati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糖、胰岛素和血脂水平,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肥胖组儿童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肥胖组儿童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HOMA-IR)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2.肥胖儿童血清visfatin、hs-CRP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肥胖儿童血清TNF-α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肥胖儿童血清visfatin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r=0.218,P<0.05)、腰围(r=0.332,P<0.05)、TG(r=0.283,P<0.01)均呈正相关;与IL-6 (r=0.376,P<0.05)、hs-CRP(r=0.321,P<0.05)均呈正相关;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HOMA-IR均无相关;与TNF-α亦无相关(r=0.085,P>0.05)。4.visfatin与人体测量、代谢参数和因子之间的相关存在性别差异。visfatin在男童和女童中均与腰围、TG和hs-CRP呈正相关,但仅与男童的BMI(r=0.247,P=0.029)和IL-6(r=0.427,P=0.013)呈正相关。结论肥胖儿童存在明显的糖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visfatin作为一种内脏脂肪因子,具有调节糖脂代谢和促的双层作用,可能参与肥胖相关的代谢紊乱及炎症反应。检测肥胖儿童血清visfatin水平可作为反映机体低水平炎症反应新的炎症标志物之一。

  • 标签: 内脂素 胰岛素抵抗 脂肪因子 儿童 肥胖
  • 简介:【摘要】由于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春假前后的月度售电量预测一直存在较大误差。本期旨在呈现基于X12时代分解法的完整预测模型、ARIMA模型和中度去污机。一是采用X12周期细分法,将月度售电量历史数据转化为趋势项、时间项和随机项;然后采用ARIMA模型和历史数据平均法对趋势要素、随机要素和时间要素进行预测。该算法对春节1-3月历史售电量季度率和对应月份第一天的天数进行回归分析,对预测结果进行复核。结果表明:利用Eviews软件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和计算,将预测结果与传统的ARIMA模型和TRAMO-SEATS模型进行对比,大大提高了他的预测能力。

  • 标签: 因子分解机 月度售电量 预测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辅助治疗对急性胰腺患者疗效及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研究时间与研究对象分别设定为2020年6月到2022年1月我院接收的70例急性胰腺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中医辅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情况、治疗总有效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PCT、CRP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的降低水平更加显著,同时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

  • 标签: 中医辅助治疗 急性胰腺炎 疗效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樟脑酚根管消毒治疗牙髓的疗效及对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我院治疗牙髓病人98例作为研究目标,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49例)和研究组(49例)。常规组行根管治疗干预+甲醛甲酚根管消毒,研究组行根管治疗干预+樟脑酚根管消毒,6个月后,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和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组、因子水平低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差异比较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髓病人,在临床中应用樟脑酚根管消毒治疗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快速减轻病人因子水平,减轻疼痛感,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樟脑酚根管消毒 牙髓炎 疗效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过敏鼻炎鼻息肉复发与因子水平的相关。方法 选取本院 90例过敏鼻炎鼻息肉患者开展研究,标本纳入时间为 2018年 01月 -2019年 12月,随机分为两组,各 45例。参照组为行鼻中隔偏曲手术患者,观察组为过敏鼻炎鼻息肉患者,分为复发组( 15例)和未复发组( 30例)。结果 观察组的炎症因子水平均高于参照组,且在观察组中,未复发患者的 IL-6、 IL-8低于复发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于过敏鼻炎鼻息肉患者来说,其因子水平相对较高,并且其产生和鼻息肉复发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强化对局部性反应的调控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过敏性鼻炎鼻息肉 复发 炎性因子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痛风关节经自拟消风汤治疗后对疗效和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急性痛风关节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消风汤治疗,疗程3周。治疗前后采用关节症状评分和相关因子指标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23%高于对照组76.92%(P

  • 标签: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自拟消风汤 炎性因子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中药消痒方对妊娠期霉菌阴道(vulvovaginalcandidiasis,VVC)患者机体因子和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妇产科诊治的68例妊娠期VVC患者纳入研究中,基于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研究组同时联用中药消痒方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并分析治疗前后血清因子和免疫水平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2、IL-8、IL-13及SIgA、IgG、IgM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消痒方治疗妊娠期VVC有着确切效果,可有效减轻性反应,改善机体免疫能力,有着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消痒方 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 炎性因子 免疫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对脑梗死患者因子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脑梗死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55)与常规治疗组(n=55),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hs-CRP、IL-10及TNF-α水平。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1.82%,常规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50.91%(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hs-CRP、IL-10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采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治疗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其炎症因子,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 脑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检测41例稳定型冠心病(sCAD)(sCAD组)、56例ACS患者(ACS组)、64例健康者(健康对照组)血清IL-6、NT-proBNP和全血hs-CRP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IL-6、NT-proBNP、hs-CRP水平在ACS患者中分别为22.00(10.80~58.30)ng/L、205.00(107.60~653.40)pmol/L、6.65(2.00~22.47)mg/L;sCAD患者为5.95(1.50~17.65)ng/L、60.00(16.35~307.80)pmol/L、3.40(1.10~9.70)mg/L;健康者为2.97(1.51~4.40)ng/L、3.35(1.23~6.18)pmol/L、1.15(0.50~2.38)mg/L,各组IL-6、NT-proBNP、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CS患者和sCAD患者IL-6与NT-proBNP、hs-CRP均呈明显正相关(r=0.542,0.527,P<0.001;r=0.521,0.478,P<0.005).IL-6、NT-proBNP、hs-CRP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7、0.988、0.847;IL-6诊断ACS的灵敏度为92.1%,特异度为95.3%,NT-proBNP的灵敏度为96.2%,特异度为89.7%,hs-CRP的灵敏度为70.8%,特异度为81.2%.结论IL-6与NT-proBNP、hs-CRP可用于ACS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白细胞介素-6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超敏C反应蛋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鼠脑干出血清除血肿对脑干出血后急性期继发性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SD大鼠36只,采用配伍组设计,分为出血对照组组和微创手术组。每组分3个亚组,每亚组6只大鼠。采用尾动脉取自体血脑桥注射法,制成脑干出血模型,抽取静脉血对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进行ELLISA检测,记录神经功能评分,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手术对致因子的影响。结果脑干出血早期,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逐渐升高,至72h到达最高,手术组与出血组比较,两种因子术后12h无差异,24h和72h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干出血自然病程中,血肿刺激和继发性炎症反应导致炎症介质增加,而及时清除脑干血肿能明显降低致因子水平,对预后有利。

  • 标签: 脑干出血 血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米诺环素对侵袭牙周炎患者血清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侵袭牙周炎患者,将患者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各有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米诺环素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CRP水平值(1.05±0.31)mg/L、TNF-α水平值(2.14±1.69)pg/ml、IL-17水平值(5.14±1.56)pg/ml、PD(1.01±0.65)mm、BI(0.53±0.21)、AL(1.04±1.36)mm、牙龈出血率(4.00%)、牙周炎症发生率(2.00%)、牙龈形态恢复率(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米诺环素在侵袭牙周炎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提高治疗安全,改善患者血清因子

  • 标签: 米诺环素 侵袭性牙周炎 血清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中因子与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的相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3例TIA患者和39例对照外周血中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imer,D-d)、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1,TIMP-1)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TIA相关的单因素分析显示TIA患者血CRP、D-d、MMP-9和TIMP-1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TIMP-1与是否患病关系最密切。结论血中因子在TIA后都有不同程度升高,它们参与了TIA的病理生理过程,与TIA密切相关。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腺膀胱(CG)初治后复发的主要临床危险因素,并构建定量预测模型指导临床早期识别高危患者。方法回顾总结2015年8月至2020年7月在本院经病理确诊的138例CG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92例)和验证组(46例),以病理和临床症状联合诊断为复发共62例,其中模型组43例(46.7%)和验证组19例(41.3%)。首先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模型组中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然后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主要危险因素,根据权重赋值建立定量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在模型组和验证组中的诊断效能,最后根据预测模型将模型组和验证组进行风险分层(低、中和高),采用Kaplan-Meier曲线比较复发风险。结果模型组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未复发患者比较,复发患者的年龄更大,留置尿管时间延长,尿路感染、尿路结石、鳞状上皮化生和非典型增生的发生率升高(均P<0.05)。Cox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留置尿管时间、尿路感染、尿路结石、鳞状上皮化生和非典型增生是CG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预测模型在模型组和验证组中诊断复发的准确分别为0.876和0.845(P<0.001)。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和验证组的高风险患者的复发风险高于中风险患者,中风险患者的复发风险高于低风险患者(均P<0.05)。结论CG有较高的病理和临床症状复发率,年龄、留置尿管时间、尿路感染、尿路结石、鳞状上皮化生和非典型增生可能是CG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通过构建定量预测模型对诊断CG复发和风险分层有较高的准确和应用价值。

  • 标签: 膀胱炎 比例危险度模型 年龄因素 导尿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急性胰腺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496例急性胰腺患者纳入本次实验,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中748例纳入西医组,剩余748例纳入综合组,西医组接受单纯西医治疗,综合组接受西医与中医结合治疗,统计并比较2组患者血清PCT及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PCT及因子水平均降低,但综合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西医组,(P<0.05)。结论中西医综合治疗法较单纯西医治疗法更利于急性胰腺患者血清PCT及因子水平的改善,是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急性胰腺的方法。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中西医综合疗法 PCT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胰腺活动评分系统(pancreatitis activity scoring system, PASS)预测急性胰腺(acute pancreatitis, AP)活动的价值,以期降低AP患者的死亡风险、改善预后。方法前瞻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美国2012年Atlanta标准分为轻症急性胰腺(mild acute pancreatitis, MAP)组、中度重症急性胰腺(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MSAP)与重症急性胰腺(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基本信息、Ranson评分、床旁急性胰腺严重度指数(bedside index for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 BISAP)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Ⅱ评分和PASS之间的差异。并使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得出PASS的最佳截断值、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共纳入301例AP患者,其中MAP组157例,MSAP、SAP组144例。其中AP的病因主要为胆道疾病和高甘油三酯血症。MAP组与MSAP、SAP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因、既往史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与MAP组比较,MSAP和SAP组Ranson评分、BISAP评分、APACHE Ⅱ评分、入院时PASS评分、入院12 h PASS评分、入院24 h PASS评分、入院36 h PASS评分、入院48 h PA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评价指标的比较中,入院时的PASS评分的预测效果最佳,ROC曲线下面积0.851,在140处取得最佳截断值,敏感度为67.4%,特异度为87.3%。结论PASS对于预测病程中不同时间点疾病的严重程度性能较好,并且将140作为其判断MAP组和MSAP、SAP组的最佳截断值,它是AP患者活动的有效衡量标准。

  • 标签: 胰腺炎 评分系统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预后
  • 简介:以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柴达木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项目为依托,围绕时序预测建模软件(TimeSeriesForecastV1.0)的研发与应用,按照现代预测学理论对柴达木盆地的水文、气象等多因子时序量进行了百年预测。针对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提出并采用了先进可行的“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特征向量”与“综合指标”的对等关系,从而避免了以往诸多评价模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了预测结果的可信度。

  • 标签: 时序量 主成分分析 预测建模 柴达木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