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毛细胞性星形细胞(Pilocyticastrocytomas,PA)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脑肿瘤,在脑胶质中,毛细胞性星形细胞具有独特的组织形态学以及生物学表现,肿瘤生长缓慢甚至可自愈,多数可以手术切除,预后明显好于其他类型胶质,因此,正确地诊断毛细胞性星形细胞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分子病理的研究进展发现,Braf基因突变等细胞遗传学异常被认为与毛细胞性星形细胞高度相关,本文介绍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细胞遗传学的研究进展。

  • 标签: Braf基因 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 PA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肾母细胞病人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询问患者有无排尿异常及有无血尿,严重者及时通知医生协助诊断和治疗。人院后监测血压2次/日、体温4次/日或遵医嘱。每周测量体重1次。心理护理,讲解肿瘤知识及治疗方法,给予家属心理支持,更好地配合治疗。术前健康教育包括肾癌疾病知识、术前准备、备皮、青霉素试验及肠道准备。

  • 标签: 肾母细胞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嗜铬细胞的内科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酚苄明每次10mg,2/d,以后逐渐加量,一般30~40mg/d,不良反应有直立性低血压、鼻塞、瞳孔缩小、恶心、流涎及心动过速。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内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嗜铬细胞的治疗经验,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患者的治疗资料,手术切除可根治,控制血压、补充血容、纠正代谢紊乱为术前主要准备。结果6例患者均成功手术,术后恢复良好,1例考虑为恶性患者,现术后半年,口服降压药物,未采取其他治疗,状况尚可。结论高血压是嗜铬细胞的主要症状,控制血压固然重要,但其他症状也不容忽视。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治疗
  • 简介:摘要: 肾母细胞 (即 Wilms )是小儿最常见的原发于肾脏的恶性肿瘤。近几年对于肾母细胞的治疗取得了巨大进步 ,以手术为结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使肾母细胞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患有肾母细胞的患儿 ,不仅仅承受生理上的打击 ,而且对其心理健康也有着可忽视影响 ,所做好对肾母细胞患儿的护理显得格外重要。

  • 标签: 肾母细胞瘤 治疗 患儿护理
  • 简介:儿童脊髓星形细胞的治疗依然为挑战性难题。有明确边界的髓内星形细胞可以获得手术近全切除或大部分切除,预后良好;低级别弥散型的脊髓星形细胞手术以活检明确诊断并为放化疗提供基础为主要目的;问变型或恶性星形细胞星形细胞患者,手术辅以放化疗为治疗选择,预后不佳。本文通过分析作者近年来治疗的儿童脊髓星形细胞患者,再结合文献,谈一些目前国内外儿童脊髓星形细胞的治疗现状以及体会。

  • 标签: 儿童脊髓肿瘤髓内星形细胞瘤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髓母细胞的MRI特点,提高对髓母细胞的认识。方法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2—28岁。所有病例进行MRI平扫及增强。结果与结论髓母细胞好发于男性儿童,好发部位在小脑蚓部及小脑半球。MRI扫描T1加权呈等或稍低信号,T2加权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中至明显强化。MRI检查对诊断本病有重要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视网膜细胞眼底表现等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200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例(12只眼)临床确诊为视网膜细胞患者,整理记录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首发症状及分析体大小、位置,眼底表现,退化类型等。结果10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3例;确诊年龄5~39岁,中位数为14岁;单眼发病8例,累及双眼2例。最常见首发症状为斜视4例,其余为视力差、眼前黑影或遮挡、体检发现异常。体平均最大基底径为5.70 mm(范围2.69~8.69 mm),平均厚度为2.28 mm(范围0.61~3.76 mm)。12只眼均为单灶体,后极部体5个,中周部体5个,周边部体2个。眼底表现:10个体为半透明视网膜占位病变,11个体内含有钙化团,12个体周围均伴边界明显的视网膜色素上皮改变,6个体伴脉络膜萎缩改变。退化类型:1型体2个,2型体1个,3型体9个,无4型体。1例患者对侧眼合并视网膜母细胞,基因检测提示RB1基因突变。平均随访28.7个月,所有患者体均稳定,无恶性转化表现。结论视网膜细胞是临床较少见的良性视网膜肿瘤,具有半透明视网膜占位病变等特征性眼底表现,应予以定期随访。(中华眼科杂志,2021,57:526-530)

  • 标签: 视网膜肿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质 基因检测 随访研究 视网膜细胞瘤
  • 简介:摘要垂体细胞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鞍内或鞍上的实质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分级为Ⅰ级。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与垂体腺瘤十分相似,确诊主要依赖于术后病理学诊断,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本文对垂体细胞的诊疗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套细胞淋巴是具有独特生物学、病理和临床特征的B细胞恶性肿瘤,占非霍奇金淋巴5%~10%,大多数患者诊断时即为晚期。套细胞淋巴具有侵袭性淋巴的侵袭性和惰性淋巴的难治愈性特征,患者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大剂量化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及新药研究的进展,患者生存期得到明显延长。

  • 标签: 淋巴瘤,膜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疗法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 简介:摘要垂体细胞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鞍内或鞍上的实质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分级为Ⅰ级。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与垂体腺瘤十分相似,确诊主要依赖于术后病理学诊断,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本文对垂体细胞的诊疗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儿女,2岁。因左侧颌下肿物2年入院,行肿块切除术。镜下观察:病变由基底样上皮细胞构成,呈实性巢状、花蕾状、器官样、腺管状分布,细胞巢外周的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免疫组织化学基底样细胞广谱细胞角蛋白、细胞角蛋白5/6、p63阳性,Ki-67阳性指数10%,p53阴性。病理诊断为涎腺母细胞

  • 标签:
  • 简介:2 颗粒细胞的组织起源  自从1893年发现第1例鞍区GCT以来,1 颗粒细胞的结构特点  鞍区GCT在手术或尸检中发现,发现鞍区有91例GCT

  • 标签: 区颗粒 鞍区 颗粒细胞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传统的观念和落后的活体组织学检查手段界定了脑胶质极少在脑内播散和/或种植的学术概念。但尸检结果则提示胶质竟有17%~30%的软脑(脊)膜播散发生率的事实,可有临床表现的播散患者仅1.5%~4.0%,且多数病例愈后较差。本文旨在对这种少见但已清楚认识的特殊类型的星形细胞进行临床过程、治疗体会总结和预后不良的预测。本组的7例患者是1992~2003年的11年间的644例星形细胞患者中所并发的,发生率为1.08%。7例患者中原发肿瘤在一侧半球形成双侧半球播散和/或种植的5例;原发肿瘤在一侧半球形成同侧播散和/或种植的1例,形成对侧半球播散和/或种植的1例。本组病例无小脑和脑干的播散和/或种植。观察本组病例的临床过程有以下特点:(1)均经手术行肿瘤的部分切除或"全切除",在复发和

  • 标签: 星形细胞瘤 原发肿瘤 种植 脑胶质瘤 活体组织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肾上腺嗜铬细胞起源于嗜铬细胞。胚胎期嗜铬细胞的分布与身体的交感神经节有关,绝大部分发生在肾上腺髓质,90%以上为良性肿瘤。其病理生理特点是该细胞可阵发性或持续性地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从而引起高血压以及一系列代谢紊乱症候群1。病情凶险,变化大。手术切除嗜铬细胞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手术护理
  • 简介:颅骨巨细胞临床极为少见,笔者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耳流脓。即后双耳流脓,约20余年。时有头痛,头晕及发热症状。自服消炎药治疗后,症状好转,仍经常反复发作。

  • 标签: 颅骨巨细胞瘤 临床资料 发热症状 反复发作 耳流脓 消炎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