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介绍应刷显微外科技术修复鞘管区层肌腱损伤,配合早期功能练刊的治疗效果。方法:2001年5月全2008年8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鞘管区肌腱损伤,术后早期进行系统的功能练习。随访1年时间,对有完整资料的41例101指(105条肌腱)按照国际手术科联合会制定的TAM评阶法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按TAM评价法评定疗效。优76指,良21指,可4指。优良率96%。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缝合法,配合早期功能练习是治疗鞘管区肌腱损伤的有效方法,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肌腱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角膜光手术对近视患者双眼视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于长春爱尔眼科医院光手术中心行角膜光手术的患者82例(164眼),年龄18~32(23.5±4.2)岁。术前等效球镜度(SE)为-8.38~-0.88(-4.75±1.69)D。根据双眼SE差值将患者分为2组:光参差组21例(42眼),双眼SE差值≥1.00 D;非光参差组61例(122眼),双眼SE差值<1.00 D。所有患者行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常规眼科检查及调节功能(调节幅度,正、负相对调节,单、双眼调节灵敏度和调节反应)与聚散功能(远、近水平隐斜视,正、负融像性聚散范围和调节性集合/调节量)检测。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采用Spearman进行分析。结果:光参差组的调节功能中左眼调节灵敏度在术后1周较术前降低,术后1、3、6个月均较术前增加(F=2.552,P=0.045);聚散功能中近正融像破裂点和恢复点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减小(F=4.245,P=0.016;F=3.686,P=0.009)。非光参差组调节功能中术后各时间点正相对调节和调节幅度较术前均增加(F=16.118,P<0.001;F=14.839,P<0.001);聚散功能中远隐斜在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减小(F=2.898,P=0.029),远负融像破裂点和恢复点、远正融像恢复点和近正融像破裂点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减小(F=7.310,P<0.001;F=5.131,P=0.001;F=8.184,P<0.001;F=10.919,P<0.001)。远正融像破裂点和近正融像恢复点术后逐渐下降,术后1、6个月相比术前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14,P<0.001;F=6.942,P<0.001)。近负融像恢复点术后1个月相比术前明显增加,术后3、6个月逐渐下降,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811,P=0.037)。光参差组和非光参差组右、左眼单眼调节灵敏度和双眼调节灵敏度随时间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右眼:F时间=0.555,P=0.655,F组别=4.639,P=0.034,F交互=0.555,P=0.655;左眼:F时间=2.611,P=0.048,F组别=5.709,P=0.019,F交互=1.287,P=0.279;双眼:F时间=2.256,P=0.086,F组别=4.314,P=0.041,F交互=0.847,P=0.465)。结论:近视患者角膜光手术后双眼视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或维持术前水平,证明角膜光手术对视功能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角膜屈光手术 视功能 调节 聚散
  • 简介:目的探讨手部指肌腱损伤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1994年。1999年间共收治82例115条指肌腱损伤,分析其病史后进行总结;用改良Kessler法缝合,早期系统的康复治疗。结果按TAM法评定疗效,优38例、良36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91.4%。结论手部指肌腱损伤显微外科修复加系统的康复治疗,对预防肌腱粘连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指屈肌腱损伤 显微外科修复 功能康复 手部 康复治疗 疗效
  • 简介:有声无义的泛声性质成为赋句腰虚词普遍的、首要的特征。这种泛声性质在赋文体的构建中发挥了重要的诗化功能:标记诗行节奏,深化情感表达,超越时空局限。句腰虚词的泛声性质以及由此而生成的诗化功能,是赋对于虚词创造性的使用。

  • 标签: 屈赋 句腰虚词 泛声性质 诗化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眼光不正患者眼功能性调节痉挛的分布特点,为临床进行医学验光、合理使用调节麻痹剂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眼视光学门诊2003~2005年期间部分光不正患者356例的小瞳与散瞳验光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近视患者年龄<7岁,远视患者年龄<12岁,视力下降时间短,视疲劳程度重者,眼功能性调节发生率高,且程度较为严重。结论眼功能性调节痉挛的发生与年龄、光不正性质、视疲劳程度密切相关,临床上应根据年龄大小、光不正性质及视疲劳程度,合理使用调节麻痹剂进行散瞳验光,确保此类患者戴上正确舒适的矫正眼镜。

  • 标签: 调节痉挛 屈光不正 散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拳谚曰:“远用脚踢,近用膝。”法和腿法的配合,为近攻远打的配合。搏击中,当敌人靠近我身或我抢机夺位逼近敌时,以击之;在敌受击后退或躲我击时,我随机应变再以相应的腿法击之:或我以腿法击敌,乘敌忙于防守之际,我快速上步进身,以法重创敌身。这种技法又为搏击中上下连击的配合,实乃搏击技战术巧妙运用之技法。

  • 标签: 击法 随机应变 腿法 技战术 肘法 技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翻矫形支具联合手法按摩治疗儿童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自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58例单侧内翻畸形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截骨克氏针组28例,外翻支具组30例。根据Bellemore功能评定标准和影像学评定肘关节功能,比较术后提携角、住院时间、治疗总费用、肘关节屈伸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25~49个月,平均(29.7±4.8)个月,外翻矫形支具组的住院时间、治疗总费用、并发症均明显少于截骨克氏针组(P<0.05)。两组患儿末次随访时患肢提携角、最大屈伸角度及肘关节功能优良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按照评定标准:截骨克氏针组97.5%,外翻矫形支具组9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翻支具和截骨克氏针两种方式均可有效地矫正儿童内翻畸形,但外翻支具联合手法按摩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肘关节 治疗结果 肘内翻 外翻支具 手法按摩
  • 简介:式五、防拳接双、直撞膝反击:敌我双方对峙,呈右警戒势(图19);敌突然用刺拳向我面部击来,我待敌拳回收之际,迅速架起双臂,疾进步冲向敌人,以双击其面部(图20);双手顺势抱住敌

  • 标签: 反击 敌我 动作协调 技击法 截拳道 组合
  • 简介:摘要为解决当前配电网的环网柜和电缆分支箱的电缆线路检修中存在的问题电缆头的接地全密封,接地是否完好不可见,不能进行接地线的挂设,安全性能较差,易造成无封闭地线作业,造成停电范围扩大,供电可靠性降低等缺陷,开发了一种新型开关柜电缆插拔头多功能临时接地装置。

  • 标签: 接地装置 开关柜 电缆分接箱 肘头
  • 简介:摘要复杂软组织缺损往往伴有深部组织如肌腱、神经、血管、肌肉、骨关节甚至器官损伤与缺损,不仅需要修复创面,而且还需行功能康复。复杂性软组织缺损涉及范围广、深度深、局部感染重,有的患者年老体弱且往往伴有较多的合并症(糖尿病、血管性疾病、肿瘤等),给临床修复与重建带来极大的困难。笔者就复杂软组织缺损的定义与分类、评估、修复重建的原则和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以指导复杂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与功能重建

  • 标签: 软组织损伤 外科皮瓣 修复
  • 简介:摘要总结19例毁坏性肢体离断修复术患者的早期护理。护理重点是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做好患肢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及营养的支持;注意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电解质紊乱、便秘等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为顺利进行二期软组织修复及后期的功能重建奠定基础。16例患者中均存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3例发生创口感染,电解质紊乱5例,便秘7例。

  • 标签: 肢体毁坏再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不可逆桡神经损伤功能重建术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收集58例不可逆桡神经损伤肌腱移位功能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围手术期康复护理方法,采用国内通用评定标准进行术后随访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持续随访6~36个月,结果优50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达97.32%。无一例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合适的功能重建术和精心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是不可逆桡神经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桡神经损伤 功能重建 围手术期康复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痉挛性麻痹手的功能重建方法。方法痉挛性麻痹患儿44例,手部掌指、指间关节屈曲畸形,行屈指浅肌腱(远端)、屈指深肌腱(近端)切断交叉吻合术。结果随访38例,随访时间8个月至6年,平均5年,优8例,良26例,差4例,总有效率89%。结论采用指浅、深肌腱切断。交叉吻合并根据手部、前臂伴随的其他畸形而采用相应术式并配合康复疗法治疗痉挛性麻痹手,方法简单,解剖合理,效果良好。

  • 标签: 脑性瘫痪 手畸形 后天性/治疗 麻痹/治疗 康复 儿童
  • 简介:当今患者追求年轻又迷人的微笑且要具有良好舒适的功能。一个功能受损患者的口腔修复重建常涉及多学科知识且在临床上面临重大挑战。在很大程度上,选择合适的患者和合理的跨学科治疗计划对可预见的成功修复具有主导作用,这其中包括患者的需求.主诉,经济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本临床报道介绍应用跨学科途径所治疗的一例严重磨耗伴咬合垂直距离降低的病例。治疗计划包括冠延长术、根管治疗后桩核修复.以及由美学区烤瓷修复体和后牙区全金属修复体共同构成的垂直距离降低重度磨耗牙面修复的咬合重建

  • 标签: 功能重建 学科结合 垂直距离降低 美观 牙列 修复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已成为近年来治疗各种骨性关节炎、关节疼痛、强直或屈曲挛缩等疾病的有效手段1。为了提高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导的效果,加快和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方法对20例双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全膝关节置换,针对不同问题,因人而异,,协助鼓励病人功能锻炼。观察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18例患者膝关节活动正常,2例患者在膝关节活动度大时有轻度疼痛感,经积极锻炼股四头肌,疗效改善。结果出院时及3个月后复查优良率达97.3%。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行有计划的康复指导可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人工 膝关节置换 术后 功能重建 指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指肌腱损伤患者中进行康复护理时加强早期功能锻炼的有效性。方法筛选2014年01月~2015年12月因指肌腱损伤入住本院进行救治的36例患者,分组后,对照组内18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而治疗组内18例则加以早期功能锻炼,对两组护理效果、康复水平进行客观评定。结果两组实施2种护理措施后,对照组18例手部功能活动情况优良率66.67%(12/18),治疗组为94.44%(17/18)(P<0.05)。结论对于指肌腱损伤患者,在康复护理工作中加强早期功能锻炼,不仅能加快患者恢复,而且还能进一步改善其手部功能活动质量,值得推荐。

  • 标签: 常规护理 指屈肌腱损伤 康复护理 早期功能锻炼 优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