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有效促进大学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针对大学体质健康水平提升的意义及途径,阐述体质健康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具体论述大学体质健康水平提升的重要意义,并提出若干发展对策与建议。

  • 标签: 大学生 体质健康 运动负荷 课余体育锻炼 监测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以及全民健身的热潮,体育运动类的APP以爆发式的增多。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访谈法,对体育运动类APP的作用、特点、价值以及功能进行分析大学使用体育运动APP价值意义,结合当前高校大学体质问题以及学校体育问题,提出如何改善学生体质和完善学校体育。“互联网+”时代下,体育运动类APP影响大学身体素质发展以及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充分结合利用体育运动类APP去改善大学的身体素质。做出以下四点建议:打造高校大学和教师相结合的运动类APP,教师通过APP督促学生参与锻炼并了解到学生运动后的数据,给予针对性的建议,从而科学有效的健身;大学体育课与平时锻炼成绩相结合,让大学重视平时锻炼的重要性,从而养成锻炼的习惯;通过采取奖励制度,提高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锻炼欲望;建立协会“约”跑,营造良好的高校体育文化氛围。

  • 标签: 体育运动APP 大学生体质 体育教学 体质
  • 简介:本文通过对贵阳医学院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学、检验学、药学、护理学、影像学、法医学、医学英语等本科,06级、07级、08级,18~21岁300名女大学的随机抽样调查,按照国家《成人体质测试细则及评分标准》进行测试和评价,揭示了目前贵阳医学院女大学体质现状及影响女大学体质的主要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

  • 标签: 贵阳医学院 女生 体质 分析评价
  • 简介:以3903名大一新生为调查对象,就大学体质健康等级与影响大学体质健康状况的因素之间关系进行了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表明,(1)拥有社会体育健康资源更多和的大学较没有社会体育健康资源的学生,体质健康综合水平更高;(2)具有良好个人生活方式的大学体质健康水平更为理想;(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对大学体质健康综合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提出促进大学体质健康的建议:优化社会体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安全、方便的健身器械和场所,鼓励大学参与体育锻炼;学校加强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健康生活知识和技能。

  • 标签: 大学生 体质健康 体育锻炼
  • 简介:为保证我国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大学就必须身心健康、品学兼优,才能肩负起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和国家强盛的历史使命。本文在分析大学体质健康滑坡的原因之后,提出了发展大学体育与提高大学体质健康相应的对策: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强化大学体育的执行力、优化大学体育课程和教学方法、培养优秀的大学体育教师、增强大学对体育需求的自我意识、创造良好的体育与健康环境、加强安全措施。

  • 标签: 体育教育 健康危机
  • 简介:摘要:健康素质已成为评价人才的一项重要指标,在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学体质水平也受到重要的关注。本文通过目前在大学体质测试过程中数据准确性不高的问题的探究,分析了影响数据准确性的原因,并且提出了提高测试数据准确性的措施,以不断提高大学体质测试的数据准确性。

  • 标签: 大学生体质测试 测试数据 数据准确性
  • 简介:摘 要: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对于教育而言,更需要做到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将更多新技术、新手段运用到教学的全过程,逐步提升高校的教学水平。而体育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高校统一采用体质测试来测试学生身体素质,由于技术的限制以及对测试结果的过度重视,造成体质测试功能过于单一,难以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本文从网络视角出发,重点从大学体质测试功能角度出发,借助网络手段实现其功能的转变。

  • 标签: 网络技术 体质测试 视角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体系的改革,我国更加注重学生体质教育的情况,因此大学体质健康测试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测试,能有了解其体育运动情况,同时也能更好地掌握其身体素质,为后续开展体育教学奠定基础。本文以大学体质健康测试为出发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了解体质健康测试中现存的问题,并及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 标签: 大学生 体质健康 情况 策略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我国对大学的体育教育越来越重视,因此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受到广泛关注。通过测试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可以了解他们的运动状况,从而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身体素质,并为后续的体育教学奠定基础。本文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研究,了解体质健康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 标签: 大学生 体质健康测试 分析 策略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就体卫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质健康展开论述,深度探究体卫融合的基本内涵与现实意义,针对当前高校大学体质健康下降的原因,提出建立体卫融合基础性课程、创新体卫融合教学团队、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等多类有效的应对策略,不断拓宽体卫融合促进大学体质健康的路径,旨在提高大学体质健康,降低大学慢性病的发病率,给学校、家庭以及个人创造更多的益处,有序推进体卫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质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 标签: 体卫融合 大学生 体质健康
  • 简介:通过对国内外体质的概念与范畴、大学体质研究现状进行梳理;采用文献资料法及问卷调查法了解在校大学体质的认识,分析体育行为与体质状况之间的关系,得出大学体质的认识程度非常有限,对体质的范畴模糊不定。耐力和柔韧素质是我国大学下降最为突出并且较为薄弱的环节,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重点加强对大学耐力和柔韧素质的训练。

  • 标签: 体质 体育行为 关系
  • 简介:通过对大学进行健身运动处方和常规体育教学两种教学模式的实验对比,探讨和研究大学体质最优化的教学模式,为推进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和促进大学健身的科学化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面的依据。本研究按随机抽样原则在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05级学生中,随机抽取4个班,其中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两个班作为对照班,进行健身运动处方教学和常规体育课教学的对比,实验期为1年,以验证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对大学体质影响的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在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等指标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大学体质健康水平,对增强、改善学生体质有显著效果,具有更强的实效性和科学性,是实现大学体质最优化的一种有效可行、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符合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发展方向。

  • 标签: 大学生 体质 健身 运动处方 教学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人群血压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广州市6所高校大二学生共6225例的个人资料,对其体重、身高、体质量(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超重肥胖学生采用运动干预措施.结果:肥胖组SBP与DBP分别为(134.2±15.32)mmHg(88.54±9.21)mmHg,超重组SBP与DBP分别为(121.6±12.54)mmHg、(81.63±8.45)mmHg,体质量正常组SBP与DBP分别为(114.6±11.28)mmHg、(72.31±8.11)mmHg,低体质量组SBP与DBP分别为(102.3±10.35)mmHg、(67.21±8.22)mmHg,两两比较具有统计意义差异(P<0.05).对体重肥胖组学生进行有氧运动干预后发现,肥胖组学生BMI、SBP、DBP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分析可知,BMI与SBP、DBP呈正相关,与性别、年龄、入学时间无相关性.结论:大学血压随着BMI的升高而升高,体检过程中可将BMI偏高作为预测肥胖大学高血压的指标之一;通过对肥胖学生进行有氧运动干预可有效控制学生的血压水平.

  • 标签: 体质指数 大学生 血压 相关性
  • 简介:目的全面了解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为各高校和相关部门制定体质健康促进的相关政策、进行体力活动干预和健康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工信部7所高校2967名本科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结果和结论7所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水平高于全国常模,女生优于男生;一二年级优于三四年级学生;7所高校在优秀区域内比例偏低,及格和良好区域比例较高,整体状况不容乐观,迫切需要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 标签: 体质健康 大学生 现状
  • 简介:摘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体质健康测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四所普通高校2007级588名肥胖大学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大学课外体育锻炼行为调查问卷》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肥胖大学体质健康水平比较低,主要受到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的选择、对肥胖认识不足、缺乏课外体育锻炼以及心理状况等因素影响。

  • 标签: 肥胖 大学生 体质健康 调查分析
  • 简介: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大学体质健康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得出高职大学毕业前体质健康水平有下降趋势,在校期间体质健康水平呈抛物线状,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影响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

  • 标签: 高职院校 体质健康 分析 干预措施
  • 简介:目前我校大学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强化体育课程建设,完善健身环境,全面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提高大学的体育健康意识,加强学院乃至全社会的责任感.

  • 标签: 大学生 体质健康 体育改革
  • 简介:大学体质健康标准》实施至今,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加大了体育教学改革的力度,在提高学生全面身体素质水平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标准》在各高职院校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仍值得大家关心和探讨。应明确高职院校实施《标准》的宗旨;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经常化、自动化、持久化;建立实施《标准》的组织机构,完善奖惩制度;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水平,加大体育教学改革力度;制定体育场馆、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合理使用资源。

  • 标签: 体质健康 实施现状 体育意识 体育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