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机体免疫系统具有控制肿瘤发生发展的功能,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可造成肿瘤细胞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造成恶性增殖。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包括手术、放化疗、生物治疗等。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的发展,生物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全新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包括肿瘤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极具前景。

  • 标签: 肿瘤 免疫治疗 树突状细胞 基因治疗
  • 简介:摘要预防接种是计划免疫工作中的一个具体实施过程,也是预防疾病发生的医疗干预行为。实施儿童预防接种是一种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但是接种疫苗后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发生不良事件,一旦处理不够恰当势必会影响人民群众对疫苗预防接种的信心,与此同时也会给免疫规划工作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从上述角度来看,相关工作者必须对儿童预防接种危险因素进行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分析具体的解决方案。现阶段来看,儿童预防接种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疫苗本身存在的危险因素;(2)儿童本身存在的危险因素;(3)疫苗接种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等。在上述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分析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主要有(1)提高接种工作能人员的法律知识以及疫苗知识的培训;(2)不断提高接种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3)接种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疫苗的性质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进行操作。

  • 标签: 儿童预防接种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当病原体侵八人体时,身体就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物质,叫作抗体。如再发生这种病原体侵入人体,人体就有抵抗力而不会得此病。预防接种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进行人工预防。婴儿出生以后,随着一天天长大,原体内由母体带来的抗体(即抵抗疾病的能力)逐渐减弱或消失,因此,必须适时地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增强儿童防病能力,减少其患传染病的几率,维护儿童健康成长。

  • 标签: 预防接种 孩子 儿童健康 病原体 人体 传染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脑疫苗接种情况以及接种后的不良发应。方法调查分析某一地区90例乙脑疫苗接种情况,观察接种后出现的反应。结果90例儿童接种乙脑疫苗出现局部红肿、发热、过敏等反应。结论儿童接种乙脑疫苗的不良反应较多,以局部红肿及发热为主,在科学控制及预防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及不良反应护理对接种儿童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乙脑疫苗 接种 不良反应
  • 简介:胃癌在所有癌症发病率中排第5位,死亡率排第3位,全球范围内东亚地区胃癌死亡率最高,其中男性14/10万,女性9.8/10万。大多数胃癌患者在初诊时即处于进展期或存在远处转移,此类患者需接受手术,辅助化疗或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化疗是进展期胃癌标准治疗方案,主要以5-Fu加铂类为基础.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线化疗方案包括FOLF0X(5-Fu+奥沙利铂+左旋叶酸)、S0X(S1+奥沙利铂)、DCF(多西他赛+顺铂+5-Fu)、ECF/E0X(表柔比星+顺铂/奥沙利铂+5-Fu/卡涪他滨)。

  • 标签: 胃癌死亡率 免疫治疗 进展期胃癌 标准治疗方案 奥沙利铂 一线化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制定统一的问卷调查表,于2014年5月-2014年6月在接种门诊外、公园、幼儿园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向6周岁以下的儿童家长发放预先制定的问卷调查表,待儿童家长填写完问卷后收回,对收回的520份问卷调查表进行分析。结果儿童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其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度越高,且城市户籍的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度高于农村户籍的儿童家长,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目前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情况,应进一步加大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儿童家长的自觉性,促进儿童家长自觉参与以及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

  • 标签: 儿童家长 预防接种知识 知晓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疫苗安全接种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择取我院100例行疫苗接种儿童,择取年限为2014年4月至2015年1月,按照随机化原则将所有儿童分为对照组(n=50例)和观察组(n=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行疫苗接种儿童的哭闹得分、行为得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行疫苗接种儿童(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疫苗安全接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稳定儿童的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疫苗安全接种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中心接受预防接种的8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儿童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儿童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儿童的护理效果与依从性。结果两组儿童接种依从率比较,研究组儿童接种依从率为95.00%,对照组儿童接种依从率为77.5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儿童护理满意率比较,研究组儿童总满意率为100.00%,对照组儿童总满意率为82.5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预防接种儿童实施心理护理,不仅能降低儿童哭闹现象的发生率,也能减少儿童接种时间,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社区儿童 预防接种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中常见的免疫纠纷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中产生的免疫纠纷情况进行统计,对其纠纷原因进行划分,并根据分析结果对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探究。结果研究中时间范围内产生的基层免疫工作纠纷现象共59例,其中31例是由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4例是由于接种事故;13例是由于患者发生了偶合症;9例是由于患者出现心因性反应;2例为矛盾激化。结论引起免疫纠纷的原因中,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最为常见,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针对各类纠纷原因进行消除,以提高基层免疫规划工作质量。

  • 标签: 基层免疫规划 免疫纠纷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临床与免疫学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点和免疫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38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纳差、恶心、呕吐、黄疸、腹胀等,体征包括肝肿大、蜘蛛痣、肝掌、面色晦暗、脾大、皮疹、腹水等,多数患者为女性,发病年龄高峰在50岁左右;患者常合并发生2型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干燥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过敏性鼻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重叠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功能显示患者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谷胺酰转肽酶、总胆红素(TBil)异常,丙种球蛋白以及免疫球蛋白G均明显高于正常值;25例患者(65.8%)抗结核抗体(ANA)阳性,此外还出现抗线粒体抗体(AMA)、抗特异性胞质抗原性1抗体(LC-1)、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肝细胞膜抗体(抗L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抗LAK)、抗核糖体抗体(抗RNP)、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等多种自身抗体出现。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炎在我国并不少见,其诊断需要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生化和免疫血指标等检查结果进行,自身免疫性肝炎确诊的重要依据是肝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

  • 标签: 自身免疫性 肝炎 免疫学
  • 简介:IgA肾病(immunoglobulinAnephropathy,IgAN)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好发于青壮年,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的常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较公认的是糖基化缺陷的IgA1分子产生是IgAN发病始动环节[2-4]。糖基化缺陷,

  • 标签: IGA肾病 黏膜免疫 黏膜-骨髓轴 糖基化异常
  • 简介:目的探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在痤疮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2014年6—9月选择在单县中心医院皮肤科就诊的40例寻常性痤疮患者,早期痤疮患者20例,后期痤疮患者20例,从在单县中心医院体检中心选取20名无痤疮病症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检测CD4^+T细胞、sIL-2R、IgG、IgA、IgM水平。三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同时用Levene检验法进行方差齐性检验,若方差齐性,则采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若方差不齐,则采用DunnettT法进行多重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CD4^+、sIL-2R水平[(41.28±2.69)%、(169.1±43.6)pmol/L,(39.52±3.76)%、(113.4±56.7)pmol/L,(38.44±2.85)%、(78.6±32.5)p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015、5.832,均P〈0.05)。两两比较发现,早期痤疮组、健康对照组相比,后期痤疮组CD4+、sIL-2R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早期痤疮组CD4+、sIL-2R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研究对象IgG、IgM[(18.62±2.14)、(1.27±0.37)g/L,(15.38±1.47)、(1.48±0.45)g/L,(13.79±2.76)、(1.24±0.31)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044、8.497,均P〈0.05)。两两比较发现,与早期痤疮组、健康对照组相比,后期痤疮组IgG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早期痤疮组IgG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后期痤疮组相比,早期痤疮组IgM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参与了早期、后期痤疮炎症反应过程,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痤疮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炎症
  • 简介:摘要百白破疫苗在预防免疫中属于基础免疫,现行的免疫程序国家免费为三月龄后的婴幼儿接种百白破。为安全、及时、合理的注射百白破疫苗,在注射前评估接种者神经运动发育情况、正确选择接种方法及接种后的观察并告知家长一般反应的处理,以减少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的影响。

  • 标签: 百白破疫苗 接种注意事项 异常反应 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