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传染病威胁人类健康,随人类生活质量提高,对传染病预防控制与管理要求日益提高,国家在公共卫生领域投入较大,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下,近些年我国的传染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但仍不断面临新挑战、遇到新问题,传染病预防控制与管理仍任重而道远,本研究通过分析传染病特点从以下方面探讨预防及控制措施。

  • 标签: 浅析 传染病 预防控制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检验的200份免疫检验血样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检验过程是否进行质量控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不行质量控制,观察组行质量控制,各100份。比较两组的平均变异指数。结果除C-肽外,观察组其他检验指标的平均变异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免疫检验进行质量控制,能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质量控制 临床免疫检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识别和分析电子产品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找出该类企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明确电子产品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结果该企业主要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二氧化锡、苯、甲苯、粉尘、异丙醇、氧化锌和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该企业除喷金岗位氧化锌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4.460~5.294mg/m3超过国家标准外,其他各岗位化学有害因素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该企业工作场所噪声超标率达57.1%,噪声危害较重的是溶接、喷金、拆带、赋能等岗位。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噪声作业人员纯音听阈测试结果异常率为23.81%(25/105),且检出异常人数随噪声强度增高而增多(P<0.01)。结论电子产品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岗位为溶接、喷金、拆带、赋能、涂装和切断岗位,可通过综合采取防控措施减少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 标签: 电子产品 职业病危害 关键控制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疹临床特征及防治。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10月30例麻疹患者临床预防及控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麻疹病毒至今尚未发现特异的抗病毒药物,故治疗重点在加强护理,对症处理和防治并发症。结论麻疹的预后与患者免疫力强弱关系甚为密切,年幼体弱,患营养不良、佝偻病或其他疾病者,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病情较重,常迁延不愈,易有并发症。

  • 标签: ? 麻疹 预防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运用传染性疾病控制的理论思维取得的控制效果。方法针对我区传染性疾病防控中心管理部门所管辖区域运用的传染性疾病的控制理论思维为指导理论所取得防控效果。对我区防控管理部门辖区内2012年1月—12月内传染病的发病率和发病类型以及通过运用传染性疾病控制的理论思维进行防控的理论,辖区内2013年1月—12月传染病发病率和发病类型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运用该理论思维后传染病发病类型为11种,发病率为11.8%,发病频率降低;没有运用该理论思维前传染病发病类型为14类,发病率为19.2%,两者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运用传染性疾病控制的理论思维有利于控制传病的发病频率,缩小发病种类的范围,取得良性的控制效果,有利于保障人们公共安全,稳定社区环境。

  • 标签: 传染性疾病 控制 理论思维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常规检验前的影响因素,保证尿液分析的准确性。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住院的尿液标本16522例接收时的不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患者113例,门诊患者70例,其中标本污染、标本量少是影响尿液分析前的主要原因。结论尿液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尿液检验的极为重要环节和关键,是确保尿液检验的结果准确性的前提,所以需要医院要加强管理,相关医务人员也要提高认识。

  • 标签: 尿液 检验前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措施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择在本疾控中心接受管理的传染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管理,同期再选择传染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在常规干预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对两组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效果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研究组传染病健康知识知晓率、住院时间、服务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中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疾控中心日常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传染病 预防控制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建立柴芩清热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组方中柴胡、连翘、诃子、大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黄芩苷.结果薄层色谱清晰,分离良好,阴性无干扰.黄芩苷定量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98.39%,RSD为0.81%.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灵敏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柴芩清热胶囊的质量控制.

  • 标签: 柴芩清热胶囊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输血是临床工作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对患者的输血流程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医护人员如有输血不当,就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导致患者的身体安全受到威胁。因此,对输血检验流程及质量控制问题应加强重视,本文针对该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 标签: 输血 关键流程 质量控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控制血液检验质量的方法和重要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其检验血样,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50例,实验组给予质量控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检验方式。结果实施质量控制后,观察组血样中C-肽、Cal25、CEA、AFP、Cal99等和指标变异指数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控制质量手段运用于血液检验中,可以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血液检验 质量控制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外科换药护理方法及常见感染控制措施。方法选择门诊外科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00例外科治疗患者经有效治疗和护理后,所有患者伤口均良好愈合,无患者出现交叉感染。结论门诊外科护理和感染控制是减少伤口感染的必要途径,也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外科门诊 换药护理 感染控制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降低手术感染的发生率。方法比较制定各项预防措施前后手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感染率为1.42%,对照组为6.19%,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定并落实各项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和感染监测制度,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加强医院手术室管理力度,创造合格的手术环境是预防和控制手术室感染的重要途径。

  • 标签: 手术室 感染 预防与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防护措施对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影响。方法2011年11月~2012年10月我院未实行综合防护措施,将此时期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作为对照组,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对我院护理人员实施综合防治措施,将此时期的职业暴露情况作为对照组,总结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价值。结果①职业暴露多在注射治疗及静脉输液时发生,对照组发生职业暴露的例数为19例,实验组为11例,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损伤程度及污染程度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控制情况更佳。加强对注射输液、废物处理、器械清洗时的综合控制,可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保证护理人员的安全。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控制 策略
  • 简介:摘要内部控制是每个经济运行体都应该建立的基本管理制度,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是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信息披露真实准确,促进医院实现发展目标。既是现代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防范经营风险的必然要求。本文讨论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探索建立内控制度的途径和方法、措施。

  • 标签: 医院 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探析
  • 简介: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接班人,是初升的朝阳,是最具有活力的群体,但是在青少年中,也出现很多肥胖的现象。本文通过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环境因素和运动因素四个方面分析了青少年肥胖的影响因素,接着给出了青少年肥胖的控制措施,主要应该注意因人而异、适量运动、循序渐进和长期坚持。

  • 标签: 青少年 肥胖 影响因素 控制
  • 简介:摘要病房治疗室作为医院的Ⅲ类环境是病区集中存放无菌物品和医护人员操作的集中地。在保证各项操作标准化的前提下通过对治疗室环境的严格把关、无菌物品的管理和使用、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原则和规范的用物终末处理等对治疗室的控制严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从源头把关,对治疗室的严格控制管理,对预防医院感染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治疗室控制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渐成熟,人们的生活条件也渐渐提高,但是如今疾病的种类也在增加,不仅出现了一些新的疾病,而且从前的疾病也正在“复活”。近年来,各种传染性疾病的爆发频率高得离谱,因此全国各地防疫站应该重视起来,倡导人民注重日常卫生。

  • 标签: 肠道传染病 控制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