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医改背景下山东省乡村医生脆弱性水平现状。方法于2015年10—11月,采用课题组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对乡村医生的脆弱性状态进行横断面调查。问卷包括乡村医生基本情况、环境源扰动、工作源扰动、情感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和内在应对力6个分问卷。采用均数和标准差对乡村医生的扰动力及应对力水平进行描述。采用象限分析法对乡村医生所处脆弱性状态进行分析;采用集对分析计算乡村医生的脆弱性指数,采用样本聚类分析方法,根据脆弱性指数得分对乡村医生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乡村医生受到的总体扰动力为(3.39±0.46)分,执业风险对其贡献度最大,为19.95%。乡村医生对扰动的应对力得分为(3.33±0.40)分,经济支持对其贡献度最小(4.09%)。经集对分析,乡村医生脆弱性总体得分为(0.49±0.06)分,处于中等水平。聚类分析显示,27.2%(277/1 018)的乡村医生的脆弱性水平属于"较高"状态,30.3%(309/1 018)处于"中等"状态。象限分析显示,35.5%(361/1 018)的乡村医生处于危机型脆弱性状态。结论当前乡村医生脆弱性程度处于中等水平。乡村医生面临的环境源扰动力相对较高,获得的情感性支持较多,而工具性支持力相对不足。

  • 标签: 卫生人力 乡村医生 脆弱性 集对分析 山东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灾害脆弱性分析结合PDCA循环圈在血液净化中心应急预案演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1月-2017年3月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应急预案演练中实施灾害脆弱性分析结合PDCA循环圈,对比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应急事件演练中的行动评分,并对比实施前后理论考核成绩和优良率。在实施前(2016年9月-2016年12月)和实施后(2017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患者中各随机选取100例对护理人员各方面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和对比。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在透析中低血压、透析器破膜、突然停电、停水、火灾、地震、暴发医院感染应急事件演练中的行动考核评分均高于实施前,且理论考核成绩优良率也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上述指标和理论考核成绩分布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所选患者对护理人员病情快速评估、紧急救治操作、仪表操作熟练程度、院内感染防控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中心应急预案演练中灾害脆弱性分析结合PDCA循环圈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改善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血液净化中心 应急预案演练 灾害脆弱性分析 PDCA循环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妇科门诊手术室可能面临的各项风险,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工作人员灾害应急能力。方法 护理人员通过KAISER模型分析法设计灾害脆弱性分析(HVA)调查表,运用Excel录入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突发事件风险值并分析、排序。结果 经计算分析,前三大风险事件是:内部火灾(41%)、信息系统故障(34%)、职业暴露(31%),因此明确本科室存在的潜在风险。结论 门诊手术室将风险值排名前三位纳入应急重点管理项目,其他风险事件也加强日常管理,针对风险较高事件及时制定应急管理方案,正确认识KAISER模型和应急预案之间的关系,全面提高科室应急管理水平,达到风险管理的目的。

  • 标签: KAISER模型 脆弱性分析 紧急预案 风险管理
  • 简介:厌氧菌感染是一大类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尤其是以脆弱类杆菌为代表的类杆菌属细菌感染涉及到内科、外科、耳鼻喉、妇产科、口腔等临床各科,由于培养困难、阳性率低、常漏诊,漏治。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脆弱类杆菌染色体部分基因库、克隆并筛选到可作为DNA探针的不同特异性的DNA片断,为厌氧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先进手段提供物质基础。我们抽提纯化了脆弱类杆菌(B.fragilisATCC25285)染色体DNA,用四核苷

  • 标签: 脆弱类杆菌 DNA 类杆菌属 厌氧菌感染 特异性 重组质粒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脑电监测指导下全麻对非急性期脆弱脑功能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非急性期脆弱脑功能老年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65~85岁,BMI 18~30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常规全麻组(C组)和脑电监测指导下全麻组(E组)。静脉输注丙泊酚50~150 μg·kg-1·min-1和瑞芬太尼0.05~0.30 μg·kg-1·min-1维持麻醉,间断追加罗库溴铵维持肌松。E组出现脑电暴发抑制[脑电暴发抑制比≥10%超过1 min或麻醉意识指数(AI)<40]时,减少麻醉药物用量,观察1 min后若仍存在上述情况,继续减少药物用量或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C组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调整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术中发生低血压时,结合患者HR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4~10 μg或多巴胺1 mg。于麻醉诱导后10 min、切皮即刻、术毕即刻和术后1 h时,采集动脉及颈静脉球部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颈静脉球部血氧含量、动脉-颈静脉球部血氧含量差、脑氧摄取率及颈静脉-动脉血乳酸浓度差。记录苏醒时间、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和去甲肾上腺素使用情况、术中脑电暴发抑制累计时间和AI<40时间。采用ICU意识模糊评定量表评估术后5 d内谵妄发生情况,并记录其持续时间。结果与C组比较,E组苏醒时间、暴发抑制累计时间和AI<40时间缩短,术中丙泊酚用量和瑞芬太尼用量降低,术中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升高,术毕即刻和术后1 h时颈静脉球部血氧含量升高,动脉-颈静脉球部血氧含量差和脑氧摄取率降低,术后5 d内谵妄发生率降低,持续时间缩短(P<0.05)。结论脑电监测指导下全麻可减少非急性期脆弱脑功能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

  • 标签: 脑电描计术 麻醉,全身 老年人 谵妄 手术后并发症 脆弱脑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脆弱拟杆菌BF839干预对脆性X智力低下基因1(Fmr1)敲除(Fmr1 KO)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社交新奇偏好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周龄30只FVB系Fmr1 KO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mr1 KO组(n=15)和Fmr1 KO+BF839组(n=15),Fmr1 KO组小鼠每天自由饮用高压灭菌自来水,Fmr1 KO+BF839组小鼠每天饮用BF839菌液(10 mL/d)。另取11只每天自由饮用高压灭菌自来水的野生型(WT)小鼠作为对照(WT组)。干预4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各组小鼠间逃避潜伏期、穿越原平台次数的差异,采用三箱社交实验观察各组小鼠间与陌生小鼠接触次数、接触时间的差异。结果 Fmr1 KO组小鼠第4天的逃避潜伏期[(46.06±10.29) s]明显高于WT组[(33.39±12.02) s],Fmr1 KO+BF839组小鼠第4天的逃避潜伏期[(28.39±9.07) s]明显低于Fmr1 K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mr1 KO+BF839组小鼠第4天的逃避潜伏期略低于W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mr1 KO组小鼠穿越原平台次数[0.00(0.00,1.00)次]略低于WT组[1.00(0.00,1.00)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mr1 KO+BF839组小鼠穿越原平台次数[1.50(1.00,2.00)次]明显高于Fmr1 KO组及W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mr1 KO组小鼠与陌生小鼠的接触次数[5.50(0.50,12.75)次]少于WT组[7.00(4.00,17.00)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mr1 KO+BF839组小鼠与陌生小鼠的接触次数[23.00(16.00,36.00)次]明显多于Fmr1 KO组及W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mr1 KO组小鼠与陌生小鼠的接触时间[9.50(0.50,41.95) s]明显少于WT组[142.00(65.00,171.60)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mr1 KO+BF839组小鼠与陌生小鼠的接触时间[69.60(50.40,98.40) s]明显多于Fmr1 K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mr1 KO+BF839组小鼠与陌生小鼠的接触时间少于WT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F839早期干预能明显提高Fmr1 KO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社交新奇偏好能力,甚至使Fmr1 KO小鼠恢复至正常水平,提示BF839有可能成为治疗脆性X综合征及孤独症的新工具。

  • 标签: 脆弱拟杆菌839 脆性X综合征 孤独症 学习记忆能力 社交新奇偏好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综合性医院药学部门灾害脆弱性的分析,探讨突发事件对医院医学部门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明确其管理方向。方法:在 Kaiser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流行病(疫情)爆发时的实际状况,编制了在线调查问卷和纸质调查问卷,在2021年2月份到11月份,评价了样本医院的医药分部的灾害脆弱性,并分析了它们的风险和矩阵分布。结果:突发疾病,药物短缺,职业暴露,信息网络突发故障,个人防护设备短缺,突发医疗纠纷,医院安全事故,火灾,医疗事故,负面新闻等都属于高风险事件。结论:灾害脆弱性分析能为医院各医学机构提供有关风险事件的有效资料,并能为医院医学部门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对策。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药物管理 Kaiser模型 灾害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