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护士工作角色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97例门诊患者,以出现伤口者为例分析,均经门诊护理,分析门诊护士工作角色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后患者满意度96.91%明显高于护理前83.5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经合理门诊护理,能够增强护理效率,护士工作角色的合理定位使得患者得到较多便利性,护理门诊具有重要地位。

  • 标签: 护理门诊 护士 角色
  • 简介:近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与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无乳糜泻的人如果长期吃不含麸的食品,可能对心脏健康产生影响。研究人员对10万多名美国人的健康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期吃不含麸食品的人群,心脏病的发病风险要高于长期食用含麸食品的人群。

  • 标签: 心脏健康 食品 麸质 美国哈佛大学 大学医学中心 研究人员
  • 简介:患者。罗某,男,6岁,因“家长发现左眼肿物伴增大2月余”入院。入院眼科体检:双眼视力1.0,

  • 标签: 毛母质瘤 眼睑 双眼视力 入院
  • 简介:透明酸,又称玻尿酸(HyaluronicAcid,简称HA),是一种大分子粘多糖,广泛存在于生物体的结缔组织中。HA作为聚阴离子电解,分子上所带的大量负电荷,可调节周围正负离子的浓度,抑制多种酶的活性。

  • 标签: 透明质酸 制备方法 HA 理化性质 组织提取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蜱传脑炎患者的代谢情况,研究蜱传脑炎对脂代谢的影响,并阐明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基于液相色谱-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联用技术对呼伦贝尔地区的50名蜱传脑炎患者及39名健康组样本进行脂组学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分析。结果在样本中共检测出465个谱峰,鉴定出磷脂及甘油酯等代谢物。对显著变化(P<0.01,VIP>1,FC>2)的差异物进行鉴定,共筛选出26种差异代谢物,与机体的抗炎等代谢通路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等磷脂类整体趋于上调[log2(Fold change)>0],甘油二酯、甘油三酯等甘油酯类呈现下降趋势[log2(Fold change)<0]。且所得潜在标志物的AUC值为0.999,可用于疾病组与健康组的诊断。结论经病毒侵染后,人体内磷脂代谢及甘油酯代谢通路会发生一定变化,且所得差异代谢物可作为潜在标志物可用于蜱传脑炎疾病诊断,为疾病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蜱传脑炎 液相色谱-质谱 脂质组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对临床检验方法展开总结。结果86例患儿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及血沉结果均有程度不同的升高,9例丙氨酸转氨酶轻度升高,11例低钾,10例低钙;52例患儿尿常规结果正常,30例痰培养结果为阳性;35例患儿血气分析异常,37例心肌酶有不同程度升高;56例冷凝集试验为阳性,酶联免疫法检测显示,9例为支气管哮喘,24例急性支气管炎,16例支气管肺炎,37例上呼吸道感染。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诊断时,应结合血尿常规、血生化分析、痰细菌培养、冷凝集试验、酶联免疫法等多种方法联合诊断,以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 标签: 小儿肺炎 支原体感染 冷凝集试验 酶联免疫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菌素软膏治疗外阴白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0例外阴白斑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中,临床治愈15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2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患者中,临床治愈5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7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红菌素软膏治疗外阴白斑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竹红菌素软膏 外阴白斑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红菌素软膏治疗外阴白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4月~2017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外阴白斑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中,临床治愈15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2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患者中,临床治愈5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7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红菌素软膏治疗外阴白斑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竹红菌素软膏 外阴白斑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菌素软膏治疗外阴白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0例外阴白斑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中,临床治愈15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2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患者中,临床治愈5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7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红菌素软膏治疗外阴白斑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竹红菌素软膏 外阴白斑病
  • 简介:摘要:血栓是很多疾病的基础,小的新鲜的血栓在体内可以直接被吸收溶解,大的血栓则不易被机化,可能会不断被血流冲刷,脱落,也可能会崩散,随血流至全身各个血管部分,到达细小血管则直接堵塞。盐可以降低血液的黏度,减少血小板在血管壁上的停留,避免血栓的形成。从而拥有年轻干净的血管。盐可以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加强排便,减少血液内毒素的停留,使血管更健康。

  • 标签: 竹盐 血管 血栓
  • 简介:尖锐湿疣,是由乳头瘤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是常见的性病之一。尖锐湿疣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不完全统计,近15年来,发病人数已增加了5~10倍,占全部性病病人的20%-31%。我院性病科从1998年10月~1999年3月用冷冻、冷冻联合“明欣”(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制药厂生产)治疗尖锐湿疣76例,并进行了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明竹欣 尖锐湿疣 乳头瘤 病毒感染 性传播疾病 中医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产前子痫的护理措施,降低围生儿及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1例产前子痫患者护理过程做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例病例经及时抢救治疗及精心护理,子痫得到及时控制,母婴安全。结论产前子痫能否得到及时控制除了有效的综合治疗外,稳定患者情绪,严密监护,及时实施有效护理措施是控制产前子痫,降低围产期母婴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产前子痫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药物罐在肝肾亏虚型膝痹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2年2月到2022年11月36例肝肾亏虚型膝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对比,运用 “精确辨证、专用处方、精准取穴、独到操作手法”四位一体的中医适宜技术整合模式,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 结果 肝肾亏虚型膝痹病患者应用药物罐7-10d,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利用配对t检验去研究实验数据的差异性,均会呈现出差异性(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药物罐治疗肝肾亏虚型膝痹病,可以减轻患者膝关节疼痛。

  • 标签: 药物竹罐 膝痹病 肝肾亏虚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中药医灌注Ⅰ号”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对4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保留灌肠、院外指导、电话随访等。结果这些措施确保了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了患者治疗费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 方剂 保留灌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CSSD对中医罐标准化处理的意义。 方法 由消毒供应中心采用消毒清洗机集中标准化清洗消毒,统一密闭式下收下送,并对清洗各环节各流程进行监测,以达到高水平消毒,防控感染,保障医疗安全。 结果 CSSD对中医罐标准化处理较传统煮沸消毒方法,集中供应,流程规范,规避传统方法的风险。 结论 采用此方法符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及《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要求,集中消毒供应,建立CSSD对中医罐的标准化处理流程。

  • 标签: 中医竹罐 消毒供应中心 标准化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罐配合穴位贴敷用于咳嗽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60例咳嗽(肺肾气虚型、痰湿阻肺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中医护理,观察组加用中药罐配合穴位贴敷,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咳嗽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咳嗽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较对照组80.00%高(P<0.05)。结论:中药罐配合穴位贴敷用于咳嗽护理中能够减轻咳嗽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药竹罐 穴位贴敷 咳嗽 中医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器性便秘病因与对策。方法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结合随访与最终医院检验、检查、手术结果,随机选取广州市部分医疗社区最终确定为器性便秘的120例婴幼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52.5%)为先天性巨结肠,49例(40.8%)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3例(2.5%)为乙状结肠冗长,2例(1.7%)为肠神经元发育不良症,2例(1.7%)为骶尾部肿物,1例(0.8%)为隐性脊柱裂。结论先天性巨结肠与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为婴幼儿器性便秘的主要病因,多数需要手术治疗。此外,还需要排除引起婴幼儿器性便秘的其他病因。

  • 标签: 婴幼儿 器质性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