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人工输液仍然是绝大多数医院的注射方式,而人工输液无法精准控制药物流量、流速。然而重组 DNA 蛋白质类药物药物却大量用于临床治疗,注射这类药物必须严格控制输液量和输液速率。使用输液和注射可以提高输液精度,降低了护士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性。

  • 标签: 注射泵 工作原理 临床应用 故障 维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及科学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2例剖宫产术后患者使用硬膜外镇痛给予镇痛药物及科学护理,观察和分析临床效果.结果PCEA技术的应用对术后产妇的恢复有肯定的效果。结论PCE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虽然也出现了一些并发症,但通过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缓解术后疼痛,并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剖宫产 镇痛泵 护理
  • 简介:摘要通过比较用微量注射法与常规静脉滴注方法输入硝普钠的疗效及优、缺点,得出结论微量是一种安全有效

  • 标签: 微量注射泵 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预防硬膜外留置镇痛滑脱,提高镇痛效果。方法100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试验组采用规范护理行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硬膜外留置镇痛滑脱9例(18%),对照组滑脱1例(2%),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规范护理行为可有效预防硬膜外留置镇痛的滑脱。

  • 标签: 硬膜外留置镇痛泵 滑脱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娩可给妇女带来许多不利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尤其剖宫产术后,产生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一系列不适以及情感的一种不愉快经历。术后疼痛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严重经历,不仅影响产妇的休息和情绪,而且带来体内各种内分泌紊乱,影响机体恢复。术后麻醉镇痛的应用,可有效解决产妇术后的疼痛问题。

  • 标签: 剖宫产 镇痛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通过一款医用注射静电放电(ESD)问题整改案例,提出了医用注射静电放电的常见问题,详细阐述问题成因,提供解决方案。

  • 标签: 注射泵 静电放电 电磁兼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注射质量控制的方法,分析注射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方法:依据国家校准规范,利用INFUTEST2000E双通道输液分析仪对注射的流量基本误差和阻塞报警误差进行检测。结果:注射器规格型号、注射速度及注射介质均对注射精确度测试有影响;注射速度设置越低,流量测试误差越大,阻塞报警测试误差越小;注射速度设置越高,流量测试误差越小,阻塞报警测试误差越大;流量测试合格率较高,阻塞报警测试合格率较低。结论:注射质量控制应遵循风险可控原则,做好医院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工作。

  • 标签: 注射泵 质量控制 流量测试 阻塞压力
  • 简介:输液是一种在各类医疗机构广泛使用具有较高精度和较高临床风险的医疗器械,文章就正在转化中的GB9706.27新版标准进行了一定的前瞻研究,以为各方尤其是生产企业提供参考。

  • 标签: 输液泵 肠内营养泵 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 报警
  • 简介:【摘要】镇痛一种液体输注装置,能使药物在血液中保持一个稳定的浓度,可以帮助用更少的药物达到更好的镇痛治疗。通常允许病人自行按压以在持续输注量的基础上增加一个额外输注剂量,因此治疗更加个体化,符合疼痛感觉个体化差异大的特征。方法设对照组和研究组前者行普通护理,后者行术后镇痛护理,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诊疗后不良反应、 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不良反应 (血压 下降、尿潴留、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另外研究组患者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能显著降低手外科 患者术后应用镇痛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同时提高惠者对于护理工的满意率 ,改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外科 镇痛泵 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近年来微量注射在医疗中被广泛应用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人根据医疗设备管理相关工作经历,在文中简单阐述了微量注射的组成和原理, 并总结分析微量注射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出现故障, 以及几点有效减少微量注射在使用中出现故障的措施,以期更好地使得微量注射在医疗中能正常运行。

  • 标签: 注射泵 故障 维修 保养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统计分析百特与电子注药在静脉配置中心的配置耗时,探讨两种化疗配置效率的差异。方法:对2022年8月到9月期间,从静脉配置中心10位配置人员配置的化疗中,选取5-氟尿嘧啶支数为16支的百特和化疗各10个,计算每个人配置两种化疗所用的时间,得出每人配置时间的平均值,对比两种化疗的耗时。结果:通过统计,百特与电子注药的配置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 化疗泵 药物配置 氟尿嘧啶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10 kg以下婴儿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时,使用滚筒和离心病死率有无差异。设计回顾性倾向性匹配队列研究。场所所有向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 Organization,ELSO)报告的ECMO中心。对象2011至2016年期间,ELSO注册中心记录的所有行ECMO支持且<10 kg患儿。干预根据人口统计学变量,ECMO适应症,中心或外周血管插管以及ECMO前患者诊治情况预测接受离心的可能性,并据此倾向性匹配离心和滚筒接受者(1∶1)。测量和主要结果2011至2016年间ELSO注册中心共记录12′890名行ECMO治疗的10′kg以下患儿。所有患儿倾向性匹配成一组包含8′366样本的队列.分别倾向性匹配静脉-动脉和静脉-静脉ECMO患儿。除滚筒组中较早年的ECMO外(标准化平均差异=0.49),倾向性匹配队列相似。其中离心组的出院存活率较低(57%vs59%,OR 0.91,95%CI 0.83~0.99,P=0.04)。溶血、感染、肢体损伤、机械、代谢、神经、肺部和肾脏并发症在离心组中更为常见。组间出血并发症相似。溶血介导了离心与病死率的关系(间接效应=0.023,P<0.001)。结论该倾向性评分匹配队列研究纳入8 366名体重<10 kg的ECMO支持患儿,其中离心支持者病死率和ECMO并发症率较高。溶血被认为是离心和患儿死亡间关系的潜在介导因素,并且满足完全介导标准。

  • 标签: 体外膜氧合 溶血 并发症 存活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