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5 个结果
  • 简介:《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之后,“萌芽状态”的文艺引起知识阶层的关注,文人、知识分子纷纷走向民问,搜集、研究民间文学,对其进行改造和利用,新秧歌运动开始得最早,影响也最大。秧歌是遍及中国南北的一种民间文艺。1830年版陕西《清涧县志》载:“十五上元,城乡各演优伶杂唱,名日秧歌。”关于秧歌的起源说法不一,主要有两个观点:一是认为秧歌是在插秧季节,由农民边工作边哼唱的“田歌”逐渐发展而来。

  • 标签: 民间文学 新秧歌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权威话语 运动 缔造
  • 简介:吴梅是中国近现代之交最有影响力的戏曲研究者之一。他不仅在戏曲理论方面著有《顾曲麈谈》等,在曲律研究方面更著有《南北词简谱》为后人研究曲律提供准绳。浦江清曾将其与王国维放在一起评价道:“近世对于戏曲一门学问,最有研究者推王静安先生与吴先生两人,静安先生在历史考证方面开戏曲史研究之先路。

  • 标签: 戏曲改良运动 吴梅 湖州 中国近现代 戏曲史研究 戏曲理论
  • 简介:“国剧运动”作为一个特殊社会文化现象,在中国话剧还处于起步阶段的1920年代出现,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它对东西方戏剧的理性思考和对未来中国戏剧形态的构想,与当时社会文化思潮的“主流”显得格格不入,但却在几十年后成为当代话剧探索的方向之一。“国剧运动”的先驱大多属于文化保守主义者,他们对“国剧”理论的创建,不仅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继,更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价值选择有密切关联。

  • 标签: ·国剧运动文化保守主义 闻一多 余上沅
  • 简介:德勒兹是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本文主要围绕德勒兹的《电影1-运动影像》第一章“关于运动的诸命题——柏格森注解”,集中谈论德勒兹理论思路,井从与柏格森理论的分析比较中一窥德勒兹电影论中的最根本的理论出发点。

  • 标签: 德勒兹 运动 电影 影像 柏格森 哲学家
  • 简介:1945年10月,由“鲁艺平剧(京剧之旧称)研究团”、一二0师“战斗平剧团”合并组建的“延安平剧研究院”,在延安杨家岭新落成的中央大礼堂举行开学典礼。“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期间,还举办了包括京剧脸谱、剧照、介绍京剧服装、化妆以及京剧书籍、刊物、舞台演剧、模型在内的展览,标志着初具规模的延安京剧改

  • 标签: 京剧改革 剧团 舞台 京剧脸谱 展览 延安
  • 简介:本文结合相关研究资料,对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投掷过程中最后两步的技术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两步都表现出步时间偏长、步长较大的特点,对最后用力产生了较大影响。

  • 标签: 标枪 技术 表现
  • 简介:抗日战争初期,武汉成为中国抗战文艺的中心。全国各地许多知名的美术工作者纷纷来到武汉,开展了声势浩大、形式多样的抗战美术宣传活动。本篇文章重点介绍了丰子恺、叶浅予、唐一禾、胡考、梁白波、赵望云、张善子等七位知名画家在汉期间所从事抗战美术宣传活动。充分肯定了爱国画家们以艺术为战斗武器,在唤起民众、宣传抗战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 标签: 革命美术 宣传活动 画家 抗日战争
  • 简介:万物都在运动,不运动就是死亡。无涯的宙宇在运动、太阳系在运动、地球在运动、山川在运动、物质世界在运动、社会群落在运动,当然作为反应物质世界和人文世界的文化不会例外。纵观文化史,至少迄今为止,中华文化的继承永远大于变迁。八国联军和江孜英人的枪声惊醒了沉睡的人们,英雄们的鲜血洒遍山河既是抵御外敌的目豪,又是封闭文化的可悲。在人类发展的客观强制之

  • 标签: 反应物质 人文世界 文化实质 游牧经济 文化特质 超稳定
  • 简介:在日本近现代工艺美术运动中,柳宗悦创立的民艺理论是最具独立见解的思想体系。它把人们普遍忽视的民众日用杂器,提升到从未有过的美学高度,并通过发起民艺运动,将其思想和理论渗透到日本的社会生活和艺术创作中,从而对日本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现代工艺文化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 标签: 民艺 理论 运动 意义
  • 简介:20世纪初,“新政”、“改良”运动层出不穷,作为有着巨大影响力的艺术形式,戏曲的教化功能与社会作用也愈发为人重视。清廷、改良派与革命派几乎同时发力,从社会上层的政策制定到戏剧刊物的发行等方方面面,社会各界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戏剧改良运动。在这一过程中,改良者们发掘出了中国传统戏曲全新的时代意义。他们力图逾越旧有藩篱,开创启迪民智的崭新局面。上述三方在参与过程中各怀目的,方法迥异,展开了一场精彩激烈的博弈,其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值得反思。

  • 标签: 戏剧改良 清廷 改良派 革命派 博弈
  • 简介:20世纪20年代的后半期,在中国话剧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至今尚未被正式命名的运动,我称之为“艺术戏剧运动”。之所以要这样命名,一方面是考虑:这一运动当时的参与者们往往爱以“艺术的戏剧”相标榜、相期许;另一方面是从今天研究的角度看:如此名之,可以比较概括...

  • 标签: 戏剧艺术 欧阳予倩 熊佛西 南国社 中国话剧 话剧史
  • 简介:本期吴继金的《1958年美术的大跃进运动》叙述了新中国美术史中一段非常特殊和有意思的历史现象,是研究新中国美术的一个新的课题。1958年美术的大跃进是一场全国从上至下的运动,在基层美术单位表现尤其活跃,广东美术界也不例外。我们特从《广东美协五十年文献集》(谭天主编)中摘录1958年广东美术有关大跃进的部分文稿,以供读者和史论工作者参考。

  • 标签: 中国美术史 大跃进运动 广东 历史现象 美术界 工作者
  • 简介:现代招贴是消费文化的重要视觉符号,是19、20世纪之交在社会生产、消费实践促推下产生的实用艺术的新类别,是大众消费传播的新媒介。法国“新艺术”运动招贴被认为是现代招贴早期发展的一个范本,产品招贴、娱乐招贴是其中最主要的两种类型。从消费文化的角度对法国“新艺术”运动招贴的考察,可为人们理解设计活动与消费实践、生活方式、大众文化以及媒介表达等多方面的关系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 标签: “新艺术”运动招贴 消费文化 视觉符号 法国
  • 简介: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艺术运动席卷欧美,这场设计运动的形成与发展深受东方艺术的滋养,艺术的东渐西就在当时英国最杰出也最具争议的艺术家奥布里·比亚兹莱(1872-1898)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东方风情深刻影响了比亚兹莱,而他的作品同样对亚洲、对中国产生了持续性影响.

  • 标签: 新艺术运动 比亚兹莱 东方艺术 浮世绘
  • 简介: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设计,设计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它涉及各个门类的技艺.在它近100年的发展历程中,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一分力量.艺术家不断探索社会的需求,从而推动设计向前发展.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威廉·莫里斯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他为后世的平面设计领域开辟了新的道路,他设计的纹样也一直沿用至今.

  • 标签: 实用性 装饰性 书籍设计 自然主义
  • 简介:<正>“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空前的反封建思想革命,也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揭开了现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序幕。新文化运动作为本世纪一股巨大的思想潮流,冲击着传统的一切,呼唤着美好的未来,它一方面“破坏孔教、破坏礼法,破坏国粹,破坏旧伦理(忠孝节),破坏旧艺术(中国戏),破坏旧宗教(鬼神),破坏旧文学,破坏旧政治(特权人治)”,另一方面大力“介绍西洋的新思想、新学术、新信仰”。中国

  • 标签: 传统戏曲 戏剧思想 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时期 中国现代戏剧 戏曲改良
  • 简介:法国社会学家福柯将现代的起源追溯到19世纪。这个时期历史发生了显著的断裂,一个全新的社会首先诞生于欧洲,并逐渐扩张至全球。而众所周知,19世纪也是视觉文化兴起的世纪。无数视觉装置为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接连被发明出来。诞生于19世纪中期的摄影术和世纪末的电影,则是其中的代表。通过视觉文化来分析'现代性(Modernity)',无疑是有效的学术论题,已经产生出无数优秀的研究成果。

  • 标签: 电影影像 运动影像 摄影机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1-17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4-21
  • 简介:健美操运动在增进健康、塑造美的形体,2.内在气质美  健美操是表现美的人体运动,    三、健美操的运动价值    1.改善形体  形体美是人体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综合体现

  • 标签: 健美操具有 具有美感 浅谈健美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