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创作中的宗教思想已经引起国际文学批评界的关注.然而,大多数评论者主要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试图通过对辛格创作文本和思想的分析,归纳出其创作中反映出的宗教思想的主旋律.本文则力图从辛格创作和思想中反映出的宗教思想的不同侧面,来揭示其宗教思想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探索这些复杂思想形成的过程,努力展示一个充满自我矛盾,甚至常常自我否定的辛格,一个既信奉上帝又怀疑上帝的辛格.

  • 标签: 辛格 宗教思想 美国犹太文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8-19
  • 简介:爱山者仁,乐水者智,重树者为真善人。有人积德行善是想下辈子脱生为人,有人吃斋念佛是想下辈子修道成仙,唯有父亲敬树尊树喜欢树。他总告诉我说,他下辈子既不想上天,也不想入地,唯独想做一棵树。树把根扎在地下,最接近魔鬼的地方;树把叶伸入天空,最接近神仙的地方。所以只有树是跨界的。

  • 标签: 宗教 个人 积德行善 修道 念佛 魔鬼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4-02
  • 简介:舒婷在自己的散文中多次提及自己是个"无神论者"。然而,舒婷的诗作中有着浓郁的西方基督教文化情结。这种情结,不仅表现在她的处世原则以及对诗歌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也表现在她对人对事的那份广阔深沉的爱恋。由此,在她的诗歌中有着对现实人生和终极价值关怀的别味思索与阐释,为诗歌中的宗教文化情结增添了独有的艺术魅力。

  • 标签: 舒婷 文化情结 西方基督教 处世原则 理想主义精神 基督教要义
  • 简介:  (一)  科学是干什么的?科学是求真的.科学追求主观认识和客观事实的一致,一致的程度越高,说明越科学.  科学永远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任何现成的结论只能接近客观事物,但都不能穷尽本领域的所有客观事实.……

  • 标签: 化科学 宗教化 科学科学
  • 简介:著名汉学家葛兰言曾断言“中国智慧勿须上帝的观念”。尽管表述各异,但可知许多著名汉学家对此颇为赞同。以之来衡断中国的宇宙论,一个重要的后果便是,它会消除古典中国哲学核心词汇本来具有的某些模糊性蕴含,而使之变得齐整划一。中国勿须超越性上帝的观念,此说虽流传深远,但其实经不起仔细推敲——因为它所赖以成立的坚实基础是“实在/表象”之类的二元对立思维,因此不能适用于古代中国的世界观。儒家的宗教性不把独立、自省、实体性的“神圣作用者”作为表象之后的真实存在,也不把它视为宇宙意义的根源。儒家把世界视为自生自成、自然而然的过程——它自身便具有自我转型的能量。人类的宗教情感就是宗教意义的发动者,它广泛地、内在地展现于家庭、社区和自然世界的各种活动之中,激发出富有生机的精神力量。人类既是鼓舞人生世界之神圣价值的源泉,同时也是神圣价值的奉献者本身。

  • 标签: 宇宙论 本体论 超越性 自然 人类中心的宗教性 上帝中心的宗教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3-09
  • 简介:伏尔泰、卢梭认为保留上帝只是为了道德的需要到了康德那里也就成了一种实践理性的公设,康德与伏尔泰、卢梭一样都不相信上帝,就使得在道德中得不到的幸福不仅在宗教中得到补偿

  • 标签: 宗教精神 康德美学 精神道德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后中国知识分子开始从,的中国知识分子才可能是真正的迷信者或偶像崇拜者,中国知识分子的反宗教传统更充分地体现在它的精神品质方面

  • 标签: 中国知识分子 反宗教 宗教传统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后中国知识分子开始从,的中国知识分子才可能是真正的迷信者或偶像崇拜者,中国知识分子的反宗教传统更充分地体现在它的精神品质方面

  • 标签: 中国知识分子 反宗教 宗教传统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8-01
  • 简介:小说《西游记》中悟空有关乌巢禅师《心经》的话头相当于,在繁本小说《西游记》中,我们对于小说第二十回《多心经》

  • 标签: 宗教描写 描写艺术 艺术转换
  • 简介:当伊斯兰教在世界上成为一种重要的宗教信仰后,伊斯兰文化必然影响着广大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它也必然对伊斯兰教生活场所的发展给予深刻影响,使伊斯兰建筑及装饰呈现出鲜明的宗教特点和艺术风格。而追根溯源,其建筑形式是从拜占庭的美学建筑艺术沿袭而来。

  • 标签: 建筑装饰艺术 伊斯兰宗教 精神文化生活 神韵 沐浴 伊斯兰教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二、 印度宗教哲学对叔本华的影响之一――现象主义和非理性主义1."摩耶之幕"――"世界是我的表象"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正文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们一般认为印度哲学对于叔本华只有次要的影响,康德哲学和印度智慧使叔本华从常识中觉醒

  • 标签: 印度宗教 叔本华影响 哲学叔本华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3)预设问题如果说超越是基于信念的,[34]5.预设如果说超越基于信念,那就不存在超越问题了

  • 标签: 中的超越 哲学中的 宗教哲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不同的传播环境与传播媒介,传播受众的不同选择以及传播着自身的素质等都对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宗教作为文化领域中重要的支系之一,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常常起到的是"先头兵"作用。无论封建王朝时期的中国还是近代处于殖民地状态中的中国社会,文化侵入的过程总是以宗教作为首要选择和主要手段。

  • 标签: 封建王朝 宗教传播 传播主题 接受主体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9-27
  • 简介:即是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那种超自然神力的宗教精神,中国艺术图像中的观音有33或35种变相之多,在中国文化中

  • 标签: 美育宗教 观音菩萨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