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全球伦理运动是由基督教神学界发起、得到世界各宗教团体广泛响应的一场确立并推行人类共通与基本伦理规范的运动,其目标在于从信仰、道德的层面来有效化解道德沉沦、民族宗教冲突和环境恶化等世界性难题.印度教的非暴力主义,当可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爱人如己'的道德律令鼎足而三,使构建中的全球基本伦理更加坚实有效;印度的多元宗教传统,对于各门宗教之间形成多元共存、和平竞争的正常关系,亦当具有重要的示范与借鉴作用.

  • 标签: 全球伦理 印度教 非暴力 多元宗教
  • 简介:印度佛教文明是西藏佛教之源,西藏佛教只是其枝干上的一颗果实。为了进一步揭示藏传佛教的渊源及其在宗教发展史上的地位,并从宏观的角度把握作为人类思想的宗教精神脉络,本文对印度宗教思想的发展作一简单的巡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西藏佛教的精神实质。此外,由于地理与历史的原因,印度与西藏之间的影响范围远远超过佛教密宗的传播,早期的原始佛教精神,以后的印度教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过西藏,并都在西藏艺术中显示出来。本文的第二部分,通过对一些宗教艺术品的阐释,以期对西藏艺术的母题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在这些叙述中,着重指出来自印度方面的影响。笔者才疏学浅,不当之处望读者指正。

  • 标签: 宗教思想 印度佛教 原始佛教 密宗 母题 吠陀
  • 简介:1月5日,“在全球化世界中科学与宗教的对话”研讨会在印度洛瑙拉闭幕,包括大学教授、研究员在内的近百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与会的印度学者提出,在全球一体化过程中,科学与宗教将一起担当重要角色,使全球化更合乎人性。学者们认为,宗教价值能够赋予全球化人性面貌,可使全人类将自己视为与全球贸易、技术和新社会文化理念有关的社会一员。

  • 标签: 科学与宗教 宗教对话 学者 印度 一体化过程 全球化
  • 简介:众所周知,中国的佛教源自印度。因此,不少中国人便以为印度真像《西游记》中所描述的佛界净土一样,是一个佛教国家。其实不然。印度是个宗教国家不假,但其宗教种类繁多,佛教只是其中之一,而且占的比例相当小。根据2003年的《印度年鉴》,印度99.57%以上的人口信仰宗教,其中印度教徒占82.41%,穆斯林11.67%,基督教徒2.32%,锡克教徒1.99%,佛教徒0.77%,耆那教徒0.41%,另有少部

  • 标签: 印度人 宗教观念 佛教 宗教活动 “贱民” “天人合一”
  • 简介:二、 印度宗教哲学对叔本华的影响之一――现象主义和非理性主义1."摩耶之幕"――"世界是我的表象"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正文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们一般认为印度哲学对于叔本华只有次要的影响,康德哲学和印度智慧使叔本华从常识中觉醒

  • 标签: 印度宗教 叔本华影响 哲学叔本华
  • 简介:一、帔帛的源起与发展“帔”,为一种披搭之物,通常覆于肩背处,与缠束或覆盖用的纱巾织物相似。“帛”则是为了凸显该织物的材质。这种衣饰是古代两河流域人们服饰的常态;从现存的古代雕刻和壁画等图像资料观察,帔帛早在孔雀和贵霜王朝的神像、佛像衣饰中就已使用。而且,帔帛和印度的传统服饰——纱丽有共通之处。

  • 标签: 传统服饰 古印度 宗教文明 两河流域 图像资料 “帛”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二、 印度宗教哲学对叔本华的影响之一――现象主义和非理性主义1."摩耶之幕"――"世界是我的表象"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正文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们一般认为印度哲学对于叔本华只有次要的影响,康德哲学和印度智慧使叔本华从常识中觉醒

  • 标签: 印度宗教 叔本华影响 哲学叔本华
  • 简介:印度宗教作品中的乐舞形象,反映了印度文化的传统审美观。神像常常借鉴舞蹈或瑜伽的动态,呈现出夸张的站姿、坐态和手势,借此表达某种深刻的宗教内涵,并逐渐趋于程式化。文章采取图像学研究手段,以印度教、印度民间神以及大乘佛教中的宗教作品为研究对象,对舞王湿婆雕塑的经典造型、民间药叉女树神雕刻作品,以及阿旃陀壁画上的菩萨形象和桑奇大塔药叉女进行分析,探讨印度瑜伽文化和舞蹈动作对宗教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影响,总结和归纳印度人民对女性美的传统审美哲学。

  • 标签: 印度 宗教作品 乐舞艺术 审美哲学
  • 简介:1月31日,印度兰契的基督信徒发起一个为奥里萨邦祈求和平的祈祷聚会,包括基督徒、穆斯林、印度教徒和传统宗教信徒参加了祈祷聚会,一同祈求奥里萨邦和平。奥里萨邦不久前发生了攻击基督信徒的严重暴力行为。

  • 标签: 印度教徒 宗教信徒 聚会 和平 祈祷 基督信徒
  • 简介:《奥义书》是吠陀时期印度最著名的一部经典,本文对《奥义书》中所表现的创世说、轮回、因果以及因明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比较的研究方法,进一步印证了佛教的部分教义源自《奥义书》的实事。

  • 标签: 《奥义书》 佛教教义 印度古因明
  • 简介:印度是个宗教大国,号称世界宗教博物馆。印度人民笃信宗教,在他们看来,没有宗教信仰简直是不可思议。据西方学者统计,印度当今被崇拜的神祗达33亿多个。宗教已经渗透到印度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当然,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学艺术就更不能例外了。...

  • 标签: 文学 罗摩 罗摩衍那
  • 简介:作者以扎实的回鹘文文献为基础,全面探讨和研究了印度民间文学与回鹘民间文学的关系、印度宗教文化在回鹘中的传播与影响,拓展了维吾尔文学的研究领域,填补了维吾尔文学史中佛教文学的空白,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回鹘佛教文学的专著。

  • 标签: 民间文学 宗教文化 回鹘文 印度 研究论著 敦煌学
  • 简介:本书由李丰徘(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林长宽(国立政治大学阿拉伯文系副教授)、陈美华(南华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助理教授)、蔡宗德(国立台南艺术大学民族音乐学研究所教授)、蔡源林(国立政治大学宗教研究所助理教授)等学者合著。本书的的特色在于,介绍了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两国伊斯兰教、

  • 标签: 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 伊斯兰教 宗教学 出版 信仰
  • 简介:随着党的十三大精神的贯彻,党政职能逐步分开,一些原来由党委承担的民族、宗教事务工作,将转由政府机构更多地管理。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发展,政府系统中涉及到的民族、宗教事务也将愈来愈多地从爱国统一战线的角度涌现出来,而处理这类问题的法律依据,除了《民族区域自治法》外,对于宗教方面

  • 标签: 宗教问题 爱国统一战线 政府机构 宗教信仰自由 全国性宗教团体 寺观教堂
  • 简介:十年计划在普通教育中,中等教育(secondaryandhighersecondaryeducation)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因为在这一阶段,年轻人可以决定自己是接受高等教育,还是接受技术培训进入职教。印度教育家和专家也都建议这一阶段的教育应该具有职业倾向性,使教育与就业市场衔接起来。1968年,D.C.Kothari委员会在其《国家教育政策》中就提出,至少50%的学生应该接受职业教育,这样就可以减轻大学的压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就业能力。

  • 标签: 印度 国家教育政策 就业能力 培养学生 职业倾向性 普通教育
  • 简介:"与19世纪的德国或20世纪的美国一样,中国和印度将崛起成为世界格局中的主要力量,并像前两个强国那样,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改变地缘政治的面貌。"——引自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2005年的报告《绘制全球的未来》

  • 标签: 印度 20世纪 19世纪 世界格局 地缘政治 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