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输尿管结石经镜下弹道碎石取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1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通过直接进镜法进行镜下弹道的碎石取石。结果41例患者镜下碎石取石成功38例,成功率达90%;41例患者均不同程度出现血尿,6例产生肾绞痛,通过保守治疗及双“J”管留置好转或消失。结论输尿管镜弹道碎石取石术,可有效治疗输尿管结石。术后置管,加强护理,能减少并发症,增加成功率。

  • 标签: 输尿管镜 弹道碎石 取石
  • 简介:输尿管软镜技术是泌尿外科领域一门新兴的微创技术,在上尿路疾病的诊治尤其是肾结石的治疗方面,输尿管软镜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掌握输尿管软镜技术是泌尿外科医生的迫切要求。我们在不断总结其他内镜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输尿管软镜技术的培训模式。对输尿管软镜技术采取了手把手方式的精品小班技能操作培训,内容包括理论授课、模拟器训练、现场手术演示和术中手把手教学,并针对输尿管软镜的围手术期特点,对医生和护士开展围手术期的团队训练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输尿管软镜 微创技术 培训模式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离体猪肾模型初步探讨使用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辅助清除肾结石碎片的可行性。方法在离体猪肾结石模型(含100 mg干燥的、≤ 1 mm人结石组分的猪肾6个,含100 mg干燥的、≤3 mm人结石组分的猪肾6个)中检验输尿管软镜配合12/14Fr输尿管导引鞘。实验组使用网篮-粘合剂取石(≤1 mm结石,n=3;≤3 mm结石,n=3);对照组仅使用网篮取石(≤1 mm结石,n=3;≤3 mm结石,n=3),对比两组的取石效果、结石清除率和操作时长等。收集健康人尿液,将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形成的凝胶放入其中,观察其特性。结果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能在生理盐水和尿液中形成凝胶并黏附包裹结石碎片。≤1 mm结石者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操作时长分别为(14.0±4.2)和(29.0±0.7)min,(P<0.05),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0.9±1.4)%和(48.4±15.7)%(P<0.05);≤3 mm结石者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操作时长分别为(12.8±4.0)和(30.0±0)min(P<0.05),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1.1±5.0)%和(20.7±8.0)%,(P<0.05)。凝胶在健康人尿液和生理盐水中37 ℃静置24 h自行溶解。结论浓度适宜的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可用于辅助软镜碎石术中清除小结石碎片。

  • 标签: 肾结石 逆行肾内碎石术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原因,以及总结该病症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以1992至2009年间本院收治的36例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患者为例,对36例患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其中输尿管修补术10例,输尿管端端吻合术16例,输尿管膀胱吻合术8例,其余2例患者根据术前检查情况进行相应手术。结果30例患者均在术后痊愈,输尿管通常无狭窄,没有出现肾积水现象,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在术前,要认真分析患者发病的原因,在手术中要认真规范手术操作,可以有效治疗和预防医源性输尿管损伤。

  • 标签: 医源性 输尿管损伤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十二指肠镜切开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胆道损伤、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均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胆结石 胆囊结石病 胆总管结石 十二指肠镜 腹腔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输尿管囊肿的临床资料。行耻骨上经膀胱输尿管囊肿切除同时行输尿管膀胱抗反流吻合8例,行经尿道输尿管囊肿切开或去顶治疗8例,行单纯囊肿切除黏膜下隧道成形术2例。结果18例患者治愈,随访1~3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尿道手术治疗输尿管囊肿是一种简便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输尿管囊肿 经尿道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镜治疗输尿管口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泌尿外科在2010年2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输尿管口囊肿患者14例,纳入本次研究,均接受内镜治疗。记录并统计患者的手术基本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复查,观察患者有无复发。结果本研究的13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排尿顺利,无尿路感染发生,无术后出血。随访后,患者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CT、膀胱镜检查均无复发。结论内镜治疗输尿管口囊肿具有高效、安全、方便的优点,可以在临床作为首先治疗方式。

  • 标签: 输尿管口囊肿 内镜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白果坪村结石症的发病率高,十户人家九户患过结石症。我们科学兴趣小组跋山涉水走村串户实地考察了白果坪村50多家农户,对当地饮水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初步搞清楚了结石症的症根。

  • 标签: 结石症 科学课 初中 科学探究 社会实践 科学精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多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与单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ECIRS)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多通道PCNL及单通道ECIRS治疗的鹿角形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患者手术体位均为斜跨位(即斜仰卧-截石位),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两组均常规留置F6双J管与肾造瘘管。术后24 h及术后1个月复查腹部平片(KUB)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评估结石清除率(SFR),无结石残留或残留碎片<4 mm视为结石清除。比较分析两组的SFR、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5例患者,女70例,男65例,平均年龄50.8岁。其中74例行多通道PCNL,61例行单通道ECIRS。PCNL组肾结石长径为(58.5±11.4)mm,ECIRS组结石长径为(57.7±11.6)mm(P=0.658)。两组术后24 h的SFR(81.1% 比 80.3%)与术后1个月的SFR(91.9%比90.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CNL组对比ECIRS组需更长的手术时间[M(Q1,Q3)为130(100,171)比105(90,135)min,P=0.015]。PCNL组的Clavien-Dindo 2级以上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18.92%比1.64%,P<0.01),且住院时间长于ECIRS组[M(Q1,Q3)为8(7,9)比6(5,8)d,P<0.01]。结论斜跨位多通道PCNL和单通道ECIRS处理鹿角形肾结石均安全有效,两种手术方法的SFR相当,ECIRS组具有更低的术后并发症率、更短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 标签: 泌尿系疾病 鹿角形肾结石 斜跨位 多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 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功接受经皮肾镜或输尿管镜碎石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2组,个体化健康教育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术后随访1年,观察2组术后泌尿系结石的复发率。结果个体化健康教育组健康知识知晓、遵医行为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系结石患者术后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能有效减少结石的复发。

  • 标签: 泌尿系 结石 健康教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分析腹腔镜下经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腹腔镜下经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以及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病人的疗效,以评价各种不同治疗方式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07年12月——2015年6月,根据7项筛选标准对符合条件的155例病人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经胆总管切开途径插入胆道镜探查取石组(n=98)和ERCP+LC组(n=57),前者又分为胆总管一期缝合组(n=62)和T管引流组(n=36)。比较观察3组病例的各项数据。结果胆总管一期缝合组手术时间(操作时间)明显短于T管引流组和ERCP+LC组(P<0.05),T管引流组腹腔引流时间、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术后平均输液量明显长于或高于胆总管一期缝合组和ERCP+LC组(P<0.05);而ERCP+LC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胆总管一期缝合组和T管引流组(P<0.05)。结论虽然腹腔镜下经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疗效优于腹腔镜下经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和ERCP+LC术,但是三种手术都各有其优势和适应人群。

  • 标签: 腹腔镜下经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 腹腔镜下经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是通过尿道逆行插管,将输尿管镜经尿道、膀胱、输尿管开口进入输尿管,在直视下碎石或取石1。钬激光可直接将结石粉碎至2mm以下,用异物钳取出较大的碎石后,置入双j管内引流,留置尿管。术后2d拔导尿管,应用广谱抗生素5d~7d,双j管1个月后拔出,住院时间3d~10d。此项手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一项微创新技术,该项目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碎石效率强、恢复快的优点。

  • 标签: 输尿管镜 钬激光碎石 症状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胆总管结石手术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科从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共28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分析手术病人的护理资料。结果手术后的病人效果满意。结论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健康宣教和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切口情况,及时发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关键。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腰痛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接受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统计学方法寻找术后腰痛的危险因素。结果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术后并发腰痛80例,发病率为6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提示留置24cm双J管、留置26cm双J管、取石不尽、血尿、白细胞尿与术后腰痛发生相关(P<0.05),结论双J管过长、取石不尽、血尿、白细胞尿是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术后腰痛的危险因素,可试图通过选择合适长度双J管、提高术者技术水平及加强术后护理来降低术后腰痛的发生率。

  • 标签: 输尿管镜 双J管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