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高校图书是文献信息的中心、“知识的宝库”、“书籍的海洋”,不仅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应用的综合信息知识服务系统,更是高校培养人才的第二课堂。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方向的发展,高校图书在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和服务手段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适应新时期的挑战,高校图书必须走创新发展的新路。

  • 标签: 高校图书馆 读者服务创新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知识服务系统 知识创新 社会信息化
  • 简介:新的信息环境使图书的服务环境、用户需求、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要求图书在科学管理中的思维和方式也随之变化.文章针对新形势的要求,结合图书的现状,论述了创新图书科学管理的必要性和采取的基本措施.

  • 标签: 图书馆 科学管理 措施
  • 简介:一、藏书现状及分析(一)总体藏书情况截止1990年12月底,我馆中文藏书30748种、164730册,古籍234种、2337册,外文图书1100种、3381册,中文期刊874种、2407册,报纸合订本102种、3517册。书刊总计33058种、17,6372册。根据同期学校师生员工总数1100人,得出全校人均拥有文献量为160册。我馆以图书为基本馆藏,占全部馆藏的96.7%,报刊占3.3%,所以本文以馆藏图书为例来研究分析藏书状况与藏书

  • 标签: 图书馆藏书建设 藏书体系 外文图书 文献量 剔旧 文献资源保障
  • 简介:图书的知识服务,是对文献信息的深层次的开发.无论是印本文献,还是电子文献,抑或网上信息资源,都必须经过馆员的科学劳动,进行筛选、鉴别、分类、标引、报道才能传递给读者加以利用.因此,文献信息开发的程度,取决于馆员素质的优劣.长期以来,我们把图书的发展潜力局限于收藏具体文献信息的规模及相应的处理能力上,局限于文献借阅的一般服务上,常规性、技术性的基础工作量虽大,但层次较低,只要求馆员熟悉文献的外部特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

  • 标签: 图书馆员 知识化 知识服务 业务素质
  • 简介:<正>随着工会事业的发展,我国各级工会组织都建立了图书。1987年全国工会系统图书发展到23.5万个,藏书3亿多册,其中藏书在5万册以上的图书有249个。为了使这些图书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开展工会工作服务,为广大工人群众学习服务,充分发挥图书的教育职能和传递情报职能,本文试谈一点浅见。

  • 标签: 图书馆建设 工会系统 服务对象 工会工作 院校图书馆 工作人员
  • 简介:本文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网上采购工作的日常工作流程,以及网上采购工作的优势.网上采访工作已被提到图书日常采编工作的议事日程,是图书采编工作的大势所趋.

  • 标签: 图书馆 网上采访 图书采购
  • 简介:"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的模样。"(博尔赫斯语)这座图书叫三联书店海边公益图书,建筑师叫董功。第一次来到这里,他便被一种深深的孤寂感震住。望不到边际的大海,是一个极其空旷的背景,每一块石头,

  • 标签: 图书馆 孤独 中国 三联书店 博尔赫斯 建筑师
  • 简介:我国图书立法论要李立一、图书法的发展在世界图书发展史上,图书法具有重要的地位。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使图书冲破了封建文化的禁锢,从王宫、教堂、寺院走向社会。为了保障图书事业顺利地发展,许多国家都采取了立法的形式。英国于1850年通过了建立...

  • 标签: 公共图书馆法 图书馆立法工作 立法论 图书馆管理 发展图书馆事业 窃书行为
  • 简介:文献资源建设历来被认为是图书建设的首要任务,因此,图书规模的增长,馆藏量的增加可以看作是图书事业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一项重要指标。此外,随着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逐渐实施,数字图书计划在全球的启动和蓬勃发展,使得图书电子文献资源和包括声音、图像、影像的复合文本资料收藏比重日益增加。

  • 标签: 文献资源 质量评价 结构特色 资源共享
  • 简介: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于图书的发展至关重要。为此,需要不断优化馆员素质结构,科学协调图书人才资源,构建馆员与读者互动机制,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 标签: 图书馆 人文精神 人文环境
  • 简介:在新形势下.高校图书要想做好图书采访工作,开展人性化服务.就必须改进传统采访理念和工作方法。图书的服务性工作,要想做到以人为本,笔者认为,首先是让读者参与图书荐购是采访工作的前提,其次要提高采访人员的业务素质,这是采访工作的关键。

  • 标签: 高校图书馆 中文图书 读者参与 网上采访
  • 简介:为了适应社会信息化、电子化和网络化的需求,图书除了在硬件设施方面要进行改造外,其服务手段,特别是图书员的服务形象,如外在气质和內在素质,也需要进行自我改造。只有这样,图书的社会地位才能得以提高。

  • 标签: 图书馆员 服务形象
  • 简介:图书事业的发展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在文献资料管理中的应用,图书突破了传统的管理服务模式,逐步向着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图书馆员只有具备博学的科技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

  • 标签: 图书馆事业 图书馆员 服务模式 读者工作 业务素质 职业道德素顾
  • 简介:本文对当前关于图书立法的诸多论述了观点进行了综述、分析,认为图书的建设和发展是国家对社会成员文化利益应担负的职责,图书立法的根本目的并在不在于维护图书权益的本身,图书法应是站在社会文化、文明发展角度,为保障全体社会成员文化利益而制定的法律。

  • 标签: 中国 图书馆 立法 图书馆权益 立法原则
  • 简介:重庆市江津市西城小学关工委顾问,79岁的离休干部赵志成,为了关心该校200多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将自家住宅20平方米的客厅改装成“荆竹村家庭图书室”,室内摆放了自筹的1733册适宜儿童阅读的书籍,免费提供给“留守儿童”借阅,同时,还吸引了江津中学,八一小学的一些学生前来借书。

  • 标签: 家庭图书馆 老人 留守儿童 家庭图书室 离休干部 儿童阅读
  • 简介:1918年8月15日,青年毛泽东为新民学会赴法勤工俭学的事,由长沙乘火车来到北京,这是他第一次走出家门的长途之旅。他没有去法国,而选择留在北京。10月,经恩师杨昌济的介绍,被安排到北京大学图书为书记。一直以来,关于青年毛泽东在北大图书的任职多说是图书助理员,这似已成定论。据1920年《国立北京大学职员录》,北大没有图书助理员这一职位名称。毛泽东在1919年4月28日《致七、八舅父母的信》中,仅说“甥在北京大学担任职员”,并没说是助理员。其实,书记一职,自古有之。

  • 标签: 北大图书馆 青年毛泽东 书记 北京大学图书馆 任职 助理员
  • 简介:图书业务外包是借鉴企业外包模式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管理办法,它充分利用外部的社会资源服务于图书。通过对高校图书业务外包的优势、范围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提出完善业务外包的对策。

  • 标签: 高校图书馆 业务外包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