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一例中心静脉导管脱落患者在超声介入下行右心导管+PICC脱落管取出术的诊治流程、术前监测方法及术后护理。患者急诊入院后,立即给予平卧位,制动,持续低流量吸氧,持续心电、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检测,并在急诊局麻下行右心导管+PICC脱落管取出术。术后给予腿部制动,抗生素药物治疗。关键词:鼻咽癌中心静脉导管超声介入护理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在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入导管并将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输液方法。材料为高等级医用硅胶,由于它质地柔软、有弹性,不限制患者日常活动、留置时间长,避免了因治疗需要而进行的反复静脉穿刺,解决了慢性病患者长期输液、肿瘤周期化疗、TPN以及高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1]住院和门诊的患者均可使用,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但同时,穿刺部位渗血、导管堵塞、导管脱出、感染、静脉血栓、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也不可忽视。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在我科行PICC置管术患者共32例,其中有一例患者PICC管断入体内,在超声介入下行脱落管取出术。介入性超声为现代超声医学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特点是在实时超声的监视或引导下……

  • 标签: 介入行 例鼻咽癌 取出术
  • 简介:摘要重症毒蘑菇中毒急救成功的关键是清除体内毒素。毒蘑菇毒素造成的中毒损害大多是可逆的,尽早彻底的清除毒素、阻断毒素作用,保护心、肝、脑、肾等重要器官,对降低死亡率极为重要。目的了解血浆置换-血液滤过序贯用于救治重症毒蘑菇中毒及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措施。方法2016年2月~2019年1月对中心医院收治的11例重症毒蘑菇中毒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取血浆置换-血液滤过序贯治疗并实施护理。结果1例死亡,2例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其余8例均治愈。结论使用血浆置换-血液滤过序贯对救治重症毒蘑菇中毒及多系统功能损伤患者疗效显著。

  • 标签: 毒蘑菇中毒 血浆置换 多系统功能损伤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异常导致的代谢性疾病。持续的高血糖或者是长期的代谢紊乱,可能会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的衰竭。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2月在中心医院就诊的20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对疾病的知晓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对疾病的知晓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运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有效地改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程度,提升患者对临床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糖尿病 常规护理 满意度 依从性
  • 简介:摘要脑胶质瘤是常见的原发性颅脑肿瘤,是由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癌变所产生的,一旦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发生癌病变,肿瘤就会对周围组织进行挤压,进而使患者出现头疼、视物模糊、恶心等症状,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对脑胶质瘤患者疼痛分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9年1月中心医院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的的疼痛分级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中重度疼痛的有1例,中度疼痛的有12例,轻微疼痛的15例,无疼痛的23例,对照组中重度疼痛的有7例,中度疼痛的有19例,轻微疼痛的12例,无疼痛的12例,两组患者的疼痛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的有32例,满意的有18例,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的有22例,满意的15例,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胶质瘤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脑胶质瘤 护理模式 疼痛感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脑出血后由于手术创伤所致炎症因子表达的升高是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人们发现炎症的基本病变形式在脑卒中伴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发展过程中是实时存在的。脑出血患者术后多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同时短时间内生活无法自理,急需良好的护理。目的评价五常法管理模式结合人性化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和预后影响。方法选取自2016年3月—2018年11月间来中心医院接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该研究为随机、盲法、对照试验,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A组(单纯人性化护理)、B组(五常法护理管理模式联合人性化护理)各23例,选取同时期来院接收健康体检的健康者23例作为C组(健康对照组)。观察A、B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生命指征的变化情况,术后相关促炎因子的表达水平;观察A、B、C3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um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评分。结果B组患者相关生命指标变化较A组平稳;2组患者术后24h血清炎症因子IL-1、IL-6、IL-10和TNF-α显著升高,但B组患者血清IL-1、IL-6和TNF-α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患者术后24h定向能力、记忆能力、回忆能力以及注意计算能力均显著低于C组,但仍高于A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MSE各评分项与IL-1、IL-6和TNF-α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与IL-10不相关。结论五常法护理管理联合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护理质量从而稳定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相关炎症因子的高表达,对生命体征以及意识恢复有一定效果。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炎症因子 护理质量 护理措施 生命指标
  • 简介:摘要疼痛是指机体对疾病本身和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表现为心理和行为上的一系列反应及情感上一种不愉快的经历。随着麻醉效果的消退,颅脑术后疼痛往往在术后24h内最为强烈。目的分析疼痛护理标准化流程在颅脑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颅脑术后患者的疼痛现状进行调查,制定疼痛护理标准化流程,比较疼痛护理标准化流程应用前后的疼痛管理效果。结果疼痛护理标准化流程应用组的术后24h内疼痛评分及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1),疼痛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标准化流程适用于颅脑术后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颅脑术后患者 标准化流程 疼痛护理 满意度
  • 简介: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致残率都很高,是非常危险的疾病,一旦发生脑梗即便得到治疗,大多数患者也会出现偏瘫、肢体无力、大小便失禁、感知能力减退等后遗症。目的?研究分析在老年脑梗塞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脑梗塞患者资料共计126例,抽签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同时开展优势护理服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护理优良率显著比对照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护理老年脑梗塞患者期间开展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脑梗塞 老年人群 优质护理 护理质量 推广价值
  • 简介:摘要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消化系统的重症疾病。该病的死亡率>40%,如果不及时治疗和护理糖尿病酮症酸合并中毒症,则一半以上的患者均会死亡,为了提高救治效果,降低死亡率,必须配合好治疗与护理。目的通过对5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研究,总结了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中心医院2016年2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5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患为研究对象,利用药物治疗,并结合精心护理。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患现均康复出院,其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疾病转归过程中有效护理措施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护理措施 临床效果 疾病转归
  • 简介: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抗ENA(anti-extractablenuclearantigen)自身抗体已广泛应用于各实验室,各种自身抗体的检出对临床诊断自身免疫性风湿疾病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本文就近两年间我院261例风湿疾病自身抗体检测的情况做一统计分析,为临床实验室提供抗ENA抗体在几种常风湿疾病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现象的参考特征。

  • 标签: 免疫性风湿疾病 抗体检测 统计分析 免疫印迹法
  • 简介:摘要脑血管造影是9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崭新的X线检查新技术,是应用含碘造影剂注入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椎动脉,经连续DSA造影在不同时期显示脑内动脉、回流静脉和静脉窦的形态、部位、分布和行径的一种显影技术。目的分析DSA全脑血管造影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均选自2016年2月~2018年9月中心医院收治的行DSA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共38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19人,实验组19人。对照组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74%,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8.42%,实验组高出对照组26.12%,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血管疾病患者行DSA全脑血管造影术治疗期间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方式,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临床护理质量,效果显著,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血管造影术 围手术期 护理效果 DSA 满意度
  • 简介:摘要重症肺炎(severepneumonia,SP)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侵袭机体而引发的一种感染性内科疾病,病情危重,SP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organfailure,MOF)是该类患者常见病死原因。临床在有效治疗的同时需实施适宜护理干预,以促进病情转归。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肺炎(SP)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中心医院收治的83例老年SP合并MOF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细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病死率、干预前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死率11.90%(5/42)低于对照组31.71%(1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健康状况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59%(35/37)高于对照组71.43%(2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SP合并MOF患者接受细节护理干预可促进病情转归,改善健康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重症肺炎 多器官功能衰竭 护理满意度 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脑室内出血是指由非外伤因素导致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脑室系统引起的综合征。其发生率占重型颅脑损伤的1.2%。方法抽取中心医院做侧脑室外引流术的45例脑室内出血患者,按护理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引流管护理,比较护理满意度、护理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总满意度(100.0%)高于对照组患者(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0,P=0.032)。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2.7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17.3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5.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室内出血患者经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后,给予患者一般护理和引流管护理,得到良好的护理效果,在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提高了满意度。

  • 标签: 脑室内出血 引流术 护理效果 满意度
  • 简介: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十分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病情凶险、变化快,稍有不慎则可能遗留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加上伴随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病率有日益攀升的趋势,因此此病的护理备受临床的重视。目的研究预见性优质护理干预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样本资料均选自于近几年在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共82例。随机选入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前后二者分别接受神经外科常规护理、预见性优质护理,以治疗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为标准评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长及住院费用等相比于对照组均显著更少(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9%,比较于对照组的26.8%显著更低(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7.6%,比较于对照组的73.2%显著更高(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与并发症率,并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加以重视并推广。

  • 标签: 预见性 优质护理 脑出血 满意度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糖尿病高渗综合征常表现为严重脱水、昏迷、脑梗塞等。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这是老年糖尿病的第一个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患病率逐渐增高,老年期达到最高峰。目的 探讨协同家属护理管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2月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基础上实施协同家属护理管理模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对患者干预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协同家属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可有效控制患者的代谢指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协同护理 老年糖尿病 并发症 管理模式 生存质量
  • 简介: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外部创伤,如体育运动、高空坠落和交通事故等因素,导致骨折事件的发生,使病人遭受不同程度的骨折,还会涉及到骨折周围的各种组织、神经的损伤,这就造成许多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同程度得到提高,所以在术后各种并发症很容易发生,对此可进行关节面解剖复位、早期功能训练、内固定,将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有效降低。目的研究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选取中心医院的70名患者随机分成比较组和调研组两组,调研组35名病人采用优质护理,比较组35名病人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结果通过各项数据对比,调研组病人手术后骨折愈合周期显著比比较组用时少,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病率也比比较组低。调研组病人术后各项功能显著优于比较组。结论经过调研组采用的优质护理,病人满意度显著高于比较组。对使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医疗效果显著,各项数据都优于常规护理,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四肢骨折 医疗效果 优质护理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 并发症
  • 简介:摘要通气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为治疗赢得宝贵时间,临床上将呼吸机支持治疗即通过呼吸机预置的压力或容量给患者通气叫做机械通气。目的探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重症监护病房中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质量、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2月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需机械通气的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10例。护理组患者实施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护理组护理质量的各项评分和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组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能够显著提高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并降低住院费用,同时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创新型护理流程 机械通气 护理质量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常见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之一,以脑内静脉、动脉及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为主,尤其是患者在用力、情绪激动时,容易诱发。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2月中心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应用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对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4.65%,对照组为13.9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应用,对并发症预防效果较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围术期 预见性 护理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胶质瘤是源于神经上皮肿瘤,颅内肿瘤的40~50%,是颅内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目的调查和分析高级别胶质瘤(HGG)术后的延续性护理对患者与相关护理者的作用。方法选择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间,41例符合条件的Ⅲ~Ⅳ级术后HGG患者和家庭护理人员,采取2月的延续性护理。延续性护理效果评估,采用改良FACTO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41名患者和45名家庭护理者完成调查结论。对于护理的一般意见、提供的临床护理知识、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处理方面,很有帮助的分别为82.9%、87.8%、58.4%、61.0%(患者);84.4%、86.7%、73.4%、53.3%(家庭护理者)。延续的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评估,表现在患者的情绪改善,在干预前、后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生理状态、社会/家庭健康和功能健康的得分在干预前后的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延续性护理的满意度调查,从1分“很差”到10分“非常优秀”的系列排次,评8分人数最多。对家庭护理者心理调查结果主要反映在焦虑/抑郁,其它因素为经济负担增加和精神生活的限制。结论对HGG患者术后的延续性护理有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高级别胶质瘤 延续性护理 生活质量 满意度调查
  • 简介:摘要结节性甲状腺肿是指以甲状腺组织过度增生和在正常甲状腺组织的一个或多个区域出现结构、功能改变为特征的甲状腺结节性肿大。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干预在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心医院行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7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术后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日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13%(2/39)较对照组23.08%(9/39)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干预应用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中,可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 标签: 结节性甲状腺肿 精细化护理 术后并发症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是由于急性的脑循环障碍所导致局限的或全面的脑功能缺损的综合征。目的分析棉棒涂擦刺激法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0月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和观察组(棉棒涂擦刺激法护理),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通过对照组和观察组在误吸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各个指标得到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中,予以棉棒涂擦刺激法护理能避免患者误吸,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利于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困难 并发症 干预效果 护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