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2 个结果
  • 简介:阐述了近年来氧化物包覆磁性吸收剂的研究动态,总结了二氧化硅、氧化铝、二氧化钛、氧化锌等包覆层最新研究进展。通过研究发现,轻质、耐高温、介电常数低的氧化物用于包覆磁性金属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磁性吸收剂 包覆 氧化物 改性
  • 简介:美国摩根技术陶瓷公司以99.8%的氧化铝为原料开发出高纯度、耐腐蚀的氧化铝半导体,可用于制造的半导体芯片。其使氧化铝半导化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严格控制供应,消除游离在晶界二氧化硅。产品良好的抗热震性及高纯度氧化铝能使它能够承受高温及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公司计划运用这一技术来开发一些半导体组件。

  • 标签: 半导体芯片 原料开发 氧化铝 耐腐蚀 纯度 技术陶瓷
  • 简介:洗涤过滤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偏钛酸的水不溶性与杂质离子的水溶性进行液固分离。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洗涤过滤设备,通过对各种设备的比较,提出了500t/a和1000t/a两种规模工业生产的洗涤过滤方式:500t/a规模采用多孔陶瓷膜洗涤、隔膜压滤机过滤;1000t/a规模采用隔膜压滤机或摩尔过滤机一次洗涤、摩尔过滤机二次洗涤或摩尔过滤机二级水洗工艺,并对主要设备的选型进行了计算。

  • 标签: 纳米二氧化钛 生产规模 洗涤过滤 工业生产
  • 简介:提出了以硫酸法钛白生产的中间产物硫酸氧钛或偏钛酸为原料均匀沉淀法生产纳米二氧化钛的技术路线,重点介绍了500t/a和1000t/a两种规模工业生产纳米二氧化钛的水解沉淀反应:500t/a生产规模的水解沉淀反应采用间歇搅拌釜式反应法;1000t/a规模采用直接蒸汽加热、快速冷却的工艺方案,并对主要设备的选型进行了计算。

  • 标签: 纳米二氧化钛 生产规模 水解沉淀反应 工业生产
  • 简介:以偏铝酸钠溶液和二氧化碳气体为原料,成功地制备了不同晶型的氢氧化铝纳米粉末。叙述了实验过程中工艺条件对产品粒度、形貌和晶型等方面的影响。采用TEM、SEM、XRD分析表征了产品的形貌、粒度和晶型,结果表明,产品分别为片状三水氢氧化铝、纤维状的一水拟薄水铝石和无定形的三水氢氧化铝。

  • 标签: 碳分法 纳米颗粒 晶型 氢氧化铝
  • 简介:探讨了以无机物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掺锑氧化锡(ATO)粉体材料时,沉淀后处理对粉体性能的影响。研究采用3种方式对沉淀进行洗涤:(a)沉淀在饼状下直接水洗;(b)沉淀在分散状态下水洗;(c)沉淀在(b)洗涤后再醇洗等。粉体的透射电镜(TEM)结果表明:采用(c)洗涤的分散性最好。在沉淀中添加了几种表面活性剂以制备分散性良好的粉体。TEM结果表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K30制得的粉体为单分散性状态,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和油酸钠不能使粉体良好分散。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粉体的晶粒尺寸随煅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应高于310℃,Sb取代Sn的掺杂才可能进行。

  • 标签: 氧化锡 洗涤 煅烧 表面活性剂
  • 简介:以柠檬酸三钠为络合剂,采用络合反应快速冷冻共沉淀法制备出铜掺杂氢氧化镍超细粉体样品材料,采用XRD、SEM、TEM、TG—DSC、Raman和红外对其进行表征,同时将其作为正极活性材料组装成MH—Ni电池,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充放电结果表明,样品电极具有较好的循环特性.当Cu的掺杂量为5%时,合活性物质80%的样品电极在恒流80mA/g下充电6h,40mA/g放电,终止电压为1.0V时.放电电压稳定于1.260V的时间较长,开路电位为1.462V,放电比容量可达362.976mAh/g,表现出其较高的电化学活性。

  • 标签: 络合反应冷冻共沉淀法 铜掺杂 纳米氢氧化镍 非晶相 电化学活性
  • 简介:据相关媒体报道,由湖北黄石振华化工有限公司和武汉工程大学联合完成的“新型无机纳米材料项目,近日通过专家评审,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标签: 粉体团聚 湖北 氧化铬 世界 超细 无机纳米材料
  • 简介:风力发电没有条件,太阳能电池效率太低,燃油发电机太不环保……如果这些能源都无法满足你的需求,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目前开发出一种高效率的小规模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能源转化效率可达57%,其试验系统可产生2千瓦的电力,非常适合家庭使用。

  • 标签: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小规模 开发 国家实验室 西北太平洋 风力发电
  • 简介:均匀沉淀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锌是球形和类球形晶体颗粒,粒径介于21.729~50.553nm之间。研究分析了纳米氧化锌的光吸收能力、光致发光特性和催化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ZnO粒子尺寸越小,紫外吸收越好,光致发光特性越强,表面结构氧空位越大,光催化反应活性越高。初步揭示了纳米氧化锌的催化机制在于纳米颗粒的小尺寸效应和量子效应,以及表面丰富的吸附氧和结构缺陷。

  • 标签: 纳米材料 氧化锌 制备技术 光催化剂 催化特性
  • 简介: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sp^2杂化形成的二维蜂窝状结构,具有"零渗透"的优点,在阻隔性包装材料中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本文采用改良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片层,考察了不同氧化程度、不同分散介质与氧化石墨烯分散性、透明性的关系;将其涂布在PET薄膜上,进一步探索其对薄膜阻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氧化程度的增加,氧化石墨烯GO在水中的分散性增大,在分散介质中加入PAA和PVA有利于分散性的提高,但PAA优于PVA;此外,涂布后PET薄膜的氧气透过量降低了30%,水蒸气透过量降低了20%,GO涂布后有效的提高了PET薄膜的阻隔性。

  • 标签: Hummers法 氧化石墨烯 分散性 涂布 阻隔性
  • 简介:纳米二氧化钛因其粒径只有普通二氧化钛粒径的1/100~1/1000,即10-100nm,所以具有普通二氧化钛所不具备的巨大的表体效应和优越的光、电特性,在环保、能源、汽车、涂料、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纳米二氧化钛作为一种高效、安全和多用途的防晒剂,是高档防晒化妆品如防晒霜、粉底霜、口红等最重要的和用量最大的无机添加剂。

  • 标签: 纳米二氧化钛 制备技术 防晒化妆品 攀钢 无机添加剂 体效应
  • 简介:氧化铝陶瓷与石墨作为新型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航空、石油化工、原子能等领域,二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能,其制备、结构及性能的研究已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重视,但对其性能基础理论的对比研究还不够。对氧化铝陶瓷和石墨材料的耐磨性、疲劳、抗氧化性、形变、导电等性能进行了比较,指出在某些领域可用氧化铝陶瓷取代石墨材料。氧化铝陶瓷的高强度、耐磨、不易变形等性能能更好地满足工业加工,对节能环保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氧化铝陶瓷 石墨 耐磨性 抗氧化性 导电
  • 简介:综述了添加不同颗粒对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及所生成涂层微观结构的影响,重点介绍了颗粒添加后涂层力学性能、耐蚀性和装饰性等的变化,提出颗粒添加控制是调整微弧氧化处理的重要手段。

  • 标签: 颗粒 微弧氧化 涂层 力学性能 耐蚀性
  • 简介: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的工程师研制出世界上最薄的氧化石墨烯过滤膜。这种薄膜拥有较高的渗透选择性——氢气和氦气能够轻易通过这种薄膜,而其他气体,例如二氧化碳、氧气、氮气、一氧化

  • 标签: 世界最薄 南卡罗来纳研发 最薄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