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章分析了影响我国煤层采收率的主要因素,认为低渗透、低储层压力和低饱和度等煤层地质特征以及常规开发技术是影响我国煤层采收率的瓶颈。指出改造“虚拟产层”,采煤、采一体化开发以及应用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技术,是提高我国煤层采收率和实现我国煤层地面开发商业化切实有效的途径。

  • 标签: 煤层气 采收率 储层激励 多分支水平井
  • 简介:本文结合铁法煤田现有的8口原始煤层压裂井采方面的经验教训,参照国外煤层开采的成功经验,对原始煤层压裂井采技术管理提出了相应观点,为今后铁法煤田原始煤层压裂井大力推广应用奠定了技术管理基础。

  • 标签: 煤层气 采气机理 技术管理
  • 简介:1995年,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组织全国各省煤田地质局开展煤层资源评价工作。1996年至1998年接着进行《全国煤层资源评价》研究。这是在四十多年煤田地质勘探资料和煤田地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最新的煤层资源量。对我国煤层勘探开发战略和部署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扼要阐述了全国煤层资源分布状况。本次计算结果:含气量大于4m^3/t,埋深2000m以浅的煤层总资源量为14.34万亿m^3。我国煤层资源蕴藏丰富,但主要集中于华北聚区和华南聚区西部,东北和西北聚区煤层资源量较少.目标区煤层资源丰度相对较高,>1.5亿m^3/km^占54%,但多为1.5-3.5亿m^3/km^2之间,最高仅为8.77亿m^3/km^2。在深度分布上以1500m以浅深度内煤层资源量为主;由于以往勘探深度较浅,预测储量的比例低。结果表明,华北聚区煤层资源巨大,资源丰度较高,目标区规模较大,大型目标区数量多,华南目标区资源规模小。大、中型目标区局限于黔西、滇东、川南、黔北等西部地区,而且目标区的资源丰度低,平均约0.97亿m^3/km^2。而煤层埋深较浅。东北聚区的目标区规模偏小。但煤层资源丰度较高。西北聚区总的特点是目标区以小型为主,面积小,资源量少,资源丰度高。煤层资源主要集中在淮南煤田。

  • 标签: 煤层气资源 勘探深度 煤层气勘探 华南 资源丰度 滇东
  • 简介:中国煤层和页岩资源丰富。全国2000m以浅的煤层资源量36.8万亿m^3。页岩地质资源量为134.42万亿m^3。通过对比煤层和页岩开发现状和政策,发现页岩开发,特别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页岩补贴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缺乏有力、有效的财税扶持政策。为推动我国页岩的勘探开发,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建议建立有市场竞争力的投资体系,促进并引导页岩商业开发。

  • 标签: 页岩气 煤层气 开发 政策
  • 简介:根据地质勘查成果及邻区矿井开采资料,分析了勘查区二1煤层煤层赋存地质特征,探讨了影响和控制该区煤层含量的因素,认为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煤储层空间展布特征等因素是影响煤层含量的主导因素。

  • 标签: 二1煤层 煤层气 赋存特征 控制因素
  • 简介:本文通过对阜新矿区研究区域的实际排采数据的统计分析,验证了“岩浆岩和断层是气体富集主控因素”在该区的存在,针对产水、产部位、层位不清的问题,提出了:“围岩及地下水动力条件也是影响气体赋存的另外两个主控因素”的观点,丰富了该区富集规律认识,在此基础上,划分了开发单元,总结了各单元排采规律,破解了生产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为该区及相似地区煤层气井部署、排采管理等提供依据和借鉴。

  • 标签: 阜新 向斜构造 煤层气 赋存 开采规律
  • 简介:经济效益是决定开发项目能否快速、高效开发的关键,煤层的开发特点与常规天然有很大不同,两者的现金流入、流出也存在差异。在对比两者各项经济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建立适用于煤层开发项目的净现值模型;通过评价实例,表明煤层项目的经济效益与常规天然相比尚有差距,但仍然有一定投资价值。分析影响煤层项目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提出增加其经济价值的途径关键在于增产和优化井网密度,为决策部门今后工作方向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经济效益 煤层气 常规天然气 净现值模型
  • 简介:柳林区块煤层气井的排采技术参考传统的采油技术,设计了井下管柱。前期选用了管式泵,通过井下永久压力计(回音标)、套压表、流量计等设备监测各种动态参数,生产过程中存在单井稳产时间短、排水降压效果差的问题。本文根据区块地质特征和排采效果,提出优选排采设备及优化排采制度,改善生产现状。

  • 标签: 煤层气排采 管式泵 排水降压 排采制度
  • 简介:通过对延川南煤层区块钻井遇到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了工程技术经验,文章介绍了"一趟钻"技术在煤层中的应用,在常规钻井成熟工艺技术的基础上,从井位部署、钻头选型、钻进参数、井身结构等方面进行优化,形成了具有区块特色的"一趟钻"钻井技术,实现"一趟钻"成井。该技术在工区实践逐步成熟,为提速增效起到明显作用。

  • 标签: 延川南 钻具组合 提速增效
  • 简介:由于煤层集气管道出站温度和地下温度温差较大,会有大量的冷凝水析出,随着管道的长时间运行,易造成管道的腐蚀、穿孔、泄漏,给管路的安全运行带来巨大隐患,因此需要对管线进行内检测,保障集气管线安全平稳运行。利用(355.6管道清管设备、变形检测设备、高清晰度漏磁检测设备对樊4至处理中心集气管道实施了管道智能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本次检测发现金属损失37处,变形26处,焊缝异常31处。基于缺陷的深度、长度及宽度进行了剩余强度评价,在最大允许操作压力1.5MPa下都不需要立即维修,且没有金属损失需要在5年内计划维修。

  • 标签: 煤层气 内检测 漏磁检测 变形监测
  • 简介:煤矿区煤层目前主要用于民用燃料、发电燃料和化工原料。本文提出采用变压吸附技术,将低浓度煤层浓缩为高浓度煤层,从而进一步加工处理生产压输天然(CNG)和液化天然(LNG)的技术方案。文章还以重庆松藻煤电公司为例,对这种煤层利用新方案的经济性作了分析。

  • 标签: 煤层气 利用 变压吸附
  • 简介:煤层水平井多采用裸眼完井方式,在煤层中进尺多,增大煤层中渗流面积,更利于煤层解析,提高产气量。水平井产液量、产气量和煤粉产量都要高于采用常规压裂的直井。中联煤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联公司)在柳林区块累计投产41:7煤层多分支水平井,其中3口井最高产气量达到15000m3/d以上,开发效果较好,为国内开发中阶煤质的煤层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本文首先介绍传统水平井的排采工艺,然后提出煤粉卡泵和井底流压的精细控制是煤层气井生产过程遇到的主要问题,并通过增加水平井注水工艺和远程监控自动化控制两个方面解决困难,在柳林区块现场实际应用情况表明该工艺技术满足煤层水平井排采的要求。

  • 标签: 煤层气水平井 排采 管柱 井底流压
  • 简介:与常规天然气井相比,同样深度和产能的煤层气井的投资和生产成本都高一些,当天然销售价偏低时,导致煤层气井投资回收额也较低。在经济萧条时,为了保护煤层开发工程项目,美国国会制定了非常规燃料第29号税收优惠法案,当价坚挺时,煤层开发工程项目的投资回收额也较高。

  • 标签: 煤层气开发 投资回收 煤层气井 经济模型 深度 天然气
  • 简介:有史以来,煤层中所含甲烷(煤层)一直被看作是对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气体,导致了无数起事故。为了减少甲烷危害和保证煤炭开采安全,煤矿在发展瓦斯抽放方法方面作出了艰苦努力。最近几年来,许多国家的煤矿已经认识到,

  • 标签: 煤矿 瓦斯抽放 煤炭开采 煤层气开发 事故 甲烷
  • 简介:本文着重介绍了适用于延川南煤层气田"井工厂"作业模式的关键技术,包括井场布置、钻、测井工序、井眼轨道优化及可移动设备改造等技术。实践效果表明,通过实施上述措施,加快了施工速度,缩短了钻井周期,满足了低成本高效开发需求,形成了具有延川南煤层开发特色的工厂化钻井作业模式,实现了规模效益开发,为类似气田高效开发起到了良好的借鉴作用。

  • 标签: 煤层气 井工厂 平台 移动 工序 优化
  • 简介:我国煤层藏特有的储层特征,决定了在我国发展煤层水平井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文章以"V"型井为例,对彬长矿区煤层水平井钻井和完井中的防塌堵漏、随钻导向、远端连通、变密度固井、煤层穴、玻璃钢套管入井方案等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 标签: 煤层气 水平井 钻井 完井
  • 简介:目前的煤层开发过程中,孔道堵塞和渗透率的降低会导致煤层气井产量下降,而重复压裂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或者减缓该问题。重复压裂技术可以帮助清除近井地带污染,改善天然裂缝的网状沟通,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排水降压,连通深部储层及井筒,同时可提高储层渗透率。本文针对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压裂作业,着重介绍了重复压裂技术的现场应用,为今后低产井改造处理作业提供了可靠的经验。

  • 标签: 煤层气 重复压裂 沁水盆地
  • 简介:多分支水平井技术是一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开发技术,具有不同的几何结构和相应的应用条件.与常规直井相比,在开发低渗透储层煤层资源时,多分支井具有单井产量高、采出程度高和经济效益高的优势.本文论述了多分支水平井在煤层开发中的控制因素和增产机理,并对其在沁水煤田模拟应用作了分析.

  • 标签: 控制因素 煤层气资源 沁水煤田 低渗透储层 直井 开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