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以青藏高原“黑土滩”为研究对象,采用围栏封育、围栏封育+人工补播进行“黑土滩”草地的改良,测定了2010~2014年度“黑土滩”草地垂穗披碱草、可食牧草鲜重。结果表明,多年围栏封育、人工补播,“黑土滩”样地内的垂穗披碱草、可食牧草和牧草鲜重显著增加(P〈0.05),而不可食牧草并未显著增加(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围栏封育相比,人工补播样地的垂穗披碱草比例、可食牧草比例显著增加(P〈0.05)。其中,2014年度的人工补播样地内的垂穗披碱草和可食牧草比例分别为67%和73%,较2010年度分别显著增加了2.52倍和2.17倍,而围栏封育垂穗披碱草和可食牧草比例并未显著增加(P≥0.05)。以上结果表明,与围栏封育相比,短期内人工补播是退化天然草地改良更为有效的措施。

  • 标签: “黑土滩” 生物量 围栏封育 人工补播
  • 简介: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对不同密度、刈割高度对老芒麦生物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返青初期老芒麦种群在不同密度处理下,单位面积上的总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成熟期,老芒麦种群不同密度处理下,单位面积各生物量指标差异不显著;不同刈割高度,单位面积各生物量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

  • 标签: 密度处理 刈割处理 生物量
  • 简介:猴头菇的营养价值极高,含有的猴头菇多糖、猴头菇低聚糖、萜类物质、甾体化合物、吡喃酮类化合物、酚类物质等对一些疾病有治疗作用。本文论述了猴头菇的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和所含的活性成分,为进一步研究猴头菇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猴头菇 生物学特性 营养价值 活性成分
  • 简介:本文探讨了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种类,纤维素酶的生产方法及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 标签: 纤维素酶 饲料 应用研究 作用机理
  • 简介:2013年是落实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第三年,为了及时掌握实施补奖机制区域内牧民的生产生活情况,调查组以牧户基础设施、收入支出、养畜状况、生产经营方式等基本情况开展调查,分析评价实施补奖政策对民生产生的影响,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 标签: 草原 补奖 牧户 调查 报告
  • 简介:天然草地具有生产和维护生态平衡等多种功能。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内蒙古草地资源减少趋势十分严重,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关注的热点。文章通过分析乌拉特中旗天然草地面积、产草量和载畜量现状,针对该地区草地资源利用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较为可行的草地合理利用措施,可以为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 标签: 乌拉特中旗 草地资源 措施建议
  • 简介:草原生态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及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分析锡林郭勒草原生态保护工程、成效及相关政策的基础上,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指导,探讨了新形势下锡林郭勒草原生态保护的建议与对策。为锡林郭勒草原生态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 标签: 锡林郭勒 草原生态保护 生态文明 建议与对策
  • 简介:本文根据草原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力度和发展潜力,依照草原生态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差异特点,将草原生态划分不同功能区域,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发展方向,进行分类保护、利用、建设,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相协调的空间格局,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提出了本旗草原功能区划分的重要意义及采取的主要措施。

  • 标签: 阿拉善左旗 草原 区划 保护 措施
  • 简介:本文探讨了乌丹蒿幼苗在干旱环境中的抗旱特性,采用盆栽控水干旱方式研究盆内土壤含水量(40.0%、25.0%、15.0%和5.0%)对乌丹蒿幼苗生长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乌丹蒿苗期株高、茎粗、根长、生物量指标随土壤含水量的减少而下降,4片、8片、12片真叶时期的CK组与HS组相比,株高分别下降3.39cm、6.25cm和10.72cm;茎粗依次降低0.57mm、0.41mm和0.42mm;根长降低0.55cm、1.27cm、1.15cm;总生物量分别降低1.65g、5.56g、6.43g;侧根数量和根冠比随着含水量的减少而增加,其根冠比分别增加4.5%、5.57%、8.12%.叶片和根系的SOD、POD和CAT酶活性在处理初期均呈现上升趋势,在中后期大体上表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叶片及根系酶活性均在12片真叶时期MS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41.72U/g·Fw、310.20U/g·Fw;162.53U/(gFw·min)、226.62U/(gFw·min);96.02U/(gFw·min)、144.69U/(gFw·min).

  • 标签: 乌丹蒿 苗期 干旱胁迫 保护酶活性 形态指标
  • 简介:2011年以来,国家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呼伦贝尔市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活力,同时对牧区和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对呼伦贝尔市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前后,草原生态及衣牧民生产生活发生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井讨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为下一步制定和实施草原补奖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呼伦贝尔 草原生态 补奖机制 实施
  • 简介:本文以内蒙古克氏针茅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各个层次中的地下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分析随放牧强度增加植物地下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地下生物量大小依次为L〉CK〉M〉H。对植物地下生物量进行逐层分析发现,轻度放牧可以增加地下生物量,但是中度和重度放牧均使其减少。各放牧强度下植物地下生物量都随着深度增加而减少,而减少的幅度逐渐降低。但是放牧会影响植物地下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格局,放牧使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的不均匀增加,同时中度和重度放牧使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趋向于表层化的现象更明显。

  • 标签: 克氏针茅群落 放牧强度 地下生物量
  • 简介:保护草原生态,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推动牧区经济社会发展,自2011年起,国家在内蒙古等8个主要牧区省,开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2018年呼伦贝尔市农牧业局对全市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基本摸清呼伦贝尔市落实情况和存在问题,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草原生态补奖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 标签: 呼伦贝尔市 草原生态补奖 措施 成效
  • 简介: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对农牧民在保护草原生态过程中所付出的经济损失给予了合理的补偿,是建国以来,国家对草原保护规模最大、覆盖面积最广、受益农牧民最多的一项重大的惠牧政策。内蒙古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较适宜当地的一系列配套实施办法,通过制度的落实,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复,当地相关部门利用政策引导牧区广大群众从事二、三产业,牧民人均收入不断增长。

  • 标签: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实施 情况
  • 简介:本文通过对海北州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实施情况的调研,进一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补奖机制实施后发展后续产业的思路和建议.

  • 标签: 补奖机制 后续产业 调研
  • 简介:环青海湖区是青海省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畜牧业在区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湖区气候与自然环境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导致湖区畜牧业生产也表现出脆弱和与环境不协调。对环青海湖区进行天然草地的合理利用与恢复治理,改善草地环境和资源的生产能力,对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畜牧业 发展 生态保护 关系
  • 简介:随着国家对生态保护与修复越来越重视,各级政府和社会对客观、科学分析生态状况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我国的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进入了实质实施阶段。但如何客观评价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效益,特别是生态状况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目前已有的生态效益能否持续,这些项目要不要继续投资,向哪里投资等问题都需要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价来客观、公正的回答,并由此为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准确把握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成效,为更好地保护和建设草原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 标签: 草原 生态补助奖励机制 效应 评价
  • 简介:通过应用C·肉毒杀鼠素诱鼠颗粒毒饵和D·肉毒杀鼠素诱鼠颗粒毒饵进行防治高原鼠兔的田间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诱鼠颗粒毒饵防治高原鼠兔的平均校正防治效果分别可达93.65%和91.56%.两药剂间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F=1.699〈F0.05=3.885,即P〉0.05)。且与常用药剂(0·1%c·肉毒杀鼠素燕麦毒饵)具有相同的防治效果。。

  • 标签: 诱鼠颗粒毒饵 高原鼠兔 校正防治效果
  • 简介:鄂尔多斯市自2011年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以来,草原生态得到明显改善,农牧民收入稳定增长,同时也加快了草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本文对鄂尔多斯市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以来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草原 补助奖励机制 效益 建议
  • 简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档案是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中形成的重要档案。它记载和反映了一个地区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全部过程和具体成果,是储备政策信息和科技认识的主要载体,是一项重要的信息资源和认识宝库。管理和应用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档案信息资源,为草原生态保护各项工作提供有效服务,推动有机生态畜牧业的发展,进一步保护生态和管理草原,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发展。

  • 标签: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档案管理 对策建议 黄南州
  • 简介:巴彦淖尔市多年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方面,稳步推行草原保护建设等方面相关政策,为进一步改善草原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实施草原生态建设项目,带动牧民稳步增收。为了维护牧民利益、缓解牧民及草牧场压力,推动草原向现代化畜牧业转型,结合生态保护建设经验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发展建议。

  • 标签: 草原 保护 建设 现状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