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荔枝是中国岭南地区著名的果树,也是优良的深色名贵硬木树种。其材质坚实,结构细致,耐腐抗蛀,纹理交错,心材褐红,鲜艳美观,具有酸枝木的特征,被誉为“中国酸枝”。荔枝木质地优良,是船舶、车辆、桥梁、建筑、雕刻、运动器械和高级家具等的上乘用材。其中,荔枝木比较有价值的是根部。百年以上的老荔枝木,树根盘缠,结多,造型好,比一般红木更具观赏价值,越放越漂亮。

  • 标签: 运动器械 岭南地区 野生荔枝 无患子科 荔枝树 漆饰
  • 简介:近几年来.浙江省上下高度重视竹业的发展.建基地、扶龙头、促加工、拓市场。竹林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竹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竹业在浙江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浙江省目前拥有竹林面积1175万亩.居全国第五位.竹业总产值、出口创汇额却分别占全国的30.1%和35。62%,居全国领先水平。2006年12月.浙江省政府已将“竹产业”列为2007年浙江省“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

  • 标签: 浙江省 竹产业 中国 农村经济发展 竹林面积 栽培面积
  • 简介:经历代的传承与发展,中国画已成为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中国画在描绘人物、山水、花鸟方面具有强烈的意象性特征.也就是说,以抒情言志为特征的写意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和具体表现,也是老庄、孔孟哲学思想的高度凝聚与体现.

  • 标签: 中国画 写意 中国文化
  • 简介:本标准由汕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汕头市林业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汕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汕头市林业局营林科、澄海区林业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远合、詹潮安、林艾晕、张坤槐、肖泽鑫。

  • 标签: 广东 地方标准 红树林 无瓣海桑 栽培技术 技术规程
  • 简介:川军家具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家具制造业第三大基地。中国板式家具前三甲均为四川企业。目前,四川家具生产企业有3000多家,拥有80万产业大军,涌现了一大批知名品牌企业,全友、双虎、掌上明珠等。在全球经济衰退中,唯独四川家具以40%的高速增长,2009年,四川家具产值达到430亿元。

  • 标签: 家具制造业 中国 家具生产企业 板式家具 品牌企业 经济衰退
  • 简介:什么是中国森林食品认证?中国森林食品认证(CTFC)是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依据民政部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的一项认证工作。中国森林食品认证(CFFC)是除无公害、绿色、有机之外,中国建立的第四个食品认证体系。

  • 标签: 食品认证 中国森林 认证工作 生态发展 中国林业 民政部
  • 简介:中国地板产业涌动资本运作热潮从产品竞争、技术竞争到品牌竞争,再升级到资本竞争,这是每个产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在资本竞争时代,当行业内出现一些强势品牌以后,对市场份额的追求,加速了强势品牌之间的竞争,对资本的需求就变得更加如饥似渴。

  • 标签: 中国地板 地板产业 搅动中国
  • 简介:水土流失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已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该文系统地介绍了我国水土保持的起源、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及研究进展等方面,并对我国水土保持工作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见解,以期为我国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土壤侵蚀 水土保持
  • 简介:明清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巅峰之作,其中的竹藤家具是比较有特色的一个类型,蕴含着中国延续至今的竹文化。中国的竹文化包括实用性和艺术性2个方面的内涵,尤以艺术性的竹文化更为人们所看重。明清竹家具以其简洁、实用又不失精美的造型艺术,在明清家具甚至中国传统家具历史中占据着崇高的地位,而明清竹家具所内涵的“人格特征”、“清净无为”、“自强不息”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被世人所崇拜和追求。

  • 标签: 明清家具 竹家具 竹文化
  • 简介:2004年9月,台风18号席卷日本北海道,扎幌市最大瞬间风速达到50.2m/秒的记录,各地都出现灾情,尤其是库叶冷杉及落叶松人工林受灾严重,受灾面积达3.7万hm^2,经济损失超过百亿日元。

  • 标签: 日本北海道 中国 出口 倒木 落叶松人工林 受灾面积
  • 简介:论述了融资能力与产业发展的理论关系,认为融资能力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产业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从内源融资、权益融资和负债融资3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木材产业融资能力的现状,并得出结论:中国木材产业融资能力薄弱,在内源融资、权益融资和负债融资等方面均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标签: 木材产业 融资能力 内源融资 权益融资 负债融资
  • 简介:2011年6月17-18日,第八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在大连举行。本文为国家森林城市专家组组长彭镇华教授在大会上的演讲,由本刊编辑部根据讲话录音整理,并经本人审阅。

  • 标签: 城市林业 中国 展望 城市森林 森林城市 专家组
  • 简介:中国用香的历史久远,陪伴着中华民族走过了数千年的兴衰风雨.它邀天集灵,祀先供圣,是敬天畏人的体现,又是礼的表述;是颐养天性,启迪才思的妙物,又是祛疫辟秽,安神正魂的良药.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平民百姓、僧道大德,无不以香为伴,对香推崇有加.

  • 标签: 中国香 发展史 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