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降低成本是企业经营管理重点。专家指出,企业降低成本可以重点从以下六阶段入手:

  • 标签: 企业经营管理 降低成本
  • 简介:采用直链淀粉-三(3,5-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键合型手性固定相(ChiralpakIA柱)涂敷型手性固定相(ChiralpakAD—H柱)对6O,O’-烷基-α-(氟代苯乙基)氨基-3,4,5-三甲氧基苯基甲基膦酸酯化合进行了直接手性拆分研究,正己影异丙醇、正己影乙醇种不同流动相条件下,6化合均能在AD—H柱实现基线分离,AD—H柱手性分离效果优于IA柱。并考察AD—H柱以正己影乙醇作流动相,不同温度及乙醇浓度对手性分离影响。结果表明,10—40℃范围内随着温度降低,化合分离因子、分离度均增大,乙醇体积分数为5%-15%范围内,随乙醇浓度降低,化合分离度增大,分离因子基本保持不变。表明AD-H柱可推荐用于此类化合半制备手性分离。

  • 标签: α-氨基膦酸酯化合物 直链淀粉-三(3 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 手性拆分 液相色谱
  • 简介:试验表明,水稻、小麦甘蓝叶片临界表面张力分别为36.7、36.936.4mN/m.测定30杀虫剂商品后发现,大多数药剂推荐浓度药液表面张力值大于水稻、小麦甘蓝临界表面张力值,药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未达到临界胶束浓度.这是导致大多数药剂难以在这些植物表面润湿展布原因所在.

  • 标签: 水稻 小麦 甘蓝 表面润湿展布 临界表面张力 临界胶束浓度
  • 简介:6月中下旬,南方早稻正陆续进入破口抽穗期,病虫发生防控关键时期,也是水稻产量形成重要时节。当前,稻飞虱虫量大部早稻田得到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总体偏轻发生,江南局部发生较重;稻瘟病早稻区发生点多面广,

  • 标签: 早稻田 稻瘟病 害虫 稻纵卷叶螟 产量形成 抽穗期
  • 简介:新设立农药生产企业申请农药生产许可有什么特殊要求?按照《农药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新设立化学农药生产企业应当在省级以上化工园区内建厂;新设立非化学农药生产企业、家用卫生杀虫剂企业,应当在地市级以上化工园区工业园区内建厂。

  • 标签: 农药生产企业 化学农药 原药生产 化工园区 卫生杀虫剂 工业园区
  • 简介: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八年增产,农民收入也实现“八连快”。这喜人成绩离不开国家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其背后更体现国家财政有力支撑。

  • 标签: 支农资金 财政部 刀刃 文件 解读 粮食产量
  • 简介:研究种β-环糊精衍生物甲基-β-环糊精(MCD)羟丙基-β-环糊精(HPCD)对甲基对硫磷增溶作用对紫外光降解影响.结果表明:MCDHPCD能增强甲基对硫磷水溶性,25℃下,20g/LMCDHPCD溶液中,甲基对硫磷溶解度比纯水中分别提高了21.9117.92倍;另外,3g/L、6g/LMCDHPCD分别处理甲基对硫磷,其光降解速率分别加快了4.87~6.85倍.增溶作用光敏效应主要是由于MCDHPCD与甲基对硫磷形成包合引起.

  • 标签: 甲基-β-环糊精 羟丙基-Β-环糊精 甲基对硫磷 增溶作用 光降解
  • 简介:公司宣布,为加速农药新分子开发步伐.公司今后将实施紧密合作。Complegen公司将利用它自己异种基因系统(XenGeneRSystem)发现由杜邦鉴别的活性化合耙标。这种异种基因技术,例如反向化学基因组种有力系统,通过些具有已知生理活性化合分子耙标可通过基因选择找到。

  • 标签: 分子 合作 农药 开发 活性化合物 基因技术
  • 简介:种可与任何类型超细粉碎机配套,适用于食品、医药、化工、建材、包装等行业代超细粉体分级机,由浙江丰利粉碎设备有限公司综合分析、吸收消化国外多种分级原理及设备基础,采用液体力学原理研制而成。该机投放市场,受到新老用户青睐。

  • 标签: XFJ超细粉体分级机 粉体材料 液体力学原理 研制技术
  • 简介:第三届农业部农药临时登记评审委员会第一百零四次全体会议北京召开,会议共审议65农药产品。其中,新农药产品2,新剂型、新含量、新配方、新使用范围产品31,扩大新使用范围产品1,新配比产品11,新卫生杀虫剂产品2,相同产品5,复议产品1,分装产品12。经委员会审议和投票表决,59产品通过评审,6产品未通过评审。

  • 标签: 评审委员会 农药临时登记 农药产品 农业部 卫生杀虫剂 新剂型
  • 简介:戊唑醇种高效、广谱、内吸性强三唑类杀菌剂。研究表明,离体条件下其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uhn菌丝生长具有很强抑制作用,EC50值为0.509μg/mL。无论天然培养基(LBA)还是半组合培养基(AEA),戊唑醇均会抑制菌核产生,且菌核产量随着药剂浓度增加而降低;虽然其对菌核萌发无影响,但对菌核萌发后菌丝生长强烈抑制作用。温室试验结果表明,立枯丝核菌菌碟经戊唑醇处理后,其对分蘖期水稻植株致病力随着药剂浓度提高而下降;戊唑醇可很好地被水稻叶片根系吸收,并输送到水稻茎部;对水稻纹枯病具有保护治疗作用,EC50值分别为58.0362.53μg/mL;对立枯丝核具有较长持效期,800μg/mL处理水稻7d后再接种防效为41.46%。田间药效试验表明,43%戊唑醇悬浮剂在有效剂量116.10g/hm^2下次喷药后15d防效达71.97%。该药剂本试验剂量范围内对水稻安全。

  • 标签: 戊唑醇 立枯丝核菌 抑制作用 水稻纹枯病 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