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控制无菌分装的整个环境过程,确保药品生产质量。方法针对影响针制剂质量的几个因素进行试验分析,总结各个因素对针制剂的影响。结果当环境因素超出标准时成品、半成品的检测质量不合格。结论生产中应严格控制各项指标,操作符合GMP要求。

  • 标签: 粉针剂 无菌分装 微生物污染
  • 简介:硒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是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组成部分,参与人体许多组织中发生的重要代谢。但硒具有两重性。硒缺乏会引起有关代谢的阻断,而导致各种疾病;适当的补充硒可抑制肿瘤和心血管病的发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但摄入量过多,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近来有关硒的作用被夸大宣传,并且成为某些药品或保健品的卖点。灵芝孢子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资源,古代本草没有收载,在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方面展示了良好的前景;但对其硒的含量测定,目前尚未见报道。

  • 标签: 灵芝孢子粉 原子荧光光谱法 硒含量 测定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人体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肠炎宁浸膏对三硝基苯磺酸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各组分别给予肠炎宁浸膏低、中、高(相当于2.52、5.05、10.1g生药·kg^-1)剂量,连续给药2周,采血检测血清TNF-α、IL-1、IL-6、IL-8水平及结肠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肠炎宁浸膏高剂量能明显降低三硝基苯磺酸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血清TNF-α、IL-8含量(P〈0.05或P〈0.01),能明显减少三硝基苯磺酸致大鼠溃疡性结肠模型结肠病理改变。结论肠炎宁浸膏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 标签: 肠炎宁浸膏粉 三硝基苯磺酸 溃疡性结肠炎
  • 简介:摘要:作为医疗行业当中很常用的一项注射剂,粉针剂能够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起到较为良好的医疗效果和作用。而在针的使用过程当中想要尽可能完全地实现针的积极效益,相关药物生产人员在对针的无菌分装过程当中一定要格外注意针的质量和安全性,要为其分装工作提供可靠的质量保障,否则不仅会使得针的医学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还有可能因为分装工作的差错导致一些不可估量的后果和严重影响。本篇文章将针对这一点做出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粉针无菌分装 粉针剂质量 因素研究
  • 简介:双黄连粉针剂是哈尔滨中药二厂生产的复方新剂型,对小儿急性感染具有独特疗效,而小儿急性感染常以急性扁桃体腺炎、肺炎、流行性腮腺炎最多见。多数由细菌及病毒感染引起,过去常用抗生素治疗,有时疗效欠佳,自1994年3月至1995年12月我院对门诊300例患儿选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效果颇好,现将疗效结果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 标签: 双黄连 小儿急性感染 疗效观察 流行性腮腺炎 上呼吸道感染 粉针剂
  • 简介:摘要:目的在于观察复方青钱柳铬的安全性。方法 按《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之毒理学检验方法,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实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及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 复方青钱柳铬对雌雄小鼠急性经口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均大于10.0 g/kg·bw,属实际无毒级。Ames实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 喂养试验结果,各个剂量组大鼠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显示复方青钱柳铬属实际无毒级,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青钱柳叶 葛根 毒理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在于观察复方青钱柳铬的安全性。方法 按《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之毒理学检验方法,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实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及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 复方青钱柳铬对雌雄小鼠急性经口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均大于10.0 g/kg·bw,属实际无毒级。Ames实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 喂养试验结果,各个剂量组大鼠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显示复方青钱柳铬属实际无毒级,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青钱柳叶 葛根 毒理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药透治疗联合甲胺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共9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甲胺穴位注射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药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MNCV、SNCV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MNCV、SNCV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提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透治疗联合甲胺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明显,能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无明显毒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药透 甲钴胺穴位注射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丹参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改变的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80例,停用血管扩张剂、抗凝药及抗心律失常药物,高血压患者继续服用降压药物,加用丹参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改变,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患者临床心绞痛症状缓解、心电图好转、动态心电图期前收缩指标改善,且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使用丹参针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尤其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丹参粉针 冠心病 心绞痛
  • 简介:摘要:选用雌性小鼠,试验设3 个剂量组灌喂小鼠受试物,进行各项免疫指标的测定,研究亚麻籽及联合补充硒铬对免疫功能的作用。结果亚麻籽单独及亚麻籽联合硒铬均可增强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迟发型变态反应、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NK细胞活性。亚麻籽联合硒铬组还可增强小鼠溶血素抗体积数和碳廓清吞噬指数。表明亚麻籽单独及亚麻籽联合硒铬组均可增强免疫力,且亚麻籽联合硒铬效果更好。

  • 标签: 亚麻籽 免疫
  • 简介:目的:制备含有不同冻干保护剂的N-三甲基壳聚糖(TMC)包衣去氢骆驼蓬碱脂质体(TMC-HM-LP)的冻干粉,并筛选其最佳制备工艺。方法:用“薄膜分散-pH梯度法”制备去氢骆驼蓬碱脂质体,并采用孵育包衣法、低温高速离心法和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方法测定其包衣脂质体的包封率;以其冻干粉的外观在冻干前和复溶后脂质体的粒径、包封率作为对比指标,优选出最佳的冻干工艺以及冻干保护剂的种类及比例。结果:以葡萄糖-乳糖-甘露醇(2∶1∶0.5)作为冻干保护剂,通过“分步预冻”的方法和-80℃冷冻干燥技术得到的TMC-HM-LP外观良好,冻干前后粒径和包封率变化较小。结论: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并结合冻干保护剂的优选,可显著提高包衣脂质体的稳定性。

  • 标签: 氢骆驼蓬碱 脂质体 冷冻干燥 保护剂 冻干粉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方丹参片浸膏浓缩干燥过程工艺控制方式对有效成分丹参酮Ⅱ A含量和转移率的影响。方法:对比分别收膏干燥方式(第一次提取液单独收膏干燥)与混合收膏方式对脂溶性有效成分丹参酮Ⅱ A含量和转移率影响。结果:分别收膏干燥方式,其含量明显优于混合收膏组,含量平均提升 59%左右,批次间变化较小。结论:该工艺经大生产对比结果证明,方法可靠,结果稳定,可以有效地控制生产成品的质量 , 可以为同行借鉴。对复方丹参片丹参酮Ⅱ A含量控制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复方丹参片浸膏粉 丹参酮Ⅱ A 浓缩干燥
  • 简介:支气管哮喘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一种慢性疾病。近年来小儿哮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人们对哮喘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吸入疗法用于防治哮喘取得良好疗效。目前成为治疗哮喘的主要疗法。我院自1999年4月至2003年10月应用舒喘灵和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184例哮喘患儿,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舒喘灵气雾剂 布地奈德粉气雾剂 药物治疗 小儿 哮喘 吸入疗法
  • 简介:目的:制备基于叶酸靶向多西紫杉醇纳米粒的肺吸入雾剂,用于肺癌的治疗。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挥发法制备叶酸靶向纳米粒,考察纳米粒理化性质,溴化噻唑蓝四氮唑(MTT)实验法研究纳米粒的体外细胞毒性和肿瘤细胞叶酸靶向性,使用喷雾干燥技术进一步制备基于纳米粒的肺吸入雾剂,并考察其理化性质。结果:本实验制备的叶酸靶向纳米粒粒径为(100.1±1.0)nm,普通纳米粒组IC50为(2.09±0.82)μmol/L,叶酸靶向纳米粒组IC50为(0.80±0.32)μmol/L。肺吸入雾剂体外沉积率和休止角分别为(21.10±0.18)%和(36.75±0.52)°。结论:成功制备了基于叶酸靶向纳米粒的肺吸入雾剂,肺部吸入抗癌药物直达病灶部位,主动靶向肺癌细胞,提高靶器官药物浓度,降低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顺应性,满足临床肺癌治疗所需。

  • 标签: 多西紫杉醇 纳米粒 肺吸入粉雾剂
  • 简介: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与甲胺联用治疗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单用甲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复方丹参滴丸与甲胺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甲胺的疗效。

  • 标签: 复方丹参滴丸 甲钴胺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cxtractsofginkgobiloba,EGB)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的疗效。方法96例DPN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银杏叶提取物+甲胺)和对照组(甲胺),疗程3周,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DPN症状、体征、神经电生理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改善自我感觉、神经系统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联合应用银杏叶撮物和甲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明显疗效。

  • 标签: 银杏叶提取物 甲钴胺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疗效观察 神经电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