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及用药合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6月间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对用药合理评价。结果:2020年上半年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共使用1173例次。比阿培南占比64.88%;美罗培南20.55%;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4.57%;比阿培南和美罗培南使用最多科室的为呼吸内科、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使用最多的科室为ICU;药物使用适应症主要包含呼吸系统感染、腹腔感染以及脓毒症等。药物不合理使用约为7.67%,主要为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无适应证用药以及用药时间过长等。结论: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还需进一步加强药物合理使用。

  • 标签: 碳青霉烯类 抗菌药物 临床用药 用药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剂科处方点评意见点评用于促进门诊处方质量及用药合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2200张处方单进行分析,将7月至12月开展处方点评意见反馈的1100张处方设为观察组,1月至6月未行处方点评意见反馈的1100张处方设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更低。观察组处方单书写不规范率下降了100%,无特殊情况下普通门诊用药超过7日剂量下降了54.55%,特殊情况下需延长用药或加大用药剂量的未注明原因下降了50.00%,联合用药会出现不良反应下降了52.94%,药品用法和用量错误下降了47.37%,药品选择错误下降了47.62%。结论:药剂科处方点评用于促进门诊处方质量及用药合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情况,提高门诊处方质量。

  • 标签: 药剂科 处方点评 门诊处方质量 用药合理性
  • 作者: 刘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21-10-28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 第7卷 第5期
  • 机构:贵州省习水县妇幼保健院,贵州 习水 564600
  • 简介:目的:探索分析药剂科参与抗菌药用药管理在临床用药合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所收治的使用了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共计60例住院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各3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的患者在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时还要接受药剂科所参与的临床用药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的合理使用率以及合理用药的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抗菌药合理使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存在的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各项合理用药的指标方面,无论是住院费用、用药费用还是住院时间,观察组也是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存在的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结论:药剂科参与抗菌药用药管理促进临床用药合理化可以提高用药的合理率、减少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有着相当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药剂科;抗菌药;用药管理;合理性
  • 简介:目的:考察成人患者应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方法:回顾2014年9月~2016年4月我院成人患者应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情况,评价临床诊断与我国说明书适应症的相符性,同时根据相关临床治疗指南,评价应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获益情况。根据我国药品说明书、2010年版《临床用药须知》及相关临床治疗指南,分析给药方案的合理。结果:162例应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患者的主要诊断为重症肺炎(9.26%),其次为噬血细胞综合征(8.64%)、重症肌无力(7.41%)和格林-巴利综合征(6.79%)等,其中76.54%为超说明书用药。在超说明书用法中,胸腺瘤伴免疫缺陷、格林-巴利综合征、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和Bicker—staff脑干脑炎肯定获益(合计12.90%)。44例患者应用静注入免疫球蛋白的给药方案符合说明书或指南的推荐。结论:部分患者应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合理有待进一步验证,给药方案也有待进一步合理化。

  • 标签: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成人 适应症 给药方案
  • 简介:目的:了解某院外科系统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某院外科系统围术期抗茵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54例外科系统手术病历中有157例手术预防性应用了抗茵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1.81%,其中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38%,Ⅱ、Ⅲ类切口抗茵药物使用率均为100%;抗菌药物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为药物选择不合理、给药时间不合理、用药疗程不合理、换药无指征、联合用药无指征等。结论:外科系统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趋于规范,但还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及督导工作。

  • 标签: 外科 围术期 抗菌药物 合理性
  • 简介: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特有的中药新剂型,因其起效快、作用迅速等优点,已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中药注射剂自身成分复杂、提取纯化工艺难度大、临床不合理应用等诸多因素,近年来已不断有中药注射剂致药物不良反应(ADRs)的报道[1],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安全问题,受到了医药界和社会的格外关注。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合理用药 使用频次
  • 简介:目的探讨外科Ⅱ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南宁市中医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外科Ⅱ类切口手术患者220例,评估外科Ⅱ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分析外科Ⅱ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品种、不合理类型、发生科室与手术情况。结果本院外科Ⅱ类切口手术患者在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种类主要是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头霉素类,其中包括头孢呋辛、甲硝唑、克林霉素、头孢西丁等。其中不合理用药31例,占14.1%。其中用药品种不当、预防用药疗程过长是外科Ⅱ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中的最主要不合理表现。结论医院要加强执行、贯彻相关法律法规,提升外科Ⅱ类切口手术患者在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

  • 标签: Ⅱ类切口手术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注射用质子泵抑制药的合理及干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8年-2020年注射用质子泵抑制药的患者资料(1131份)为本文的研究样本,并对2018年(521份)、2019年(488份)以及2020年(122份)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注射用质子泵抑制药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包括:无指征用药、给药剂量不合理、给药频次不合理、剂型选择不合理、疗程不合理以及其他,其中2018年的各项不合理用药原因占比较多,分别有209例、156例、101例、57例、4例以及4例,分别占比40.12%、29.94%、19.39%、10.94%、0.77%以及0.77%;2019年的各项不合理用药原因占比有所下降,分别有57例、90例、69例、8例、6例以及4例,分别占比11.68%、18.44%、14.14%、1.64%、1.23%以及0.82%;2020年的各项不合理用药原因占比较2018年以及2019年均有所下降,分别有7例、5例、11例、1例、2例以及2例,占比分别为5.74%、4.10%、9.02%、0.82%、1.64%以及1.64%,2019年以及2020年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较2018年均有明显下降,组间对比(p0.05)。结论 加强对注射用质子泵抑制药用药合理的干预力度,可有效保证合理用药,值得推广。

  • 标签: 质子泵抑制药 合理用药 注射
  • 简介:目的:调查开封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提醒临床医师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并呼吁相关方加强中药注射剂管理。方法:对我院2013—2014年住院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品种、销售金额、不合理用药案例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患者中使用中药注射剂进行治疗的比率约为53.56%(26027/48592),不合理使用比率为22.26%(5793/26027),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适应证、联合用药、用法与用量不合理比率分别是59.00%、26.38%和5.68%。结论:我院应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使用的管理,针对不合理用药应采取干预措施,使临床用药更加规范。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住院患者 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种西药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与临床用药指导的合理分析 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入选的78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采用药剂师用药指导。比较两组患者不合理用药和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合理用药情况5.13%,低于对照组20.51%,P

  • 标签: 多种西药 不良反应 用药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对药剂科参与抗菌药用药管理进行分析,进而探究对促进临床用药合理的价值。方法:根据入选标准和研究要求选出2020年1月-2021年12期间我院60例患者,采用数字表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抗菌药物)和观察组(实行药剂科参与抗菌药物用药),进而对于两组合理用药比例、费用及不良反应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对比发现,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和利用率更高(96.67%),且抗菌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分别为618.41±127.10元、3.33%,存在差异性P

  • 标签: 药剂科 抗菌药 用药管理 合理用药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剂科参与抗菌药用药管理促进临床用药合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70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35例;将常规药物用于对照组的患者,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药剂科参与抗菌药用药,比较2组观察指标、合理用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合理用药率比对照组高,合理用药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药剂科 抗菌药物 临床用药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剂科参与抗菌药用药管理促进临床用药合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70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35例;将常规药物用于对照组的患者,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药剂科参与抗菌药用药,比较2组观察指标、合理用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合理用药率比对照组高,合理用药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药剂科 抗菌药物 临床用药 合理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2011年某院胸外科肺癌患者化疗药应用现状及合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某院接受全身化疗的肺癌患者应用化疗药的情况及合理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肺癌患者共计73例,化疗方案共使用154例次,多西他赛、紫杉醇脂质体、吉西他滨联合铂类的联合治疗方案是最常用的化疗方案。部分药物的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为预处理不当、溶剂选用不当及给药浓度不当。结论:该院胸外科肺癌患者应用化疗药基本合理,但部分药物的使用仍存在不合理之处,有待在今后的临床应用进行改进。

  • 标签: 肺癌 化疗药物 合理用药
  • 作者: 黎廷芬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22-12-12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第7期
  • 机构:六盘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贵州六枝特区553400
  •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药剂科在抗菌药用药管理及促进临床用药合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使用了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60例住院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各3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的患者在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时还要接受药剂科所参与的临床用药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用药合理、用药的不合理情况、和抗菌药物的使用费用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接受了药剂科参用药管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抗菌药用药合理率明显高于未接受管理的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的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接受了药剂科参用药管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抗菌药用药不合理的发生情况显著低于未接受管理的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的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费用以及住院时间都是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组间对比的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药剂科在抗菌药的用药中进行科学有效的用药管理可以显著提升用药的合理,降低不合理事件的发生率,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出院,避免了医患矛盾,具有优秀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药剂科;抗菌药;用药管理
  • 简介:目的:了解建德市(以下简称"我市")基层卫生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规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查我市17家基层卫生院2015年6月的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各100张,共1700张,按照建立的门、急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合理评价标准,对抽查处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分析。结果:抗菌药物注射给药率为60.71%(1032/1700);抗菌药物二联用药442例(占26.00%),三联用药12例(占0.71%);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处方488张(占28.71%),其中"使用方法不合理"的处方占所有不合理处方的50.82%(248/488)。结论:我市基层卫生院门、急诊使用抗菌药物在用药指征、品种选择、使用方法、联合用药等各方面均存在明显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大监管力度,采取多项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规范基层卫生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基层卫生院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南部医联体医改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分析和评价其用药合理。方法回顾性调查以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为核心的朝阳区南部医联体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抗菌药物处方3436张,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制定的抗菌药物合理评估标准进行用药合理评估,对处方问题进行分类整理。结果该医联体常用抗菌药物的药物利用指数(DUI)范围为0.86~1.12;处方合理评估发现不规范处方271张(7.89%),用药不适宜处方352张(10.24%),其中用法用量不适宜、遴选的药品不适宜为主要问题。结论医改后该医联体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存在部分不合理问题,开展医联体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监测与合理分析,为合理用药干预管理及持续改进提供参考。

  • 标签: 抗菌药物 医联体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促进心血管类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合理的作用。方法:择选我院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组,并按照常规心血管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常规组)和药学干预(干预组)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两组采用不同治疗干预后其心血管类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率及不良反应进行进行评比。结果:干预组通过药学干预后,心血管类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率从常规组的16.00降到了8.00%,不良反应发生率从常规组的8.00%降到了4.00%,差异明显(p

  • 标签: 药学干预 心血管类 中药注射剂 临床使用 合理性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元胡止痛滴丸及其组分对缩宫素痛经模型的影响,并与临床上同类药月月舒对比,探讨其配伍的合理及比较优势。方法通过ip缩宫素诱发大鼠痛经模型,观察元胡止痛滴丸及其组成成分延胡索浸膏、白芷浸膏对扭体反应潜伏期及次数的影响;ELISA法检测与疼痛相关血浆中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A)、b-内啡肽(b-EP)、前列腺素F2α(PGF2α)、前列腺素E2(PGE2)水平,脑组织中多巴胺(DA)水平;金氏概率相加法计算Q值,根据Q值是否大于1判断元胡止痛滴丸的效果是否优于组分单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元胡止痛滴丸、延胡索浸膏和白芷浸膏能够显著减少扭体次数、延长扭体反应的潜伏期(P〈0.05、0.01、0.001),Q值均大于1;与月月舒比较,元胡止痛滴丸作用显著增强(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元胡止痛滴丸和延胡索浸膏可显著升高β-EP、PGE2水平(P〈0.05、0.01),显著降低5-HT、NA、DA、PGF2α水平及PGF2α/PGE2比值(P〈0.05、0.01、0.001);白芷浸膏可显著降低5-HT、DA水平(P〈0.05、0.01);β-EP、NA、DA和PGE2的Q值均大于1;与月月舒比较,元胡止痛滴丸可显著升高β-EP、PGE2水平,显著降低5-HT、PGF2α水平及PGF2α/PGE2比值(P〈0.05、0.01)。结论元胡止痛滴丸对痛经模型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作用强度优于组分单用,配伍具有合理,与月月舒比较具有起效早、作用强的特点。

  • 标签: 元胡止痛滴丸 延胡索 白芷 镇痛 金氏概率相加法 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