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住院患者质子抑制剂(protonpumpinhibitors,PPIs)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2~2014年本院住院患者PPIs用药销售金额及药品不良反应(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2012~2014年PPIs销售金额、使用量逐年增长,药品不良反应上报例数共16例,占总不良反应上报例数的1.64%。结论PPIs注意合理使用及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监测。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销售金额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随着糖尿病发病率在全世界的增高,临床工作者一直在探索更好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胰岛素通过小剂量持续输注胰岛素使部分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大为改观,与其他治疗方法进行比较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的时间较短,胰岛素用量较小,减少了高糖对机体的毒性,减少了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好方法。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泵 治疗 进展
  • 简介:目的对某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注射用质子抑制剂(protonpumpinhibitors,PPIs)临床应用的合理性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查2014年度200名使用注射用PPIs的住院患者病历,对患者性别、年龄、住院科室、适应证、用药品种、剂量、用药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不合理用药实例进行评价。结果注射用PPIs临床使用广泛,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用药选择不合理、无明确用药指征和使用时间偏长等问题。结论医院应制定注射用PPIs临床使用规范,临床使用中应严格把握用药指征,避免注射用PPIs不规范使用和过度使用,降低患者药品费用,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 标签: 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 不合理使用 实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美罗培南延长给药时间治疗ICU重症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我院于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所收治的重症感染患者136例,将136例重症感染患者随机且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给药时间、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延长给药时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ICU的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通过观察组与对照组两个小组的对比分析得知,观察组不论是在临床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率还是在患者生存率方面都展现了优于对照组的结果,除此之外,观察组患者在ICU重症监护病房的停留时间也短于对照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注美罗培南延长给药时间在治疗ICU重症感染方面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仅可以缩短重症感染患者在ICU停留的时间,同时在降低重症感染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方面也展现了特有的优势,所以美罗培南在ICU重症感染的临床治疗方面更具价值与优势。

  • 标签: 泵注美罗培南 延长给药时间 ICU重症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美罗培南延长给药时间治疗ICU重症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我院于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所收治的重症感染患者136例,将136例重症感染患者随机且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给药时间、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延长给药时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ICU的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通过观察组与对照组两个小组的对比分析得知,观察组不论是在临床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率还是在患者生存率方面都展现了优于对照组的结果,除此之外,观察组患者在ICU重症监护病房的停留时间也短于对照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注美罗培南延长给药时间在治疗ICU重症感染方面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仅可以缩短重症感染患者在ICU停留的时间,同时在降低重症感染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方面也展现了特有的优势,所以美罗培南在ICU重症感染的临床治疗方面更具价值与优势。

  • 标签: 泵注美罗培南 延长给药时间 ICU重症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质子抑制剂预先使用后对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影响。方法 选取因消化道症状在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入选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A、B、C、D四组,其中A组为直接根除组;B组预先使用艾司奥美拉唑 20mg 每天 1 次 1 周后,再行根除治疗组;C组则预先使用艾司奥美拉唑 20mg  每天 2  次1 周后,再行根除治疗组;D组预先使用大剂量艾司奥美拉唑 80~192mg 每天 5~7天后,再行根除治疗,每组各30例,对比各组间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 A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优于B组、C组、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除幽门螺杆菌前预先使用不同剂量的质子抑制剂降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但和预先使用的剂量无显著相关,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剂量 幽门螺杆菌 根除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双人单法更换去甲肾上腺素对血压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14例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的患者,分别采用单人单换药和双人单法换药,各换30次记录换前5分钟,换后即刻,换后5分钟、10分钟收缩压变化。结果 双人单法换后血压波动幅度显著低于单人单法换药。结论 采用双人单法更换去甲肾上腺素对于血压的波动影响较小,值得推广。

  • 标签: 双人单泵法 去甲肾上腺素 换泵
  • 简介:目的探讨质子抑制剂对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治疗作用。方法抽取80例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参照组应用铝碳酸镁治疗,研究组应用质子抑制剂治疗。结果治疗后,参照组患者pH值无明显改善(P>0.05),但研究组pH监测结果明显优于治疗前,更比参照组治疗后的指标有一定差距(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更低于参照组(P<0.05)。在治疗有效率方面相比较,研究组的97.5%优于参照组的77.5%(P<0.05)。在治疗满意度方面相比较,研究组的100%优于参照组的85%(P<0.05)。结论针对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应用质子抑制剂治疗临床价值高,即可尽早改善患者机体不适症状,还可提高其生活质量,符合临床需求,值得推广。

  • 标签: 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 质子泵抑制剂 治疗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法与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法控制血糖治疗效果。方法将5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都经过OGTT及胰岛素C肽测定确诊的)随机分成胰岛素强化治疗CSⅡ组与皮下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组MSⅡ两组,对2组患者的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治疗效果及低血糖发生的次数、平均血糖达标时间和平均胰岛素用量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进行比较空腹血糖值、餐后血糖值、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SⅡ组低血糖发生次数少、血糖达标时间缩短,胰岛素用量均优于MSⅡ组(P<0.01)。结论胰岛素能模拟正常生理状态胰岛素的分泌方式,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有效的控制高血糖,减少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控制血糖更安全、平稳、迅速。

  • 标签: 胰岛素泵 2型糖尿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注射用质子抑制药的合理性及干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8年-2020年注射用质子抑制药的患者资料(1131份)为本文的研究样本,并对2018年(521份)、2019年(488份)以及2020年(122份)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注射用质子抑制药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包括:无指征用药、给药剂量不合理、给药频次不合理、剂型选择不合理、疗程不合理以及其他,其中2018年的各项不合理用药原因占比较多,分别有209例、156例、101例、57例、4例以及4例,分别占比40.12%、29.94%、19.39%、10.94%、0.77%以及0.77%;2019年的各项不合理用药原因占比有所下降,分别有57例、90例、69例、8例、6例以及4例,分别占比11.68%、18.44%、14.14%、1.64%、1.23%以及0.82%;2020年的各项不合理用药原因占比较2018年以及2019年均有所下降,分别有7例、5例、11例、1例、2例以及2例,占比分别为5.74%、4.10%、9.02%、0.82%、1.64%以及1.64%,2019年以及2020年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较2018年均有明显下降,组间对比(p0.05)。结论 加强对注射用质子抑制药用药合理性的干预力度,可有效保证合理用药,值得推广。

  • 标签: 质子泵抑制药 合理用药 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糖尿病用血糖检测联合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从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期间,抽取在本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0例开展研究,回顾相关资料,应用随机分组依据,将80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样本均40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血糖检测联合胰岛素治疗增加针对性护理,随后对两组治疗有效率、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释放。结果:(1)对2组治疗有效率做统计对比,观察组值为95.0%,对照组值为75.0%,P0.05,治疗后,对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释放进行对比,表示观察组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释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检测 胰岛素泵 治疗效果 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质子抑制剂埃索美拉唑(Esomeprazole)、奥美拉唑(Omeprazole)对食管胃吻合术后胃食管反流患者在胃酸分泌、控制症状、治愈食管炎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将经胃镜确诊的90例食管胃吻合术后胃食管反流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埃索美拉唑40mg,每日1次口服,奥美拉唑4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种质子抑制剂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4.9%和78.4%,内镜下食管炎治愈率分别为87.2%和72.5%(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在症状缓解率和内镜下食管炎治愈率明显优于奥美拉唑。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胃食管反流 食管胃吻合术
  • 简介: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治疗下丘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下丘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治疗,并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卵泡刺激素、睾酮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血清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卵泡刺激素、睾酮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生精数量及精子活力明显好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2/50)。结论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治疗下丘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其激素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泵 下丘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 2020年1月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在每天测定空腹、三餐前后2小时血糖水平,根据血糖监测情况调整剂量。结果:在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血糖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1小时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餐后3小时血糖均低于对照组水平(P

  • 标签: 胰岛素 持续皮下注射 妊娠期糖尿病 治疗效果 胰岛素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危重症新生儿治疗中,早期持续小剂量多巴胺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76例危重症新生儿,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对照组38例,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38例,基于对照组,进行早期持续小剂量多巴胺注,比较两组实施效果。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SOFA评分、APACHE-2评分低,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IL-6、TNF-α降低,P<0.05。结论:在危重症新生儿治疗中,早期持续小剂量多巴胺注可减轻患儿症状,缓解炎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疾病的转归。

  • 标签: 早期持续 小剂量 多巴胺泵注 危重症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协同护理联合踝运动训练对糖尿病足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的90例糖尿病足患者,使用随机对照试验(RCT)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的人数比例为4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性护理,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联合踝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足部溃疡面积、TCPO2以及住院天数。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足部溃疡面积较干预前出现了缩小,同时两组患者在TCPO2均较干预前出现升高,住院周期缩短3-7天。且观察组患者的足部溃疡面积较对照组相比缩小的更有优势,在TCPO2上的升高也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协同护理 踝泵运动训练 糖尿病足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胰岛素护理培训中采取“互联网+”柔性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我院临床护士120名,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60,传统大课堂授课)与研究组(n=60,“互联网+”柔性教学模式),对比胰岛素知识掌握度及培训效果。结果:研究组胰岛素知识掌握度较高,培训效果评分及满意度评分均较高,P<0.05。结论:在胰岛素护理培训中采取“互联网”+柔性教学模式可提升护士胰岛素相关知识,培训效果显著提高,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胰岛素泵 护理培训 互联网+ 柔性教学 培训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调查黄石市第五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患者注射用质子抑制剂(PPIS)的应用情况,分析评价其合理性。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指南、CNKI数据库并结合药品说明书制定PPIS临床应用评价标准;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从我院HIS系统中随机抽取2019年1-12月使用PPIS的病历资料共560份,对PPIS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在调查的560例使用PPIS病历中,其中预防性用药有368例(占比65.71%),治疗性用药有192例(占比34.28%)。根据临床合理应用评价标准:合理用药325例(占比58.03%),不合理用药235例(占比41.97%),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无指征使用116例(占比49.36%)、用药频次过多36例(15.31%)、溶媒选择错误28例(11.91%)等,不合理用药导致部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560份病历中共有25人出现皮肤过敏,消化系统不良等症状。结论:目前我院质子抑制剂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使用现象,药师应积极与临床科室沟通,增强其合理用药意识,避免药物不良反事件的发生及医疗费用的浪费,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经济、有效。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住院患者 不良反应 合理使用
  • 简介: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CSII)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长期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8年1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初诊T2DM患者583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住院期间治疗方式不同分为CSII组(275例)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OHA)组(308例)。2014年1月—2015年6月对两组进行随访,对比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胰岛功能相关指标。结果1初诊时CSII组HbA1c水平显著高于OHA组(P〈0.05),随访时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CP)值高于OHA组、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P)值低于OH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访时CSII组有18例(6.54%)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即可达长期缓解,而OHA组均需应用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将CSII组按初诊时糖尿病病程进行分组,不同病程组长期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短病程(〈6个月)组长期缓解率显著高于中病程(6~12个月)组与长病程(≥12个月)组(P〈0.05)。结论CSII可能通过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使部分患者长期获益,且初诊时患者病程越短,长期获益的可能性就越大。

  • 标签: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输注系统 胰岛素抵抗 胰岛功能
  • 简介:患者,女性,27岁,因"孕26周,发现血糖升高伴注射胰岛素后出现风团半月"入院。患者于孕24周时在当地妇幼保健院常规产前检查时,查空腹手指血糖达7.1mmol/L,当时无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glucosetolerancetest,OGTT)示空腹血糖6.7mmol/L,1h血糖11.3mmol/L,2h血糖10.2mmol/L,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经饮食控制后,给予"诺和灵30R早8U,晚6U餐前15min皮下注射"治疗。注射后第2天(d2)腹部注射部位皮肤即出现风团,色红,直径0.5~1cm,伴有瘙痒,风团1~2d后自行消退,更换注射部位至上臂后仍出现风团,考虑"胰岛素过敏"。先后换用优泌乐25/75、诺和锐30、诺和锐、优泌乐及诺和灵R皮下注射后均在注射部位皮肤出现局部瘙痒性风团,其中诺和灵R反应稍轻,风团颜色浅,直径稍小。既往有"金属、啤酒"过敏史,主要表现为金属拉链接触皮肤后出现红色丘疹,饮啤酒后全身瘙痒性风团,其母亲有糖尿病史。孕前体重指数(BMI)25.6,入院时BMI27.5。体格检查:脉搏86次/min,血压100/60mmHg,心肺未闻及异常,腹部及双上臂皮肤可见数个直径约1cm风团。入院后查血清总IgE186kU/L;生化常规示:空腹血糖7.97mmol/L,总胆固醇5.88mmol/L,三酰甘油2.30mmol/L。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胰岛素过敏 胰岛素泵 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