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止咳散加味治疗外感后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咳嗽患者11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化痰止咳抗炎药和抗生素等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止咳散加味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表现。结果在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日间和夜间咳嗽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但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2%,治疗组为98.2%。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止咳散加味进行治疗能有效地缓解患者咳嗽的状况,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

  • 标签: 止咳散加味 外感 慢性咳嗽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治疗老年舒张性心衰(Diastolicheartfailur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老年舒张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50例,治疗组(联合丹参川芎嗪组)50例,两组均应用舒张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疗程15天,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心脏彩超,检查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血脂等。结果治疗组心力衰竭症状缓解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中,血脂降低幅度较常规治疗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治疗后NT-proBNP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两组治疗后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E/A均有改善。结论丹参川芎嗪治疗老年舒张性心衰疗效好,安全可靠。

  • 标签: 舒张性心衰 丹参川芎嗪,老年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动力髋(DHS)、股骨螺旋刀片抗螺旋髓内针(PFNA)2种手术治疗外伤后老年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针对2013年1月-2015年2月共40例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2组,20例PFNA治疗(PFNA组),20例DHS治疗(DHS组)。最后通过比较2组手术中创伤大小及出血量、术后髋关节活动恢复情况。结果PFNA组手术造成的创伤极小,出血量仅为80-150ml,统计分析平均值为115±25ml;DHS组手术造成的创伤极大,出血量为220-450ml,统计分析平均值为330±56ml,统计学比较p<0.05。术后行Harris评分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治疗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能获得更好的髋关节功能。

  • 标签: PFNA DHS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听觉器官中线粒体DNA缺失在老年聋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饲养不同年龄组的大鼠,测试ABR阈值,PCR检测其耳蜗、蜗核、大脑、颞肌和外周血中是否存在mtDNA4834缺失,对存在的缺失进行定量分析;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老年组大鼠的ABR平均阈值为92.22±10.60dBSPL(n=20),中年组为42.75±5.73dBSPL(n=24),青年组为30.50±1.54dBSPL(n:24),老年组大鼠的ABR阈值明显高于中年组和青年组,其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的意义(方差分析,P<0.01);(2)所有老年大鼠的听觉器官和颞肌中均存在mtDNA4834缺失,其缺失发生率高于中年组,青年组mtDNA4834缺失发生率最低;(3)定量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大鼠听觉器官中mtDNA4834缺失占总mtDNA的百分比不同,老年组mtDNA4834缺失占总mtDNA的百分比高于中年组.结论:老年大鼠的ABR阈值明显升高,其包括耳蜗、蜗核在内的多种组织中普遍存在的mtDNA4834缺失,提示mtDNA缺失在老化和老年聋的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线粒体 脱氧核糖核酸 老年聋 老化
  • 简介: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加血凝酶治疗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本院于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278例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39例、实验组13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埃索美拉唑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奥美拉唑加血凝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止血时间、平均输血量、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含量。结果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止血时间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输血量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红蛋白含量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加血凝酶治疗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出血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奥美拉唑 血凝酶 呼吸衰竭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allooneustachiantuboplasty,BET)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处理注意事项。方法收集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39例(56耳),所有患者均曾接受过药物治疗、鼓膜穿刺及至少1次鼓膜置管治疗等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耳内镜检查确定中耳积液,声导抗B型图或C型图,咽鼓管测压(techniqueoftubomanometry,TMM)显示咽鼓管不通。所有患者均行BET,根据术中及术后情况确定是否行进一步的鼓膜穿刺或鼓膜置管。术后予随访6个月,观察鼓室积液、鼓室图及咽鼓管功能测试的变化情况及记录术后处理的情况。结果54耳行BET顺利,2耳扩张不顺利术中行鼓膜置管。其中,8耳(14.3%)单纯行BET,6耳(75.0%)术后无积液再出现,2耳(25.0%)术后2周内仍有积液,各行鼓膜穿刺1次后无复发;46耳(82.1%)术中同时行鼓膜穿刺,20耳(43.4%)术后随访未见积液复发,23(50%)术后再行鼓膜穿刺后积液消失,3耳(6.5%)穿刺2次以上仍反复,再次置管。治疗有效率为91.1%(51/56)。术后半年,鼓室图及TMM测试提示患者咽鼓管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对传统方法治疗无效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BET可改善咽鼓管功能且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分泌性中耳炎 咽鼓管功能不良 鼓膜穿刺
  • 简介:目的探讨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I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并作比较分析。方法将40例新生儿肺炎合并I型呼吸衰竭患儿纳入本次研究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头罩吸氧治疗,研究组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的PaO2、呼吸频率、pH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的pH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PaO2高于对照组(P〈0.05),而呼吸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I型呼吸衰竭患儿效果满意。

  • 标签: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肺炎合并I型呼吸衰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舒脑欣滴丸治疗血管性老年痴呆疗效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56例血管性老年痴呆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奥拉西坦实施治疗,治疗组联合采用舒脑欣滴丸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的认知生活能力情况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生活能力评分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认知、生活能力评分分别是(35.04±6.03)分和(35.33±5.86)分,和对照组的认知、生活能力评分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性老年痴呆患者采用舒脑欣滴丸治疗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脑缺氧情况,促进患者脑血流量,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和痊愈。

  • 标签: 舒脑欣滴丸 血管性老年痴呆 疗效 观察
  • 简介:目的:分析90岁以上老年性聋患者听性脑干反应(ABR)的特征。方法对14例90岁以上老年性聋患者(平均年龄91.1.4±1.3岁,26耳)进行交替短声ABR测试。听力正常人9例(平均年龄22.7±1.2岁,18耳)作为对照组。观测Ⅰ、Ⅲ、Ⅴ波的峰潜伏期(PeakLatency,PL)和Ⅰ-Ⅲ、Ⅲ-Ⅴ、Ⅰ-Ⅴ波间期(Inter-PeakLatency,IPL),并分别与对照组总体均数进行比较。结果总体的I波引出率和Ⅲ波引出率均为76.9%(20/26),V波引出率为84.6%(22/26)。高龄老年性聋组各波PL较对照组延长。Ⅰ-Ⅲ波IPL、Ⅲ-Ⅴ波IPL、Ⅰ-Ⅴ波IPL无组间统计学差异。结论90岁以上高龄老年性聋患者ABR波形分化较差。

  • 标签: 听性脑干反应 听觉电生理 老年性聋 高龄老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痔疮患者术后便秘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84例老年痔疮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通过实行系统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后的便秘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便秘发生率4.76%,明显低于对照组23.81%,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老年痔疮通过系统护理,护理效果较好,同时可预防手术后便秘的情况,确保患者的手术后康复情况,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预防老年痔疮 术后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特征与影响预后的有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162例中老年突发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有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治疗后,中老年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4.35%,与对照组(81.4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7706,P<0.001),中老年突发性聋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与性别无关(P>0.05),与患者有无眩晕、有无耳鸣、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发病到治疗的时间等有关(P<0.05);影响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有无眩晕、有无耳鸣、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发病到治疗的时间等因素是中老年突发性聋患者预后相关独立因素(P<0.05)。结论中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年龄、眩晕、耳鸣、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病程长为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预后 影响因素 中老年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临床特征及其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0—2007年收治的32例(36耳)手术证实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迷路瘘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眩晕史者24例(75.0%),诉耳呜者28例(87.5%),瘘管试验阳性12例(37.5%)。对于小于2mm的骨性半规管瘘,在彻底清除病变后予肌筋膜覆盖。对瘘管大于2mm者,如迷路瘘管处病变难以清除,予保留一薄层胆脂瘤基质,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如能彻底清除病变者,予带筋膜的耳屏软骨片封闭瘘管,外面再覆盖-层肌筋膜。对瘘管破坏严重者。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同时行半规管阻塞术。22耳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Ⅰ期行鼓室成形术,14耳行改良乳突根治术。结果胆脂瘤型28耳,骨疡型8耳;瘘管位于外半规管30耳(83.4%),上半规管3耳(8.4%),两者同时有瘘管1耳(2.7%),鼓岬部瘘管2耳f5.5%);面神经骨管破坏致神经裸露16例,3例位于垂直段,7例位于水平段,同时合并有面神经水平段或锥曲段骨管部分缺损6例。30例患者于术后1~12天内(平均3.5天)眩晕缓解。2例行半规管填塞者,术后16天眩晕逐渐缓解。术后纯音测听平均骨导阈值(0.5kHz、1kHz、2kHz和4kHz),12耳与术前相同,较术前下降10~20dB者16耳,较术前下降20dB以上者8耳。随访3月~6年,眩晕无复发。结论前庭症状存在与否,瘘管试验是否为阳性,以及影像学的改变等都不是术前确诊迷路瘘管的可靠指标,术中探查所见是确诊迷路瘘管最重要的依据。手术方法的选择及对瘘管区病变的处理应根据瘘管的部位、大小及患者听力状况和术者的手术经验而定。

  • 标签: 化脓性中耳炎 迷路炎 瘘管
  • 简介:目的探讨高分辨CT(HRCT)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中耳胆脂瘤的CT征象与手术所见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CT诊断胆脂瘤的敏感性最高在上鼓室(81.25%),最低在乳突(50%).(2)CT显示胆脂瘤的病理改变为①鼓室乳突腔内胆脂瘤影;②胆脂瘤周低密度环;③鼓室乳突腔边缘骨质硬化;④鼓室乳突腔扩大;⑤听骨链破坏.结论CT检查对于中耳胆脂瘤的诊断及指导手术有很大帮助.

  • 标签: 慢性化脓性胆脂瘤型中耳炎 CT诊断 高分辨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中耳胆脂瘤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浓度聚维酮碘液冲洗鼻腔的药物效果及病人的舒适度。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慢性鼻窦炎患者100例,其中急性发作68例,观察组、对照组各随机取50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300ml、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用鼻腔冲洗器进行冲洗(鼻腔冲洗器由北京华声医学科技开发公司生产);观察组采用现配的0.25%聚维酮碘液100毫升进行瑜伽吐纳式(鼻吸口吐)冲洗。两组都反复操作3-5次,对照组每天两次,观察组每天一次,每位病人根据病情好转程度决定冲洗天数,观察病人药物疗效及反应。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鼻窦炎、用0.25%聚维酮碘冲洗液冲洗有较高的疗效,可减少冲洗次数,提高病人舒适度。

  • 标签: 0.25%聚维酮碘液 鼻腔冲洗 疗效 舒适度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紧张部大穿孔手术方式选择的依据,明确乳突CT正常的患者进行乳突探查的必要性。方法病例材料来源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014年至2015年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02例,所有患者均为鼓膜紧张部大穿孔,术前完善检查,102例患者中乳突CT异常的患者为85例(83.33%),乳突CT正常并且干耳2月以上患者17例(16.67%)。所有患者均全麻下进行乳突开放术及鼓室成形术。结果102例患者术后随访鼓膜愈合均良好,乳突CT正常的患者在术中探查乳突、鼓窦、鼓室、听骨链、咽鼓管口区域,发现所有患者均存在一个及以上区域的病变,多处病变影响乳突鼓窦引流。结论乳突CT正常不能成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鼓膜修补的标准,除外伤性鼓膜穿孔外均应进行乳突探查。

  • 标签: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鼓膜穿孔 乳突CT 乳突探查
  • 简介:目的探讨单纯抑郁症大鼠模型的听性脑干反应(ABR)的改变。方法1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正常喂养;模型组(8只):每天随机给予多种低强度刺激,造成动物的抑郁状态,持续28天。记录各组大鼠实验前1天、第14、28天的行为学,并在造模完成后对两组大鼠行ABR检测。结果造模第14、28天,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旷场行为学、体重及摄食量的改变、糖水偏爱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第28天,在声强90dBSPL条件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Ⅰ波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Ⅱ波的波幅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模型大鼠可能存在外周听觉神经至脑干通路存在神经电活动的异常。

  • 标签: 抑郁症 慢性应激 听性脑干反应
  • 简介:目的采取1Hz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慢性主观性耳鸣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对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46例行1Hz低频rTMS连续治疗2周,治疗前后分别行耳鸣残疾量表评分(THI)评分及主观疗效评估。结果rTMS对耳鸣治疗有明显效果,对主观耳鸣症状总体有效率为63.1%,其中失代偿性耳鸣(THI≥40)的有效率明显高于代偿性耳鸣(THI〈40)(77%vs45%;P〈0.001),耳鸣患者治疗前后THI为(51.8±23.5vs37.0±18.8;t=5.94,p〈0.001),VAS为(6.3±2.4vs4.9±1.8;t=5.27,p〈0.01),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失代偿组与代偿组耳鸣rTMS治疗后THI变化存在显著差异,两组差值为19.4±8.5(df=42,T=4.95,P〈0.001)。结论rTMS治疗耳鸣有效,可明显降低THI得分,改善耳鸣症状,特别在失代偿性耳鸣效果更明显。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主观性耳鸣 耳鸣残疾量表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小剂量红霉素治疗顽固性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50例顽固性慢性鼻窦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采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顽固性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后,可以促进早患者病情有效控制,减少胃肠道不适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剂量红霉素 顽固性 慢性鼻窦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