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加用脑复康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临床疗效.方法对存在明显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30例患者,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复康,并以单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30例作为对照,进行12周观察,以SANS进行评定.结果阴性症状严重的病人,抗精神病药物加脑复康治疗,治疗有效的机率增加.结论脑复康治疗能提高精神分裂症疗效,且不增加药物反应.

  • 标签: 疗效 脑复康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 简介:晚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人出现步态失调和姿势不稳(posturalinstabilityandgaitdifficulty,PIGD)等轴性症状,并常因此摔倒致残,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能力。目前左旋多巴类药物等内科治疗不能有效改善PIGD,而外科治疗中能够很好改善PD常见症状(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和肌僵直)的丘脑底核(subthalamicnucleus,

  • 标签: 脚桥核 帕金森病 目标核团 深部脑刺激
  • 简介:患者男,12岁。因反复发作性愣神3个月于2004年11月3日到我院就诊。2004年8月出现发作性愣神,表现为突然停止活动,手中物体坠落,双眼凝视,意识丧失,呼之不应,每次持续时间约10s,事后对发作过程记忆,每日发作数次至数十次,曾服用抗癫癎药物(不详),未能有效控制发作。阳性家族史。体格检查:肤黑,角膜色素环阳性,肝脾未触及,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辅助检查:脑电图检查显示双侧对称的3Hz棘-慢复合波;头部CT检查显示双侧基底节区低密度灶;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首发症状 癫癎 反复发作性 阳性家族史 神经系统检查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鞘内应用罂粟碱治疗破裂脑动脉瘤夹闭术后症状性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于临床常规处理无效、出现进行性神经功能恶化、经颅多谱勒(TCD)检查证实存在严重脑血管痉挛的患者,在腰穿释放30ml血性脑脊液后,缓慢注入0.3%(60mg/20ml)罂粟碱溶液20ml。每次注药后行TCD动态检查以明确治疗效果。结果经鞘内灌注罂粟碱治疗,血管痉挛缓解率达90%(40/45),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率达84.4%(38/45)。用药后发生一过性低血压者3例,短暂性偏瘫1例。全部患者得到随访,存在与血管痉挛相关的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者占6.7%(3/45)。结论鞘内应用罂粟碱对大部分的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有效,且无明显副作用。

  • 标签: 罂粟碱 血管痉挛
  • 简介: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妇女更年期症状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福建省立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围绝经期妇女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医院自制的围绝经期妇女更年期症状与睡眠质量的关系调查表、SAS焦虑情况调查表以及PSQI睡眠质量评价量表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统计围绝经期妇女更年期症状中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结果:98例患者中有29例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差。患者的年龄、工作、经济状况及潮热出汗、焦虑抑郁等更年期症状是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妇女患者存在睡眠质量低下的情况较多,其中患者的更年期症状中的潮热出汗、焦虑抑郁症状与患者睡眠质量关系密切。

  • 标签: 围绝经期妇女 更年期症状 睡眠质量 关系分析
  • 简介:目的建立新的家兔症状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方法采用单侧颈动脉结扎后枕大池二次注血的方法制成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实验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N组)、结扎右侧颈总动脉组(L组)、枕大池二次注血组(SAH组)、结扎后枕大池二次注血组(L-SAH组)。观察并比较各组动物神经功能改变、基底动脉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速度变化以及基底动脉和海马形态学变化。结果SAH组和L-SAH组均出现了神经功能症状,SAH组较轻,L-SAH组较重且持续时间长。SAH组和L-SAH组枕大池二次注血后血流速度均明显加快,根据平均血流速度计算的基底动脉痉挛程度:SAH组在二次注血后1d、3d、7d分别为32.70±5.81、21.29±7.98、4.21±6.55;而L-SAH组为29.97±6.37、21.51±10.25、12.40±7.46。结论兔单侧颈动脉结扎后枕大池二次注血可制成症状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可用于研究SAH后神经功能损害及药物干预。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模型
  • 简介:目的:评价并探讨立体定向毁损颅内不同靶点治疗帕金森病(PD)术后出现小脑体征与手术灶关系。方法:随机抽出颅内3个不同靶点毁损治疗PD共9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采用Leksell定向仪,选择常规靶点。结果:丘脑外侧苍白球(VpLp)毁损术后一周以上出现小脑体征者占3.3%,在丘脑腹侧中间核(Vim)毁损出现小脑体征者占6.6%。而毁损丘脑腹外侧核(VL)出现率最高。结论:毁损灶越靠近丘脑脑底部,术后出现小脑症状的发生率越高,说明定向毁损灶的位置与小脑症状的出现有着很大的关系。

  • 标签: 颅内靶点定向毁损术 小脑症状 手术灶 治疗 帕金森病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锁骨下动脉狭窄或者闭塞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症状性锁骨下动脉狭窄或者闭塞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病变。结果16例病人成功植入支架,1例锁骨下动脉闭塞病人支架治疗失败,成功率94%。手术成功病人锁骨下动脉盗血征象消失,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后支架相关性手术并发症。随访6-12个月,血管超声及CTA检查未见支架内再狭窄。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锁骨下动脉狭窄或者闭塞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动脉闭塞性疾病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锁骨下动脉 血管成形术 支架
  • 简介:目的探讨症状性椎/锁骨下动脉狭窄支架术后支架断裂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症状性椎/锁骨下动脉狭窄支架术后支架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参考冠状动脉支架断裂分型、发生率与发生时间、发生机制和防治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3例症状性椎/锁骨下动脉狭窄支架术后支架断裂均与支架内再狭窄和闭塞有关,2例患者采用球囊扩张术后症状减轻,1例患者服药观察,病情加重。结论椎/锁骨下动脉狭窄支架术后可发生支架断裂,应定期复查:支架断裂可引起症状加重,目前治疗应个体化。

  • 标签: 动脉狭窄 支架 支架断裂
  • 简介:目的探讨在降血压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对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干预作用和脑血管事件的预防效果。方法177例高血压合并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其中90例应用辛伐他汀(每晚20mg)和阿司匹林肠溶片(75mg/d)进行治疗(干预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3年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搏动指数、阻力指数、频谱形态,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压、血脂等项生化指标的变化,并与87例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第1年.干预组患者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及频谱形态等与治疗前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第2,3年.上述各项指标均改善(P〈0.01),频谱形态明显好转。随访结束时,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上述指标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组患者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1.11%(10/90),低于对照组的24.14%(21/87)(P〈0.01)。结论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同时,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可稳定并延缓高血压患者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进程,对降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作用。

  • 标签: 高血压 动脉闭塞性疾病 脑动脉疾病 洛伐他汀 阿司匹林
  • 简介:目的总结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CA)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自1995年6月至005年6月,我科对14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CCA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影像学检查和脑电图检查,手术均在皮层脑电图监测下进行。结果术后通过1年以上随访发现,13例患者疗效满意,癫痫发作;效果较差1例,手术有效率为92.86%(13/14)。结论MRI诊断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CCA有较高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其典型表现是T2WI图像上病灶周围有一均匀的环形低信号区。手术一般应在皮层脑电图监测下进行,且在切除病灶的同时,应一并切除病灶周围的胶质疤痕和含铁血黄素沉积带。

  • 标签: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癫痫 手术 皮层脑电图
  • 简介:目的总结复发性面肌痉挛单纯神经内镜下再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9例曾行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有效6个月以上又复发的病人,神经内镜下再行面神经手术减压术。结果15例术后症状即消失;3例术后痉挛症状减轻,其中2例两周后消失,1例2个月后消失;1例术后症状改善。17例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复发病例。结论神经内镜下再手术是治疗复发性面肌痉挛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复发性面肌痉挛 神经内镜 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颞叶及颞叶内侧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三九脑科医院2009~2013年手术治疗的49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颞叶及颞叶内侧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其中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26例,复杂部分性发作23例,20例行单纯病灶切除(A组),29例根据术中脑电监测结果,病灶及颞叶及/或内侧结构癫痫灶扩大切除术(B组)。结果采用Engel效果分级,A组中Ⅰ级为70%,Ⅱ级为20%,Ⅲ级10%;病理检查均为海绵状血管畸形。B组中Ⅰ级89.66%,Ⅱ级6.9%,Ⅲ级3.44%;病理检查为海绵状血管畸形,其中25例包括海马硬化,3例皮质发育不良。术中及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及死亡患者。结论对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颞叶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通过积极的手术治疗可有效控制癫痫发作。结合术前及术中脑电结果,采用选择性扩大切除癫痫灶,对控制癫痫更为有效。颞叶及颞叶内侧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可能存在双重病理改变。

  • 标签: 海绵状血管畸形 颞叶 癫痫 双重病理 手术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以脑脊液鼻漏为首发症状的斜坡脊索瘤的诊断及内镜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以脑脊液鼻漏为首发症状的斜坡脊索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在内镜下确诊,并行内镜经鼻入路肿瘤切除术及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结果肿瘤全切除2例,脑脊液鼻漏均修补成功。随防17~22个月,肿瘤及脑脊液鼻漏复发。结论对于斜坡脑脊液鼻漏应高度警惕脊索瘤的存在,内镜下经鼻入路既是术中发现病变的手段,又是切除斜坡病变及行脑脊液鼻漏修补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脊索瘤 脑脊液鼻漏 神经内镜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视神经脊髓炎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脱髓鞘病,多为复发性病程.并选择性累及视神经和脊髓,视神经炎和横惯性脊髓炎相继或同时出现,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或肢体瘫痪。此外,也有文献报道,视神经脊髓炎也可以累及脑干,导致顽同性呃逆和呕吐,并且该症状多出现在疾病早期。本文报道1例以呃逆为首发症状的视神经脊髓炎,并结合文献复习。

  • 标签: 视神经脊髓炎 呃逆 延髓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女,34岁,主因“头痛伴恶心呕吐13h”入院。患者于13h前休息中诱因出现头疼恶心呕吐,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没有肢体力弱、发热、意识不清及二便失禁、消瘦等。既往体健。1月前曾行人流手术,术后愈合好。入院查体:血压120/80mmHg,T36.7℃,神志清楚,腰背及双下肢可见多处大小不等皮下瘀斑,心肺腹(-),NS:双眼左侧同位性偏盲,颈稍抵抗,克氏征(+)。

  • 标签: 急性脑出血 首发 恶性肿瘤 DIC
  • 简介:目的:探讨利培酮对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无法控制的兴奋/冲动,焦虑/抑郁,认知障碍五个症状维度的疗效、安全性。方法:对符合CCMD-3诊断的住院精神分裂症(含分裂样)男女共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30.27±10.97)患者应用利培酮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6周用PANSS量表评定。结果: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总有效率96.67%,显效率60%。治疗阴性症状、阳性症状、无法控制的兴奋/冲动、抑郁/焦虑,认知障碍五个症状维度疗效均好,治疗前后存在显著差异。起效时间在2周内。EPS发生率为40%,多发生于第2周。部分需合用盐酸苯海索治疗。结论:利培酮是一种较理想的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阳性、无法控制的兴奋/冲动、抑郁/焦虑、认知障碍均有较好的疗效,且起效快,安全性高,疗效持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症状 疗效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商品名,黛力新)等药物联合治疗胸背痛伴焦虑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胸背痛伴焦虑症状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8人.A组予以黛力新+多虑平抗焦虑治疗,同时予以西乐葆止痛治疗;B组予以西乐葆单纯止痛治疗。观察治疗4周后患者胸背痛的疼痛程度的视觉类比评分(V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的变化。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由(8.56±1.43)分下降到(3.42±1.71)分,HAMA焦虑量表评分由(29.48±8.75)分下降到(12.73±7.29)分;B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由(8.61±1.24)分下降到(6.57±2.16)分,HAMA焦虑量表评分由(29.33±8.91)分下降到(20.36±5.77)分。2组治疗后VAS评分、HAMA焦虑量表评分的差值比较有显著性意义俨〈0.05)。结论黛力新+多虑平等联合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胸背痛伴焦虑症状,而单纯西乐葆止痛治疗效果不佳。

  • 标签: 焦虑症 疼痛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氯丙咪嗪合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阴性症状的作用。方法对7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用氯氮平或氯氮平合并1种以上抗精神病药治疗2个月以上症状未完全缓解者,采用口服氯丙咪嗪合并氯氮平连续治疗3个月。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进行评分。结果采用口服氯丙咪嗪合并氯氮平治疗后,BPRS、SANS量表总分和TESS减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减低。结论氯丙咪嗪合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有一定疗效。

  • 标签: 氯丙咪嗪 氯氮平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联合用药
  • 简介:患者男性,52岁。因反复四肢抽搐,意识不清3h,于2005年12月5入院。发病前20h曾因腰痛在某诊所行腰椎局部小针刀松解术,手术后无不适,自行开车回家。10h前臣床时双下肢麻木、无力,自以为姿势不当所致未予注意。3h前突然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持续2-3min自行缓解;

  • 标签: 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 首发症状 癫痫发作 小针刀松解术 突然意识丧失 四肢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