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肉芽肿乳腺(GM)分类诊疗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且资料完整的218例GM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资料包括临床基础数据、影像学检查、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和效果,并采用字2检验分析3种类型(难治型、肿块型和脓肿型)GM棒状杆菌阳性率及高泌乳素血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患者均为非哺乳期育龄妇女,年龄为(33.5±3.9)岁,于宝宝离乳后(3.6±1.6)年发病,其中63郾8%(139/218)患者有不同程度哺乳障碍史,97.2%(212/218)患者表现为乳房肿块.根据首诊临床表现分为肿块型41例、脓肿型126例和难治型51例.有96例患者可取得脓液标本,其中脓肿型GM61例,难治型GM35例;脓肿型和难治型GM相比,棒状杆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6/61)比8.6(3/35),X^2=0.025,P=0.900].3种类型GM患者高泌乳素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280,P〈0.001),其中,难治型患者高泌乳素血症发生率比肿块型和脓肿型患者高[58.8%(30/51)分别比17.1%(7/41)和27.0%(34/126),X^2=16.487、15.944,P均〈0.017].类固醇激素在GM的治疗中占95.9%(209/218).21.1%(46/218)患者采用了抗生素及抗分支杆菌药物治疗,取得一定的效果.中位随访时间15.8个月(6.0-32.0个月),所有患者的总复发率为11.0%(24/218),其中,肿块型复发率最低,为2.4%(1/41).结论肉芽肿乳腺病因不明,类固醇激素为最主要的治疗方式,部分患者对抗生素或抗分支杆菌药物治疗有效.肿块型患者治疗效果最佳.

  • 标签: 肉芽肿 乳腺炎 诊断 外科手术 类固醇激素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vaginalbirthaftercesarean,VBAC)的可行。方法选取2010~2012年江苏省海门市中医院98例VBAC孕妇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住院的96例初产妇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产妇在分娩结局、围产儿结局、并发症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分娩成功率[57.1%(56/98)]、分娩时间(9.9±0.6)h、并发症发生率[7.1%(7/98)]、产时出血量(281.9±13.4)mL、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0%(2/98)]、产妇满意率[96.9%(95/98)]等方面与对照组[分别为59.4%(57/96)、(9.7±0.7)h、5.2%(5/96)、(284.5±12.3)mL、3.1%(3/96)、94.8%(91/9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按照适应证选择,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是可行的。

  • 标签: 剖宫产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 简介:目的了解妊娠期阴道pH值及微生态状况,探讨妊娠期进行阴道菌群微生态学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产前门诊常规孕检孕妇98例,其中早孕期29例、中孕期35例、晚孕期34例及同龄非孕期正常体检妇女30例,采集阴道分泌物,测定pH值,并革兰染色涂片后进行阴道微生态学评价。结果妊娠期阴道pH值为(3.88±0.20),较非孕期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V、VVC的患病率及菌群异常的发生率比非孕期增高。无症状体征孕妇中,仍有36.70%存在阴道微生态失调。结论妊娠期阴道微生态发生改变,表现为pH值降低,微生态失调比例升高。

  • 标签: 妊娠期 阴道微生态
  • 简介:阴道血肿是阴道分娩的并发症,常由于产后阴道伤口止血不彻底,缝合时留有空隙,或分娩时软组织过度伸展,使深层组织的血管断裂、出血所致.临床上处理阴道血肿较棘手.自1995年~2003年在我院阴道分娩的产妇并发6例阴道血肿以及由基层转入9例产后阴道血肿患者共15例,均采用可吸收明胶海绵填塞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产后阴道血肿 明胶海绵填塞法 治疗 阴道分娩 伤口止血 血管断裂
  • 简介: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09年至2010年12月对全市妇女病普查中7600例进行阴道镜检查,并与病理学检查进行对照。结果7600例阴道镜检查中,786例行阴道镜下活检,阴道镜下诊断慢性宫颈602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1498例,宫颈癌9例,宫颈尖锐湿疣32例,正常宫颈41例。阴道镜对宫颈疾病诊断的敏感度为96.1%,特异度为90.1%,准确率为98.4%,阴性预测值为96.3%。结论阴道镜对宫颈疾病,尤其对CIN和宫颈癌有重要价值。结合病理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阴道镜 宫颈疾病
  • 简介:目的分析影响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阴道分娩成功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遂宁市中医院产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426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试产的临床资料,统计试产结果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相关分析。结果426例孕妇中,阴道试产成功271例,阴道自然/助产分娩,且无子宫破裂;失败155例,试产期间出现剖宫产指征而改行剖宫产。对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成功组产后出血率3.32%,子宫破裂率1.10%,失败组产后出血率7.10%,子宫破裂率1.29%,产后出血率差异明显(P〈0.05),而子宫破裂率、新生儿窒息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单因素分析,两组孕妇产前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孕妇年龄、子宫下段厚度、有阴道分娩史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瘢痕厚度、孕周、入院宫口扩张、距前次剖宫产手术时间、新生儿重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孕妇产前BMI、孕妇年龄、子宫下段厚度、有阴道分娩史、是否临产入院均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阴道分娩史OR值最高,是影响试产成功的重要因素。结论孕妇产前BMI〈30kg/m~2,年龄〈30岁,子宫下段厚度〉4mm,上次术后无发热,临产入院者,有阴道分娩史经历者比较适合阴道试产。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 简介:目的研究会阴侧切对经阴道分娩结局的影响,有效降低会阴侧切率,促进自然分娩。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行会阴侧切经阴道分娩的产妇2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经阴道分娩非会阴侧切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后的会阴水肿、疼痛、愈合、感染情况,产后24h出血量,性生活情况,压力尿失禁及脏器脱垂等情况。结果对照组产妇出血量(343.94±69.55)mL少于观察组(404.75±89.87)mL(P〈0.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会阴裂伤多为I度裂伤(159/200),观察组产妇伤口疼痛分级(≥2级8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2级17例),两组产妇会阴伤口水肿情况相当,且均出现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但观察组分娩后压力尿失禁、阴道前后壁脱垂、子宫脱垂发生率较高。结论经阴道非会阴侧切的分娩结局优于会阴侧切经阴道分娩者,低危孕妇不建议会阴侧切经阴道分娩。

  • 标签: 会阴侧切 妊娠结局 自然分娩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1aparoscopicsacralcolpopexy,LSC)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d,POP)的疗效、安全及并发症。方法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院)于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对16例中重度POP患者进行了LSC治疗,其中4例合并压力尿失禁(urinarystressincontinence,SUI)同时行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ensionfreevaginaltape—obturator,TvT—O),7例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发热、膀胱功能恢复、住院时间等,以了解手术安全。比较手术前后POP分度评价POP的解剖学改善情况;比较手术前后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thepelvicfloorimpactquestionnaire,PFIQ一7)和盆底不适调查表简表(thepelvicfloordistressinventory,PFDI一20)评分及POP一尿失禁性生活问卷(thepelvicorganprolapse/urinaryincontinencesexualfunctionquestionnaire,PISQ)评分,评价手术对患者生命质量和性生活质量的影响。通过随访了解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225.36±38.40)min,术中出血量(385.354-240.30)ml,术后体温均未超过38.5℃,住院时间(7.5±2.3)d,留置尿管时间(4.2±1.6)d。术后POP—Q分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FIQ-7和PFDI-20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ISQ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24个月,平均(14.8±6.2)个月,有3例出现性交不适及性交痛,未见网片侵蚀、暴露、感染等并发症,无新发SUI。客观治愈率100.0%,主观治愈率81.3%。结论LSC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盆腔器官脱垂 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 压力性尿失禁
  • 简介:一、病例摘要患者28岁,因"产后1年2个月,排尿困难1d"于2010年7月12日入院。患者于1年前足月妊娠,在基层医院阴道分娩,因出现第二产程延长,无手术条件转入本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月经:3~5/28~30d,经量中等,无痛经,26岁结婚,孕1产1。无阴道手术史。入院时查体:体温36.8℃,脉搏86次/分,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产科检查:宫高30cm,腹围96cm,

  • 标签: 第二产程延长 阴道闭锁 月经规律 病例摘要 排尿困难 足月妊娠
  • 简介:目的比较经阴道二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2D-HyCoSy)和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4DHyCoSy)评价输卵管通畅的有效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25例女性不孕症患者,采用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SonoVue)造影剂,进行2D-HyCoSy和4D-HyCoSy检查,其中35例结果与腹腔镜下通液术进行比较。对比2D-HyCoSy和4D-HyCoSy评价输卵管通畅的价值。结果经阴道2D-HyCoSy及4D-HyCoSy评估输卵管阻塞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00%、84.44%、75.00%、90.48%和92.00%、93.33%、88.46%、95.45%;准确率分别为84.28%和92.85%。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冇2=36.91,P〈0.05)。一致分析显示,2D-HyCoSy与腹腔镜下通液术结果吻合度基本一致,Kappa值为0.667;4D-HyCoSy与腹腔镜下通液术结果吻合度高度一致,Kappa值为0.846。结论2D-HyCoSy和4D-HyCoSy均可准确、快速地评价输卵管通畅。4D-HyCoSy对输卵管全程的空间走行显示更具优势,诊断更有效。

  • 标签: 超声检查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 输卵管 不孕症
  • 简介: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的高危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接诊的200例阴道分娩产妇的病历资料,其中发生产后出血的80例为观察组,未发生产后出血的1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产后24h的出血量,并对引起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后24h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巨大儿、产程延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精神紧张、产次〉1次、人工流产史均是导致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OR=2.54、2.21、4.40、4.01、7.55、2.70、3.05、2.52,P〈0.05)。结论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受到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在临床上应针对各危险因素提出合理的防范对策,以降低产后出血发生。

  • 标签: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危险因素 防范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LEEP联合阴道镜在宫颈疾病中的诊治价值。方法:分析2007年2月至2010年10月我院155例行阴道镜活检和进行宫颈LEEP术的临床资料,对阴道镜活检结果和LEEP术后病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行LEEP术的155例病例资料中,阴道镜活检病理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符合率68.49%(100/146),LEEP术后病理较阴道镜病理程度加重的14.38%(21/146),17.1%(25/146)较阴道镜活检病理程度轻。另外9例细胞学≥ASCUS,行阴道镜检查不满意的,LEEP术后病理诊断2例为慢性宫颈,6例为CINI级,1例为CINII级。结论:LEEP联合阴道镜在宫颈疾病中,尤其对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重要价值。

  • 标签: LEEP术 阴道镜活检 宫颈疾病 价值 诊治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 简介:目的研究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异位妊娠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128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经腹组43例采用经腹部超声检查进行诊断,经阴组85例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进行诊断。观察两种检查方式对异位妊娠的诊断率以及对不同类型异位妊娠的诊断情况。结果经阴组、经腹组患者对异位妊娠确诊率分别为97.53%、79.07%,经阴组对异位妊娠确诊率明显更高(P〈0.05)。经阴道超声检查共诊断异位妊娠患者81例,其中输卵管妊娠79例(96.67%),卵巢妊娠1例(1.23%),宫角妊娠1例(1.23%)。未破裂型4例(6.67%);破裂型71例(87.65%);陈旧型6例(7.41%)。两种检查方式在衰减包块型输卵管妊娠、混合包块型输卵管妊娠、实包块型输卵管妊娠以及漂浮型输卵管妊娠上有明显差异(P〈0.05);且经阴组检查各异位妊娠类型诊断率明显高于经腹组(P〈0.05)。结论相对于经腹部超声检查而言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异位妊娠诊断率和不同类型判断更准确。

  • 标签: 经阴道超声 经腹部超声 异位妊娠 诊断
  • 简介:目的:运用电子阴道镜观察在宫颈病变筛查的效果。方法:分三组:一组为液基细胞学检查二组为传统巴氏涂片检查三组为电子阴道镜检查。观察三个组在筛查中参与的人数及结果。结果:电子阴道镜的检查人数远远超过前两者且检查结论相差无几。结论: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病变筛查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宫颈病变筛查 阴道镜的运用
  • 简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也被称为念珠菌阴道,是妇科临床最为常见的疾病,统计表明75%以上的女性在一生中会至少患一次此类疾病,而且有50%左右的患者会出现复发,对患者的健康构成了很大的威胁,笔者结合临床对中国知网(CNKI)中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综述如下。

  • 标签: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诊断 治疗 进展
  • 简介: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直接威胁着孕产妇的生命。其典型症状是无诱因、无痛反复阴道流血。2005年~2009年我们对70例前置胎盘阴道流血孕妇宫缩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并采取措施抑制宫缩及避免诱发宫缩,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05年1月至2009年4月在我院诊断为前置胎盘者70例,年龄18岁~40岁,其中小于28周呈胎盘前置状态20例,

  • 标签: 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 前置胎盘 护理干预 2009年 患者 抑制宫缩
  • 简介:目的:探究围绝经期妇女阴道出现异常流血的原因。方法:搜集整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围绝经期出现阴道流血症状的患者共140例,根据其具体出血部位的不同分别给予相应的检查诊疗方法,并对其病理情况加以分类比较。结果:老年阴道是造成围绝经期妇女阴道流血的主要原因,占据了患者总数的79%,其次为恶性肿瘤所致,占患者总数的比例达15%;根据研究患者阴道出血的临床表现特征来看,不规则阴道出血以及血性白带为主要表现。结论:对于围绝经期阴道流血症状的治疗应从预防阶段加以着手,根据患者发病机制的危险因素等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倡导围绝经期妇女积极进行定期体检。

  • 标签: 阴道流血 围绝经期 预防
  • 简介:目的:使用阴道镜筛出癌前病变及肉眼不能发现的早期宫颈癌,指导活检,提高活检和诊断的准确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进行癌前阻断,从而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用电子阴道镜对3722例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其中对2672例绝经前妇女行常规电子阴道镜检查,发现异常即在阴道镜下定点行组织活检。结果:256例检查结果中,发现异常147例,异常率51.42%,其中98例为CIN1,18例为CIN2,14例为CIN3,5例为原位癌,12例为尖锐湿疣。镜下定位活检100%。结论:阴道镜筛查能有效筛查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病变,是提高宫颈癌筛查诊断的重要手段。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癌筛查中具有低成本、高效益的特点,即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和经济价值。

  • 标签: 阴道镜 宫颈癌 筛查
  • 简介:目的:分析金刚藤片与康复消炎栓联合治疗盆腔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诊治的盆腔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金刚藤片治疗,试验组采用金刚藤片与康复消炎栓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16例(80.0%)治愈,2例(10.0%)显效,1例(5.0%)有效,1例(5.0%)无效。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中有11例(55.0%)治愈,2例(10.0%)显效,2例(10.0%)有效,5例(25.0%)无效,总有效率为75.0%,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金刚藤片与康复消炎栓联合治疗盆腔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不会引起明显的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金刚藤片 康复消炎栓 盆腔炎 临床效果 可行性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阴道超声探测绝经后妇女的卵巢,早期发现绝经后卵巢可及综合征(postmenopausalpalpableovarysyndrome,PMPOS)与卵巢肿瘤价值.方法采用阴道超声诊断仪,常规测量子宫、卵巢的大小,卵巢肿物疑恶性时加做彩色多普勒血流测定及卵巢肿瘤标记物CA125的测定.卵巢体积按椭圆型公式计算为卵巢的长×宽×厚×0.523.结果1998年1月~2003年6月阴道超声探测我院门诊就诊患者绝经后妇女14005例,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年龄50~90岁,绝经年限最短1年,最长44年,中位绝经时间14年.检查结果:13228例为正常萎缩卵巢,777人次超声探查出卵巢>2.5cm,其中183名患者因卵巢肿物行手术治疗,其中绝经后卵巢可及综合征81例,内瘤样病变3例,病理性肿瘤78例;在病理性肿瘤患者中,良性卵巢肿瘤70例,恶性肿物8例.恶性肿物中7例CA125升高.结论经阴道超声探测与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的测定,同时卵巢肿瘤标记物CA125的测定是检出PMPOS的必备条件.

  • 标签: 卵巢肿瘤 绝经后妇女 综合征 恶性 CA125 经阴道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