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正压接头在静脉留置输液留置时间。方法将80例需要静脉输液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外接肝素帽,观察组采用外接正压接头。结果观察组取得置管时间延长满意效果。结论正压接头留置时间长于肝素帽留置时间。

  • 标签: 正压接头 留置时间
  • 简介:摘要将6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红花加苦碟子组基本治愈6例,显著进步20例,进步4例,总有效率90.63%;苦碟子组基本治愈2病例,显著进步14例,进步11例,总有效率75.00%;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红花注射和苦碟子注射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红花 苦碟子 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保存时间对血液标本血液细胞各参数影响。方法将正常人ED-TA-K2抗凝血液标本旋转不同时间后,应用XT-20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WBC、RBC、HB、RDW、PLT、PDW,同时与手工法计数结果比较。结果血液标本旋转不同时间后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细胞,其中WBC、PLT,计数及血小板系列偏差较大,结果不稳定,RBC系列参数偏差很小,结果较稳定。结论血液标本在室温下不同保存时间对检测血液细胞各参数有影响,其中WBC计算应在4h左右完成,PLT计数及PLT系列参数检测应在2h内完成,RBC计数及RBC系列参数检测最好在6h内完成。

  • 标签: 血细胞 流式细胞仪 时间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在门诊输液过程中发生小儿高热惊厥急救及护理体会。方法我科近1年来对在门诊输液过程中救治3例高热惊厥患儿病例进行经验总结。结果救治3例高热惊厥小儿经快速止惊、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降温、加强监护等综合治疗及护理,均转危为安。结论及时迅速控制惊厥、降温,加强综合护理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关键。

  • 标签: 小儿 高热惊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现有条件下注射低温配制技术开展方法及效果评估。方法改造现有蒸汽夹层锅,将注射用水快速降温,进行水温监测及内毒素检测;选取受温度影响较大3种注射模拟处方,在不同温度下试制,检测有关物质限量;选取4个输液品种,比较低温配制技术和高温配制技术条件下产品质量合格率。结果注射用水经自来水快速冷却后质量仍合格;三种注射配制原料有关物质限量均合格;替硝唑氯化钠注射在4种温度下制剂有关物质限量均合格,但有关物质限量随温度升高而增高;盐酸川芎嗪氯化钠和乳酸左氧氟沙星两种注射在40℃、60℃配制时有关物质限量合格,而在80℃、100℃条件下限量值均超标;3种注射在40℃配制时限量值最低。采用低温配制技术4种产品质量合格率均明显高于高温配制工艺。结论通过对蒸汽夹层锅进行简单改造后,可实现低温条件下输液品种大量生产,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并带来明显经济效益。

  • 标签: 蒸汽夹层锅 改造 低温配制技术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0.5%奥硝唑氯化钠注射与维生素B6注射联合静脉滴注后不良反应观察。方法本组20例,入院后遵医嘱前三天使用0.5%奥硝唑氯化钠注射100ml加维生素B6注射200mg静脉滴注,后三天仅单独使用0.5%奥硝唑氯化钠注射100ml静脉滴注,观察二者反应。结果0.5%奥硝唑氯化钠注射加维生素B6注射联合静脉滴注后局部疼痛反应明显,单独使用0.5%奥硝唑氯化钠注射静脉滴注无局部反应,两种方法均无胃肠道反应。结论0.5%奥硝唑氯化钠注射与维生素B6注射联合静脉滴注局部疼痛反应明显。

  • 标签: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 维生素B6注射液 不良反应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提供人性化服务在儿科门诊输液重要性。方法对600例门诊输液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排号、等候输液。观察组采用排号、交流、沟通、根据所需提供服务,然后输液。比较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重复穿刺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重复穿刺率和满意度分别为97.00%,3.00%和96.3%,而对照组分别为87.33%,12.67%和84.67%;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主动提供人性化服务,可提高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重复穿刺率,减少患儿痛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提高满意度,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 标签: 主动性 人性化服务 儿科门诊 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儿头皮静脉输液模型在儿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应用。方法在婴儿头皮静脉输液法实践教学中,对护理专业884名学生利用头皮静脉输液模型进行教学,然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884名学生考核结果操作步骤合格率为100%,优良率96.8%;占82.6%;90%以上学生认为利用模型进行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记忆力、提高操作能力。结论利用头皮静脉输液模型教学,可增强学生参与意识,较好地掌握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法;同时婴儿头皮静脉输液模型由塑胶制成,进针角度、力度、深度与真人有所差异,在实际教学中应避免盲目追求穿刺成功率,注重操作规范性,发挥实践教学优势,达到培养实用型人才目的。

  • 标签: 头皮静脉 输液法 实践教学 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抢救平台对严重创伤患者抢救中静脉输液影响并进行分析。方法对200例在两家骨科医院急诊抢救并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实验组使用危重创伤抢救平台、对照组使用普通抢救台进行抢救,观察抢救过程中患者静脉输液故障致重新穿刺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重新穿刺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抢救平台应用减少了抢救中静脉输液重复穿刺,节省了抢救时间,减轻护士工作量,提升了急救质量,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抢救平台 严重创伤 静脉输液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是培养高层次高能力热爱护理专业高级护理人才。方法104名高学历护生采取多层面互动式教并与148名中专护生传统式教资料对比。结果104名高学历护生达标毕业就业率100%。结论此临床教方法切实可行,可以在临床推广交流。

  • 标签: 高学历 护生 临床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对TCT涂片阴性可疑宫颈疾病患者行阴道镜组织活检及跟踪治疗,以尽早发现宫颈早期癌前病变及早治疗,降低宫颈癌发生率。方法对2009年1月至12月经宫颈基细胞学检查(TCT)诊断为阴性患者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并对可疑病灶做病理活检,71例炎症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级者行微波治疗,31例CINⅡ级及6例CINⅢ级者行LEEP术,5例子宫颈微小浸润癌行子宫全切术。结果6个月后复检TCT及阴道镜病理检查,炎症及CINⅠ级者、CINⅡ级者无复发,CINⅢ级者有1例为CINⅠ级。5例子宫颈微小浸润癌行子宫全切术患者均无复发。结论及早对TCT结果阴性可疑宫颈疾病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可及早诊断和治疗,更好地保留生育功能,降低子宫切除率。

  • 标签: 液基细胞学检查 宫颈微小浸润癌 阴道镜 活组织检查 LEEP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方法61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每日一次。观察两组患者出现中间综合征反跳死亡病例数,统计两组患者阿托品及氯磷定用量、住院时间、治愈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阿托品用量、氯磷定用量、住院时间、死亡例数、治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中间综合征和发生反跳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抢救口服含苯量高有机磷农药(如乐果、氧化乐果)患者时,血液灌流能显著降低中间综合征发生率,但在使用血液灌流技术时,一定要注意反跳发生,必要时适量增加阿托品剂量以弥补血液灌流后吸附差。

  • 标签: 血液灌流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中间综合征 反跳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输液拔针后两种按压方式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9年2~10月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输液治疗患者18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93例采用改良纵向大面积按压法,对照组93例采用传统横向小面积按压法,比较两组患者出血及皮下淤血发生率。结果改良纵向大面积按压法与传统横向小面积按压法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建议今后工作中,从人性化护理出发,注意按压方式,保护静脉血管,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护理 静脉输液 按压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运用静脉输液护理技术准入管理体系与护士分层级培训相结合方式,达到丰富输液护理技术内涵,降低技术风险,保障病人安全目的。方法采用郭俊艳老师研究静脉输液护理技术准入管理体系,根据静脉输液护理技术5个项目指标通路选择、穿刺技术、维护技术、支持技术、风险管理细化具体培训内容,根据护士资质选择相应培训内容。结果结合静脉输液技术准入管理体系分层级培训,促进了输液护理质量改进,护士静脉输液技术整体水平得到提高。结论运用科学静脉输液护理技术准入管理体系,对提高临床技术操作安全性,加快静脉输液专业化发展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静脉输液 技术准入管理体系 分层级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护理对实习学员,实习、教学见习效果影响。方法对228位实习学员实施见习教,并于见习前提出合理分配方案、见习时间,见习中采用课堂讨论、提出问题、事先选定病例及见习结束后给与评价效果。结果重症见习后,实习学员对重症学科相关知识了解,对监护病房有了感官上认识,提高了学习兴趣。结论通过重症见习使学员增长了见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评价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了教学效果。

  • 标签: 重症 见习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输液速度调节器应用于人工气道湿化护理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应用静脉输液速度调节器持续滴注湿化法湿化气道,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间断湿化法湿化气道。结果观察组气道湿化工序、肺部感染、痰黏稠度、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充血等临床效果优于原常规间断湿化法。

  • 标签: 人工气道 静脉输液速度调节器 气道湿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血液病患者心理影响。方法60例需要化疗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整体护理组和传统护理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变化。结果整体护理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SCL-90各因子评分显著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血液病化疗患者心理状态。

  • 标签: 整体护理 血液病 化疗 心理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腹X线、CT与临床鉴别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54例气腹患者X线与临床资料,加以总结分析。结果胃穿孔21例,十二指肠穿孔19例,空回肠穿孔7例,结肠穿孔3例,肝脏脓肿破溃2例,子宫穿孔合并回肠、结肠穿孔1例,大肠埃希菌感染1例。46例X线见膈下游离气体,8例X线片阴性,CT上见胆囊、肝周围点气体。结论导致气腹病因多,密切结合临床病史,X线及CT多能作出较为明确诊断。

  • 标签: 气腹 穿孔 游离气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蚯蚓治疗妊娠期带状疱疹临床效果及对母婴安全性。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8例妊娠合并带状疱疹病人,用自制蚯蚓外涂治疗。结果8例患者外涂蚯蚓后立即产生清凉止痛感觉,有6例患者用药3天内疱疹周围红晕消退、干凅、结痂,一周左右丘疹、疱疹消失痊愈,2例1周左右疱疹干凅、结痂,10天左右痊愈;皮肤不留疤痕,治愈率为100%。结论用蚯蚓外涂治疗带状疱疹,具有止痛效果确切,疗程短、对胎婴儿影响最小等优点,是妊娠期带状疱疹首选治疗方法,尤其在基层医院。

  • 标签: 妊娠 带状疱疹 蚯蚓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