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截肢术后合并气性坏疽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针对我科2021年9月份收治的1例截肢术后合并气性坏疽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护理,针对患者并发的气性坏疽,给予患者输血、输白蛋白、抗炎、抗感染、镇痛、改善微循环、纠正电解质、密切监测尿量,并进行彻底清创手术。结果 经过系统治疗和悉心护理,该患者一般情况好,无特殊不适,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切口情况良好。嘱患者术后2周拆线,加强功能锻炼,院外继续治疗,定期专家门诊随访。结论 多方面系统的护理和早期的病情观察可及时发现患者异常,尽早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和救治,同时应指导患者相关疾病的知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焦虑,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逐步回归社会,开展日常活动。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创面分泌物涂片检查革兰氏粗大杆菌对创伤后Ⅱ期手术筛查气性坏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3年1月~12月2558例骨科创伤手术中在手术室实施的Ⅱ期感染创面手术552例,术前4~6h采用玻璃涂片伤口分泌物送检,涂片检查结果显示革兰氏粗大杆菌阳性为气性坏疽疑似病例,结合患者体征和临床症状进一步诊断为气性坏疽病例,安排负压手术间进行手术,采取手术扩创和术后高压氧环境对症治疗,术后每24小时创面涂片检查1次,直到创面无感染性分泌物。评价患者创伤手术后Ⅱ期手术百分率,气性坏疽疑似病例发生率,实际发生率,手术室院内交叉感染频次。 结果 创伤患者手术后Ⅱ期手术中感染创面占比21.58%,术前伤口涂片结果诊断革兰氏粗大杆菌病例13例,确诊为气性坏疽实际病例7例,阳性率为53.85%,术后回访1月,无1例发生手术室交叉感染。结论 术前涂片检查对筛查Ⅱ期手术患者创面气性坏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且方法简便,经济实惠,使用负压手术间对气性坏疽患者进行二期手术可以有效控制手术室交叉感染

  • 标签: 术前 涂片检查 手术创面 Ⅱ期手术 气性坏疽
  • 简介:摘要:目的 应用3种不同品牌的绝缘性能检测仪检测带电源腔镜器械绝缘性能研究测试结果有无明显差异性。方法 随机抽取130件带电源腔镜器械操作钳剪,用3种不同生产厂家的绝缘性能检测仪分别对130件操作钳剪进行检测并实时记录结果。结果 比较3种不同品牌的绝缘性能检测仪在带电源腔镜器械的测出的漏电率分别是14.61%,13.84%和15.38%,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漏电部位主要集中在:器械绝缘鞘和旋转连接处。结论 无论是进口或国产的绝缘性能检测仪都能够较准确地检测带电源腔镜器械的绝缘性能,但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厂家说明书、正确使用绝缘性能检测仪;消毒供应中心要加强腔镜器械处理全过程中的保护;充分认识电外科手术器械漏电导致的不良事件与手术相关的风险、包装灭菌前使用绝缘性能检测仪对带电源腔镜器械进行检测,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病人、术者造成危害。

  • 标签: 绝缘性能检测仪 腔镜器械 绝缘性能检测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干燥方法对牙种植手术器械性能的影响。方法将两套种植器械清洗后按干燥方法分为机器烘干(机器组)和毛巾擦干(手工组),器械循环使用6周,采用三磷酸腺苷相对发光值测定、放大镜下观察器械清洁度、电镜扫描观察评价器械性能。结果相对发光值测定,器械使用开始3周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起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放大镜观察,两组使用3周内器械清洁度均合格,3周后器械清洁度不合格数增加;器械使用6周后电子显微镜扫描,机器组器械表面腐蚀点与刀刃面磨损均低于手工组。结论使用机器干燥方法有利于保持牙种植器械的性能

  • 标签: 牙种植 器械 干燥 性能
  • 简介:[目的]比较精密输液器与普通输液器安全性能。[方法]将400例需静脉治疗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精密输液器组和普通输液器组各200例,观察治疗期间两组病人排气成功率、出现回血、针头堵塞、局部皮肤反应等情况。[结果]精密输液器组排气成功率明显高于普通输液器组(P〈0.01);出现回血、针头堵塞、局部皮肤反应等现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输液器组(P〈0.01)。[结论]精密输液器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和病人满意度,且保证了输液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精密输液器 普通输液器 安全性能 回血 针头堵塞 皮肤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