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护理对肺癌放疗患者癌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肺癌放疗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于干预前和干预3周后,分别采用简明癌性疲乏评估量表、癌症生活质量量表进行癌性疲乏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两组干预后无疲乏、重度疲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疲倦感、疼痛感及恶心呕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肺癌放疗患者提供个案管理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癌性疲乏程度,提高患者放疗后生活质量。

  • 标签: 肺肿瘤/放射疗法 肺肿瘤/护理 个案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微信平台对心脏移植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微信平台管理。比较2组患者出院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好于对照组。结论微信平台的应用可以提高心脏移植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能力。

  • 标签: 心脏移植 微信 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
  • 简介:总结采用全方位定位标识法管理手术室仪器的效果。具体方法为每一仪器都设立固定资产“身份证”标识和序列号标识及定位标识;用白板制成仪器分布表悬挂于手术室中心控制室墙上,同时各手术间电脑桌面上都有仪器分布表,可快速查询仪器状态;使用手术间房间号牌对换借用公用仪器,明确公用仪器的去向。经过2年实践,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仪器设备归位率提高到95.7%,使用率提高到93.8%。

  • 标签: 手术室 仪器设备 管理 定位标识
  • 简介:目的:探讨居家自我护理行为在学龄期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59例学龄期哮喘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79例,干预组予以居家自我护理行为干预培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治疗30d后,干预组在日常、处理、控制与监测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每月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以及8个月住院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学龄期哮喘患儿临床予以居家自我护理行为干预培训,有利于提升其自我护理与哮喘控制水平,该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居家自我护理行为干预 学龄期 儿童哮喘
  • 简介:[目的]探讨实习护生情绪管理能力与临床沟通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长沙市三级甲等医院的500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生的情绪管理能力的总得分为83.066分±13.982分,其影响因素有性别、家庭住址、情绪和应对方式;临床沟通能力总得分为80.106分±9.705分,其影响因素有年龄、家庭结构、实习时间、性格和应对方式;实习护生情绪管理能力总分与临床沟通能力总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应针对实习护生情绪管理能力和临床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同时可通过提升护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提高其临床沟通能力。

  • 标签: 实习护生 情绪管理能力 临床沟通能力 影响因素 相关性
  • 简介:[目的]分析2012年-2014年护理管理高被引论文分布情况,揭示国内护理管理的研究热点,为护理期刊管理类编辑选题、组稿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12年-2014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中所报告的12种护理核心期刊刊载的全部护理管理高被引文献,从期刊分布、主题分布、基金资助情况及第一作者学历和职称4方面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2014年护理管理高被引论文为217篇,有基金资助文献44篇;高被引论文的期刊分布呈集中性,这一阶段研究的重点领域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基金资助以省级、院校级为主,本科及其以上学历、主管护师和副主任护师职称是高被引论文发表的主导人群.[结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是值得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护理期刊编辑可以根据作者群分布及研究热点展开选题和组稿,以便更好地挖掘优质稿源.

  • 标签: 护理管理 高被引论文 文献计量学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42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内手术室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面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比较两组医院感染和不规范操作情况。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和不规范操作发生率分别为1.41%、4.22%,显著低于对照组9.86%、15.4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规范化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不仅可有效降低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还能进一步规范护理人员相关操作技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骨科手术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测健康状况,并分析两者间的关系,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提供干预对策。方法:采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3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老年慢性病患者AHSMSRS总评分为(131.25±24.18)分,处于中等水平;SRHMS总评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P〈0.01);相关分析显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测健康呈正相关(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健康自我管理行为和健康自我管理认知是自测健康的预测因素(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测健康不佳,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是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的预测因素。

  • 标签: 老年 慢性病 健康自我管理能力 健康状况
  • 简介:目的探讨新形势下护士长管理工作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方法以护士长工作重点、难点、创新点为主题,综合专科、人员、自身,结合日常管理工作进行20min汇报,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其进行归纳及分类统计。结果护士长报告的管理重点前两位为保障安全管理(55.38%)和保障护理质量(47.69%);积极团队文化建设(43.08%)与护士专业能力提升(35.38%)是护士长面临最多的管理难点;创新点体现在积极团队文化的建设(30.77%)和护士专业能力的培养(24.62%)等。结论护理部管理者应进一步加强护士长对重点问题的管理,帮助护士长积极克服管理难点,搭建平台促进护士长分享管理创新点,对于创建高水平的管理人才梯度,提升高效科学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内容分析 护士长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联合微课教学法在普外科护生管道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引入PBL联合微课教学法的护生护理的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科肝胆手术留置≥2个管道的病人100例为观察组,选取未引入PBL联合微课教学法的护生护理的2014年2月—2015年1月肝胆手术留置≥2个管道的病人10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护生按照管道护理常规给予病人护理。观察组护生在对照组常规管道护理的基础上引入PBL联合微课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对普外科管道安全管理的认知、两组病人管道相关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对管道安全管理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生对管道安全管理的认知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管道护理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对于管道安全管理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联合微课教学法应用于护生管道安全管理能优化临床护理教学效果,提高管道护理的安全质量。

  • 标签: 教学法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微课 普外科 护生 管道安全
  • 简介: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在颈椎后路术后患者轴性症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颈椎后路手术治疗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出院时轴性症状情况、出院后12个月内轴性症状情况、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程度情况。结果:两组出院时轴性症状发生率、出院后12个月轴性症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生存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后路术后患者预防出现轴性症状采用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预防轴性症状的发生,安全可靠,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颈椎后路术 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护理 轴性症状
  • 简介: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急危重症孕产妇院前急救及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急诊室对急危重症孕产妇院前急救及转运过程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观察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6个月(对照组)及实施后6个月(观察组)急诊科室护理质量、意外风险及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施后急诊基础护理、特级护理、病房管理、文书管理、重点环节管理、急救药品管理及总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实施后意外发生及护理纠纷事件发生情况低于实施前。实施后接诊时间、院前转运时间低于实施前,结论: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急危重症孕产妇院内转运中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意外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急危重症孕产妇 急救 院内转运
  • 简介:目的评价老年呼吸科实施健康管理对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老年患者影响的效果。方法成立健康管理小组,建立健康档案、实施家庭护理等措施,运用埃普沃斯嗜睡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老年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在控制烟酒、体质指数、避免使用安眠药、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疾病监测方面与对照组比较依从性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白天嗜睡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老年患者实施健康管理,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睡眠质量,减轻症状。

  • 标签: 健康管理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老年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多学科参与的分组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6-12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深圳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门诊规律行HD的2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27例和对照组111例,HD期间,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以护士为主导多学科参与的分组管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血清甲状腺旁激素(intactparathyroidhormone,iPTH)及β_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钙磷代谢情况、相关营养指标的达标率及血管通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血清iPTH和β_2-MG水平、钙磷代谢情况、相关营养指标的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血管通路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以护士为主导多学科参与的分组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HD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管通路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分组管理模式 血液透析 钙磷代谢
  • 简介:[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在重症监护室(ICU)非计划性拔管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发生的6例非计划性拔管事件进行讨论分析,运用根因分析法进行近端原因,根本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方法,落实导管脱落高危风险预防措施的执行力,建立管道固定制度,规范固定方法,改进约束方式,加强医护合作及宣教,优化人力资源分配等。[结果]2014年1月—2014年12月发生2例非计划性拔管事件,无麻醉恢复期约束带固定失效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结论]运用根因分析法进行管理可有效降低ICU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非计划性拔管 根因分析 质量管理 重症监护室
  • 简介:目的探讨军校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和拖延行为的相关性,以期为提高后续军校大学生的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某军医大学临床医学本科生312名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拖延量表以及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军校本科生拖延行为条目总均分为(2.56±0.47)分,时间管理倾向条目总平均分为(3.26±0.21)分;不同年级本科生的拖延行为总分、时间管理倾向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三年级分别与四年级拖延行为总分、时间管理倾向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拖延行为总分与时间管理倾向呈负相关(P〈0.05)。结论四年级军校临床本科生自我约束能力强,拖延行为现象少,时间管理能力高于其他年级;军校大学生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能较好地预测本科生拖延行为,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军校大学生 时间管理倾向 拖延行为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24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疼痛评分和持续时间分别为(2.7±0.3)次/周、(3.14±1.08)分、(2.74±o.75)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绞痛稳定性、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程度、疾病认知程度、治疗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预后。

  • 标签: 冠心病 责任制护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