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7 个结果
  • 简介:护理应用生理学是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学科,其基础理论和原理抽象繁杂,较难记忆和理解。尽管通过传统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但由于缺乏对实际情况的分析,往往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深刻性和长效性不足,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理论转化为方法、内化为素质的作用明显不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由于本课程是医学基础课程,学生学习本课程时,尚未见习,

  • 标签: 生理学教学 案例教学法 应用 护理 医学基础课程 传统教学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在 PICC(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 尖端定位中 , 生理盐水作为介质导引腔内心电图辅助及其护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 抽取我院 50 例 PICC尖端定位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 PICC尖端定位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将生理盐水作为介质导引 腔内心电图辅助定位及其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定位准确程度、时间、并发症。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准确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定位时间明显缩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8.00% 、 32.00% ,对比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 在 腔内心电图辅助 PICC尖端定位中 , 生理盐水作为介质导引及其护理均有重要价值,能提高定位准确率,缩短定位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生理盐水作为介质导引 腔内心电图辅助 PICC尖端定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手术室机制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患者生理、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20例急诊手术患者分成两组,将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将优质护理用于观察组,对比两组的生理变化、心理变化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况,观察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诊手术 优质护理 心理状态 生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房按摩联合乳腺理疗对预防产妇生理性乳胀的作用。方法:纳入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我院产妇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8例实施乳房按摩,观察组48例增加乳腺理疗,观察两组生理性乳胀发生情况、泌乳情况及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生理性乳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乳房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房按摩联合乳腺理疗可有效减少产妇生理性乳胀的发生,可促进泌乳,减轻乳房胀痛,提高母乳喂养率。

  • 标签: 乳房按摩 乳腺理疗 生理性乳胀
  • 简介:摘要: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就是代代繁衍的过程,无论在任何社会环境之下,多数的人类个体都是通过自然分娩进行繁衍的,而自然分娩本身所指的就是胎儿经过产妇阴道娩出的过程,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现阶段已经成了其他可以促进分娩过程,并减轻产妇痛苦的分娩措施。相较于此,自然分娩方式具有多种优势,本文着重对自然分娩的优势进行了介绍。

  • 标签: 自然分娩 优势 孕产妇
  • 简介:摘要:分析在急性胃炎患者护理中采用生理-心理-环境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随机在2022年9月-2023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胃炎患者中抽选1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应用常规护理的54例患者为参照组,应用生理-心理-环境护理路径的54例为试验组,从组间临床症状总积分改善情况、整体舒适度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护理前临床症状总积分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3天和7天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整体舒适度各项指标在护理前两组均没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试验组更优(P<0.05)。讨论:在急性胃炎患者护理中采用生理-心理-环境护理路径,能够改善症状,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胃炎 生理-心理-环境护理路径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音乐对小针刀术病人的心率、血压、焦虑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小针刀术病人随机分为音乐组与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病人分别进行测试,并监测记录病人手术中的心率、血压、疼痛程度。[结果]音乐组病人的焦虑值、血压、心率、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音乐可以稳定小针刀术病人的心率血压,减轻焦虑及疼痛反应。

  • 标签: 音乐干预 小针刀术 心率 血压 焦虑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对产妇舒适度和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8月在我院接受分娩的初产妇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参照组与舒适组各55例,参照组在分娩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舒适组在参照组基础之上实施舒适管理。结果:舒适组初产妇的心理和生理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舒适组第1、2、3产程时间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各指标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初产妇 分娩 舒适管理 舒适度评分 产程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抚触护理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1年2月至2022年9月,以我选取78例新生儿以及其父母156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9例患儿以及78名家长,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以及78名家长,新生儿给予早期抚触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在SAS评分、SDS评分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期抚触护理 新生儿 生理性黄疸
  • 简介:由于高频刀在外科手术的使用中存在灼伤的危险,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因此本文结合灼伤的病例,对灼伤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认为加强高频刀的使用培训及掌握两类灼伤的防范措施,对于预防刀灼伤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高频电刀 电灼伤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肠息肉患者在接受无痛肠镜高频切术时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同期观察组则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结果: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为2.63%,对照组为13.16%,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89.47%,P<0.05。结论:结肠息肉患者在接受无痛肠镜高频切术期间为其提供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率,并显著可改善护患间关系。

  • 标签: 结肠息肉 无痛肠镜 高频电凝电切 临床护理路径 价值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血清高胆红素的分类和发生机制。首先,根据高胆红素的来源,将其分为遗传性高胆红素和获得性高胆红素两类。遗传性高胆红素主要与遗传性疾病相关,包括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和遗传性胆红素转运障碍等。获得性高胆红素则与其他因素引起的溶血、肝脏疾病和胆道梗阻等有关。接着,本文探讨了高胆红素的发生机制。高胆红素的产生可以通过多个途径,包括红细胞溶解释放胆红素、肝脏代谢异常导致胆红素积累和胆道阻塞导致胆红素排泄障碍等。

  • 标签: 血清高胆红素 遗传性高胆红素 获得性高胆红素 溶血 肝脏疾病 胆道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伸式纯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对产妇生理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延伸式纯母乳喂养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延伸式纯母乳喂养护理干预 生理与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延伸式纯母乳喂养干预用于产褥期产妇中的效果分析。方法:对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我院产褥期产妇(90例)进行研究,并均分为宣教组和延伸组,宣教组45例产妇仅在医院时接受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干预,而延伸组产妇在宣教组知识宣教基础上结合延伸护理干预,对宣教组、延伸组的母乳喂养状况以及生理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延伸组的纯母乳喂养率和喂养知识掌握率均比宣教组要高,延伸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则低于宣教组,两组对比,P

  • 标签: 延伸护理 纯母乳喂养 并发症 知识宣教
  • 简介:本文报告了87例肠息肉内镜下高频凝切除的护理体会。认为做好患者的术前评估、心理护理和肠道准备,在术中密切配合医师,是肠息肉凝切除术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对患者术后的休息和饮食进行指导,加强护理观察,可减少手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成功率。

  • 标签: 肠息肉 内镜 高频电凝 护理
  • 简介:为了减少在刀使用过程中对其他组织造成损伤,我科制作了一次性刀头防护套,应用120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电刀头 一次性 防护 损伤 制作 护套
  • 简介: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前列腺增生病人人数逐渐增加。前列腺增生在临床上仍以手术治疗为主,经尿道前列腺切术(TURP)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的优点,因而在国内外广泛使用,尤其适合一些高龄高危的病人。我院泌尿外科在1990年—2006年用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681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护理报告 前列腺增生病 TURP治疗 常见疾病 老年男性
  • 简介:胸腔镜手术使用的灼剥离器有钩型刀、分离刮铲和钳型双叶凝头,剥离器刀体精密、细小,极易被切割、止血过程中形成的碳化组织覆盖,影响正常使用,因此术中需随时清洁刀体。传统的清洁方法是用湿盐水纱布或一次性灭菌细砂纸擦拭。但湿纱布擦拭效果欠佳,细砂纸擦拭易损坏刀体的钛保护层,尤其是钳型双叶凝头前端凹凸不平,清洁起来更困难。随着碘伏在外科手术中的广泛应用,我们发现需清洁的灼剥离器刀体用碘伏浸泡后再用湿纱布擦拭,效果更佳。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碘伏浸泡 剥离器 电灼 纱布擦拭 新用 胸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析在宫颈病变治疗中,对患者施以宫颈环形切术的效果。方法:2023年1月-2024年1月,选我院收治宫颈病变病例150例,随机数字法分2组,实施不同治疗,比较手术、排气、住院时间、出血量,并发症率。结果:比较对照组,比较手术、排气、住院时间短(P<0.05),并发症率低(P<0.05)。结论:在宫颈病变治疗中,对患者施以宫颈环形切术有效果和临床价值。

  • 标签: 宫颈病变 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颈冷刀锥切 并发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