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管理中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0年10月~2022年10月中的100例手术器械展开评价,2020年10月~2021年10月的50件为对照组(常规管理模式),2021年10月~2022年10月的50件为观察组(精细化管理模式),并对管理结果展开评价。结果:观察组医护满意度以及手术器械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工作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较之常规管理模式,其消毒灭菌效果更为明显,保障了治疗手术器械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手术器械消毒灭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节护理模式改善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及灭菌消毒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在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选取消毒供应中心15名护士纳入观察组,实施细节护理模式,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选取消毒供应中心15名护士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各项工作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细节护理模式 工作质量 灭菌消毒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流程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消毒灭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选取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医疗器械灭菌包2000件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1000件,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1000件,采用标准化流程护理),比较两组消毒灭菌合格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器械回收、清洗、包装以及消毒灭菌合格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消毒灭菌中使用标准化流程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消毒灭菌的合格率以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建议推广。

  • 标签: 标准化流程护理 消毒供应中心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存在的职业暴露风险,提出针对性改善措施后对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消毒供应中心2019年1月-12月期间的24例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管理前),取2020年1月-12月的期间工作的24例护理人员(管理后)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沿用传统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流程,观察组采用管理后制定的有效措施,对比两组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评分。结果:观察组共接收24318件医疗物品,对照组共接收22673件医疗物品,而观察组出现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0.08%)明显低于对照组(0.44%),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消毒供应 中心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中心采取优质护理对其手术器械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400件实施研究,视2020年1月~12月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200),视2021年1月~12月为对照组(优质护理,n=200),比较2组指标。结果:观察组器械管理质量,与对照组比高,手术器械不良事件与对照组比低(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采取优质护理可提高手术器械管理质量,规避相关不良事件, 值得借鉴。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优质护理 手术器械管理 不良事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方位质量控制干预模式下,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消毒供应室内镜清洗消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内镜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于手术内镜器械消杀管理过程中,随机选取内镜中心清洗消杀的981件内镜器械作为实验组。对比之下随机选取2020年和2021年内镜中心的981件同种内镜器械作为对照对象进行实验分析。比较两组脉动真空灭菌柜消毒灭菌情况,内镜器械清洗合格率,手术科室满意度调查和两组病人感染事件发生率等。结果:实验组消毒灭菌情况、内镜器械清洗合格率、手术科室满意度调查和两组病人感染事件发生率四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质量控制 内镜器械清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存在的职业暴露风险,提出针对性改善措施后对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消毒供应中心2019年1月-12月期间的24例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管理前),取2020年1月-12月的期间工作的24例护理人员(管理后)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沿用传统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流程,观察组采用管理后制定的有效措施,对比两组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评分。结果:观察组共接收24318件医疗物品,对照组共接收22673件医疗物品,而观察组出现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0.08%)明显低于对照组(0.44%),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消毒供应 中心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在消毒供应中心应用强化护理质量的控制措施,进行应用效果、应用意义、应用价值的探讨分析,从而大幅度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效率,实现护理质量及护理效果的全面优化。方法:本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共计13名,采用抽签法分成两小组,对照组7人,实验组6人,对照组应用常规化的护理质量管控方法,按照相关规定,推进管控工作。实验组应用强化护理质量控制措施,完成管控任务,对比管控效果,及时发现管控效果的差异性。结果:经比较,实验组医疗器械的合格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护理人员对于质控的满意度,普遍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强对护理质量的有效管控,应用安全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整体优化护理效果,可以更好地推进消毒供应中心的各项工作。因此,强化护理质量控制,应继续作为消毒供应中心首选的护理质量管控方式,应充分完善相应的护理内容,持续改进不足之处,充分保障医疗器械的使用安全性,借此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有效促进现代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强化护理质量控制 消毒供应中心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内容进行分析,探究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效果及在院内感染发生率方面评价。方法:电脑随机法下,将本文研究主体分组,即:对照组、实验组,统计发现,2组均为消毒供应中心内护理人员,样本数为62,抽取时间起于2020年10月,止于2022年7月;其中,常规管理为对照组提供,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为实验组提供,各组收纳31名,对比效果。结果:工作质量、满意度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高,P<0.05;院内感染发生率中,实验组VS对照组,测定数值低,P<0.05。结论: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模式,既可促进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护理人员满意度提升,又能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现象,降低发生率,可推行。

  • 标签: 护理质量控制 工作质量 院内感染 消毒供应中心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存在的职业暴露风险,提出针对性改善措施后对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消毒供应中心2019年1月-12月期间的24例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管理前),取2020年1月-12月的期间工作的24例护理人员(管理后)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沿用传统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流程,观察组采用管理后制定的有效措施,对比两组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评分。结果:观察组共接收24318件医疗物品,对照组共接收22673件医疗物品,而观察组出现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0.08%)明显低于对照组(0.44%),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消毒供应 中心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
  • 简介: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外来医疗器械是指由生产厂家或器械供应商租借给医院临时使用的医疗器械,此类医疗器械由于使用频率相对偏低,但专业性强、利用价值高、价格昂贵,故常通过租借此类器械帮助医院开展多层次手术,可节省医院额外开支,避免资源浪费。然而,外来医疗器械多属于复杂性器械,器械数量多,清洗难度大、结构复杂,且流通于不同医院,相对而言感染风险较高,潜在隐患较多,因此,做好外来医疗器械管理,能够控制医源性感染,保障患者医疗安全,降低医疗感染风险。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了影响外来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对这些外来器械实施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管理,探讨管理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PDCA管理 外来医疗器械清洗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医疗行业服务的安全性、舒适度都有了更高一层的追求,对于外科手术更是这样,现如今,手术室一体化成为现代手术室发展的趋势,其核心理念就是实现数字化、人性化、洁净化于一体的新型手术室,各大医院目前的发展方向都在向之靠拢,但是由于发展的局限性,尚不能立刻实现,但是我们也要追求手术室的优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科精密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的方法及技巧。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该时间段眼科的精密器械70件,将其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管理,乙组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方式进行管理,观察不同管理方式的效果。结果:研究显示,乙组医护使用满意度高于甲组,乙组管理后器械处理质量得分高于甲组。两组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的方式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眼科精密器械中,其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 标签: 眼科精密器械 消毒供应中心 集中处理 方法 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消毒供应中心采用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8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腔镜器械140件,平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应用常规消毒模式,研究组应用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对比供应质量。结果:对比实验结果,研究组的供应质量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运用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可提升腔镜器械供应质量,可以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优质护理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22名为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以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11)、观察组(n=11)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及PDCA循环管理,并对管理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起止时间分别为2021年01月-2021年12月和2022年01月-2022年12月。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管防范意识有所提高,上述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优质护理的工作中,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2年3月的40份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资料,根据干预方案分组,即优质组、常态组,均有20份资料,前者以优质护理为方案,后者以常态护理为方案,评估护理管理质量,统计器械管理合格率,评估满意度。结果:手术器械护理管理质量评估后结果有差异,优质组高于常态组,P

  • 标签: 手术器械管理 满意度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质量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于消毒供应中心职业防护安全采用前馈控制系统做安全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12月,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37名,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安全管理,2022年1月至12月,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37名,为研究组,采取常规安全管理前馈控制系统安全管理,效果分析。结果:职业暴露发生率统计,显示研究组较对照组发生率低(P<0.05),管理满意度调查,可见研究组具备较高管理满意度(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职业防护安全管理,采用前馈控制系统形式开展管理,能够管控职业暴露发生率,维护人员工作安全。

  • 标签: 前馈控制系统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防护安全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加强手卫生培训对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规范化培训的作用。方法:挑选本院100名护士作为研究样本,年龄处于18-26岁之间,平均年龄(22.41±3.11)岁。男性护士8人、女性护士92人。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及观察法进行研究。结果:规培护士洗手指征掌握情况较优。手卫生依从率均数为99.5%。结论:经过系统化的培训,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保持良好手卫生的至关重要性。在培训中,他们将掌握正确的洗手流程、时机和方法,从而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加强手卫生培训带来显著的改变: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们在手卫生操作上的执行率明显提高,洗手方法的正确率也有显著的提升。这一系列变化为患者的健康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强化手卫生培训不仅有助于提升护士的职业素养,还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遵循规范的手卫生操作不仅仅是医疗安全的保证,更是护士职业道德和形象的重要展现。通过加强培训,护士们养成了良好的职业习惯,提升他们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角色认同感,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这些经过培训的护士们在手卫生操作中展现出更高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有效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和质量。加强手卫生培训对于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和资源利用也带来了积极影响。规范的手卫生操作有助于减少医疗物资污染,降低资源浪费,从而有效地节约成本。通过这种培训,护士们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复用器械,确保复用器械的无菌安全,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了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在实施加强手卫生培训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护士们的工作非常繁忙,时间有限,这可能会影响到培训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消毒供应中心需要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充分考虑护士的工作需求和时间安排,以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总而言之,加强手卫生培训对于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提高护士的职业素养和医疗服务质量,还能够优化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流程和资源利用。通过持续的努力,我们可以建立更安全、高效、可靠的医疗环境,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 标签: 手卫生培训 消毒供应中心 护士 规范化培训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