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人员自我效能提高对门诊小儿静脉穿刺首次成功率的情况分析。方法:本文针对我院 2018年 3月至 2018年 5月 25名门诊护士进行自我效能理论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干预措施治疗分析,主要分析包括公共体验、替代经验、心理激励、缓解压力和干预措施效能。 结果:研究中25名护士干预前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意志力平均分是 23.3±1.2分,干预后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意志力得分是 32.5±1.5分,其结果比较差异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小儿静脉首次穿刺成功率是 68%,干预后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 92%,对小儿进行静脉穿刺例数均为 100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对门诊护士进行自我效能干预能够有效提高门诊小儿静脉穿刺首次成功率,对有效提升护理人员职业技能与降低患护纠纷起到关键作用,值得在护理人员培养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护士 效能 门诊 静脉穿刺 首次成功率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成功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在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35 例实施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患者 ,所有患者均接受围术期综合护理措施 。采用统计学分析 35 例实施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患者的成功率、失败率。 结果: 35 例实施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患者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失败率 ( P<0.05)。结论: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 围手术期护理 成功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肺复苏机与传统人为CPR在抢救中的成功率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20年10月-2021年3月治疗的90例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的濒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心肺复苏机对濒死患者进行持续性复苏操作,对照组患者采用徒手心肺复苏;结果:观察组心肺复苏成功率为15%,对照组心肺复苏成功率为6%,两组心肺复苏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肺复苏机 传统人为CPR 抢救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建立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对急性脑卒中抢救成功率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急诊救治的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进行细致的数据分析,观察组50例,所采用常规性急救护理,试验组50例接受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予以全面护理干预。汇总两组护理评估耗时、确诊用时、治疗时长以及抢救成功率4项相关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护理实施性能。结果:试验组护理效果较为明显,其各阶段用时均明显缩短,以致抢救成功率显著提升,较观察组各数据(P<0.05)符合统计意义。结论:在急诊建立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其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成功率的价值显高,在缩短护理评估、确诊、治疗时长的同时,及时挽救患者生命,对其预后发挥重要作用,提倡临床进一步实施。

  • 标签: 急救护理小组 急性脑卒中 急诊 抢救成功率 实施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提高新生儿桡动脉采血穿刺成功率操作技巧。方法 从本院收治的新生儿中选出50例作为对象展开研究,收治时间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随机分组后采用不同的桡动脉采血穿刺操作方法,常规组用触摸穿刺方法,试验组用目测定位法,比较效果差异。结果 试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6.00%、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优于常规组的76.00%和32.00%,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新生儿采血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时采用目测定位法,能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采血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桡动脉采血穿刺 目测定位法 触摸穿刺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体检中心工作中对患者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80例在体检中心接受采血检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组后分别对两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穿刺成功率与护理依从性上的表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同对照组相比更高,且患者的护理依从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体检中心工作中对患者实行针对性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加强患者对护理服务的依从性表现。

  • 标签: 体检中心 针对性护理 穿刺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对脱机成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脱机成功率以及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脱机成功率以及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早期康复护理 脱机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开展循证护理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中筛选我医院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接收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将入选的患者通过电脑随机选取方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中人数为2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循证护理,详细对比两种护理方案最终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治疗后两组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所用时间以及止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最终获得的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管理中,可使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依从性得到良好提升,促进患者的疾病治疗效率。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循证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优质急诊护理能否提高心梗患者抢救成功率以及对患者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分别接受优质急诊护理和常规护理。比对两组急救成功率以及急救成功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心梗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急救成功率达到97.50%,高于对照组的2.50%,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后心梗复发率仅为2.56%,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优质急诊护理应用于心梗患者抢救时,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心梗复发率。

  • 标签: 心肌梗死 优质急诊护理 抢救成功率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心肌梗死患者在抢救成功率和预后方面采用急诊护理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患者心肌梗死的患者中随机选择72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时间在2022年3月-2023年3月之间,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采用急诊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每组均为36人。结果:接受护理后,研究组病人的抢救时间、急诊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以及住院期间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抢救成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梗抢救过程中,实施急诊护理干预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可以明显地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抢救时间、急诊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恢复时间,让患者的生活品质和护理满意度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住院期的复发率,让患者能够维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更好地促进疾病的整体治疗。

  • 标签: 急诊护理 心肌梗死 抢救成功率 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旨在研究无痛穿刺技术对静脉输液患儿穿刺成功率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静脉输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n=60例)采取常规静脉穿刺输液,研究组(n=60例)采取无痛穿刺技术,比较两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疼痛程度指标。结果:研究组患儿穿刺配合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研究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研究组患儿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无痛穿刺技术对静脉输液患儿穿刺成功率较高,还可将患儿的疼痛程度减轻,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无痛穿刺技术 静脉输液患儿 穿刺成功率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优化急诊科护理流程对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影响。通过对当前急诊科护理流程的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发现存在人员配置不合理、流程设计不科学、沟通协作不畅以及信息化程度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包括人员配置优化、流程设计优化、沟通协作优化以及信息化程度提升在内的优化策略,本研究为未来急诊科护理流程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借鉴。

  • 标签: 急诊科护理流程 优化策略 救治成功率 人员配置 信息化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肌梗死(MI)患者护理中急诊护理措施有效应用对抢救成功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照护理模式将84例入组研究MI患者分为UC组(42例,常规护理干预模式)与EC组(42例,急诊护理参与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救治效率、救治效果、预后质量。结果:EC组分诊评估时间、辅助检查时间、院内转运时间、急救总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UC组(P<0.05),抢救成功率(100.00%)高于UC组(85.71%)(P<0.05);院内复发发生率、护理风险发生率、SAS评分、病情评分低于UC组(P<0.05);GCS、KPS、GRACE量表评分优于UC组(P<0.05)。结论:MI护理中应用急诊护理措施对救治效率、效果提升存在积极影响,有利于患者预后改善。

  • 标签: 急诊护理 心肌梗死 抢救成功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价值。方法:将80名高职护理学生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019-03月至2019-09月)在基础护理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2019-10月至2020-04月)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结果:两组摸底考试成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出科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知识掌握度,值得应用。

  • 标签: 任务驱动教学法 基础护理学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专业认证驱动下妇产科护理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分析。方法:共选取180名学生,他们均为2017年至2018年在我院的学生,将他们随机打乱,分成两个组,一组为对照组,采取惯例的教学护理方法,另一组为观察组,加入新定制的改革方案,之后对他们进行为期一年的记录。结果:通过一系列比较发现,观察组的各项数据都要高于对照组,从学生的表现和反馈上评估,前者理论和实操的综合分数为88.69分,后者则为69.74分,两组对比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以往的护理实训进行专业认证驱动改革,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理论和实操能力,让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有利于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 标签: 专业认证 妇产科护理实训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实习护生60例参与教学研究,研究过程中共采用两种教学模式,分别为传统教学模式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式,因此,按照教学方法的不同将护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生经过教学后的护理水平均有所上升,但相比之下,实验组护生的护理能力比对照组更优,对比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可知,实验组护生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护生(P<0.05);此外,实验组护生对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对于儿科护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小儿肺炎护理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72例,使用随机法进行平均分组,各36例。常规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是在常规组基础上使用氧气适驱动雾化吸入,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以及家属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以及家属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小儿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在临床护理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对实习护理人员临床实践教学评分、实习满意度的影响价值。方法:在2021.04~2022.10研究时间段内,本院30例实习护理人员予以研究样本选取,随机化分组,纳入对照组的15例护理人员,开展传统临床实践教学,实验组的15例护理人员,开展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手段。统计对比不同组别的:(1)临床实践教学评分;(2)实习满意度。结果:施行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手段后,组间各项研究数据均有积极改善价值,相较之对照组,实验组研究数据改善价值更优(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可获得显著教学效果,提升实习护理人员教学评分及实习满意度,应用价值较为积极。

  • 标签: []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 临床护理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40名临床护理实习生,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取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比较两组各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好,可推广使用。

  • 标签: 传统教学法 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 教学效果
  • 作者: 赵珍花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07-07
  • 出处:《医师在线》2020年 第33期
  • 机构: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江苏 南京 211300
  • 简介: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52例初产孕妇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形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两组初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情况以及母乳喂养成功率进行比较,掌握针对性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情况。结果:观察组初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比对照组段,且观察组产妇2d、3d泌乳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第一天母乳喂养成功率P>0.05,第2和3天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有利于促进初产妇产后乳汁的分泌,从而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的广泛应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初产孕妇;母乳喂养;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