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分析护士工作满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工作环境因素、护士特征、心理授权、工作意义。提出了提升护士工作满意的建议,并进一步指出拓展护士工作满意的应用研究和选用合适、高效量表进行评估是护士工作满意研究的发展方向。

  • 标签: 护士 工作满意度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医养结合老年病人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进行护理分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医养结合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根据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划分护理级别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安全情况、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不安全事件发生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医养结合 老年病人 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眼科日间手术患者采用多元化宣教模式分析健康知晓和满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400例眼科日间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200例,对照组采用宣传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多样化的宣传教育模式,对两组患者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中,观察组的健康知晓、满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的宣教模式可对眼科日间手术患者的康复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该模式可进行有效的宣传及推广。

  • 标签: 多元化宣教 眼科日间手术患者 健康知晓度
  • 简介:目的通过电话随访调查住院患者满意,以提升医院医疗、护理服务水平。方法对出院44067例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调查对医师治疗、治疗结果、病房管理、责任护士的责任心及服务态度、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医疗收费和医德医风7个方面的满意。结果59岁及以下的患者在医师治疗和病房管理方面满意高于≥60岁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0岁患者在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和医疗收费方面,满意较其他两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公费医疗患者在医师治疗、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方面满意最高,在病房管理方面满意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北京地区医疗保险患者在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方面满意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随访能了解临床实际状况、不同年龄和不同费用类别住院患者满意,协调医患关系,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

  • 标签: 电话随访 住院患者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出院准备情况,为提高出院准备服务质量寻找改进方向。方法选取10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出院满意服务方式,实验组则采取新制定的服务方案,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走访,了解患者生活状况,对其出院准备、医院服务满意等指标进行评分,以供分析。结果实验组出院准备、医院服务满意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服务满意提高,回家后照顾能力提高,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新服务方案有利于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出院准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 标签: 恶性肿瘤患者 出院准备度 优质服务
  • 简介:  【摘要】目的 通过儿科病房护理满意技巧的应用,提升儿科病房护理质量。方法 对在我院接受相关治疗的,暂未办理出院手续的儿童患者当中,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受教育水平,以随机抽选的方式进行比例分类。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此次调查活动。结果 此次问卷调查活动一共向家长们发放了348份调查问卷,去除里面填写不符合要求的问卷29份,共回收有效的问卷319份,合格率为91.69%,不同年龄段家长,不同教育程度家长对儿科病房护理满意不同。结论 加强沟通,提升专业能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树立服务意识等能够有效提升儿科病房护理满意

  • 标签:   儿科家长 满意度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出院准备情况,为提高出院准备服务质量寻找改进方向。 方法:选取 10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出院满意服务方式,实验组则采取新制定的服务方案,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走访,了解患者生活状况,对其出院准备、医院服务满意等指标进行评分,以供分析。 结果:实验组出院准备、医院服务满意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服务满意提高,回家后照顾能力提高,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实行 新服务方案有利于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出院准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 标签: 恶性肿瘤患者 出院准备度 优质服务
  • 简介:  【摘要】目的 通过儿科病房护理满意技巧的应用,提升儿科病房护理质量。方法 对在我院接受相关治疗的,暂未办理出院手续的儿童患者当中,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受教育水平,以随机抽选的方式进行比例分类。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此次调查活动。结果 此次问卷调查活动一共向家长们发放了348份调查问卷,去除里面填写不符合要求的问卷29份,共回收有效的问卷319份,合格率为91.69%,不同年龄段家长,不同教育程度家长对儿科病房护理满意不同。结论 加强沟通,提升专业能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树立服务意识等能够有效提升儿科病房护理满意

  • 标签:   儿科家长 满意度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其疾病知识掌握及护理满意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3~2023.3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数据。结果:疾病认知评分、护理满意评分:两组对比试验组均更高(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不仅可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提高护理满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安宁疗护对干休所退休老干部主观幸福及护理满意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划分2021.1-2022.10干休所80例退休老干部,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安宁疗护,观察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GWB分、护理满意均更高(P<0.05)。结论:干休所退休老干部应用安宁疗护利于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改善护理满意,提高生活幸福感。

  • 标签: 安宁疗护 干休所 退休老干部 主观幸福度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胆结石术后,予以患者全程优质护理对患者心理健康和护理满意的影响。方法 基于对照实验形式下,纳入58例胆结石手术患者(收治时间:2021年10月-2022年9月)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单双号法均分为人数相等的2组,1组为基础组(n=29,予以常规护理),1组为实验组(n=29,予以全程优质护理);比较2组术后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基础组,实验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显著更低,护理满意明显更高(P

  • 标签: 心理健康度 护理满意度 全程优质护理 胆结石术
  • 简介:目的总结12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确定间歇性导尿时间点的做法与体会。方法患者进行间歇导尿前,在饮水计划的前提下统计每小时尿量,根据尿量统计的结果分析尿液集中产生的时间,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间歇导尿的时间点。结果92%的患者从开始间歇导尿起1周内掌握了间歇导尿的时间点,所有纳入者在2周内基本掌握了间歇导尿的时间点。结论间歇导尿前进行饮水计划联合记录每小时尿量能帮助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准确地掌握间歇导尿的时间点。

  • 标签: 间歇导尿 饮水计划 尿量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值与日俱增,促使我国医疗卫生的改革不断深入、医院管理体制不断变革[1]。资料显示,顾客忠诚已成为衡量竞争力的重要指标[2]。调查表明[3],顾客忠诚的提高能很大程度促进企业的发展。医院作为卫生服务型企业,提升患者的忠诚以谋求深层次的质量,颇为重要。笔者现从企业营销理论着手,介绍患者忠诚的相关概念及测评方法,就影响患者忠诚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医院管理者提供相关决策依据。

  • 标签: 患者 忠诚度 影响因素
  • 简介:对357例羊水Ⅱ污染病例进行剖析,其发生率:过期妊娠最高(占16.76%),足月妊娠次之(占10.58%),早产儿最低(占6.58%).其发生原因有明显缺氧因素221例,占61.9%,其次分别是脐带因素、羊水过少、胎膜早坡,过期妊娠等.窒息发生率羊水Ⅱ污染病例为13.4%,0-Ⅱ羊水污染病例为3.2%,两者比较P<0.001.指出要重视羊水Ⅱ污染的病危病例的监测及处理,特别是出生后清洁呼吸道分泌物,预防胎粪吸入综合证的发生.

  • 标签: 羊水胎粪Ⅱ度污染 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程优质护理对胆结石术后患者心理健康和护理满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1月-2022年8月间收治的100例胆结石术后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将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全程优质护理,各50例;观察两组患者心理健康与护理满意。结果:经过全程优质护理后,研究组胆结石术后患者与对照组胆结石术后患者相比,其心理健康较高(P<0.05);研究组胆结石术后患者与对照组胆结石术后患者相比,其护理满意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胆结石术后患者护理中,予以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心理健康与护理满意,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胆结石 优质护理 心理健康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感染科开展预见性护理对于提升科室满意和患者护理满意以及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实际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本院感染科病房15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组均为75例患者,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感染科医生问卷调查满意、患者问卷调查护理满意以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感染科医生满意、患者护理满意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医院感染发生率观察组为1.33%,对照组为8.00%,P<0.05。结论:在感染科开展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提升感染科医生的护理满意、患者护理满意,并可降低医院感染率。

  • 标签: 感染科 预见性护理 满意度 医院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