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产后出血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有针对性地防治产后出血。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5月到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中有出血现象的产妇82例,分析年龄、孕周、孕次、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及新生儿体重进行分析统计,总结其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危险因素。结果宫缩乏力和胎盘因素是主要的产后出血原因;剖宫产后的出血率要明显高于自然分娩和阴道助产。危险因素包括产龄高、经产妇、多胎妊娠、孕周40周、巨婴、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裂损、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合并妊娠并发症等均会促发产后出血。结论加强产前宣教及孕期系统保健,筛查高危因素,加强高危妊娠的管理,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产后出血 原因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偿献血出现献血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促进无偿献血事业健康的发展。方法;选取2016年全年在天津市血液中心献血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调查显示,无偿献血的发生献血反应率为0.6%,分析原因主要是精神因素53%,其次是空腹25%,疲劳睡眠不足19%。其他3%(例如晕针晕血);结论通过原因分析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献血员的问诊效率,强化采血人员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给献血员创造一个舒适的,安心的献血环境。

  • 标签: 无偿献血 献血反应 原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差错现象发生的原因,并介绍相关预防措施的落实状况。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门诊药房30例药剂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依据药品差错报告将处方药剂差错分为7个等级,同时依照预防合作国家委员会制定的预防措施予以相应的预防。结果本次研究发生药品调剂差错现象的主要种类包括相似外观、摆放位置相近、药名相似、药品数量、剂量差错和规格差错等,其中由医师原因造成的5例(16.7%),药师造成的22例(73.3%),其它原因造成的3例(10%)。结论针对本次研究中门诊药品调剂差错的现象,以加强对其系统化的管理,以提升药师的专业素养和工作细节的审慎性为出发点,减少该类药品调剂差错的现象发生。

  • 标签: 药品调剂 差错原因 预防对策
  • 简介:获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依赖于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正确规范地采集合格的标本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量环节。现就我院2010-01-2010-09临床各科送检的1893份不合格检验标本的发生原因及解决对策总结如下,

  • 标签: 血样采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原因以及有效对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2月—2016年3月在该院实行血液标本检验标本400份。统计存在误差标本的数量并分析标本存在误差的主要类型以及形成因素,并针对误差类型和因素分析相应的有效对策。结果400份血液检验标本中存在误差的份数为50份,占总数12.5%。送检时间过长、药物影响、抽血量不足是发生率最高的标本误差因素。结论通过各种对策有效控制标本质量,强化血液检验标本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液检验 标本误差原因 有效对策
  • 简介:摘要引起非栓塞的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也可能是非血栓诸如空气、羊水、脂肪、瘤栓等非血栓栓子。引起肺栓塞的病因多种多样。老年肺栓塞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但生前诊断正确率很低。如何提高老年患者的肺栓塞发生率及诊断正确率,及时减少漏、误诊是一重大临床课题。本文通过对老年肺栓塞的临床病例,分析其临床表现、放射学表现、病史或合并疾病,探讨常见的误诊原因及预防措施,希望此论文能够给更多的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也为我国的医疗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标签: 老年人肺栓塞 临床特点 误诊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内障手术并发症产生原因和处理措施。方法以本医院11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为例,对其进行巩膜隧道切口手术,然后观察术后患者的视力恢复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0例(9.09%)患者大多视力小于0.05,35例(31.82%)例患者矫正后的视力在0.05到0.3之间,53例(48.18%)患者矫正后的视力大于0.3,小于等于0.6,12例(10.91%)患者的矫正视力大于0.6;患者早期出现的术后并发症主要是后囊破裂和晶状体悬韧带断裂,对症处理之后基本恢复。结论临床白内障患者术后的并发症预防和治疗应该受到高度重视。

  • 标签: 白内障手术 并发症 眼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术后恶心呕吐的原因及相应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并分析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的原因,将患者随机分为甲组(45例,术后予以综合护理干预),乙组(45例,术后予以普通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甲组因呕吐所致窒息、伤口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22%、0.00%,明显低于乙组的8.89%、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护理满意为95.56%,高于乙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术后患者展开综合护理干预,可确保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并提升护理满意率。

  • 标签: 甲状腺 术后恶心呕吐 原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导尿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手段。方法把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需导尿患者104例随机分参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和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在留置导尿后3d、5d、7d、14d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尿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概率较大,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导尿 尿路感染 原因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剖宫产后瘢痕子宫早期妊娠的超声诊断方案优缺点、图像特点及误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9月经手术和病理诊断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早期妊娠的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并探究导致误诊发生的可能性因素。结果32例患者病理结果均提示绒毛组织,证实为瘢痕妊娠。阴道超声诊断诊断准确率为85.71%,腹部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0.00%,阴道联合腹部超声诊断准确率为100.0%,本组病例超声诊断准确总率为90.63%。2例误诊为宫内妊娠,1例误诊为难免流产,误诊原因为全面观察瘢痕部位、胎囊周边组织的血流信号,干扰因素包括胎囊完整,膀胱充盈等。结论超声检查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早期妊娠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联合阴道和腹部超声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风险,值得临床大范围应用和普及。

  • 标签: 剖宫产 瘢痕子宫 超声诊断 早期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被误诊为异位妊娠病的妇科急腹症的种类,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分析该院妇产科门诊2014年1月—2016年12月患妇科急腹症被误诊为异位妊娠以异位妊娠的患者9例。结果9例患者中3例为输卵管炎、4例为卵巢黄体破裂、2例为输卵管绒毛膜癌。结论对于不常见的妇科急腹症,超声诊断也可能出现误诊,因此需要医生在诊断时结合患者病史以及其他检查结果,将可能的疾病种类考虑在内。

  • 标签: 妇科急腹症 误诊 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胆管结石患者手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38例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胆管结石手术后再手术患者14例,其中结石位于左肝患者3例、结石位于右肝患者4例、左右肝均有结石3例,左肝外叶萎缩1例、右肝萎缩1例、左右肝均萎缩2例。随访时间1~7年之间,平均3.6年。再手术方式为肝叶切除、肝内胆管切开取石、肝内狭窄矫形、修正原执行不当的胆肠吻合术;引流方式为T管引流、肝胆管空肠吻合。结论术前详尽的影像检查,术中精细的操作都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再次手术机率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肝胆结石 再手术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出体检采血的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以便有效降低血标本不合格率。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外出体检的人次当中所有不合格的血液标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对于相关表现和原因进行调查。结果本研究共计调查外出体检的人次为10256次,存在有血液标本不合格87份,其具体表现为血量不足,存在有凝血、溶血和标识不清的情况,主要原因是采集和运送存在不规范的现象。结论在外出体检采血的时候,需要强化相关护理人员的体检知识培训工作,对于采集和运送环节不断地加以规范,以便于提高血液标本运送和采集的质量,提供无偿献血血液的指标。

  • 标签: 外出体检 采集不合格 血液标本
  • 简介:我科自2003年以来行股静脉穿刺置管82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术一次穿刺成功50例,2~3次穿刺成功19例,失败13例,失败率15.8%。穿刺失败主要表现为穿入股动脉7例,无回血2例,送管不畅3例,血肿及导管阻塞1例。

  • 标签: 穿刺术 股静脉 治疗失败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其他病症被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进行探讨,降低误诊率;方法对阑尾炎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并整理,在我院于2012年到2016年的在五百例阑尾炎患者中,其他疾病被误诊为阑尾炎的患者存在10例;结果在本组其他疾病被误诊为阑尾炎的患者中存在胃溃疡穿孔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1例,回肠坏死性憩室炎3例,升结肠癌1例,盲肠炎性芽肿1例,睾丸扭转1例,黄体破裂1例,肠系膜淋巴结炎1例;结论对患者的病情诊断过程中,医生在对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对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进行检查,详细询问病史,系统的对患者病情进行检查,不断完善辅助的检查结果,减少误诊的机率。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误诊 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眼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眼科护理中出现的34例不良事件,对这些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关的防范措施。结果在眼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34例不良事件主要为患者伤口裂开、用药出现错误、医患沟通不当、意外跌落以及其他等。结论在眼科护理工作中,容易发生不良事件,因此,应重视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眼科护理 不良事件 原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少甚至避免热敏炙烫伤的发生。方法通过对本科发生的37例热敏炙烫伤进行回顾性原因分析,找出问题所在。结果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结论通过加强专业培训和健康宣教,进行有效护患沟通,选择优质的艾条,注重环境管理等措施能有效减少甚至避免热敏炙烫伤的发生。

  • 标签: 热敏炙 烫伤 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医院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需要检验的3200份血液检验标本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统计3200份血液检验标本中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并分析不合格的原因。结果3200份血液检验标本中,423(13.22%)份血液检验标本为不合格血液检验标本;423份不合格血液检验标本中,因凝血出现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186(43.97%)份,因溶血出现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129(30.50%)份,因容器不当出现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28(6.62%)份,因样本量不足出现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37(8.75%)份,因其他原因出现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43(10.17%)份。结论医院在对血液标本进行检验过程中,应当加强血液标本检验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保证血液标本的质量,从而降低血液检验标本出现不合格的现象。

  • 标签: 医院血液检验标本 不合格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苏患者低体温的原因和护理方法。方法抽取本院于2016年3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全身麻醉复苏患者共46例,数字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体温保护护理。比较2组患者完全清醒时间及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体温、心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清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对比具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观察组患者体温及心率水平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术后患者体温及心率水平则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温保护护理可显著缩短全身麻醉复苏患者完全清醒时间,改善其体温、心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全身麻醉复苏 完全清醒时间 体温 心率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导致宫内节育器(IUD)脱落的原因,并根据相关因素探讨总结出对应的预防对策,以提高采用宫内节育器避孕的有效率,保障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门诊于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18例进行宫内节育器放置术的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普通组和实验组患者各59例。普通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返诊随访,维持1年的观察期。分析两组患者宫内节育器失败率、脱落原因。并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研究对象的118例妇女中,宫内节育器脱落患者共17例。实验组脱落6.78%(4/59)显著低于普通组22.03%(13/59)。(2)在观察期间,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3.02%显著低于普通组28.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患者在放置宫内节育器后第一年对其注意随访观察,进行定期的电话随访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宫内节育器的脱落率,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保障妇女的身体健康。

  • 标签: 宫内节育器 脱落原因 预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