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肺结核患者中应用医防合作模式,探究分析该模式的肺结核控制效果。方法对我市2014年1月-2018年12月综合医疗机构网络直报、转诊以及的结防机构追踪情况进行分析,并探究分析医防合作模式对肺结核发现所发挥的作用。结果相较于2014年,2018年我市综合医疗机构实际报告率明显有所升高,最高可达到123.98%;转诊到位率有所升高,最高可达90.73%;追踪到位率有所升高,最高可达92.95%;总体到位率也明显有所升高,最高可达97.53%(P<0.05);活动性患者发现贡献率有所升高,最高可达70%(P<0.05);肺结核发现患者的贡献率有所升高,最高可达78%(P<0.05)。结论医防合作模式在我市综合医疗机构肺结核发现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显著提升了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医防合作模式 肺结核 控制效果
  • 简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从厘定培养目标着手,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通过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实验教材的开发.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验实训教学,突出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专业服务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社会服务意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使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

  • 标签: 高等职业教育 医学检验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核心能力
  • 简介:由于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医学教育模式也由“学校教育一次性教育”模式转变为“学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的终身教育模式。对于住院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大部分医院没有得到有效重视。实施住院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检验医学人才,提高临床医疗工作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完善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

  • 标签: 住院检验医师 规范化 培训模式 医学教育 临床医学
  • 简介: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实验诊断学的教学内容不断扩充,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医学发展的需要,郧阳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诊断学教研室充分利用该校生物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优势教学资源,开展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

  • 标签: 实验诊断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脑积水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脑积水患者60例进行本次研究,按不同护理办法均分两组,比较两组护理结果。结果采用优质护理的优质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舒适度和医护人员信任度显著高于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办法的常规组患者;优质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常规组,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积水患者提供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 脑积水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以"星级护士"为载体的护理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由考核小组对78位参与"星级护士"评选活动的护士进行工作满意度调查、技术操作考核和护理质量检查等综合评分,按分值高低给予不同级别"星级护士"的评定,并医院OA网上公布评定结果。结果"星级护士"评选活动,提升了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医患满意度。结论以"星级护士"为载体的护理管理模式,可密切医患关系,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人性化服务。

  • 标签: 护士 护理工作/组织和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关节患者采取健康管理模式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骨关节患者中,选取100例予以研究,并将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而给予观察组患者健康管理模式,将护理前后的两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护理之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关节相关功能评分对比无差异,但在护理后,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健康管理模式护理骨关节病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关节相关功能,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 标签: 骨关节病 健康管理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病理学专业在教育中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出具有广阔知识面、扎实基本功、高素质、强劲实践能力的综合性医学人才。但是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弱,因此要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从多角度打造新型、复合型医学人才。

  • 标签: 病理学专业 教育新模式 实践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小儿护理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近期接收的住院患儿7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个性化护理,对照组行常规住院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者3例,对照组11例。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7.32±2.46)天、护理满意度97.44%,明显优于对照组(11.17±2.96)天、82.0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小儿护理工作中积极引入个性化护理理念,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儿病情的好转。

  • 标签: 不良反应 个性化护理模式 应用效果 小儿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严重创伤患者实施相应抢救模式后获得的临床救治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共收集急诊严重创伤患者58例,按照救治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29例及观察组29例。对照组行传统急救措施,观察组实施严重创伤急救措施,对两组患者救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确诊用时、救治用时、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确诊用时、救治用时、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创伤急救模式可有效提升急诊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同时规避并发症风险,保证患者预后良好,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严重创伤 急救 救治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全程陪同分娩护理模式对产妇情况的改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妇产科收治的120例分娩产妇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仅产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实施全程陪同分娩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陪同分娩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分娩结局,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全程陪同 分娩模式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口腔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口腔科进行治疗的患者一共有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科护理工作当中采取舒适护理干预,可以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舒适护理模式 口腔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妇科手术前阴道灌洗中采取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将在我院近期(2017年01月-2017年07月时期)收治择期妇科手术术前需行阴道灌洗患者共计73例,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为对照组。2017年08月我院开展舒适护理模式,运用于(2017年08月-2018年01月)收治另妇科手术前阴道灌洗患者77例为舒适组。将两组患者阴道灌洗过程中不适感、疼痛VAS评分、对护理的满意度对照解析。结果舒适组患者轻度不适68.83%,中度不适24.67%,无重度不适,非常满意81.82%,满意16.88%,不满意1.30%,对照组分别为15.07%、58.90%、26.03%、16.44%、53.42%、30.14%,且舒适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妇科手术前需行阴道灌洗患者而言,采取舒适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在换药过程中的舒适度,降低此过程的疼痛感,提高患者对换药过程的满意程度,效果理想。

  • 标签: 舒适护理 妇科术前阴道灌洗 应用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流程护理模式在妇科围术期的应用。方法收集112例病例资料来自于我院2015年2月到2017年3月妇科收治的围术期患者,而且在研究当中依据随机数字法的分组原则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妇科围术期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妇科围术期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快速流程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56例患者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明显缩短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实验组56例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结论快速流程护理模式可发挥护理人员的专业特长,在妇科手术应用中能够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促进其机体恢复,缩减康复进程,应在临床得到推广。

  • 标签: 快速流程护理模式 妇科 围术期 满意度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逐渐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在临床上医学模式逐渐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综合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对人群的影响较大的疾病也从传染性疾病向非传染性的慢性疾病转变。人们逐渐接受“有病要治疗,还没有病需要预防,没有疾病需要保健”理念。因此,选择进行定期健康体检的人群逐渐增多,人们学会健康管理,享受健康的生活。本文作一综述讲解健康体检发展以及健康管理的模式

  • 标签: 健康体检发展 健康管理 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以竞赛活动促进护理质量与安全,创建优美住院环境,提升护理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方法以2016年护理质量管理大会主题为启发,对全院35个病区护理单元进行最美病房竞赛评选。结果从竞赛评选活动中的护理质量、护理安全、住院环境、患者满意度、专业创新均有明显提高。结论护理管理者采用竞赛等多种方法融入护理管理工作,能很好地促进护理工作的开展,同时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价值感。

  • 标签: 竞赛 护理质量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高热惊厥患儿采用现代模式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从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接收的高热惊厥患儿中选取98例,并依据数字法,将所纳入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49例。给予参照组患儿传统护理,观察组在给予传统护理的同时加以现代模式护理。对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患儿惊厥复发率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接受现代模式护理后平均住院时间较参照组显著缩短,且观察组患儿的惊厥复发率也明显比参照组更低,两组比较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及其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率为93.9%,显著高于参照组的67.3%,两组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中实施现代模式护理确有效果,能够使热惊厥的复发率明显下降,且显著缩短了护理后的住院时间,患儿及其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也有显著提升,该护理方式确是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护理的高效措施。

  • 标签: 小儿 高热惊厥 现代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Dupuytren骨折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近三年收治的该病患者60例进行研究,将60例患者均分两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的平均分为(83.4±4.1),常规组的平均分数为(71.7±3.2),优质组明显更高,质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办法的常规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Dupuytren骨折术后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 护理效果 临床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服务健康体检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中的应用。方法将160例体检人群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两组,各80例。常规组采用传统体检引导,人性化服务组则实施人性化服务健康体检管理模式。比较两组体检护理满意度;体检中心人员服务态度、操作技术评分、环境评分;尿常规检查等候时间、抽血等候时间;干预前后体检人群SAS评分、SDS评分。结果人性化服务组体检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服务组体检中心人员服务态度、操作技术评分、环境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服务组体检人群尿常规检查等候时间、抽血等候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人性化服务组SAS评分、SDS评分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健康体检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营造良好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和操作技术,有效减轻体检者不良情绪,缩短其体检等候时间,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服务健康体检管理模式 体检中心 操作技术 护理满意度 应用
  • 简介:通过论述以资源为基础的学习(RBL)教学模式在输血技术学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实施过程,探讨R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RBL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发现问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多方面有较好的作用,但存在很难调动每一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和老师要求较高、需要学时较多等问题。

  • 标签: RBL 医学教育 输血技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