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安全质量管理在门诊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门诊收治的患者216例,于2016年6月起实施安全质量管理强化措施,实施前后各108例患者护理满意率情况调查,并比较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前门诊不良事件发生率3.70%(4/108)与实施后0.93%(1/108),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满意率比较,实施后患者护理满意率98.15%(106/108)高于实施前87.96%(95/108),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全质量管理措施应用于门诊护理工作中,对降低门诊不良事件发生率、构建良好护患关系有积极作用,应在门诊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安全质量管理 门诊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病患者及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采取公共卫生护理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从在我社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进行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及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公共卫生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对比患者在护理前后生活方式的改变效果。结果研究对象的饮食习惯、吸烟和饮酒等情况在干预前后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干预前后,研究对象的体重和腰围等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公共卫生护理运用在心血管病患者及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有助于改善其生活方式,促进身体健康,从而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血管病 公共卫生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中医治疗脑出血的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20例脑出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对照组选用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分析中医治疗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伤口感染2例、西药所引起的并发症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和西医对脑出血患者的治疗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中医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 标签: 中医 西医 脑出血 并发症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参照2006年国际病人安全管理目标(InternationalPatientSaltyGoals)1,我院ICU完善和改进了一系列有关患者安全管理的制度和措施,现将过程汇报如下。最终结论JCI评审标准突出强调医疗质量与病人安全2。通过对《国际患者安全目标》的落实,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了ICU患者安全管理的制度和措施,并且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

  • 标签: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防范措施 ICU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疾控机构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隐患是长期存在的问题,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不仅是传染病控制、食品安全、科研工作等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是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通常是指在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实验室中,避免病原微生物对相关人员造成危害。近年来,我国对病原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视越来越高,同时使得其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关注度得到提高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管理工作,寻找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实验室的安全隐患做出预防措施。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探索是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管理的核心[1]。

  • 标签: 疾控机构 实验室 生物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中细节管理的作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到2017年6月期间我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患者和40名医护人员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随机选择2017年7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我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患者和40名医护人员作为观察组,进行细节管理,将两个小组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进行护理质量评分、安全性评分、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经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安全性评分、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安全管理中使用细节管理可以使护理的质量与安全性大幅提高,是现阶段最有效的护理方法之一,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细节管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急诊抢救室是急危重患者最集中的地方,牵涉到院内转运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急诊危重患者病因、伤情未知成分较多,在诊断不很明确的情况,急诊科又无法完成检查项目时,必须通过院内转运来完成诊断性检查;(2)危重患者经医护人员积极抢救后,需要送往手术室、监护室进行进一步的治疗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2007年我院抢救室共转运危重患者242例,现将转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经验报告如下。

  • 标签: 危重病 病人转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呼吸内科患者行安全护理干预的价值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86例患者(2015-2016年),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以及加行安全护理的实验组,每组43例。对比两组呼吸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呼吸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7%,对照组呼吸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9.1%。经统计学计算,P<0.05。结论相对于既往常规护理干预,联合安全护理更符合呼吸内科患者所需,建议普及推广。

  • 标签: 呼吸内科 安全护理 常规护理干预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做法与效果。方法成立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查找临床护理用药安全隐患;设计并制作专门的药品管理卡;规范各类药品标识的使用;完善护理工作制度;建立临床用药护理安全持续培训制度。结果用药差错及缺陷发生率、药物过期发生率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可以使临床用药护理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对临床用药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临床用药 护理安全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以往相比也有了较大改变,医疗体制也在此背景下实施改革。其中安全质量管理更是医院服务管理不可缺少的组成,急诊科作为医院护理纠纷频繁的科室,常常面临生命垂危和病情复杂患者,因而该科室护理安全成为临床医疗管理研究的热点话题。对此,本文则从急诊室抢救室护理安全现状为切入点,提出完善科室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工作人员沟通能力以及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等分析提高急诊室抢救室护理安全措施,望给予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急诊 抢救室 护理安全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为进一步加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探讨安全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产科2017年1月~2018年2月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56例,将产妇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28例;对照组产妇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安全护理,对比两组分娩成功率、并发症、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分娩成功率为89.3%;对照组分娩成功率为71.4%;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产妇采用安全护理措施,能够降低分娩风险,保障母婴安全

  • 标签: 瘢痕妊娠 阴道分娩 再次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常见不良反应及用药安全管理方式。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门诊开具的3200份中药方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统计其中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从而分析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制定用药安全管理方式。结果中药常见不良反应为皮肤反应,本次调查中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70%。而导致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主要包括试剂不当、个体差异、剂型因素、联合用药不当、药物自身因素五个方面。结论针对中药常见不良反应,加强中医药材知识培训、建立健全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体系是可行的用药安全管理措施。

  • 标签: 中药 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 管理
  • 简介:摘要本文对外科护士对于患者安全态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归纳,以期为外科管理人员管理工作指明方向,并为提升外科护理对患者安全态度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外科护士 安全态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护理安全隐患对于护理的效果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环节对于患者的健康来说更加是举足轻重的。因此重视护理工作的安全,准确及时排除对护理安全有所影响的不可靠因素,应该成为当下解决医院和病人家属之间矛盾和实现改善二者关系的美好愿望的重要举措1。护理是如今医院必不可少的工作,无论是对于病人,还是对于家属,有了放心的护理,亲人的生命就多了一份保障,但同时也难免会发生意外,所以本文就来谈谈如何去除护理安全隐患,以及寻找护理对策。

  • 标签: 护理安全 排除隐患 提出有效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的宗旨是研究呼吸内科患者的安全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本文实验的对象是2014年10月-2015年10月的100名呼吸内科的患者,并将其依次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护理组人数分别为50人,对照组中的患者使用传统护理方式,护理组患者使用安全的护理方式,通过实际实验数据分析来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较对象组明显具有优势。结论采用安全的护理模式在呼吸科患者的实际治疗过程中,能够具有更为理想的效果,更能得到患者和家属的认可,具有一定医学先进性意义。

  • 标签: 呼吸内科 安全护理 临床效果观察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安全管理对肿瘤科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护理安全管理,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1例(3.3%),对照组为8例(26.4%),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为25例(82.5%),良为4例(13.3%),差为1例(3.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优为17例(56.1%),良为4例(13.3%),差为9例(29.7%),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能显著降低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标签: 肿瘤 护理 安全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电子设备在使用时,有可能会出现故障,当电子设备出现故障时,不仅人们应用电子设备会引发安全问题,而且电子设备故障可能会让整个线路出现安全的问题,现对电子设备安全运行中的维护技术进行分析。

  • 标签: 电子设备 安全运行 维护技术
  • 简介: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开始接触具有生物危险性物质时,普遍缺乏生物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另外,目前仅临床微生物学和实验室管理学课程中涉及实验室生物安全和生物安全防护。鉴于学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长期接触各种未知病原体标本,建议开设实验室生物安全课程,加强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实验室生物安全和防护教学。

  • 标签: 医学检验 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