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强手术室清洁消毒隔离护理工作对手术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我院从2016年6月实施手术室强化消毒隔离管理,比较强化前(2015年7月-2016年6月)以及强化后(2016年7月-2017年6月)一年时间内不同时间室内细菌变化情况、感染发生情况、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强化后在手术开始前30min、手术开始后30min及手术结束时室内空气培养菌落数少于强化前;强化后感染发生率为0.17%,强化前感染发生率1.17%。结论做好手术用物及手术环境的清洁、消毒、灭菌及无菌物品的监测,把好手术病人的严格隔离分类关,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提高治愈率。

  • 标签: 手术室 消毒隔离 护理及体会
  • 简介:摘要: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工作在传染病检测的第一线,只有做好隔离防护措施才能够保证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但大多数的基层医院存在着检测人员隔离防护意识薄弱、传染病检测隔离防护制度不完善、硬件配套措施简陋等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主要问题并作出了改进措施。

  • 标签: 传染病检测 基层医院 隔离防护
  • 简介:[摘要]新型传染病引起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依法实施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确保隔离措施有效落实,是控制疫情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好地建立、完善我国强制医疗隔离制度,确保传染病防治过程中强制隔离措施的顺利执行,同时平衡公民的自由、隐私等基本权利,使其能够自愿服从隔离措施,本研究探讨传染病防控中的隔离措施实施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今后隔离制度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 传染病 隔离措施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放射CT用于诊断肺段隔离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2例疑似肺段隔离症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52例疑似肺段隔离症的患者均接受放射CT扫描检查,将52例疑似肺段隔离症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放射CT检查肺段隔离症患者的诊断效果及肺段隔离症的CT表现.结果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肺段隔离症的患者为40例,经放射CT扫描检查结果显示漏诊8例,漏诊率为20.00%,误诊4例,误诊率为33.33%,诊断准确性为76.92%;肺段隔离症的CT表现主要为囊性肿块、病灶周围可见局限性肺气肿、不规则形实质性肿块等.结论采用放射CT检查诊断肺段隔离症具有临床明显效果,肺段隔离症的CT表现较为典型,对于发现异常供血动脉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关键词肺段隔离症;放射CT;诊断;疗效评价中图分类号R8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40-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净化中心潜在安全隐患与消毒隔离管理措施方法:成立专门的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小组,针对日常护理中潜在的安全隐患风险进行讨论,并制定消毒隔离管理措施,提高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的安全性。选取我院 2017年 6月 -2019年 4月血液净化中心的患者 82例,按照事先规划好的护理计划,对血液净化中心进行消毒管理,并采取一定的安全防范措施,尽可能的消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隐患问题,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的次数。结果:在消毒隔离管理措施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得到提升,实施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17.07%,实施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 3.65%,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通过对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分析,实施前患者的满意度为 76.25%,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为 98.24%,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对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人员开展培训,提高护理人员自身工作水平,不断完善护理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频率,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

  • 标签: 血液净化中心 安全隐患 消毒隔离 不良事件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冠肺炎隔离观察者的心理关怀护理对策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新冠肺炎隔离观察者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隔离1组(n=35)给予常规护理,隔离2组(n=35)在1组基础上增加心理关怀护理。比较两组隔离时与隔离结束后精神心理症状(以SCL-90量表评价)、失眠症状(以ISI量表评价)、领悟社会支持能力(以PSSS量表评价)、负性情绪(以HAMA、HAMD量表评价)差异。并比较两组对隔离观察期间护理工作的个体感受评价。结果:隔离时,两组SCL-90量表评分、ISI评分、PSS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比较,P>0.05;隔离结束后,隔离2组SCL-90量表评分、ISI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低于隔离1组,PSSS评分高于隔离1组,P<0.05;隔离2组对护理工作的个体感受评价高于隔离1组,P<0.05。结论:新冠肺炎隔离观察者在隔离观察期间,给予心理关怀护理对改善其心理状况与不良情绪有显著价值,也能够提高其睡眠质量及领悟社会支持能力,且隔离观察者对该护理模式的个体感受评价更高,心理关怀护理的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新冠肺炎 隔离观察 心理关怀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疾病的发生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性,更会影响日常生活,肺段隔离症也不例外,本次针对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断做深入研究。方法:主要筛选疑似肺段隔离症患者进行观察,确定病例86例,给患者进行肺部X线平扫的同时加以放射CT诊断。结果:对此次临床诊断结果进行了评估,放射CT诊断后显示1例患者为假阳性,2例患者为假阴性,肺部X线平扫诊断明显例数偏高;对两种诊断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精准性方面进行评估,肺部X线平扫明显较差(P

  • 标签: 放射CT 肺段隔离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隐患与消毒隔离管理措施。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本院86例行血透治疗患者开展研究,分析护理安全隐患,于2022年8月优化消毒隔离管理措施,将实施前4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后43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 面向行血透治疗者,分析护理安全隐患,实施针对性管理措施,能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血液净化中心 护理安全隐患 消毒隔离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强制隔离戒毒人员高血压发生率调查及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进行强制隔离戒毒的60例人员,将未进行干预措施的人员分为对照组,进行干预措施的分为观察组。每组各30例。测量戒毒人员血压、体重、身高及空腹血脂血糖,分析两组人员高血压发生率及研究干预对策。结论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较高,经过干预措施症状有所缓解。

  • 标签: 强制隔离戒毒 高血压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放射CT技术在肺段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3年2月本院25例肺段隔离症患者开展研究,均行X线检查(对照组)和放射CT检查(观察组),比较诊断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T主要征象有主动脉供血病灶、异常密度灶和病灶边缘强化等。 结论 临床诊断肺段隔离症时采取放射CT技术有明显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放射CT技术 肺段隔离症 诊断 X线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152例疑似和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住院患者的心理干预。方法:在隔离治疗期间通过访谈了解患者心理反应,予以相应的心理支持与人文关怀、提供依赖型护理、紧密护理及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结果:患者提高了对隔离及治疗的认知水平,住院期间心理压力降低,积极配合隔离治疗。结论:本研究显示通过及时对患者实施心理支持,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对他们的关心、照顾,真正满足了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降低了患者对突发传染病的恐惧、紧张,坚定了康复信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患者 隔离期间 心理支持
  • 简介:目的分析以咯血为主要表现的肺隔离症,以提高对肺隔离症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以咯血为主要表现的肺隔离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并对肺隔离症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51岁,主因间断咳嗽、咯血入院,入院查螺旋CT增强扫描三维重建示异常供血动脉来源于胸主动脉。诊断肺隔离症,建议患者行手术治疗,患者拒绝,经莫西沙星抗感染。云南白药止血等治疗未再咯血并出院。结论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疾病,临床易于忽视,诊断有赖于螺旋CT增强扫描三维血管重建。手术是本病最佳治疗方法。

  • 标签: 肺隔离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感染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中常见的血源传播疾病,是透析患者中导致肝脏疾病的常见病因。据统计HCV感染患者中5%~20%会发展至肝脏纤维化,1%~4%可导致肝癌[1]。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患者指南 指南政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放射CT诊断在肺段隔离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