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护士培训模式的转变对提高医院优质护理内涵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名护士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护士接受院内常规护理培训模式培训,观察组护士采用转变的护理培训模式进行培训。对两组护士在培训前后从护理工作的模式、服务流程、文书书写以及护士绩效考核等方面对优质护理工作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士在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过程中,主动性显著增强,能主动巡视患者,观察组患者平均满意度为(95.15±5.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23±5.03)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人员满意度为(3.25±0.55)分,观察组的护理人员满意度上升为(4.01±0.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培训模式的转变能提高护士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的工作效率及质量,能明显增进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护士的培训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护士培训 模式转变 护理内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心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共计654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在入院2d内即进行睡眠情况的相关评估,按照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自行填写PSQI睡眠自行诊断表;在治疗结束时再次填写PSQI睡眠自行诊断表。结果结果患者入院时、入院后1周、2周PSQI分别为(10.29±4.79)分、(8.34±3.22)分、(7.17±2.22)分,积分呈下降趋势(F=7.34,P<0.05);PSQI总分≤7分,分别为25.08%(164/654)、49.08%(321/654)、66.67%(436/654),睡眠质量提高(X2=12.68,P<0.05)。结论老年心内科患者住院期间睡眠质量差与多种因素有关,护理人员应重视睡眠护理,可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心内科 睡眠质量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对92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先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后改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在患者更改治疗方式前和更改后3个月,分别进行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量表)调查,并比较患者更改治疗方式前后外周血尿素氮、血红蛋白和甲状旁腺激素的水平。结果患者更改治疗方式后,睡眠质量好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升高(P<0.05),PSQI量表各部分的评分明显降低(P<0.05),外周血甲状旁腺素水平下降、血红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长期、规律的血液灌流联合常规透析治疗,可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接受尿液常规检验标本2800份,其中包括住院部患者和门诊部患者,将住院部和门诊部尿液常规检验的不合格率和产生的原因进行有效的分析。结果在本次选取2800例尿液常规检验患者中,总不合格份数一共有52份,其中门诊部有35例是不合格,住院部有17例,分别占总例数的67.3%和32.7%,致使标本不合格因素较多,如标本受到污染、标本的检验量不足、标本标记不清晰、送检时间不及时、采集的时间不正确等。结论由此可知造成尿液不合格的原因有很多,并且对尿液常规检验结果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尿液常规检验之前,必须对其进行质量控制,以此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尿液标本 质量控制效果
  • 简介:摘要自20实际80年代PCR技术问世以来,该项技术以在医学及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为医学疾病的精确诊断创造了条件。但在PCR技术的应用阶段,存在各类隐患如临床标本的处理和污染的控制等,成为PCR技术应用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也是PCR技术成功的关键。因此,在现代医学中对PCR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提高医学检验人员临床诊治水平,同时提高PCR的准确度和可信度,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障人民安全健康,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本文通过对PCR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的深入研究,提出了该项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及相关应用。

  • 标签: PCR技术 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 应用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128-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和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对2013年来我院开展"优质护理管理,共创和谐医院"活动参加173名护理人员进行回顾分析;并抽取2013年以来在我院住院的1000名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培训后患者对护士管理、基础护理管理、护理流程管理、安全管理、操作管理较培训前评分均有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患者满意度达98.7%(987/1000);护患纠纷发生率由培训前的3.6%下降1.1%。结论开展优质护理管理是优化医院服务质量、加强内部管理、促进护患和谐的切入点,对提高护士素质和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优质护理管理 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82-02
  • 简介:【目的】优选苯磺酸氨氯地平舌下片最佳制备工艺,并建立溶出度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将苯磺酸氨氯地平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以崩解时限为参数,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片剂处方,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出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法测定舌下片的含量。【结果】优化工艺制备的舌下片在1min内崩解,10min时体外溶出达到90%以上。所建立的苯磺酸氨氯地平含量测定方法,样品浓度在10~7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方程:A=18914C+13640,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16%,RSD为0.45%(n=9)。【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舌下片符合药典要求。含量测定方法精确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

  • 标签: 苯磺酸氨氯地平 舌下片 正交试验 崩解时限 含量测定 溶出度
  • 简介:冷沉淀凝血因子是将保存期内的新鲜冰冻血浆在1℃~6C融化后,分离出大部分的血浆,并将剩余的冷不溶解物质在1h内速冻呈固态的成分血,含有丰富的FⅧ、纤维蛋白原(Fib)、Vwf、Fn、X;冷沉淀中含有的FⅧ理论上是相当于新鲜冰冻血浆中FⅧ浓缩10倍[1],容量少,效果好,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治疗甲型血友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症、产妇大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方面获得明显疗效[2].

  • 标签: 冷沉淀 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仪 虹吸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男性肺癌患者睡眠质量调查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03月-2014年0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0例男性肺癌患者,在肿瘤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系统化护理干预方案,通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睡眠质量评价。结果护理干预后PSQI各因子及总体得分均较护理干预前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系统性的护理干预能改善男性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 标签: 护理干预 肺癌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52-01
  • 简介:目的调查广元市农村认知功能受损老年人的生命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其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于2012年在四川省广元市农村筛查认知功能受损者,再采用SF-12量表对其中认知功能受损的老年人(60岁以上)进行生命质量评价,然后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共从735名老年人中筛查出270例农村认知功能受损老年人。生命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其躯体健康总评(PCS)的平均分为37.93±11.55分,心理健康总评(MCS)的平均分为44.07±13.14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自觉家庭经济状况、慢性病、现在从事体力劳动和照顾等因素对其生命质量有影响。结论对认知功能受损老年人应开展针对性帮助,着眼于预防,在制定政策时应重点关注,区别对待,以提高其生命质量

  • 标签: 认知功能损害 生命质量 农村 老年人 广元 横断面调查
  • 简介:摘要在当今新形势下,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是医疗卫生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是医院实现和提高整体医疗服务的保障,必须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由此提高医疗质量也就成为了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此分析了在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医患关系紧张、质量监管体系不完善、缺乏高素质的医疗质量管理人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管理 缺陷 医疗质量 对策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全世界脑胶质瘤干预类系统评价/Meta分析(SR/MA)的方法学和报告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heCochraneLibrary、CNKI、CBM等数据库,纳入脑胶质瘤干预类SR/MA,检索时限截至2013年7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而后采用AMSTAR和PRISMA清单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与报告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共纳入51个SR/MA。结果显示:纳入研究中方法学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无研究设计方案、检索策略不全面、纳入研究出版物形式局限、未评价文章发表偏倚及未说明相关利益冲突;纳入研究的报告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检索策略的报告不规范、纳入研究质量和偏倚风险报道不全面和研究结果表述不全(部分缺乏森林图、综合结果的估计值和可信区间、异质性检验结果)。结论脑胶质瘤干预类SR/MA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该领域研究者应提高SR/MA制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并遵循PRISMA进行报告。

  • 标签: 胶质瘤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质量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在实施透析期间体质量增长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间诊治的94例肾内科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对所选患者的体质量增长情况进行分析,根据透析期间体质量增长的平均水平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实施透析期间体质量增长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每周透析时数、体质量及近半年的急性透析次数无明显相关性,两组患者未见明显差异(P>0.05)。而与患者每日尿量、透析龄、是否量化食盐摄入、每次透析脱水量以及是否与家庭成员饮食存在差异有关,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肾内科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体质量增长情况是直接影响患者生活以及透析质量的因素,然而体质量增长情况又与多种因素有关,在对患者治疗及护理期间应权衡利弊,定期进行健康教育,严格控制体质量增长,提升透析效果,降低各种并发症出现的几率。

  • 标签: 血液透析 体质量增长 影响因素 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