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肠镜下高频电凝电肠息肉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6 月 -2018 年 8 月收治的 80 例采用 肠镜下高频电凝电治疗的 大肠息肉患者,随机将这 80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在手术过程及术后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疾病健康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 ( SAS) 则更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 0. 05; 观察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更少, P< 0. 05; 对照组总满意率 77. 50%( 31/40) ,观察组 95. 00%( 38/40) , P< 0. 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改善肠镜下高频电凝电肠息肉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度,促进护患和谐,值得推广。

  • 标签: 大肠息肉 高频电凝电切术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宫颈环形电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效果 。方法, 本次纳入 2017 年 5 月至 2019 年 4 月收治的 88 例宫颈癌前病变 患者展开研究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两组 ,对照组 44 例运用宫颈冷刀锥治疗 ,观察组 44 例 采用宫颈环形电治疗 。将 两组的临床效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对。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 97.73% )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4.55%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结论, 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治疗安全有效 。

  • 标签: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环形电切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疝充填和PHS手术应用于治疗腹股沟疝中的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记录我院2014年4月至2017年5月间收入的所有腹股沟疝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本次实验要求,抽取出其中100例患者开展研究。根据患者的手术方案,将其分为疝充填组和PHS组,每组中均录入5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结果实验结果显示,疝充填组患者与PHS组患者在治疗后,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治愈,未见手术死亡患者和治疗失败或复发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00%。但PHS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00%)例,而疝充填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6.00%)例,组间对比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PHS手术方案和疝充填手术方案,都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PHS治疗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所以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疝环充填 PHS手术 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肠手术中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6月-2019年1月本院接诊且行胃肠手术治疗的病患90例,按照数字抽签法将之分成A、B两组(n=45)。当中,A组采取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B组采取标准胃空肠Roux-en-Y吻合。分析两组的疼痛程度,并对各组的出血量等指标作出比较。结果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0%,比B组的24.44%低,P<0.05。A组的中疼痛评分为(3.11±1.52)分、手术时间为(233.18±40.26)min、中出血量为(245.19±58.26)ml,优于B组的(6.83±2.37)分、(331.57±44.08)min、(368.13±72.09)ml,P<0.05。结论选择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可有效减少中出血,缩短手术用时,减轻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 并发症 胃肠手术 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S型泪道再通管在泪小管断裂吻合中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0例泪小管断裂吻合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RS型泪道再通管组)和对照组(硬膜外麻醉管组),观察治疗总有效率,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相差不大,P>0.05。结论泪小管断裂吻合中应用RS型泪道再通管,既可保证治疗效果,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 RS型泪道再通管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胃镜联合超细胃镜双镜联合内镜下全层切除治疗胃底黏膜下肿瘤的手术配合方法及体会。方法对比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消化内科治疗的10例胃底黏膜下肿瘤。将其分为常规配合组标准胃镜单钳道下行EFTR5例;经胃镜联合超细胃镜双镜联合配合组经标准胃镜联合超细胃镜双镜联合下行EFTR5例,均予全身静脉麻醉加气管插管方式下实施EFTR。对比观察分析两组完全切除率、手术操作配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中出血、迟发性出血、迟发性穿孔、术后感染),总结其护理配合要点。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EFTR,完全切除率均为100%。常规配合组平均手术操作配合时间为(122.20±19.80)min;双镜联合配合组平均手术操作配合时间为(41.13±4.63)min;两组中均有少量出血,其中常规配合组2例,双镜联合配合组1例;常规配合组出现术后感染1例;两组均未出现中低氧血症、迟发型出血及迟发型穿孔。经过术后精心护理,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常规配合组平均住院日为(7.20±1.48)d,双镜联合配合组平均住院日为(6.40±0.55)d。结论经标准联合超细胃镜双镜联合应用,超细胃镜辅助下牵引、创面冲洗、止血以辅助牵引改善EFTR操作视野,实现直视下剥离操作,降低了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精准的中配合和精心的术后护理是EFTR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双镜联合 全层切除术 胃底黏膜下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肛裂切除内括约肌部分松懈粘膜下移在陈旧性肛裂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对收治的82例陈旧性肛裂患者进行分析,患者就诊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对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1例,采用实施肛裂切除内括约肌部分松懈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41例,采用肛裂切除内括约肌部分松懈粘膜下移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之间、术后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肛管张力以及肛门疼痛等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治愈率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统计学意义显著。此外,实验组患者在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疼痛等指标评价中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通过对陈旧性肛裂患者实施肛裂切除内括约肌部分松懈粘膜下移,能够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患者愈合时间,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肛裂切除内括约肌部分松懈粘膜下移术 肛裂切除内括约肌部分松懈术 陈旧性肛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共50人。将其分为观察组共25人;对照组共25人。对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有1例出現轻度出血;有1例患者出现轻度膀胱痉挛。出现术后问题的患者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此类患者在进行治疗的同时辅之以护理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质量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围手术期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会阴侧在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月于我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 70例,将所有其随机分为两组, 35例 /组。对照组行传统 45°会阴侧,观察组行改良 20°- 30°会阴侧。对比两组产妇产后疼痛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产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产后生活质量评分为 (90.3±7.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5.3±6.8)分,差异显著 (P< 0.05)。结论:阴道分娩初产妇行改良会阴侧可显著减轻产后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改良会阴侧切术 初产妇阴道分娩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绝经期前后妇女取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在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4 月收治的 7 2 例患者作为本次课题研究对象,将其分为 A 组与 B 组,每组患者 36 人, B 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 A 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手法上进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护理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对比 以及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

  • 标签: 绝经期妇女 取环术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与电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将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治疗方案,对照组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点治疗方案,治疗完成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尿导管留置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余尿量和最大尿流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能够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中出血量,缩短尿导管留置时间和住院天数,降低患者痛苦,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 剜除术 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联合剜除对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1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组。电组选择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电+剜除组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联合剜除。分析前列腺切除的重量以及住院日数;治疗前后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以及QOL量表分值;并发症。结果电+剜除组效果、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以及QOL量表分值、前列腺切除的重量以及住院日数、并发症和电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可获得较好效果。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 剜除术 前列腺增生 治疗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全与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以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共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为2017年8月-2019年2月,将所有患者分成人数均等的两个小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对照组使用子宫全手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将手术后患者体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三项指标含量与手术前相比较,分析各指标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5.24±19.25)min,中出血量为(79.25±18.52)mL,住院时间为(7.51±2.41)d,肛门排气时间为(16.28±4.25)h,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120.85±21.64)min,(115.83±19.54)mL,(16.75±5.89)d,(40.26±9.24)h,各数据间差异性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1年内总共有3人出现围绝经期症状,所占比重为6.25%,对照组总共有16人出现围绝经期症状,所占比重为33.33%,两组数据间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患者术后出现围绝经期症状的频率明显降低,同时避免了因手术治疗对患者卵巢功能造成的影响,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尽快康复,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 标签: 子宫全切术 子宫肌瘤剔除手术 卵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和传统内扎外切治疗中重度混合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重度混合患者8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内扎外切,观察组采用自动痔疮套扎联合外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30d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XXXXX。

  • 标签: 自动痔疮套扎 外切术 混合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超声内镜用于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效果并评价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中2015年3月至2018年4月间收入的所有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35例,分别应用超声内镜和CT诊断方案对患者的病症进行诊断,评价两种诊断方案的准确性。在明确患者病症后,采用内镜下微创手术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评价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病情均完全康复,未见复发患者;并且实验结果中,超声内镜诊断方案较CT诊断方案明显更优,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超声内镜用于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单纯应用CT诊断方案的效果更好。而内镜下微创手术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积极意义,是一种微创手术,值得推广。

  • 标签: 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超声内镜 内镜下微创 微创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旋手术与传统手术在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100例乳腺良性肿瘤的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研究组采用微创旋手术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美容效果、并发症等内容。结果经过手术后,记录手术实现、出血量、愈合情况、切口长度等数据,显示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意义。结论采用微创旋手术相比传统手术,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效果更佳。

  • 标签: 微创旋切 传统手术 乳腺 肿瘤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在子宫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9月 -2019年 3月收治的行子宫全治疗的患者 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案不同分为两组: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 46例患者。联合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物用量、苏醒时间及心率变化。比较两组中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物用量、苏醒时间均明显降低,心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6.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的理想的麻醉方案。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子宫全切除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在子宫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9月 -2019年 3月收治的行子宫全治疗的患者 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案不同分为两组: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 46例患者。联合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物用量、苏醒时间及心率变化。比较两组中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物用量、苏醒时间均明显降低,心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6.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的理想的麻醉方案。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子宫全切除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宫颈环形电(LEEP)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70例疗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标本纳入时间范围为2016年01月至2019年01月,所有患者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参照组35例,给予常规冷刀锥治疗,观察组35例,给予宫颈环形电治疗,对两组的复发情况、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参照组与研究组的复发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的中出血量多于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研究组,(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患者癌变的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颈癌 癌前病变 临床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通过子宫肌瘤剔除与子宫全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探讨子宫全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6年 1月 -2017年 1月在本院住院的 9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子宫肌瘤剔除组和子宫全组,监测患者术前、术后 6个月、 12个月雌二醇( E2)、促卵泡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水平,观察卵巢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性激素( E2、 FSH、 L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17、 0.65、 1.04, P>0.05),而术后 6个月,两组性激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14、 4.15、 3.71, P<0.05)。术后 12个月,两组性激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12、 3.89、 4.65, P<0.05)。术后 6个月子宫肌瘤剔除组月经不规律(月经量少、稀发或周期延长)均明显少于子宫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 2=1.43, P<0.05)。术后 12个月子宫肌瘤剔除组月经不规律明显少于子宫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 2=5.29, P<0.05)。结论:行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卵巢内分泌功能稳定,而子宫全直接影响卵巢功能。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子宫全; 子宫肌瘤剔除; 卵巢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otal hysterectomy on ovarian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hysteromyoma by comparing hysteromyomectomy with total hysterectomy.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90 patients with hysteromyoma were divided into hysteromyomectomy group and hysterectomy group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visits. The levels of estradiol (E2),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 and luteinizing hormone (LH) were monitored before, 6 months and 12 months after operation, and the ovarian function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x hormones (E2, FSH, LH)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operation (t = 0.17, 0.65, 1.04, P > 0.05), bu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x hormon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6 months after operation (t = 6.14, 4.15, 3.71, P < 0.05). At 12 months after operatio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x hormon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 = 5.12, 3.89, 4.65, P < 0.05). The irregular menstruation (less menstrual volume, sparse or prolonged cycle) in the myomectom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in the total hysterectomy group at 6 months postoperatively (word 2 = 1.43, P < 0.05). The irregularity of menstruation in the myomectom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in the hysterectomy group at 12 months postoperatively (word 2 = 5.29, P < 0.05). Conclusion: Uterine myomectomy has stable ovarian endocrine fun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uterine leiomyoma, and total hysterectomy directly affects ovarian function.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