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现代医学领域中,电离辐射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定位、诊断、创手术的开展与治疗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然而,医用电离辐射给医护人员造成机体损伤的潜在危险愈来愈受到重视。手术过程中应提高手术相关人员对电离辐射的防护意识,对操作医护人员及受术者实施正当的防护措施,尽可能地减少电离辐射的危害。现将本人手术过程中使用C臂X线机的防护体会总结如下:1手术室的电离辐射的防护现状我科使用C型臂X线机(单球管型C臂机)主要用于骨科手术,在实际工作中多数医护人员认为术中操作繁琐、为了缩短C型臂X线机使用时间,重自身防护轻他人防护。曝光时间长、曝光次数多,不注意或不正确使用防护设备的现象。另外,病人和护士以及其他人员要求防护的意识较弱,形成了电离辐射防护的薄弱现状。2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不良影响电离辐射对人体的损害主要是由于电离辐射的特性-生物效应。电离辐射照射机体后,可使活组织细胞和体液发生障碍,甚至细胞被破坏,而所受损害的程度与电离辐射的量成正比。低剂量电离辐射影响重要的细胞应答导致基因表达的改变,诱发癌变[1]。长期低剂量照射后,外周血液细胞最明显的改变是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减少。放射性损伤导致孕育畸胎、流产和宫外孕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人...

  • 标签: 中使用 使用型 型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葡多酚对60Co-γ射线照射小鼠造血系统辐射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成5组,即正常对照组、照射对照组及葡多酚150、300、450mg·kg-1照射组,照射前15d灌服给药,每日1次。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小鼠60Co-γ射线全身5Gy辐照1次;于照射后第5日眼部取血后将小鼠颈部脱椎处死,取脾脏和骨髓细胞,对脾集落形成单位和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计数,测定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细胞DN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照射对照组小鼠脾脏系数、骨髓有核细胞数、外周血白细胞数和骨髓细胞DNA含量显著降低(P〈0.05),脾结节数显著增多(P〈0.05);与照射对照组比较,葡多酚300、450mg·kg-1组小鼠脾脏系数、骨髓有核细胞数、外周血白细胞数和骨髓细胞DNA含量显著增多(P〈0.05),脾结节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葡多酚对60Co-γ射线引起的小鼠造血系统损伤有保护修复作用。

  • 标签: 葡多酚 造血系统 辐射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B超与腹部X射线平片对儿童急性肠梗阻的诊断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接诊的80例急性肠梗阻患儿与同期收纳的80例健康体检儿童分设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行腹部B超与X射线平片扫描,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B超诊断灵敏度为96.25%(77/80),特异度为97.5%(78/80),准确度为96.88%(155/160),显著高于X线平片诊断的灵敏度87.5%(70/80),特异度88.75%(71/80),准确度88.13%(141/160),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B超在儿童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中有极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检测准确率高,较X射线平片优势更显著,能为临床疾病的鉴别与诊断提供有力的参考信息,具备于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 标签: 腹部B超 腹部X射线 儿童急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密度应用放射吸收法与双能X射线法测定的对比结果。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8年5月~2019年3月收治的48例患者,根据入院的时间对其进行编号1~48,48例患者均采用放射吸收法进行测定,然后在采取双能X射线法进行测定,对比分析所有患者在经过不同测定方法之后的结果。结果48例患者在经过两种不同测定之后,对结果进行线性分析,应用放射吸收法进行测定与双能X射线法进行测定的结果r值为0.698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骨密度进行测定的时候,应用放射吸收法与双能X射线法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且都能够准确的检测出患者的骨密度,但是在临床当中,应用放射吸收法进行测定骨密度,其成本相对较低,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X射线(XRM)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价值分析。方法 选择本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确诊为早期乳腺癌患者5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XRM方式进行检测,观察组采用超声联合XRM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诊断检出率,比较两组患者对肿瘤性质诊断,比较两组患者对肿块、钙化情况、微小病灶敏感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检出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恶性、良性病灶检出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检测钙化程度敏感性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检测肿块、微小病灶敏感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XRM检测早期乳腺癌患者检出率高。

  • 标签: 彩色多普勒 钼靶X射线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时测量放疗技师摆位过程中甲状腺体位的感生放射性,研究并计算年累积受照量,为摆位技师进行放疗摆位提供参考摆位时间。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收治的放疗患者共8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个体化摆位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摆位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放疗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放疗患者实施个体化摆位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满意度,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6MV X射线放疗摆位技师 甲状腺感生放射性受照量 检测
  • 简介:目的:总结数字化医用诊断X射线摄影系统(TFDR-20)的临床初期应用经验,验证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应用数字化医用诊断X射线摄影系统(TFDR-20)对270例患者进行胸部正位90例(含10例正侧位)、腹部平片90例、骨与软组织90例(头部正侧位、腰椎正侧位、骨盆/髋关节正位)X射线检查,之后按照图像质量评判标准对每个投照部位的每张图像进行临床诊断要求符合率评价,以及设备在使用操作过程中的便捷性、稳定性及安全性满意度评价。结果胸部临床诊断要求符合率为100%(90/90)、腹部临床诊断要求符合率为100%(90/90)、骨与软组织临床诊断要求符合率为95.18%(79/83),机器使用便捷性、稳定性及安全性满意度均为100%。结论数字化医用诊断X射线摄影系统(TFDR-20)在临床初期应用过程中,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满意,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医疗器械 临床试验 数字化摄影
  • 简介:目前,车站行李安检系统检测危险品主要依靠人眼观察安检仪监视器识别危险品,容易出现漏检、错检以及视觉疲劳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X射线图像和特征曲线的危险品检测方法,该方法依据x射线安检仪获得的平均有效原子序数将物体分为两大类:当物体的平均有效原子序数大于等于10时,对x射线图像采用小波将其分解为近似、水平、垂直和对角线方向的4个子图像,并分别采用不同的边缘检测算子进行边缘提取,然后进行小波重构和形态学后处理以提取完整目标轮廓,通过目标与标准危险品图像进行轮廓曲率角点匹配,实现危险品的形状检测;当平均有效原予序数小于10时,获取被检物体的高低能灰度值进行曲线拟合,并与标准危险品的特征曲线进行比较以判别是否存在危险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图像形状和高低能灰度特征曲线相结合的方式对旅客携带物品进行检测,可以较全面地检测出危险品。

  • 标签: 危险品检测 形状检测 平均原子序数 特征曲线
  • 简介:背景:以往对正中神经和桡神经与肘关节骨性标志的位置关系是通过宏观测量工具进行测量,但在肘关节弯曲时不能使神经保持原位,得到数据误差较大。目的:用X射线测量分析肘关节处于不同位置时对正中神经和桡神经的影响。方法:选取10具新鲜冷冻的上肢尸体标本。测量肘关节处于伸直、伸直半旋前、屈90°和屈90°关节囊内注射生理盐水时对正中神经和桡神经与肘关节内骨性标志距离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前臂伸直位与伸直半旋前位对正中神经和桡神经的位置没有影响(P〉0.05);(2)肘关节由伸直位变为屈90°位增加正中神经及桡神经与肘关节内骨性标志的距离(P〈0.05);(3)屈90°位关节囊注射生理盐水与注射生理盐水前比增加正中神经及桡神经与肘关节内骨性标志的距离(P〈0.05);(4)结果说明,肘关节不同位置会引起正中和桡神经的位置发生变化;屈关节和关节内注射生理盐水增加正中神经及桡神经与关节囊内骨性标志的距离。

  • 标签: 肘关节 正中神经 桡神经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CT-X射线管的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有必要对其旋转阳极双速启动与控制系统的应用展开深入研究与探讨,并采取最优化的实施措施,达到事半功倍的应用效果。本文介绍了CT的理论基础,分析了CT的结构组成,研究了如何控制CT机的X射线辐射量,望该课题的研究,对后续相关工作的实践能够起到借鉴与参考作用。

  • 标签: CT-X射线管旋转阳极 双速启动 控制系统 实现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总结研究复杂性胫骨干骨折X射线及CT检查的诊断价值及预后价值。方法:本研究正式开始于2020年1月,结束于2022年1月,研究对象数量为157例胫骨干骨折患者,对比分析影响复杂性胫骨干骨折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数据结果显示,CT诊断复杂性胫骨干骨折患者骨髓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和阳性、阴性预测值均高于X射线检查,(P<0.05)。结论:CT检查在复杂性胫骨干骨折的诊断方面具有较高准确率,可以提供骨折部位冠状位和矢状位的影像参考,有助于医生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和进行手术时的准确定位。此外,年龄和手术时机是影响复杂性胫骨干骨折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需充分考虑,以规避手术风险,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复杂性胫骨干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 X射线 CT 诊断价值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钙化在乳腺疾病X射线诊断过程当中的意义进行探析。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式回顾分析2015年7月——2016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28例,所有患者采用乳腺钼靶X射线进行影像检查发现27例患者的乳腺内共有病灶45个,对于所有患者的手术病例结果以及X线射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X射线钼靶射片检查共发现27例患者的病灶45个,经过病灶活检或者手术后的病理检验发现乳腺癌患者12例,19个病灶,(占总数的44.44)。良性病变15例,26个病灶(占总数的55.56%)。结论钙化是乳腺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征象,认真分析此征象对于乳腺恶性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乳腺X 线摄影术 微小钙化 乳腺癌 乳腺良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数字化X射线摄影(DR)与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遴选医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56例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为探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实施DR、螺旋CT检查,以手术结果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结果:DR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5.71%;螺旋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6.43%。螺旋CT诊断符合率明显较DR检查高,P<0.05。结论:在急诊胸腹部创伤的诊断中,螺旋诊断优势较为突出,可获取更高质量的图像,有利于明确损伤情况,对改善机体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数字化X射线摄影 螺旋CT 急诊胸腹部创伤
  • 简介:目的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对皮质脊髓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行立体定向下钻孔引流术,分别于入院时、治疗3个月后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计算患侧/对侧的部分各向异性(FA)值。结果两组皮质脊髓4级患者治疗3个月后F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P〉0.05),但观察组皮质脊髓1~3级患者治疗3个月后FA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P〈0.05)。两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4,P〈0.05)。结论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较保守治疗更有优势,尤其是皮质脊髓1~3级患者早期采取创手术治疗的预后较好。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微创手术 皮质脊髓束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乳腺原位癌临床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同乳腺钼靶X线(MTXI)检查的诊断结果。方法:选取2019年5~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乳腺原位癌患者46例,行CDU和MTXI检查的诊断结果。结论:46例患者经MTXI检查单纯钙化63.04%,单纯肿块10.87%;CDU检查单纯钙化10.87%,单纯肿块60.87%,结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对患者采取MTXI和CDU检查,乳腺实质表现分级对比无差异性(p>0.05)。对比诊断符合率,联合诊断符合率91.30%明显高于单独CDU检查76.09%和MTXI检查的82.61%(P< 0.05)。结论:MTXI检查和CDU对早期乳腺原位癌均具诊断价值,可以发现早期乳腺肿瘤,可联合检查为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乳腺癌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钼靶x射线 乳腺原位癌 早期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直接数字化 X射线摄影与螺旋 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在 2016.4-2018.5,研究对象为 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患者分别采用直接数字化 X射线摄影、螺旋 CT诊断,并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螺旋 CT诊断准确率为 94.82%,明显高于直接数字化 X射线摄影 60.34%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直接数字化 X射线摄影联合螺旋 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准确率达到 100.00%,较单一诊断方法差异显著(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螺旋 CT较直接数字化 X射线摄影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诊断准确率更高,但均存在局限性,依靠两者联合可保证诊断准确率,建议有条件的医疗服务中心可采用联合诊断。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直接数字化 X射线摄影 螺旋 CT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