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数字化X线摄影在小儿胸部检查中的作用。方法:于2018年8月-2019年8月时间段内,选择88例来我院接受胸部检查的小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入院时间为划分依据,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CT机检查方法与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法。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效果,获得研究结果。结果:对照组图像中45.45%为甲等片;18.18%为乙等片;34.10%为丙等片;2.27%为废片。研究组90.91%为甲等片;6.82%为乙等片;2.27%为丙等片;废片为0。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小儿进行胸部检查,采用X线检查法,获得的检查图像质量水平更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数字化 X线摄影 小儿 胸部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X线诊断在小儿支气管肺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过治疗的 104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本次医学试验的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整一年,所有患者均采用 X线诊断,而后分析小儿患者患经 X线诊断后的表现特征。结果:应用 X线诊断检查结果显示 104例小儿患者均表现为两肺中下叶内带有小斑点状阴影,构成比例为百分之百,此外在此次实验的所有小儿患者中,单以 X线诊断小儿支气管肺炎可分为典型、不显著、无明显影像学表现三类,典型影像学表现有 86例,占比 82.69%,不显著影像学表现有 12例,占比 11.54%,无明显典型影像学表现有 6例,占比 5.77%,且 X线的表现情况与肺纹理、肺门变化密切相关。结论:不同的小儿患者应用 X线诊断时,表现方式均有所不同,因此对于临床诊断来说,将 X线运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身上时要结合临床表现等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细致分析,从而提升 X线检查准确率。

  • 标签: 小儿支气管肺炎 X线诊断临床分析
  • 简介:  【摘 要】目的:探讨胸部 X线检查联合 CT对早期肺部感染诊断的价值。方法:将 2017年 2月至 2018年 10月在我院治疗的 90例早期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对其分别进行单纯胸部 X线检查与胸部 X线联合 CT检查,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 90名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胸部 X线联合 CT检查,比较研究组两种检查方式的确诊率,并比较两组影像学特征。结果:研究组采用胸部 X线联合 CT检查的确诊率较单纯胸部 X线更高,差异显著( P<0.05);研究组患者影像学检查中存在线样影、结节影以及磨玻璃影的比例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 P<0.05)。结论:胸部 X线检查联合 CT诊断早期肺部感染的准确率较高,可更清晰地观察到患者肺部影像学特征。    【关键词】胸部 X线; CT;早期肺部感染;临床诊断    肺部感染一直都是威胁患者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其致死率在各类感染性疾病中位于首位 [1]。据临床相关研究指出 [2],很多患者因未进行及时有效的检查,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导致患者后期感染症状加重,不但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肺部感染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本研究对 90例早期肺部感染患者采用胸部 X线联合 CT检查,观察其诊断准确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 2017年 2月至 2018年 10月在我院治疗的 90例早期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 9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在知情后自愿加入本次研究。研究组所有患者均经痰培养实验确诊为为肺部感染,同时排除脏器穿孔、肠梗阻与其他类型肺部疾病患者,且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临床症状,其中部分患者有轻微咳嗽与发热症状,患者中男 48例,女 42例;年龄 28-72岁,平均年龄( 42.6±7.9)岁。对照组中男 45例,女 45例;年龄 25-70岁,平均年龄( 42.1±7.2)岁。两组受检者基本资料均衡性较好(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研究组患者分别进行单纯胸部 X线检查与胸部 X线联合 CT检查,另采集其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并检查;对对照组进行胸部 X线联合 CT检查。使用的仪器分别为购自北京华瑞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西门子 AXIOMArtis系列 X线机、购自北京博蕾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西门子 SOMATOM Definition AS+64排 128层螺旋 CT,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要求进行,且影像学资料由两位高年资影像学医师进行评估。     1.3 观察指标    将痰液细菌培养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研究组患者采用单纯胸部 X线与胸部 X线联合 CT检查的确诊率,并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受检者影像学特征。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18.0软件处理数据,采用百分率表示计数数据,并用 χ2 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检查方式诊断准确率比较    研究组采用胸部 X线联合 CT检查的确诊率为 96.7%( 87/90),较单纯胸部 X线 86.7%( 78/90)更高,差异显著( P<0.05)。     2.2 两种影像学特征比较    研究组患者影像学检查中存在线样影、结节影以及磨玻璃影的比例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 P<0.05)。     3 讨论    肺部感染是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以及肺间质在内的肺实质炎症,其发病原因以感染最为常见,还可能由理化、免疫以及药物等因素引起,患者临床症状通常为咳嗽、痰量增多、体温变化以及呼吸困难等 [3]。近年来,临床一直将痰培养作为肺部感染的常用诊断方法,但在临床检验中我们发现,痰培养实验的耗时较长,且对无菌条件的要求极高。    据国内相关研究表明 [4],当人体肺部发生病变后,其影像学特征会出现明显的密度变化,而不同密度于 X线、 CT影像学检查结果上所显示的阴影存在很大差异。通常检验医师会根据阴影面积、密度、形态、数量等特征以及其周边正常组织关系来判断患者的肺部病理状态,由此进一步推断患者是否出现肺部感染。胸部 X线联合 CT与痰培养相比,其主要是利用射线成像技术帮助患者诊断病情,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完全不会受外界因素影响,且其诊断时间相对较短,更符合当下人们的生活节奏。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采用胸部 X线联合 CT检查的确诊率较单纯胸部 X线更高;研究组患者影像学检查中存在线样影、结节影以及磨玻璃影的比例较对照组更高。此研究结果与米娟等人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同时,值得指出的是,采用胸部 X线联合 CT诊断早期肺部感染的过程中,对影像学医师的影像分析技术与操作技能的要求较高。因此,影像学医师需不断提高自身对 X线与 CT的影像分析能力与操作技术,从而保证临床诊断准确率,为患者疾病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胸部 X线检查联合 CT诊断早期肺部感染的准确率较高,可更清晰地观察到患者肺部影像学特征。    参考文献     [1]耿利娇,张起顺,赵俊,等 .降钙素原与血清和肽素及 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脑出血肺部感染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和意义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8, 28( 10): 1489-1491, 1499.     [2]徐荣伟,郑雪 .未成熟粒细胞结合降钙素原及 C反应蛋白检测在肺部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J].浙江临床医学, 2017, 19( 8): 1515-1516.     [3]米娟,裴理辉,李君,等 .胸部 X线联合 CT检查对肺部感染早期筛查的诊断意义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 13): 2963-2965.     [4]桂愛元,曾苗雨,林杰果 .胸部 X线与 CT联合诊断早期肺部感染的临床价值 [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7, 11( 6): 599-602.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应用螺旋CT诊断与X线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到本院接受肺癌诊治的患者中任意选择60例经过病理检查确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肺癌患者均进行螺旋CT诊断和X线诊断,比较两组肺癌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95%,X线诊断准确率为71.7%,两种不同诊断方法的结果准确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X线相比,螺旋CT诊断在肺癌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通过影像学结果能够有效地分辨出患者的肺癌类型,为主治医生提供准确的治疗依据,这种诊断方式的灵敏性和特异性都比较高,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肺癌 螺旋CT X线 诊断准确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SSDE)和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两种方式在评估成人胸部CT扫描辐射剂量时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间40例进行胸部CT扫描的受检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受检者体重指数(BMI)的不同分为观察1组(n=12)、观察2组(n=18)和观察3组(n=10),收集可以满足受检者诊断要求的SSDE和CTDIvol,比较两组剂量估算方式在评估胸部CT辐射剂量方面的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3组SSDE、CTDIvol值高于观察2组,二者差值低于观察2组,观察2组SSDE、CTDIvol值高于观察1组,二者差值低于观察1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SSDE与CTDIvol相比更可以准确评估不同BMI受检者行胸部CT扫描时所遭受的辐射剂量,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成人 胸部CT 辐射剂量 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 容积CT剂量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对X线平片、CT和MRI三种不同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从而进行脊柱骨折诊断情况的全面分析。方法:对某院2016年-2019年的86例脊柱骨折患者影像学资料展开研究分析。结果:X线平片对于患者脊柱序列情况的骨折问题可以进行优势表现,对压缩骨折和椎体滑脱问题可以发挥较强的敏感性。CT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对患者骨质问题、小关节问题的展现。MRI主要是对患者脊柱的矢状位进行观察,能有效研究软组织成像情况。且这项技术的成像情况明显优于X线和CT。结论:三种方式都是对患者脊柱外伤进行判断和筛查的重要手段,但是基于每项技术的优势特点不同,所以在应用过程中就需要按照患者病情需求及时进行全面性评估,实现对三种影像学判断方式的综合利用。

  • 标签: X线平片 CT MRI 脊柱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肋骨骨折 X 线诊断 中 斜位片 的 临床 应用 价值。 方法:选取 2014 年 12 月 -2019 年 1 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的 肋骨骨折患者 80 例,共 153 根肋骨骨折,将其分为正位片组和正 斜位 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 结果:经诊断结果显示,正位片组共检出 121 根骨析,检出率为 79.08% ,而正 斜位 片组通过正位检出骨折 121 根( 79.08% ),又通过 斜位 片检出骨折 28 根( 18.30% ),总检出率为 97.38% ,正 斜位 片组骨折检出率明显高于正位片组, P< 0.05,差异显著 。 结论:采用 斜位片 对 肋骨骨折 进行诊断可 弥补正位片 诊断存在的 不 足, 临床 可以将其与正 位片 联合应用进行肋骨 骨折 诊断,以提高临床 诊断 的准确 率 。

  • 标签: 肋骨骨折 X 线 正位片 斜位 片 临床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职业病 (尘肺 )体检胸部 X线摄影要点及注意事项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内进行 职业病(尘肺 )胸部 X线摄影的 体检 者600例,通过对检查数据进行整合并分析,总结出 胸部X线摄影要点及注意事项 。结果: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得出胸部X线摄影需要注意摄影前设备准备、摄影过程中对检查者相关标准体位的引导等方面的工作,为进一步提高相关的摄影质量,则需要严格控制整个摄影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 结论 :胸部 X线摄影要点较多,为了保证质量,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进行足够的准备工作,行之有效的对可能影响摄像质量的因素加以控制。

  • 标签: 职业病 (尘肺 )体检 胸部 X线摄影 摄影要点及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痛风性关节炎X线与CT、MRI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2-2020.3期间收治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病例数75例,随机分为三组,即A组(X线诊断)、B组(CT诊断)、C组(MRI诊断),各组25例患者,观察其诊断价值。结果:患者分别诊断后,A组诊出率为44%,B组诊出率为68%,C组诊出率为84%,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诊断中,和X线与CT诊断发现,MRI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痛风性关节炎 X线 CT MRI诊断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 X线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 2016年 3月~ 2018年 3月在我院进行诊断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共 12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根据患者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应用 CT诊断,观察组应用 X线诊断,将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诊断中,应用 X线诊断方式优异的诊断价值,将患者的 X线特点以及表现与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掌握,同时将其与实验室检查、 CT诊断结果进行结合,能够早期诊断痛风性关节炎,在临床诊断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X线诊断 CT诊断 痛风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