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后患者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影响术后恢复。因此,多模式镇痛很有必要。目前主要采取全身麻醉复合局部麻醉或头皮神经阻滞。本文就头皮神经阻滞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麻醉医师了解和应用头皮神经阻滞提供参考。

  • 标签: 头皮神经阻滞,局部麻醉,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建立健全由科室安全领导小组和科室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组成的体系,制定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重点涵盖患者身份识别、手术安全核查、关键值管理、药品安全、护理技术操作、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等制度。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P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安全 管理制度 标准化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人们的舒适度不断提高,物质达到很大的丰富,人们生活方法出现较多的变化。但是很多患者的工作压力较大,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并且不太健康,环境发生恶化,造成神经内科疾病的发生率较高,脑卒中患者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以及家属的生活质量以及经济负担。很多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会发生偏瘫,认知障碍,吞咽困难等后遗症。使用康复护理,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自理能力。本文主要讲解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对策的情况。

  • 标签: 神经内科 脑卒中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梗塞疾病特点,评价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等方面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病情平稳期的>60岁的老年脑梗塞患者,时间选自2020年1-11月,总计80例。采取随机法分组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优质护理服务,比较护理后患者的康复状况。结果:以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以及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护理效果,研究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优质护理 老年性脑梗塞 护理满意度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基于家庭医护平台延续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自主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均开展脑卒中偏瘫常规康复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同时开展基于家庭医护平台延续护理模式干预,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自主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开展基于家庭医护平台延续护理模式干预,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与自主生活能力的改善。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家庭医护平台 延续性护理 神经功能 自主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层次护理管理在院控制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在我院2021年收治的住院患者中选取14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分层次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的水平相较对照组更好,P<0.05;研究组护理管理前的各项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和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管理后各项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院感控制 分层次护理管理 护理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层次护理管理在院控制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在我院2021年收治的住院患者中选取14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分层次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的水平相较对照组更好,P<0.05;研究组护理管理前的各项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和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管理后各项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院感控制 分层次护理管理 护理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站采供血过程实施控标准预防措施的效果和方法。方法:我站通过实施控标准预防措施,对比分析实施前后使用中消毒液污染情况、无菌间尘埃情况、工作间空气消毒效果、工作人员收治清洁情况、献血者穿刺部位消毒情况、高压灭菌效果、运血箱消毒情况等。结果:实施控标准预防措施后工作间空气消毒合格率、工作人员手指细菌监测合格率、献血者穿刺部位消毒合格率、运血箱消毒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站采供血过程实施控标准预防措施能提高采供血过程环境、器具、人员、操作的感染控制合格率,从而有助于降低感染事件发生率。

  • 标签: 血站 采供血 感控 预防 合格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实践及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神经外科 2016年 2月 -2018年 7月收治的住院患者 14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出院后对比两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科室护理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实现医、护、患三方均受益。 【关键词】神经外科;优质护理;体会     于神经外科专科强,患者病情严重而多变,卧床、偏瘫、生活不能自理者比例大。如果基础护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则易发生压疮、湿疹、坠床、各种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在神经外科病区做好基础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开展一系列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旨在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通过实践,探索优质护理的流程和制度,对其进行总结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 2016年 2月 -2018年 7月患者 148例,其中男性 66例、女性 82例,年龄 16-82岁,平均年龄( 48.01±0.12)岁。疾病包括颅脑损伤 58例、高血压脑出血 70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 5例、颅内肿瘤 11例、大面积脑梗塞 4例。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出院后比较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     1.2方法     1.2.1强化优质服务理念    护士是医院基础护理的具体操作者,应在抓基础护理工作中不断强化护士的思想,树立主动服务、按需服务、不依赖家属等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让护士真正理解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内涵。通过召开科室专题会议,让护士特别是新护士认识到基础护理不仅仅是让病人清洁舒适,而且为护士提供了观察病情的最好途径,是护士与患者沟通的最好桥梁。     1.2.2保持整洁舒适的住院环境    住院环境对于患者的治疗康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一定要做好病房的卫生质控工作,争取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康复环境,把病房环境纳入到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来,完善住院环境,在晨晚间,必须要强化消毒隔离卫生工作,开窗通风,减少噪音,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康复环境。     1.2.3建立层级管理制度    采用了基础护理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即由护士长、责任护士、护士进行三级质量控制。责任护士在上、下午下班前检查各组基础护理工作落实情况。护士长则每周抽查,月底进行一次全面大检查。采取全面检查、随机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法,使基础护理质量始终处于监控状态,确保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1.2.4使用基础护理项目培训单实施全面培训    制订了表格式基础护理项目培训单。培训单包括了基础护理培训的各个方面。阶段:分为新护士( 3个月内)、一年内、三年内、三年以上 4个阶段;内容:包括所有基础护理操作项目;时间:有各项操作接受培训时间,有各项操作通过考核时间;考核方式:分为理论考试(口述或笔试)和操作考核两部分。有了基础护理项目培训单,使实施培训者和接受培训者目的更加明确,对哪些内容已经接受培训,哪些内容已通过考核,哪些内容虽已培训但迟迟未通过考核,了如指掌。从而指导护士找出薄弱环节,予以强化,直至完全掌握。     1.2.5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根据护士管理的患者数量、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定期不定期地对患者工作进行量化考评,科室根据具体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涉及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建议及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整改措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2比对效果     148例患者经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后,前后基础护理合格率分别为 84.45%、 95.27%,患者满意度分别为 90.00%、 98.00%。予以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提示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应用价值。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神经外科,深化了护理内涵,提高了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3讨论     3.1优质护理服务作为当前护理工作发展的新型成果,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神经外科作为主治各种外伤所致的脊髓、脑部等神经系统疾病的一门独立外科学分支,疾病分类多,患者在治疗前后极其容易出现心理应激反应,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严重影响了治疗与转归,故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3.2优质基础护理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在进行基础护理操作过程中,护士通过与患者的沟通,掌握了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况,及时为其排忧解难。同时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促进了他们的康复,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从而使护患关系得到了良性发展。     3.3优质基础护理树立了良好的护士职业形象、提升了护士自我价值    由于受传统观念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上存在轻视护理工作的现象,造成了护士心理不平衡,不安心本职工作。另外,基础护理工作付出时间多、劳动强度大,但经济效益低,使护士的职业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从而对职业态度产生负面影响。通过改变护士对基础护理的认识,塑造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提升了她们的自我价值,使她们真正了解自己的职业内涵,将服务理念逐渐渗透到行为中,也让患者真正感受到护士贴心的服务,用行动改变了他们对护理工作的误解,从而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     4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我院神经外科开展的一次颇具意义的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医护人员的总体服务水平有重要意义。对于个人来讲,从此次活动中认真总结经验,树立全心服务的理念至关重要,并应在以后的具体工作中运用有效经验,不断提高我院的总体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段平,叶少蓉,周万芳 . 神经外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及体会 [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04: 167-168.     [2]王守芳,潘燕春,季联群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改进神经外科基础护理质量 [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0, 11( 6): 8.     [3]王建荣,皮红英,马燕兰,等 .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实践与效果 [J].护理管理杂志, 2010, 10( 9): 611.     [4]鲍志燕 . 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体会 [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 07: 145-146.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人文精神对神经内科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神经内科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人文精神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干预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4.293,4.025,P=0.00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1.67%,(χ2=6.982,P=0.0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神经内科危重患者予以人文精神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人文关怀 叙事医学 医患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 思考神经内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明确指出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 本院神经内科在2019/1-2020/1期间接收的患者150例,其中,出现护理安全隐患者是8例,对这8例患者中展开回顾研究。结果 神经内科患者出现护理安全隐患率是5.33%(8/150),其中,跌倒3例,静脉炎1例,标本错误1例,管路滑脱2例,压疮1例。结论 跌倒、管路滑脱等是经常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需要对其实施针对安全教育与指导,增强责任护士的安全意识,为增强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带来帮助。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安全隐患 措施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 前列地尔联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外伤眼底缺血性病变疗效。 方法: 抽选我院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6 月接收的 外伤眼底缺血性病变患者 156 例为研究对象,据随机数字法分为 2 组,各 78 例,对照组行 前列地尔 + 维生素 B1 、 B2 治疗,研究组行 前列地尔 + 神经节苷脂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用药安全。 结果: 研究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 P > 0.05 )。 结论: 前列地尔 + 神经节苷脂钠可有效提高 外伤眼底缺血性病变治疗效果,且用药后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安全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外伤性眼底缺血性病变 神经节苷脂钠 前列地尔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脑卒中患者应用康复护理方案加以护理,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9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康复护理,对比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护理 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 本次实验中共有 66 例患者参与实验,其中所有患者均为我院神经内科在 201 9 年 4 月~ 20 20 年 4 月收治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神经内科标准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舒适护理,在护理结束后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 96.97%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 78.79%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 Barthel 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对神经内科患者使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神经内科 舒适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探讨和分析神经内科临床患者常见疾病的类型和特征,并寻求治疗方法,希望能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在 2019年 4月到 12月这个阶段内收治的 68例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其疾病状况进行分析,然后进一步探讨该疾病的主要类型和治疗方式等等。结果:通过研究调查,能够充分看出,在所有的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中,脑出血患者占总比例的 36.76%,脑梗塞患者占总比例的 20.59%,短暂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占总比例的 17.65%,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占总比例的 14.71%,重症肌无力患者占总比例的 5.88%,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类型的患者,占总比例的 4.41%。结论:在具体的调查分析过程中,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研究对象的常见疾病,进一步调查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以及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等相关内容,这样能够进一步明确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特征,从而有针对的提出相对应的治疗方案,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疾病的防治效果和诊疗质量,在更大程度上有效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几率,这样的方法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恢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神经内科 常见疾病 治疗效果
  • 简介:体外反搏疗法是1972年在我国广州首先研制的,1976年投入临床使用,1983年在世界会议上宣读了我国使用体外反搏治疗疾病的论文.受到西方医学专家的赞誉,称这是“中国人闯入现代科学领域的一个突出典型”。国内治疗心脑血管病报道颇多。我们观察治疗了一组神经症患者.收到满意效果。

  • 标签: 体外反搏 治疗 神经症 心脑血管病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重症感染患者临床分析对策。 方法 选取 2017 年 5 月 ~2018 年 11 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重症患者 75 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临床状况和对应策略。 结果 感染发生率和患者年龄、住院天数和意识状况以及侵袭操作、抗生素使用状况有重要关系( P < 0.05 )。 结论 为神经内科为医院性感染较多科室,针对医院感染常见危险做好预防应对措施,保证患者健康十分重要。

  • 标签: 神经内科 重症感染患者 临床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策略 回顾分析 2017年 2月~ 2018年 2月期间某院 收治的 58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58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经综合治疗和护理后,总有效率为 91.38%,并发症发病率为 5.17%。结论 加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有助于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对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质量。

  • 标签:    神经外科 临床护理 要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生神经精神活动的物质层面。方法:依据目前神经生物学的有关研究结果,进行神经精神活动方面的功能研究。结果与结论:在产生神经精神活动的三个物质层面中:兴奋神经元是其基本功能单位;皮层功能柱是其功能单元;神经通路是其组织结构。

  • 标签: 神经生物学,精神活动 神经元 皮层功能柱 神经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