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现代社会进步和发展中,医疗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促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渐朝着规范化和均等化方向发展。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推行绩效考核,与医务人员薪酬待遇挂钩,有助于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本文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中绩效考核的应用着手分析,立足实际情况提出有效对策,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

  • 标签: 公共卫生 服务质量 绩效考核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理念提升心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4年2月—2015年10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共3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1w及出院时对护理态度及护理满意度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态度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理念应用与心内科患者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心内科 护理满意度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现代医院的竞争是人才和技术的竞争,我院以人才培养及专科建设为双轮驱动,以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医疗规范为抓手,努力提高医院业务技术水平,实现“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 标签: 人才培养 专科建设 核心竞争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患沟通对提升客户体检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800例体检客户随机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化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当客户体检完成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的客户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达到了98.6%,对照组的客户满意程度为85.2%,观察组的客户体检满意程度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患沟通对提升客户体检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十分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人性化 护患沟通 体检满意度 提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血量监测对提升急性心力衰竭护理效果的干预作用。方法2017年1月—12月本院接诊且未应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法的急性心力衰竭病患47例为对照组,同时以2018年1月—6月本院接诊且应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法的急性心力衰竭病患45例为实验组。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比较胸腔内血容量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56%,比对照组的80.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干预后的胸腔内血容量和心排血量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心力衰竭病患应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法,可显著提升其护理效果,改善胸腔内血容量等指标。

  • 标签: 护理效果 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 有效率 急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照试验的方式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对提升皮肤科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皮肤科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8%,而对照组的总满意率仅为74%,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皮肤科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优质护理模式 皮肤科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健康宣教在提升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收集于2015年1月份到2018年1月份在我院住院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等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实验组同时予以健康宣教,观察两组患者干预情况,记录和比较两组重复住院率、并发症发生率、血糖稳定、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一年内重复住院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的一年内重复住院率、并发症率分别为1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40%,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5%,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可有效改善预后,降低重复住院率,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临床总有效率。

  • 标签: 健康宣教 糖尿病 生命质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延续护理干预对提升脑梗塞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脑梗塞出院患者进行分析,利用随机抽取单双数方式,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出院后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两组出院后用药、运动、饮食、定期复诊治疗依从性实行比较,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的应用,对提高脑梗塞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在脑梗塞出院患者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干预 脑梗塞 出院患者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的观察与护理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对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对其随访半年内的结果进行观察和记录,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60例患者共植入72枚种植体,经过半年的随访,发现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红肿、上颌窦炎、上颌窦黏膜穿破等不良反应。72枚种植体在骨折愈合期内有5枚出现松动,种植的成活率为93.1%。结论在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体植入手术当中,进行合理的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的不良反应,减少手术创伤,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程度,对语言功能的影响程度较小,患者满意度十分高,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上颌窦内提升术 种植体植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导致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弱的原因,我们提出了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教学目的;构建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实践能力考核纳入到教学评价体系中;构建专业见习、实习的长效机制等加强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策略。

  • 标签: 应用心理学 学生实践能力 培养提升 策略
  • 简介:当今学术界基本是从管理学的内外因视角来分析解释校长管理的问题,在外在因素中,往往忽略了从教师职业倦怠方面对提升校长管理本身之合理性的深层次剖析,也遮蔽了教师职业倦怠与校长管理之间的复杂性关系。以笔者所在的新疆地区为例,本文探讨并试图厘清和把握教师职业倦怠提升校长管理的合理性依据与路径,并深入探讨教师职业倦怠与提升校长管理之问的危机。沿此思路,方可全面审视和思考教师职业倦怠提升校长管理的合理之处。

  • 标签: 教师职业倦怠 管理学 中小学教师 校长 外在因素 新疆地区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优质护理对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价值,为消化内科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2017年5月—2018年4月收治住院治疗的86例老年患者,以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3例老年消化内科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老年消化内科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消化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SAS评分。结果观察组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利于老年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不良事件降低以及情绪的改善,具有推行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消化内科 老年患者 护理满意度 情绪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升当班护士应急急救能力中的作用。方法确定QCC小组人员,通过QCC活动,找出护士应急急救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善对策并实施,并比较QCC活动前后当班护士应急急救能力。结果通过开展QCC活动,当班护士的应急急救能力合格率由72%上升至92.5%,同时圈员的协作配合能力、凝聚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及批判思维能力等无形成果也得到提升。结论运用QCC活动,对护士应急急救能力进行管理,不仅提高了护士应急急救能力,而且提升了团队凝聚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应急急救能力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观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改变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6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由责任护士制定适合该患者健康教育方案,进行一对一的专人指导。结果通过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增强了健康保健知识,提高了自我护理能力。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可以提升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在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中起到一定作用。

  • 标签: 个性化健康教育 冠心病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医学影像设备飞速发展,对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实践技能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医学影像设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其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内容更新快,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存在比较大难度,因此就要求任课教师能够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改进实践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为社会培养有能力、高素养的优质人才。

  • 标签: 医学影像设备学 实践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消毒供应中心的30名工作人员和300件医疗器械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统筹管理,对30名工作人员进行基础专业知识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观察优质护理前和护理后医疗器械的清洗、灭菌和包装等管理情况。结果护理前300件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为89.3%、灭菌合格率为88.3%、包装合格率为94.3%,实施优质护理后300件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为96.7%、灭菌合格率为98%、包装合格率为99.3%,实施优质护理前各项合格率明显低于实施优质护理后的各项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供应中心抽取的30名工作人员在实施优质护理后,工作人员的压力评分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公众质量,加强医疗器械的清洗、灭菌各包装等等的合格率,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消毒供应中心 工作质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服务对农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作用。方法选择农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4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32例)及护理干预(观察组32例),对比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差异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为78.13%和96.88%,组间差异显著(χ2=5.143,P=0.023)。结论农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会显著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 自我管理能力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人性化管理运用在乳腺癌手术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人性化管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明显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的患者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SCL-90各因子评分明显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人性化管理运用在乳腺癌手术护理中,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还能增强患者满意度,从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人性化管理 乳腺癌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脊椎患者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干预对提升术后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6例脊椎骨折手术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区别分成对照组(n=43,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43,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体健康、躯体疼痛、情绪角色、社会功能、躯体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椎骨折患者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干预,不但能提升患者整体生活质量,还可降低术后并发症概率,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脊椎骨折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生活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新护士进行清单式的教学方式,提高新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提高专科技能水平。方法选择神经内科2014—2017年新护士13名,实施清单式教学的培养方法。清单式教学内容包括0~3个月培训清单、4~6个月培训清单、NICU准入培训清单。带教老师对新护士进行系统化、具体化的培训,培训方式包括自学、讲解、示范、授课等,考核通过新护士自评、带教老师评价、护长评价等,考核形式包括笔试、口试、操作、床边综合能力考核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考核途径,不断提高新护士的岗位胜任力。结果经过清单式教学方式,新护士理论、操作、临床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均能独立当班,胜任NICU的工作。结论清单式的教学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新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提高了护士的专业技能水平,提高了病人对新护士的满意度。

  • 标签: 新护士 培训清单 独立当班 临床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