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和鉴别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100例肺结核患者,根据不同诊断方式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采用常规X线诊断,试验组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观察诊断结果,包括疾病各病灶检出率及肺结核征象检出情况。结果(1)试验组检出率(93.00%),参照组检出率(72.00%),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肺结核征象检出情况与参照组相比均明显要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和鉴别中的具有较高价值,能够准确检出患者肺结核征灶情况,为临床提供准确参考,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肺结核 诊断 X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穿孔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方便60例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胃肠道穿孔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均接受数字化X线摄影(DR)、多层螺旋CT(MSCT)诊断,比较两种检测结果准确性。结果MSCT、DR检出腹腔游离气体分别为93.3%、58.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DR检出胃肠道穿孔准确率、病因诊断准确率显著大于DR(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准确显示胃肠道穿孔部位,提示病因,具有显著价值。

  • 标签: 多层螺旋CT 数字化X线摄影 胃肠道穿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激酶和肝素在深静脉置方面的解除效果,并总结相关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11月到2016年11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深静脉置患者80例,随机分为例数均等的两组,即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为研究组患者使用尿激酶解除堵,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肝素。两组患者在接受堵解除的同时辅以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堵解除效果及其他指标。结果就再通率而言,研究组为92.5%(37/40),对照组为72.5%(29/40);就再通时间而言,研究组完全堵塞的再通时间为(14.29±4.58)分钟,部分堵塞的再通时间为(9.81±4.28)分钟,对照组则分别为(19.11±6.41)分钟和(15.88±5.04)分钟,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与肝素相比,尿激酶在解除深静脉置堵管上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而辅以临床护理可以加快堵的解除速度。

  • 标签: 尿激酶 肝素 深静脉置管 堵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且总结结肠癌使用螺旋CT和超声诊断结果的对比和联合应用分析,为临床提高结肠癌确诊率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消化科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结肠癌患者6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调取所有研究对象完整临床治疗,比较螺旋CT和超声检查诊断结果。结果病理诊断68例患者均为结肠癌,淋巴结转移16例(23.53%)。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80.88%,淋巴转移9例(13.24%),螺旋CT联合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2.65%,淋巴转移15例(22.06%),符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联合超声诊断提高结肠癌确诊率和癌变淋巴转移发生率。

  • 标签: 结肠癌 螺旋CT 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12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64层螺旋CT进行诊断,以病理检查为诊断标准,分析64层螺旋CT诊断结果。结果64层螺旋CT检出良性结节70例,恶性结节50例,诊断准确性为93.33%(112/120),灵敏性为93.06%(67/72),特异性为93.75%(45/48),阳性预测值为95.71%(67/70)。结论64层螺旋CT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诊断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均在90%以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高有利参考依据。

  • 标签: 64层螺旋CT 甲状腺结节 良恶性 诊断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螺旋CT诊断应用与腹部疝中的重要临床价值进行观察与研究。方法选自我院从2013年4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腹部疝中患者18例,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9)和实验组(n=9),给予对照组患者X线片诊断,给予实验组患者螺旋CT诊断,其后比较两者腹部疝中患者的诊出率和漏诊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诊出率高于对照组,漏诊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部疝中应用螺旋CT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同时使误诊率得到明显降低,在临床上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 标签: 螺旋CT 腹部疝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胃肠道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58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并接受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58例患者中肿瘤位于胃部的有31例、19例在食道、另外分别有3例患者肿瘤位于小肠与肠系膜,另外有2例患者漏诊,诊断率为96.55%;接受平扫时肿瘤的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有明显增强表现。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很好的观察到患者肿瘤的形态结构,具有较好的定性和定位能力,诊断准确性也较高,值得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胃肠道肿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茎突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将20例患者经西门子64排螺旋CT平扫后行VR、MPR及MIP等三维软件图像处理,测量其双侧茎突的长度,内倾斜及前倾角度。结果20例患者40侧茎突均清晰显示,8例为双侧茎突过长,12例为单侧茎突过长;茎突方位角异常(内倾角及前倾角)23侧,正常者24侧。结论64排螺旋CT可以清晰显示茎突结构、走行,并且准确测量其长度、角度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等,是诊断茎突综合征的重要检查手段,同时为临床的正确治疗指引方向。

  • 标签: 茎突综合征 64排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踝关节骨折诊断中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4月收治的57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前分别行普通X线平片及多排螺旋CT重建进行诊断,比较二者的诊断结果。结果本组57踝关节骨折患者,诊断后,多排螺旋CT扫描共显示各类型骨折57例,而常规普通X线平片仅仅显示51例,多排螺旋CT重建诊断符合率为100%,普通X线片仅为89.5%,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能全方位、多角度、立体的显示踝关节骨折情况,对临床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螺旋CT 踝关节骨折 X线片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螺旋型鼻肠管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危重患者138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8例应用普通硅胶胃,观察组70例应用螺旋型鼻肠管,两组均应用能全力作为营养液,并通过鼻饲泵持续均匀输注。对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一次性置成功率进行观察。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一次性置成功率更高,误吸、反流、呕吐、胃潴留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更低,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螺旋型鼻肠管进行危重患者营养支持,能够促进不良刺激和更换胃痛苦的降低,安全性、有效性更高。

  • 标签: 营养支持 鼻肠管 硅胶胃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60例进行多排螺旋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患者病灶发病部位集中在升结肠与乙状结肠;60例患者,位于A期为7例,B期为41例,C期为8例,D期为3例,术前使用多排螺旋CT进行确诊,其临床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结肠癌采用多排螺旋CT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为结肠癌确诊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多排螺旋CT 结肠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腹部假性动脉瘤行螺旋CT诊断的体征及价值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疑似患有急性假性动脉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共有50例,选取时间在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通过血管造影及手术诊断,并对螺旋CT的结果进行分析、判断。结果本文研究中确诊为假阳性的45例,其瘤体的位置均不相同,其腹主动脉的假性动脉瘤较多,与其他部位对比具有差异,P<0.05。且CT诊断的特异度为83.33%,敏感度为100.00%,阳性预测值为97.80%,阴性预测值为100.00%。结论对急性腹部假性动脉瘤行螺旋CT诊断的体征及价值显著,可将假性动脉瘤的特征清晰显示,可为临床中制定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

  • 标签: 急性腹部假性动脉瘤 CT诊断 敏感度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与应用。方法对200例我院收治的胸部外伤病人,用16层螺旋CT螺旋扫描后,运用多种后处理,如MPR、VR等技术进行三维重建成像及观察肋骨骨折情况。结论16层螺旋CT在诊断肋骨骨折,较X线平片提供更多准确的影像信息,能完整显示肋骨骨折位置、形态、数量及胸部并发症,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法医学鉴定提供可靠准确的信息。

  • 标签: 肋骨骨折 多层螺旋三维重建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确保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螺旋CT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管超声与64排螺旋CTA(MSCTA)对颈动脉狭窄(CAS)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5年9月—2018年8月间入本院治疗的66例(267个节段)CAS患者为研究主体。将DSA(X射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为其行血管超声(A组)与MSCTA检查(B组),分析患者的CAS检出情况。结果A组对于CAS轻度狭窄的诊断符合率为80.77%,中度狭窄为75.00%,重度狭窄为82.93%,完全闭塞为80.00%,B组分别为78.21%,72.22%,90.24%和80.00%,对比无差异(P>0.05)。A组对于重度狭窄+完全闭塞的诊断敏感度为82.61%,特异度为86.88%,准确性为86.14%,B组分别为89.13%,84.16%和85.02%,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为CAS患者行血管超声与MSCTA检查的效果较佳,均可有效检出病变程度,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血管超声 64排螺旋CTA 颈动脉狭窄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在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经14C-尿素呼气试验确诊、且从未接受过HP治疗的193例HP阳性患者,年龄16~68岁,其中男109例,女84例,每个患者均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g+克拉霉素0.5g,2次/日共14天治疗方案,疗程结束后停药3月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按计算机随机分配为电话回访组98例,分别于服药开始后第4天、第7天及第14天进行电话回访,并记录患者规律服药的情况及依从性,无电话回访组95例,在服药期间不进行电话回访,仅提醒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时间。在疗程结束后停药3个月,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二组间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的差异。结果电话回访组规律服药比例为96.9%(95/98),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为85.7%(84/98),无电话回访组规律服药比例为86.3%(82/95),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为78.9%(75/95)。结论对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根治治疗患者给予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进而提高幽门螺旋杆菌的根治率。

  • 标签: 健康教育 依从性 幽门螺旋杆菌 根除率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并分析在CT增强扫描检查过程中发生造影剂血管外渗的原因,护理人员采取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手段。方法CT增强扫描检查前,护理人员做好患者思想工作,熟练操作及发生造影剂外渗后的及时处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患处连续敷湿土豆片及积极对症处理,没有1例造影剂外渗患者发生并发症。结论当发生造影剂外渗时,患处敷湿土豆片的消肿止痛效果明显优于临床常用的硫酸镁湿敷,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多排螺旋CT 增强扫描 高压注射器 造影剂 外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及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予以CT及多层螺旋CT诊断,对患者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常规CT检出率33.82%,多层螺旋CT检出率为75.0%,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不同厚度检出率比较,1~2mm薄层重建图像检出率(100.00%),8~10mm薄层重建图像检出率(72.06%)。结论CT及多层螺旋CT对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作用显著,可全面了解患者支气管扩张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 标签: 支气管扩张症 CT 多层螺旋CT 诊断价值